1、理化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第一节 实验室检验工作的管理为了保证质量检验工作顺利进行,出具准确可靠的数据,除按质量监督保证体系的规定管理外,化验室具体技术工作还必须进行科学管理,做出以下相关规定:1、负责检验样品的标准文书、相关的基础标准、方法标准。2、使用说明书齐全、仪器的操作规程上墙。3、规章制度齐全,岗位职责、各类人员工作标准、程序文件齐全。4、检测样品的名称、频度、检测项目应列表挂在墙上。5、原始记录、质量检验报告单齐全,格式、内容符合要求。第二节 实验室药品的管理一、化学药品、试剂的贮存1、化学药品贮存室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室内应干燥、通风.温度一般不超过28,照明应是防暴型。2、化学药品
2、应由专人保管,有使用记录.3、贮存室内备有消防器材.4、贮存化学药品应符合要求。二、化学危险品的分类1、爆炸品:要同可燃和易发生火花的设备隔离放置。2、氧化剂:存放在阴凉通风处。3、自然品:贮存于通风、散热、阴凉、干燥处。4、易燃液体:存放在阴凉通风处。5、易燃固体:干燥保存。6、毒害物品:专人负责保管,有严格的使用登记记录。7、腐蚀性物品:放置在有抗腐蚀性材料制成的架子上贮存.三、化学试液的管理1. 试剂和溶液要避光、避热。2. 试液用前应振摇混匀。3. 每次取用试液后应随即盖好瓶塞。4. 吸管应预先洗净和晾干.5. 注意瓶塞盖错而造成交叉污染。6. 结果分析应使用同一批号试剂配制的溶液。7
3、. 变质、污染或失效试液应随即倒掉。四、实验室废料处理(一)“三废”的处理1、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废液,统一收集,进行处理后再排放.2、实验室产生的废液贮存到一定数量后,集中处理。3、附有有害物质的滤纸、称量纸、药棉等应与生活垃圾分开,单独处理.4、含菌废液消毒后处理。(二)有机溶剂的回收1、废乙醚溶液。2、废溶剂、乙醇废溶液、四氯化碳废溶液。3、废料销毁。第三节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一、玻璃仪器及器具的管理实验室所用的玻璃仪器种类很多,玻璃仪器的存放应分门别类,放置有序。二、仪器的技术管理1、严格的仪器验收制度。2、 工作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3、按说明书使用仪器,专人专管,操作人员经考核合格进
4、行操作.4、建立仪器的维护保养制度,保持仪器清洁。5、有计划进行大、中、小修理并填写设备档案。6、所有计量检测仪器,定期校正。7、有计量检测仪器、设备应有醒目标志,贴有检定合格证8、仪器的使用应根据测试技术要求,合理选择仪器。9、发现故障时停机检查,自己不能处理的,及时通知仪器检修人员。第四节 实验室环境的管理一、实验室检验条件的要求1、天平室。清洁、防震、防潮、防腐蚀,通风系统均匀、稳定,温度控制在(2024),湿度保持在(6575)%。2、精密仪器室。具有防震、防潮、防腐蚀、防尘等特点,温度保持在(1530),湿度在(6575)%。3、 标准溶液制备室。防尘、采光好、温湿度符合要求。4、
5、化学分析室。采光良好,排风好,上下水畅通、洁净。5、 高温室。完善供电、配有消防设施、通风条件好。6、 样品室。应防火、防热、通风良好。二、实验室卫生条件的要求1、室内保持清洁卫生,上下班进行清扫整理,保持无尘,杜绝污染。2、室内井然有序,不得存放实验室外及个人物品、仪器等,实验用品摆放合理。3、测试用过的废弃物要倒在固定的箱筒内,并及时处理。4、室内应具有优良的采光条件和照明设备。三、实验室处来人员的规定1、 进入检验室,必须更换工作服,戴上保护用品。2、 与检验无关的物品不准带入检验室,室内不准进行与检验无关的活动。第五节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一、安全操作规范1、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杜
6、绝一切违章操作,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时登记报告。2、禁止用嘴、鼻直接接触试剂;使用易挥发、腐蚀性强、有毒物质必须带防护手套,在通风橱内进行,中途不许离岗。3、 进行加热、加压、蒸馏等操作时,操作人员不得随意离开现场,若因故须暂时离开,必须委托他人照看或关闭电源。4、 各种安全设施不许随意拆卸搬动、挪作他用,保证其完好及功能正常。5、 操作人员要熟悉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性能和维护知识,遵守安全使用规则,精心操作。二、安全制度1、安全工作人人有责,杜绝人身伤亡事故,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2、经常检查安全隐患,防微杜渐,出现问题及时上报,认真整改。3、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消防器材。4、安全员定期检查电路,防止元器件老化、损坏造成事故。5、发生事故,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抢救伤亡人员,并保护现场,通知有关人员处理事故,三日内,由当事人填写事故报告单,报总公司、中心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