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年新课标版历史选修1-单元检测-第三单元.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869851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0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新课标版历史选修1-单元检测-第三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年新课标版历史选修1-单元检测-第三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年新课标版历史选修1-单元检测-第三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年新课标版历史选修1-单元检测-第三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年新课标版历史选修1-单元检测-第三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着尖锐简单的冲突,这些冲突的产生大多是由于()A鲜卑族的落后 B统治者的残暴C汉族人民的抵制 D战斗不断发生解析鲜卑族统一黄河流域后,靠落后的制度很难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这是北魏统一初期各种冲突尖锐的主要缘由。答案A2北魏改革迫在眉睫的依据主要有()豪强地主隐瞒赋税农夫负担沉重汉族与鲜卑族冲突冲突农夫起义不断发生A BC D解析本题实际考查改革的必要性,四个选项都是造成北魏社会冲突尖锐的缘由或表现。社会冲突的尖锐,是孝文帝

2、改革迫在眉睫的主要缘由。答案A3下列对北魏统治者在公元439年后面临局势的表述,错误的是()A结束了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B各民族的相互融合是社会进展的必定趋势C社会冲突相对缓和D与汉族相比,鲜卑族的社会进展水平相对落后解析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此后一段时间内,北魏社会冲突日益激化,因此C项错误。答案C4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在基层推行了宗主督护制。该制度产生的危害有()严峻影响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在肯定程度上纵容了地方官吏对农夫的掠夺各地宗主构成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激化了鲜卑贵族与汉族大地主之间的冲突A BC D解析宗主督护制是北方的社会实际与拓跋贵族的需要相结合产生的。在这一制

3、度下,出任宗主的都是地方上的豪强地主,这些豪强地主绝大部分都是汉族大地主,它的推行,肯定程度上满足了汉族大地主的需要。因此,叙述不正确。答案A5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这表明孝文帝()A摒弃了鲜卑族的传统习俗B留意对汉文化的研习C改革了本族传统训练方式D重视推广先进的文化解析考查材料理解力量。材料只是反映了孝文帝对汉文化的争辩和学习,没有涉及训练和文化的推广,也没有涉及他对传统习俗的改革。答案B6孝文帝继位后,决心大力推行社会改革,转变社会状况。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动身点是()A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B加速北方各族的封建化C借鉴汉族的统治阅

4、历D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解析基本动身点即根本目的。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可知,孝文帝作为国家统治者进行改革,其根本目的自然是巩固其本阶级的统治。答案D7北魏太武帝在一次攻城时曾给守城主将写信说:“我今所遣战士,尽非鲜卑人。你杀了他们等于替我清除内部隐患,对我们有利无害。”以上言论本质上反映了()A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卑视和压迫的政策B太武帝在战斗中实行了正确的战略战术C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公平团结的政策D太武帝在战斗中实行了迷惑敌人的手段解析考查材料分析力量。材料说明太武帝并不珍惜非鲜卑士兵的生命,据此可推断太武帝对汉人及其他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卑视和压迫政策。答案A8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

5、受田农夫可以纳绢代役B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进展D始终连续到北宋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中国古代重要土地制度的生疏和理解。所谓的均田制,就是政府把把握的土地安排给无地或少地的农夫,受田的农夫要担当相应的租调杂役。北魏实行这种土地制度,目的在于把流民固定在土地上,进展农业生产,以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同时加速了北方各族生产方式的封建化,实质上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答案B9下列大事发生的先后挨次是()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建立三长制迁都洛阳A BC D解析从时间看,484年实行俸禄制,485年推行均田制,495年迁都洛阳;从大事的联系看,三长制是为协作均田制而实行的,因此应在均田

6、制之后。答案A10“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这主要反映了孝文帝改革()A遭到守旧势力的激烈抵制B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进程C推行移风易俗的汉化措施D奠定了重新走向国家统一的基础解析材料反映了唐代的勃兴的缘由之一,是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活力。答案D11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变革B都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都转变了社会性质D都使统治中心发生了转移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没有涉及军事改革,A项错误;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实行的是封建土地

7、国有制,排解B项;两次变法都使国家由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C项正确;商鞅变法没有迁都,统治中心未发生转移。答案C12对北魏孝文帝“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令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上朝议事不准说鲜卑话B罢免不会说汉话的官员C提倡鲜卑人说汉话D在朝廷上不说汉话者免官解析考查材料理解力量。法令只是规定官员在朝廷上不得说鲜卑语,违者免官,但不包括其它场合。答案B13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三长制。三长的职责不包括()A检查户口 B征收租赋C监察官员 D推行均田制解析三长制的实行,是为了协作均田制的实行,强化对地方的把握,C项不在其职责范围之内。答案C14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开篇就

8、直接介绍了耕、耙、耱等农具,这表明()A北魏时期人们格外留意精耕细作B农业生产的工具有了革命性的变革C改进农具对农业的进展格外重要D鲜卑族与汉族的生产方式已无差异解析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农书。耕、耙、耱是我国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工具,齐民要术将它放在开篇,可见精耕细作技术在农业上的重要地位。答案A15汉族与鲜卑族在书法方面融合而形成的书体是()A楷书 B隶书C魏碑体 D行书解析孝文帝改革提倡佛教、刻立石碑,客观上促进了书法艺术的进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魏碑体”。答案C1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直接把握黄河流域的是()A迁都洛阳 B实行汉化政策C颁布均田令 D接受汉族政治制度解析迁都洛阳

9、前,北魏的政治中心在僻处塞上的平城,这不利于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的合作。洛阳地处中原的中心地带,迁都洛阳最有利于北魏统治者对黄河流域的把握。答案A17齐民要术是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一部古代农书。这部著作介绍了谷物、蔬菜、果树和林木的栽培方法,介绍了家畜、家禽和鱼类的饲养方法,保存了很多畜牧业方面的贵重资料。通过争辩这部著作可以了解北魏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阅历北方社会生产进展的水平北方民族融合的成果北魏都城洛阳商业活动的兴盛A BC D解析齐民要术是一部农书,它没有介绍商业进展的状况。答案A18我们之所以确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由于()A促进了北魏社会的进展 B得

10、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C解除了南朝的威逼 D巩固了鲜卑贵族的统治解析评价一场改革的标准,一般看它是否顺应历史的潮流,是否促进了社会和生产力的进展,而不是主要看其对某一阶级或集团的影响。答案A19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现象主要是()A北方民族大融合 B北方的分裂与统一C少数民族的内迁 D汉族地主势力的消长解析孝文帝改革是北方民族融合趋势影响的结果,改革又反过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的进展。答案A20一位史学家说:“北魏孝文帝强制授给露田这对农夫是一种剥削的手段”这主要是由于()A均田制是土地国有制B租庸调制加重了农夫的负担C孝文帝推行民族分化政策D授田的实质是强迫农夫开荒纳税解析考查分析理解力量。均田

11、制实施的目的在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表现为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租调制。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其中第21题13分,22题14分,23题13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太宗永兴中,频有水旱,诏简宫人非所当御及非执作技巧,自余出赐鳏民。神瑞二年(415年),又不熟,京畿之内,路有行馑。帝以饥将迁都于邺魏书食货志材料二(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即均田令):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不种树者为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受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诸桑田皆为

12、世业,身终不还,恒从见口。有盈者无受无还,不足者受种如法。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相付。卖者坐(惩罚)如律。魏书食货志材料三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请回答:(1)孝文帝颁布的均田令中,“均”的含义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均匀、公正,二是皆、都、全部。依据材料一、二,你认为哪一种解释更恰当?说明“均田”的含义。(4分)(2)均田令对土地的安排是如何规定的?依据材料加以概括提炼并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4分)

13、(3)均田令的性质是什么?联系其背景和内容,分析其全面推行的缘由。(5分)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理解力量。第(1)问依据材料二中信息“均给天下民田”可知,“均”的含义是其次种解释,再依据材料中提到的“男夫”“妇人”“奴婢”“丁牛”都可以分到土地得出“均田”的含义。第(2)问主要通过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来回答,但要加以简洁概括,避开直接翻译原文。回答第(3)问需要回归教材,从当时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期望稳定生产,政府需要增加财政收入,均田方案顾及各方面利益等方面来分析缘由。答案(1)其次种。含义:凡有劳动力量的人以及部分耕牛都可以分得土地。(2)规定:15岁以上男子和妇女可以领种土

14、地;土地分露田和桑田两种;农夫、奴婢、官吏均受田,耕牛受田;因轮耕而加倍受田。(3)性质: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缘由:在均田制推行之前,北魏农业生产凋敝、人民生活困苦,实施改革方案符合北方生产力进展要求;它的推行,大大减轻了农夫负担,极大地提高了农夫的生产乐观性;它较好地协调了各方面的利益,有利于缓和社会冲突;官吏可以获得公田,地主原有土地不变,统治阶级利益得到保障;大量流民得以安居农耕;它规定农夫要担当肯定的徭役杂税,这就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和劳役需求,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进展。(任答四点即可)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魏经济是一种简单的混合体,在大量役使奴隶劳动的同时,在中原封建经济的影响

15、下,对宽敞被制服的人口,不得不实行封建方式组织生产。道武帝入主中原以后,面对人口众多的汉族地区,一开头就实行了田租户调的封建剥削方式,中原的封建经济关系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拓跋部贵族面临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他们圈占、抢夺大量的土地,渐渐转化为封建贵族,拥有的奴隶则变成了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张文喜、刘焕曾中国古代史材料二鲜卑人胡服像孝文帝出行图材料三(正光以后)四方多事,加以水旱,国用不足,预折(预先折算)天下六年租调而征之,百姓怨苦,民不堪命。(注:北魏分裂于534年)以上材料均摘自魏书请回答:(1)材料一所叙述的内容中蕴涵着哪几种社会冲突?北魏统治者接受封建生产关系进展经济对之后的孝文帝改革

16、有何作用?(4分)(2)材料二揭示了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方面?(2分)(3)通过材料三分析北魏后来衰落的缘由。(4分)(4)历史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消逝了,鲜卑文明是不是也彻底消逝在历史的烟雾中?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解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结果。材料一反映了北魏政府用封建生产方式统治宽敞汉族人民,反映了民族冲突掩盖下的阶级冲突,据此可回答第(1)问。第(2)问反映了鲜卑人服饰的变化,是孝文帝移风易俗政策的结果。材料三反映了北魏统治者对人民剥削的沉重,这导致了阶级冲突的尖锐,是北魏衰落的主要缘由,据此可回答第3问。第(4)问要求从中华文明的角度生疏鲜卑文化的进展,

17、要树立一个观点,即我们的民族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沟通的结果。答案(1)民族冲突、阶级冲突等。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2)移风易俗,改穿汉服。 (3)统治阶级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导致阶级冲突尖锐;统治阶级内部冲突加剧和民族冲突尖锐也是重要缘由。(4)没有。各民族在相互沟通、融合中进展,渐渐融为一体。23改革是推动社会进展的有效方式,成功的改革总能给后人无尽的启发。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18、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令行于民期年(一年)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据史记商君列传整理材料二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凡男年十五以上受露田40亩,女20亩。奴婢同样受田所受之田,不准买卖,年老免课及身亡,须还田于官。此外,初受田男子另给桑田20亩,作为世业,身终不还,可传子孙,不许买卖新附民户,每三口加宅田一亩,奴婢五口一亩,桑田及宅地为世业,受田后不准迁徙。据中国民族史整理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析商鞅变法实现秦国“富国强兵”的缘由是什么?(3分)(2)依据材料一、

19、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两次改革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3)两次改革都取得了成功。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改革成功的共同缘由是什么?(4分)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的比较。第(1)问要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概括作答。材料一介绍了商鞅变法在地方管理及嘉奖军功等方面的法律规定,这成为秦国“富国强兵”的法律保障。第(2)问需要比较两次变法的土地制度,即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再比较土地安排上的具体规定即可作答。第(3)问需要考虑到改革与社会进展的关系。答案(1)缘由:以严密的法律措施为保障,实行赏罚分明、执法坚决的态度,围绕提高耕战的乐观性制定变法措施。(2)相同点:转变土地全部制关系,以法律的形式爱护土地全部制关系。不同点:商鞅变法允许土地买卖,北魏孝文帝改革禁止土地买卖。(3)通过转变土地关系提高生产者的乐观性,从法律上赐予其有力的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