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玩鉴赏:老琉璃教学内容.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863470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玩鉴赏:老琉璃教学内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玩鉴赏:老琉璃教学内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玩鉴赏:老琉璃教学内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玩鉴赏:老琉璃教学内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文玩鉴赏:老琉璃教学内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玩鉴赏:老琉璃精品文档文玩鉴赏:老琉璃老琉璃琉璃,中国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是用各种颜色的各种稀有金属形成的人造水晶为原料,采用古代青铜脱蜡铸造法高温脱蜡而成的水晶作品。其色彩流云漓彩、美轮美奂;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传,只在传说与神怪小说里有记载。老琉璃属于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原因有二:其一,古法琉璃材料特殊,而且其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火里来、水里去,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到二十天,且主要依靠手工。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仅出炉一项,成

2、品率就只有70%。更关键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一点点问题,十数天、几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诸东流。其二,琉璃不仅仅是一种材质,更是一种文化产品,重要的是,琉璃产品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琉璃产品。中国古代制造琉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到了汉代,琉璃的制作水平已相当成熟。但是冶炼技术却掌握在皇室贵族们的手中,一直秘不外传。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到了17世纪,中国明清时期有的琉璃工匠居于爪哇,生产琉璃珠并外销至婆罗洲,也同时将技术传于爪哇当地人。在古老的印尼社会里,琉璃珠被视为珍

3、贵的物品,往往成为权贵家族里的传家宝。现在市场上的老琉璃很多,和景泰蓝一样,人们把“有年份的”和“纯手工的”都称为老琉璃。老料琉璃是可以辨别的:1、有气泡。2、珠子尺寸大小少有不匀。3、孔大小会有不均匀,个别有毛刺不齐现象(这是老手工的特征 )。4、手感重。5、硬度高、越戴越亮,看上去很原始,酷似玉石的内部纹理变化。古法老琉璃有重量、密度高,内部的纹理是浑溶的,而不是印在外面的,略近于玉、水晶的质地,会摔碎,琉璃内部有小气泡,圈不圆。现在的机货琉璃一天可以生产成千上万个,价格自是廉价,可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古老的物品却不尽然,它会一直静静地流淌在这里,与时光,与天地并存。它没有凌厉逼人的美,

4、却慢慢渗透出岁月蹉跎的光华。古法琉璃的价值:1、首先是年代:古法琉璃是旧时光里余落的魅力。2、其次是纯手工:现在机器做出来的琉璃珠子镯子,又闪又圆,又便宜,可是这有意义吗?千篇一律的镀印,毫无岁月的痕迹和醇厚。3、辟邪之物:琉璃一直是佛家七宝之一,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4、艺术价值:传统手工艺,说失传是夸张了些,但是现在没人去做,有些配料失传,当然,也有利润过小无人问津的因素。老琉璃饰品越盘越通透,即便不是透明的琉璃,像珊瑚红,也会慢慢形成包浆。老琉璃饰品会随着你的佩戴,发生微妙的变化,越来越通透。若是老琉璃,可能有黑点和小坑洼,因为当时的手工艺人还没有环保意识,黑点是碳火的遗落。即便是近几十年的纯手工,也会有大有小,一万颗琉璃,就有一万颗不一样的姿态。越老的琉璃越珍贵,它经历千百年的磨砺,生成独有的老皮壳,老包浆,老风化,油润至极的手感。老琉璃是旧时光里的珍贵,是沁到骨子里的沧桑,是沁人心醉的传世美品!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