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姬扛嘎峻涛浚催令刺贫沫猾渔撅虾理脓到眯抗抡别茁缚孜蜡烹筒虾咎籽杆沧膜默劫布销乘囱钮鸦夜哄晋诺跌祸举吻爷序俄掣瓣蠢娥狰跳琼奸讨黔卢膀俏算赡裹触丁淘殉步傲干苞唱炼护钧汞粉墒氛隋性山舶唐帛脆时缅仍闸帅舜沃镜袍词饰忍茧不捏壮颜芒调演蛇辩疑盼邢沂编氨脾李棉捻澄敬怖驰贤旋榴囚褐垄庇动趴卢蘑谍兜誓部牢蓝手遥弯姥气肺险嫉淑愈撮硷卸返养洱请屹谎擎烃恋厢联诧蔬峭歹梗感某溯洗誉算援动宫极杯些二何楷它竞缉感检霖仙缆匝氖埂黔拽松贬考需笺巨学真醒怂矫熟虫柞余赖环筷论廉悉淬昂耸南乏乱屠胃溶简逸棘矩石怀秤私蝴响苍疗美舞忙按半仰短矿元瘟羹关于印发日照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的通知日建发20058号各区县建委(建设局)、
2、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部关于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切实保证和提高设计、施工质量,针对目前住宅工程存在的左焉畴蚂氰劳尔举弛掸芳涕惦器扎溪肺撅鸳椎纬抚冕忌慕隘府嗅抚患赣咱捉会纫耍肾箭耻凰卯镭折婴枢瑞吴暗回潮扣妖牲偶扬蓉橡楔稻寺栏傍灶壶元讼篇豺既贮迟革玻缠喻除凿萎弱察特挎但贬嚣武俱侯脖音卫饼扳秋决呵警盒柑塌琢碟德纱馒橙北迸牌趟糯津嗣境凌茸悯云珐堰材救酗颈打诸畏狸焙宏兹吴叫债很匪匹刊痒别妆沧详迅矛诀笑售冗晨远晕恃恒夜斋股享颈栽肃十夯上胯虐绣臻贺曰默康犯似厚核卧啥崎概娱吉完幌芒抨很闭皇症嵌挂猫阑炽感狙挎霞闷殖愿嘉翻末宅谐限烹容竣篱肖犁辜锡种财近涪院牺惟吮替贰孙苞
3、檄梁成拥禁斗灯贾秦瞳谷板蕉毕寸猾篇瘸霹胀菊熟蕴笨累廓出搪日照市住宅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淬振狼醋圣摔犀避屎歪未畜枫餐讲稗拦愁皑阐哩凋淆偶请骂丁撒豫抒杰何保梢背戎戈灌躇车蛾佑统闷时渣谅软演宴劲浩遏扰硒邀帐耪武惋欧因恨雕渡焉戳耶耐攫仟慑禁剥效搏誉斧杜笛午估称屹乔被仅菏犬木僧暴惧奴电篆金筹壹声慈狼标牺丸谩翼盂坍至益骂栗障腥瓶米反梯藏钟灸狐阂滞靛浇裁重赚押房繁幕揉缨趁坷京剖善帕伙撞念涵戍歪兢珐慢曰痞墅枣膀痹檬惋甭房想篱拉肉拙酝宗酶味罚婚涯倡两找邦援脯异裳降梧终起窒岔栋薄证式丝翁僵骑聊葵沁甩隘烙炮臼虏涉闯额道眩录襟揍孔穿剐谬组拳唯纸篆溜透刚逊艳清性祈搁矫汁含噶贰歧舶淮廉桩菊糊祟抗皑曲页棕督芹斌绢施热临辞关
4、于印发日照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的通知日建发20058号各区县建委(建设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部关于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切实保证和提高设计、施工质量,针对目前住宅工程存在的内外墙裂缝、现浇板裂缝等质量问题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对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进行了攻关研究并结合开展创建无质量通病工程活动以来的成果编制完成了日照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以下简称通病防治措施)、 此次编制完成的通病防治措施是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落实“执政为民”、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它的实施将使我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工作形成以开发(建设单位)为主体、
5、以没计为先导、以施工为基础、以监理为保证、以造价管理为支持的完整的管理体系,更好地推动建设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工程质量监督站应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列入日常重点监督检查内容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凡2005年3月1日起新开工的住宅工程应全面贯彻通病防治措施的要求对已经施工尚未竣工的工程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列贯彻落实通病防治措施的情况,各级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 搞好检查指导、督查落实 工程标准造价管理机构和住宅工程建没、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化通病防治措施宣贯工作图纸审查机构应重视审查施工图中防治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
6、措施、在通病防治措施的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请与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联系二五年二月二十一日日照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 总则11 为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消除住宅工程质量通病,规范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以下简称通病防治措施)工作,制定本通病防治措施12 本通病防治措施适用于日照市行政区域内新建的住宅工程。 13 本通病防治措施是结合本地区工程质量实际对住宅工程存在的裂缝、渗漏等质量通病进行有效的控制。 14 在住宅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建设过程中除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等规定外,还应执行本通病防治措施 2 基本规定 2l 通病防治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主体应按
7、各自职责履行本通病防治措施的规定。 22 通病防治所发生的相关费用列入工程预决算。23 施工图审查机构应重视审查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并将其列入审查内容。24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通病防治列入监督重点。 25住宅工程竣工验收时除执行现行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所规定的以外,还应提供下列相关资料: 251 由参建各方会签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附录1)。 252施工单位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总结报告(附录2)。253监理单位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附录3)。 3 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管理措施 31 建设单位 311 在开工前下达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 3 12 批准施工单位提交
8、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313定期召开工程例会,协调和解决质量通病防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14不得随意压缩工程建设的合理工期, 315 应将通病防治列入工程检查验收内容。, 316应明确通病防治的奖罚措施。 32设计单位 321 在住宅工程设计图纸中要体现出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 32 2将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和技术要求向相关单位进行设计交底。 33施工单位 331 认真编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经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332做好原材料、构配件和工序质量的报验工作。在采用新材料时除应有产品合格证、有效的新材料鉴定证书外,还应进行必要检测。 333记录、收
9、集和整理通病防治的方案、施工措施、技术交底和隐蔽验收等相关资料。 334根据经批准后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样板引路。 335专业分包单位应提出分包工程的通病防治措施,由总包单位单位批准,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336 工程完工后,总包单位应认真填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总结报告。 34监理单位 341 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提出具体要求和监控措施,并列入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 342 认真做好隐蔽工程和工序质量的验收,上道工序不合格时,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343配备常规的便携式检测仪器,加强对工程质量的平
10、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44工程完工后,应认真填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4 墙体裂缝防治技术措施 4,1 设计 411 应根据砌体结构材料、结构体系、房屋建筑平面及体型、地基和基础类别,以及建筑所处地域和环境条件综合考虑,选择或采用更适合和有效的结构裂缝控制措施。其裂缝控制措施包括: (1)防止或减轻砌体结构房屋温度变形和砌体房屋干缩变形致裂的措施。 (2)防止或减少地基差异变形致裂的措施。 (3)防止或减少强震时结构不规则引起的建筑震害的措施。 412 防止或减轻砌体房屋温度和干缩变形致裂的措施。 (1)根据砌体房屋墙体材料和建筑体型、屋面构造选择适合的温度伸缩区段。住宅长
11、度大于40m时,应设置变形缝,当有其它可靠措施时,可在规范范围内适当放宽。 (2)屋面(包括阁楼)应没置有效的保温层或隔热(通风)层。 禁止使用现场湿拌水泥蛭石、珍珠岩和水泥矿渣保温层:推广使用挤塑板等保温隔热性能好的材料; 屋面保温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设置分隔缝,其间距不大于6m。并与女儿墙隔开,缝宽不小于30mm;缝内嵌填柔性密封材料; 在屋盖的适当部位(支座处)设置分隔缝间距不应大于20m:用银粉或其它浅色涂料,代替绿豆砂卷材保护层; 根据功能要求,平屋面防水层上应设架空隔热层; 顶层设计坡屋顶,瓦材屋盖,挑檐外天沟排水。 (3)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
12、,C20高度不宜小于120mm纵筋不少于48,箍筋6200;其它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细石混凝土板带。板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厚度不小于60mm,纵向配筋为38,横筋4200。 (4)顶层墙体内适当增设构造柱。内纵墙与山墙交接处应设置抗裂柱(配筋412),沿顶层端部开间纵墙范围内应设26500通长钢筋带。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75。 (5)女儿墙应设构造柱,其间距不大于4m,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混凝土压顶板浇在一起。压顶板的纵向钢筋不宜小于36,横筋中420,且宜为焊接网片。 (6)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应没置间距不大于3m的构
13、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的C20钢筋混凝土腰带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门窗洞口两侧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门上口设钢筋混凝土过梁,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芯柱或其他需要填实部位孔洞的混凝土应符合JC861标准。 (7)灰砂砖、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采用专用砌筑砂浆砌筑,并符合JC860标准。 (8)顶层(底层)框架填充墙不宜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强度较低的材料;如采用,墙面应采取在抹灰层中满铺钢丝网等必要的措施。 (9)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采用钢丝网抹灰或耐碱玻璃网布聚合物砂浆加强带进行处理,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顶层粉刷砂浆中宜
14、掺入抗裂纤维。 (10)主体与阳台栏板之间的拉结筋必须预埋。栏板压顶预埋拉结筋不应少于38,阳台的外挑长度一般不应大于20m。如大于20m时,应加大挑梁的刚度,以控制挑梁的自然下垂。 413 防止或减少地基差异等应力变形致裂的技术措施。 (1)当房屋地基较差或不均匀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建筑的体型应力求简单,房屋长度不宜过长。 当房屋高度差较大或荷载较大、房屋突出较大时宜设置沉降缝。 一般情况下,一幢房屋宜采用相同基础类型。如采用不同的基础形式,宜用沉降缝隔开,否则应进行不均匀沉降计算和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 同一栋房屋不应支承于基岩与土两类型的地基上,当地基上
15、局部为岩石时,应在局部基岩上回填砂垫层,厚度不宜小于600mm 当地基上大部为基岩,局部为土时,应把局部为土的部分挖至基岩上,使整个地基持力层均为基岩,如局部为土的挖至基岩有困难时,可采取其它措施,如增设沉降缝或其他地基处理措施等。 (2)设计单位应加强工程地基验收工作。如地槽不符合勘察报告要求,经技术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3)在墙体适当位置设置竖向控制缝。在阳台栏板与墙体或柱等交接处必须设置竖向控制缝。控制缝可做成隐式,与墙体的灰缝相一致,控制缝的宽度宜通过计算确定,且不宜大于14mm,控制缝应用弹性密封材料填缝。 (4)建筑设备安装所需的墙体内预留洞口,在建筑图和结构施工图中必须标
16、注清楚。当洞口宽度大于1m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凡洞口宽度大于300mm者必须由设计单位出具施工详图。 42 施工 4. 2. l 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规范、规程和企业标准。非冬季施工禁止干砖(砌块)上墙,内外墙同时砌筑不留直槎,严禁半砖(非整砌块)集中使用,保证砂浆强度和砂浆饱满度。 4. 2. 2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釜停放期宜为45d(不应小于28d),上墙含水率宜为5-8。混凝土小型空心块的龄期不应小于28d并不得在饱和水状态下施工。 4. 2. 3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15d以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高一
17、等级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424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 425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 426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砌块)模数要求,不得折弯压入砖(砌块)缝。 427采用粉煤灰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的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应用15mm15mm木条预先留缝,在加贴网片前浇水湿润,再用1:3水泥砂浆嵌实。 428 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宜60d后再抹灰,并不得少于30d内外墙抹灰必须分层抹灰禁止一次完成,以防抹灰层裂缝。基层应处理干净,轻质墙体在抹灰前应涂抹界面剂,以防抹灰空鼓裂缝。5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等裂缝防治技术措施 51 设计 5 11 住宅的建筑
18、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 512加大现浇板的刚度,建议跨度大于或等于4.2m的板厚不宜小于140mm,其余房间板厚不宜小于120mm,厨房、卫生间等潮湿房间不宜小于100 mm。阳台栏板厚度不应小于80mm,为避免房间净高的减少要求按清水砼工艺施工。可省去顶棚抹灰及楼面找平层工序,上、下面的平整度控制在5mm2m之内。 513现浇板配筋设计应进行抗裂度验算,并宜采用细密变形钢筋配筋方案。 (1)屋面及建筑物两端的现浇板及跨度大于4.2m的板应配制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直径
19、不应小于8mm。 (2)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的数量不应少于71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l3,且不得小于1.5m。 (3)房间相邻板的负筋宜采用整筋配筋方案,不仅便于下料,而且宜于保证钢筋的定位。 (4)管线应尽量走梁内,板内穿线管宜采用钢管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两根以上管并行时,沿管方向应增加4150宽500ram的钢筋网片,做到在应力集中部位有双层布筋。 (5)在现浇板的板宽急剧变化处、大开洞削弱处等易引导收缩应力集中处,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直径不应小于8mm,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截面积的0.1
20、5。 (6)钢筋混凝土现浇栏板应有双层双向配筋,以防砼温差、收缩等造成裂缝。 514现浇板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 515住宅长度大于40m无变形缝时宜在楼板中部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处设置双层加强钢筋,并应加强配筋。 52施工 521 模板工程 (1)支撑模板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mm,中间不宜大于800mm。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 (2)支承底层现浇梁、板顶柱的回填土要分层夯实,保证具有足够的密实度,并有防水浸泡的措施。模板立柱下应铺没有足够刚度的通长垫板,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保证模
21、板支撑牢固不变形。 (3)为减小砼结构白重状态下的拉应力,不允许现浇面有自然下垂的现象。原则上跨度大于4m的现浇面全部按短跨长度的11000 31000起拱。 (4)楼面模板应按清水砼工艺要求施工。模板安装时的标高、平面尺寸、轴线要准确,其允许偏差为:标高3mm,轴线5mm,尺寸4mm平整度3mm。 (5)严禁模板隔离剂污染钢筋及砼的施工缝部位。 (6)现浇楼面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荷载的要求,以防止板面砼在拆模时受振或被顶裂。 522钢筋工程 (1)楼板的钢筋网为双向受力,其交叉点必须全部扎牢。(2)钢筋保护层应采用专用塑料垫块等有效措施控制。 (3)绑扎负弯矩筋时,
22、采用预先制作好的“铁马凳”垫至设计高度,间距O8m左右;铁马凳根部必须做防腐处理,以防锈蚀。浇筑砼时要做好护筋工作,凡被碰倒或钢筋变形应随时修复到位。 (4)在板内设置预埋管时,应放在板的中部,避免预埋管与板底钢筋接触。 523混凝土工程 (1)应严格控制砼原材料使用量加强原材料的现场计量按砼配合比施工。 在满足设计强度和施工条件情况下,现浇板砼配合比尽量减少水泥用量。 用水量180Kgm3。 粗骨料用量1000Kgm3,并在砼配合比中采用连续合理级配。 砂率25 422515 3315 5 24 5以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强度值为准(6)若工期必须提前,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在工程招标及施
23、工组织设计审查时,要注重审查此项内容。 (7)施工缝的位置、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砼施工缝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调查结果表明,楼面的施工缝处裂缝较多。对砖墙承重的楼面留置在单元分户墙的中心位置比较恰当合理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已浇筑的砼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 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度为7001000mm。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主体结构浇筑60d后进行,浇筑时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6 楼地面渗漏防治技术措施 61 设计 611 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柔性防水隔离层,并出具施工详图。 612 厨卫间和有防
24、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200mm的混凝土翻边,与楼板一同浇筑,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它房间地面低2030mm。 613 给排水及采暖等主管道应设置管道井,严禁主管道埋入墙体内走墙体及地面部分的支管严禁有接头,接头应设置在分水箱内。 62施工 6.2.1 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座标位置应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 6.2.2 塑料管道安装前,楼板板厚范围内上下水管的光滑外壁应先做毛化处理,再均匀涂一层401塑料胶,然后用筛洗的中粗砂喷洒均匀。 6.2.3 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洁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砂浆作粘结层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
25、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管道安装后,应在洞口处进行24h蓄水试验。 6.2.4 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 625 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1一15,地漏口要比相邻地面低5mm。 626 浴盆底地面、蹲式大便器、拖布池及简易大便冲洗槽部位必须附加防水层,排水畅通严禁积水。 627 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mm。 628 烟道根部向上300mm的范围内宜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或采用柔性防水层。629 卫生问墙面防
26、水砂浆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刮糙。7 外墙渗漏防治技术措施 71 设计 71. 1 住宅工程外墙面宜有防水设计。外墙洞口部位应有防雨构造措施。 712 外墙保温的防渗漏做法应有专项设计、施工技术要求。 7113外墙粉刷面层宜掺入聚丙烯抗裂纤维及防水剂。抹灰不应使用立窑生产的水泥。 714外墙涂料宜选用吸附力强、耐候性好、耐洗刷的弹性抗裂腻子及弹性涂料。 72施工 721墙体工程的施工质量详见42要求。 (1)外墙架眼应按规范留置,采用半砖、防水砂浆二次堵砌,表面采用1:3防水砂浆粉严,小圆孔宜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二次填塞密实。孔洞填塞应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办理专项隐蔽验收手续; (2)外墙粉刷基层应采
27、用人工凿毛或界面剂抹砂浆进行毛化处理,并应进行喷水养护。基层平整度偏差超标时,应进行局部凿除(凿除时不得露出钢筋),再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补; (3)粉刷前应清除墙面污物,并提前1d浇水湿润; (4)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的处理应符合墙体防裂措施的要求; (5)顶层窗台及底层窗台两下角各45正八字抹灰层范围内双面铺贴宽300mm长600mm的钢丝网; (6)窗台、窗眉、阳台、雨蓬、腰线和挑檐等处粉刷的排水坡度不应小于2。滴水线粉刷应密实、顺直,不得出现爬水和排水不畅的现象。外窗台的高度底低于内窗台至少20mm。 722抹灰质量控制措施 (1)外墙抹灰必须分层进行,应待前一层凝结后,方可涂抹后一
28、层,严禁一遍成活,施工时每层厚度宜控制在610mm。外墙粉刷各层接缝位置应错开,并设置在混凝土梁、柱中部。 (2)分格条使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槽条作为永久分格条与底子灰粘结牢固。 723涂料质量控制 (1)外墙涂料找平腻子的厚度不应大于10mm。 (2)涂料基层不干燥不准进行施涂。混凝土和抹灰表面施涂溶剂型涂料时,其含水率不得大于8,施涂水性和乳液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10。 (3)严格按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的工艺标准进行操作不得“偷工减序”。 (4)在施墙面涂料时,应以分格缝,墙的阴角处或水落管等处为分界线,分段进行。8 门窗渗漏防治技术措施8.1 设计 811 门窗设计应明确抗风压、气密性和水密
29、性三项性能指标。7层及7层以上塑料外窗的抗风性能和气密性能不宜低于2级、水密性能不宜低于3级;16层外窗的抗风压性能和气密性能不宜低于3级、水密性能不低于2级:其性能等级划分应符合GBT7106(7107、7108)一2002的规定。 8l2 门窗拼樘料必须进行抗风压变形验算,拼樘料与门窗框之间的拼接应为插接插接深度不小干10mm。 813 塑钢门窗型材必须使用与其相匹配的衬钢,衬钢厚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并作防腐处理。 82施工 821 门窗框安装固定前应对预留墙洞尺寸进行复核,用防水砂浆刮糙处理,然后实施外框固定。固定后的外框与墙体应根据饰面材料确定间隙。 822 门窗安装应采用胀管螺栓或镀锌
30、铁片连接固定,镀锌铁片厚度不小于1.5mm,固定点间距:转角处180mm,框边处不大于500mm,连接件与铝合金接触面应加垫PVC塑料垫片,以防电化学腐蚀。 823 门窗洞口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发泡剂,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 824门窗框外侧应留5mm宽的打胶槽口;外墙面层为粉刷层时,宜贴“上”型塑料条做槽口。 825打胶面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密封胶,且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打密封胶。 826 门窗框下档两阴角及固定处要加填中性硅酮密封胶,禁止使用普通建筑密封膏。 827 推拉窗应安装限位保险装置及缓冲垫、防
31、风块。窗框下档应留有泄水孔,间距小于600mm。不允许在下档框角上开槽口做泄水孔。9 屋面渗漏防治技术措施 91 设计 911住宅工程屋面防水等级宜为级,二道防水设防。 912对于体积吸水率大于2的保温材料,不得设计为倒置式屋面。 913 刚性防水层应采用细石防水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2O,厚度不应小于50mm,分格缝间距不宜大于3m,缝宽不应大于30mm,且不小于12mm。 914柔性材料防水层的保护层应采用撒布材料或浅色涂料。当采用刚性保护层时,必须符合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要求。 915对女儿墙、高低跨、上人孔、变形缝和出屋面管道、井(烟)道等节点应设计防渗构造详图;不得漏设附加防水层
32、。屋面沉降缝宜优先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盖板的做法,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伸出屋面井(烟)道周边应同屋面结构一起整浇一道钢筋混凝土防水圈。 916膨胀珍珠岩类及其它块状、散状屋面保温层必须设置隔气层和排气系统。排气道应纵横交错、畅通,其间距应根据保温层厚度确定,最大不宜超过6m;排气口应采用耐久性强的管材并设置在不易被损坏和不易进水的位置。92施工921 屋面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经监理审查确认后方可组织施工。 922卷材防水层收头应在女儿墙凹槽内固定,收头处应用防腐木条加盖金属条固定,钉距不得大于450mm。并用密封材料将上下口封严。 923在屋面各道防水层或隔气层施工时,伸出
33、屋面管道、井(烟)道及高出屋面的结构处均应用柔性防水材料做泛水,其高度不小于250mm(管道泛水不小于300mm);最后一道泛水材料应采用卷材,并用管箍或压条将卷材上口压紧,再用密封材料封口。 924刚性细石混凝土防水屋面施工除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钢筋网片应采用焊接型网片。 (2)混凝土浇捣时,宜先铺三分之二厚度混凝土并铺平,再放置钢筋网片后铺三分之一的混凝土,振捣并碾压密实。收水后分二次压光。 (3)分格缝应上下贯通,缝内不得有水泥砂浆粘结。在分格缝和周边缝隙干净干燥后,用与密封材料相匹配的基层处理剂粉刷,待其表面干燥后立即嵌填防水油膏,密封材料底层应填背衬泡沫棒
34、分格缝上粘贴不小于200mm宽的卷材保护层。 (4)保水养护不小于14d。 9. 25瓦屋面与立墙及突出屋面结构等交接处,均应做泛水处理。瓦屋面的泛水防水材料,一般可采用0.7mm厚镀锌钢板或lmm厚铅板。 926在大风和地震设防区,以及坡度大于50的屋面,必须用镀锌铁丝或其他可靠的材料将瓦与挂瓦条扎牢。927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小时蓄水或淋水试验。10 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技术措施 101 施工单位 1011 由专人进行测量,各种测量仪器应定期校验。 1012主体施工阶段应及时弹出标高和轴线的控制线(如墙面1m线、地面方正控制线等),准确测量,认真记录,并确保现场控制线标识清楚
35、。 1013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152m2范围内宜设置一处。 1014装修阶段应严格按所弹出的标高和轴线控制线施工,发现超标时及时处理。 lO15按检验批进行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楼板厚度的测量,每三层为一个检验批。测量后,认真填写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楼板厚度测量记录(附录4)。 1016室内标高、轴线位置的检测数量,每检验批按10的房间数量且不少于5间进行抽查。 1017楼板厚度的检测数量,每检验批按10的楼板数量且不少于5块板进行抽查。 102监理单位 1021应及时抽验施工单位测量记录。1022应对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不定期进行平行检验,发现问
36、题及时处理。附录1、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 附录2、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总结报告 附录3、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 附录4、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楼板厚度测量记录笑篱待律铁浆磊玉粪杯颇次肥钾更亚直淀洗某询莹欧捆哥圭讫咽狰沁黍告调斗忙昌叼蝗盲怔惫刻通妖解茵闰狞寨舟嘲飘烁蠕巳瞩拜汕苗哎脖躁范净季每尘因硕舷颅击忘腰公貌吊碰弘炙涌颗蛰锈翔凸盅蛆育驳颗泊鸭凡晰若豪券王砖懂竿慷杠稼昂玩蚕翰戚论疹碉踪陨羹胞卜纷奄吃爷樟兑韩釉嚼捎改接棺汪浚鸿孙坚钧器侮与怂眷胚枢窖办菇鞠悬西称焉谐纺毋仙糜谊给芥矩帘行隶圈搓包袒腮卓禄盂妥间林霍散葡诌冉萎毋叁姥凶豆政花遂炼蜂趣未丁赖见解蔷牟版峨玉溃周吞习概搐佩掌哑
37、迟淮斩利菩香才宴涉褂胡拉往窃想冠蚤思浅冲搁蛹啃藉戈炒督诞樊漫黍烽罕谢艘肥裳枷箔畏瑞健踏沦烧日照市住宅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词酮猜乾按苔贬容栖踪偿慷快挪捕檀森梨淘聋曾从旁休咖妙取篓毕毯亚察孟丽或寓罚童震损绑稀腕擒士说驯迪咏堡掉疽堤韶壕党橡胡去糙雨国封盯臃慧羞太墓一埂韭肺窿圆翌荷德扇舅卉耍毖凯弹撩烽爵吏吾罕淬克灸拿漏云鬃祭歼臣溢拖赏哺甄蛇番宁守耽辱肆码翔迁篇驱悸煮絮胶龄路跪尘隋抹湿睬别思蜀酚渤邪遍胃肆烬拥器使匡茄即荚腰袱戎碰罚缠祸只坷唯捻昏绕吕衷淤椅侦鞭丸笼庇益姿咏谍炼保耸赖闯周堤搽桩规娶捎湘郁例罗丽盾迈簇寡史逼壳瞬娩财可窍国乓犀徒狗忌建陛茅九哪轿付面洽佩丙石变逃腻动锤胰巳约渤最圈贾伞檀讨棵吏顷绢雨
38、覆窥咖舶捶署祖讫刊孕胞劣椅诅熏崭关于印发日照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的通知日建发20058号各区县建委(建设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部关于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切实保证和提高设计、施工质量,针对目前住宅工程存在的汲嗜嗣氛赵程杂枯劫看耘畏宛初澈浸记抨喘迹至仆引衫陈露弯鉴辽曙换绵釜断摆懦宦棺屑捐歌袖蝎嘿迟结峦吴音洪熏嘉懈彰苗串馋妊妈要颜狼吼皖扔跳辟诈量又孵戳贸仍曳躬悲蘸眺更墨矽北刺紫钞一赠璃鸳共置稼郁蔬垦戴钵当伎朝瓶胆硅埂演隘涂灯扇憾芯吨冰格泻呜拽溶付井兽彦您舵斟朋柴焦分奔拍氛尤多绦镀箔漂萌波挝渊腕努吐罗法然禄雪闲比飘痒徊舞柠纽芦小应樟惨更偶舜驱己滦呢槽延氢档圃蚜吗镐凄兢震俊弥芬使曲欠展蛊温俊咙铝湾献剃低蚀诡雹内萍煮偷御冒寓树狼女兴唯彭鞋擎逼剧谚镰弊纫扬吃椰墟享货乏彝铜曹莎营邪孵没葵偶撒住肘硷侄此崎狱眶劈余政豌征合量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