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式巨婴是如何形成的精品文档中国式巨婴和熊孩子是如何形成的?心理滞留在婴儿水平的成年人,可称为巨婴。所谓“熊孩子”,网络上常用于形容孩子调皮的,岁数小不懂人事的,也形容批评孩子的!同时在看到一些小孩做了一些不可理喻的带有破坏性的事情时,也可以叹一句:“这熊孩子”。巨婴有很多可怕的心理,其中最主要的的两个特质,一是“全能自恋”,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这是一种非常有杀伤力的病态。它导致一个人把全世界都当成自己的所属品,不能平等对待别人,甚至不把其他人当做生灵,这种心理其实是婴儿早期都会存在的一种心理,它在教育学中被叫做“自我中心化”。 二是“偏执分裂”,他们满足于自己的想象世界,脱离现实。有巨婴心理
2、的人一方面内心很牢固,另一方面却很脆弱。内心的牢固是为了保护其脆弱,所以他们不能接受质疑,一旦受到质疑就会强烈抵触;不能接受非自己预期的对待,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会陷入忧郁;不能接受挫折,一旦遇到挫折内心就会破碎。只有拥有这两种特质的成年人,才能被称为巨婴心理。巨婴心理形成的一大部分原因是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方式或者理念错误。婴儿在1岁以内,特别是6个月以内,妈妈是他世界的全部。1岁以后,婴儿会把妈妈分成一半好妈妈,一半坏妈妈,以前只要一哭妈妈就会满足他的所有要求,但1岁以后妈妈慢慢的开始拒绝他了。孩子开始有自我意识,发现这个世界除了妈妈以外还有其它事物。这时他的世界分成了妈妈与“非妈妈”,非妈妈的
3、事物,可能是玩具或者食物等等,能够替代妈妈带来的满足。有些孩子在这个过渡期特别喜欢抱毛毯,就是寻求一个类似妈妈的替代品,寻找自我满足。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妈妈也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可以满足婴儿的一切,或者特别焦虑,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对孩子保护得很好,非妈妈不能进入孩子的世界,妈妈没有跟孩子产生一个稍微分离的状态。孩子会觉得还是一哭就有奶吃,全能自恋就是这样形成的。孩子被妈妈淹没掉,无法找到自己。而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说教。我们的教育,应该给孩子的心底,铺上善良宽容的底色。少一些洗脑式的说教,多一些人文主义的培养,让孩子们的内心变得丰盈。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少一些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多一些春风化雨的人文熏陶,讲文明懂礼貌不随地吐痰不横穿马路,最最基础的做人道理并没有做扎实,一味地强调高学历高文凭,即使成为了孙博士李博士张博士,拥有着渊博的学识,有一天也会在为人处世方面路出马脚,成为这个世界上的奇葩笑谈。其实,这个妈妈就是一个巨婴,巨婴往往还是会带出下一代巨婴,所以育儿要放心,放手,放下姿态,不让孩子成“巨婴”!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