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植根仰沃土老凤可新声临朐周姑戏的前世今生和传承发展刍议 郎月铃摘要:周姑戏,又称“周姑子戏”或“肘鼓子戏”“拉魂腔”“拴老婆橛子”“盘凳子”,清代中叶起流传于鲁南等地。与中国内陆大部分地方戏曲一样,周姑戏自生成后以自由生长态势传播和繁衍,久经离乱,岩隙生存。2008年,临朐周姑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突显了其艺术和传承价值。然而,在社会娱乐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下,近些年来临朐周姑戏的发展前景令人堪忧,本文将以临朐周姑戏为重点展开有限的研究和解读。关键词:周姑戏 朔源 传承 发展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0-0128-02一、周姑朔源关于周
2、姑戏名称的源头,表述莫衷一是,但最初艺人为求生存,源于乞讨的功用没有歧义,来源传说都为因周姓尼姑而起。事情发展也都是周姓大户之女为逃避恶婚而出家为尼,喜唱俚曲小调,婉转动听,用于化缘而多获施舍,花郎乞丐也争相趋之,长此以往,周姑唱曲遂成特色腔调周姑调。临朐周姑戏的前身是东路肘鼓子戏,临朐周姑戏有北调、南调之分。北调唱腔清新、优美,表现力强,适于叙事;南调激昂、婉转、跳跃性强,适于抒情。临朐周姑戏的唱腔是以北调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周姑正调”,它是“四字句”腔式启首,后则以三、四字句为上、下句式重叠排列。其他还有【娃娃腔】、【扑灯蛾】、【走公堂】、【护城河】、【将板】、【慢板】等十几种板头和曲牌。周
3、姑戏的打击乐器别具风格,有长板和短板之分,主要加强音乐的表现力,配合演员动作和给演唱者以休息的时间。临朐周姑戏的传统剧目很多,比较流行的有风筝记火龙记天仙送子兰桥会桂花亭三宝山等四十多个剧目。著名的老艺人有擅唱北调的张化喜(土门)、窦玉贞(丹崮)、王孔青(小陡沟)等人。二、艰难传承中国地方戏曲植根于民间沃土,是无可取代的叙事载体,以山歌、秧歌等形式散遣情愫,若要讲述叙情由、达表心意,其它形式则无法出其右,绝对属于群众喜见的“百宝囊”。正因为这种特性,包括周姑戏在内的中国民间戏曲,在不被官方和主流文化接纳的边缘化境遇中,在属于它的土壤中顽强生长、繁衍和传承。在临朐,周姑戏演的多是以民间传说为题材
4、的地方小戏,戏班设置因陋就简,人数不多,适宜流动演出,它的唱腔简单,唱词、台白多用地方语言,吐字清楚,通俗易懂,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临朐也被称为“周姑子戏窝子”。20世纪初是周姑戏的全盛时期,那时临朐县专业和季节性班社有十多个,业余性的团体遍及全县,活动能力最强的是以何振全为首的“双庆班”和李明友的“一家台”,他们的活动范围扩展到青州、博山等县。临朐县往年春秋两季各有一次牛、羊盛会,全县的地方戏班云集,搭台演戏,观众人山人海,甚是热闹。周姑戏在临朐的全盛阶段,经久活跃着周世英、贺世学、李明友等一大批姑伶圣手,唱腔板式也不断丰富,汇聚了20多种板式和曲牌类别的戏码儿。喜闻乐见则是双赶船王二卖草梁祝
5、等四十余出。但是在解放前,特别是1942年,临朐县成了骇人听闻的无人区。那时,专业班社相继解散,许多周姑戏艺人为寻求生计投奔异乡。从此,响彻山间、村寨的周姑声腔便被鬼哭狼嚎代替了。解放后,周姑戏班开始恢复,许多老艺人重登舞台,但文革中再受凌夷。周姑戏本无唱本,只靠老艺人身传口授,面临失传的危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临朐县委、县政府和文化部门组织专人对周姑戏进行抢救,并对原来的周姑戏唱腔进行挖掘整理,又创作了一批新剧目,使得周姑戏劫后重生,逐渐恢复光彩。1977年临朐县城关业余剧团首次增加伴奏器乐,再者即为尹文良、赵光宝等,首创周姑女腔的声腔表现形式。近年来,临朐县文化馆克服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相
6、继创作了好亲家珍贵礼物考女婿等周姑戏小剧目,并在“山东省首届地方剧目新创作展演”等比赛中获奖。目前临朐南部山区的寺头、九山、蒋峪等地的数十个村庄,仍有业余或季节性戏班在活动。三、古树繁花,老凤新声在强化认知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保护的氛围中,戏曲剧种特别是民间小戏如何有效保护、发展和传承,则应当成为文化艺术有志之士的题中之义和基本责任。中外戏剧发展之源,与中国传统戏曲同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体系的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早已无法寻找痕迹,其所谓艺术形态只能在古迹遗存中搜到点滴。华夏当今,消费糜烂,戏曲本原绝对边缘化已为事实,但传统戏曲依然傲立在东方,传统古典戏曲文本或基本价值轮廓仍然是消费文化和相
7、应影视题材取法的丰富源泉。在现今推崇文化创新,意欲再创文化繁荣的新时期,传承传统戏曲,延展民族文化血脉,创造充分的文化自信,是担当基本责任的时代使命。在城市改造周期内,传统中国戏剧骨子中的“脆弱性”越发彰显。城市生活引领性变革引发文化认同调整,城市商业时尚风格的多变捶打着戏曲传统审美,困惑羁绊着思考,躁动锤炼着冷静,一切都有待理性的验证。从临朐周姑戏的发展可以看出,传统戏特别是民间的戏曲、小戏要想在当前文化语境及经济社会环境内求得非政府输血扶持情况下的自我救赎,唯有贴近时代、反映生活,与受众在相同频段内互融共通,声息一脉,才有实际的生存空间。而周姑戏恰有着这些有利的自身条件,生活气息浓郁,家长
8、里短、通俗易懂,广接地气,反映当代生活的气场优于任何主流戏曲。2016年2月,临朐县文化馆参与制作并支持的现代周姑戏淌水崖完成后在当地巡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轰动效应。久别的周姑旋律、生动的声腔美感、朴实的话语和感人的情节设计以及取材于真人真事的素材,为这出大型周姑戏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该剧以被誉为“高峡平湖”的淌水崖水库建设为背景,位于临朐县西南部群山绵延的九山镇宋家王庄村南,是一座可综合利用的小型水利枢纽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九山公社3万多名干部群众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由一个人口只有3万的山区公社历经6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修建而成,在天险石崖上建成了堪称奇迹的斜卧式浆砌石十连拱大坝,被国内外水
9、利专家叹为“世界石砌连拱第一坝”。在这场气壮山河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同心同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淌水崖水库精神”。植根于斯的特性,让周姑戏胜任了这种担当,更为自身的生存发展找到了“以馆带团、以戏带练”形式,让它再度回归大众视野的一条适应社会正能量传播需求,适合剧种表现特点,易被受众认可的发展路径。对于周姑戏的如何生存和发展,笔者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抢救,抢救演员、抢救剧目。目前就临朐周姑戏没有专业剧团,老艺人存世不到10位,而且衰病老弱。“抢救人就是抢救戏”。一是应抓紧采取措施,在提升保障生活的同时,由文化馆等专业机构牵头,争取专项经费活动用非遗专项资金,组织对老艺人和剧目进行
10、“抢救性挖掘”,整理出一批传统剧目和艺术回顾,完善基础资料和史志素材;二是扶持现有的民间演出团队。对现有的已注册的、半职业的、票友社群进行摸底梳理,通过制度性程序对民间演出团体进行扶持,可以共同参与传统剧目挖掘整理及新剧目的编创演出,鼓励民间团社开展规范性商业演出,探索回归市场的路径和经验;三是组织对周姑戏音乐元素的研究、完善和提升。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对周姑戏音乐特点进行现代化塑造,吸收具有现代民间音乐元素的有益营养“移步不换形”,保留核心框架和特点,美化亮化旋律系统;四是由政府组織经典剧目的打造,通过聘请资深专家、著名导演、编剧结合现实题材编演拳头剧目,进行高品位包装,力争登上省级国家级舞台,
11、逐步提升和确立剧种地位。四、结语中国的戏曲犹如我们命运多舛的民族,历经磨难而俞坚韧,百折不挠且更自强,生生不息,绵远流长。地方戏曲是祖国文化长河中激荡的浪花,它多变而不拘于形式,跳跃更遵循理性,随文化长河波荡也富于激情和变化;它是地域文化的代言人,更是共同民族价值观的诠释者;它古老而又年轻,生疏且又熟悉。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声腔虽异,表意趋同。戏曲作为主流所承载文化的那个时代毕竟已经逝去,强要掬水而回则未免迂腐,顺其本性才能振兴。中华传统戏曲自有其顽强的生命力,有土壤则有生命,有基因便可传承,只要民族文化不灭,戏曲自有生长空间。民间小戏更如立根于崖缝中的枝芽,但得雨露,自然生命旺盛,只要它获得点滴阳光和水泽便能迅速茵成遍绿,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从艺术发展的角度看,周姑戏及那些边缘的民间小戏遵循所谓价值规律,天择物竞,摆脱不了天数,但它们的形成、发展和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现实价值。作为既定的存在,尤其是可作为文化符号的历史存在,其本身价值即不可否定,面对这些不可再生而又难于复制的这种活态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加以保护,切实提炼特点,找出可生存的规律,让古树繁花似锦,让老凤鸣响新声,不正是我们所应当做的吗?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