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饮马长城窟行赏析精品文档饮马长城窟行赏析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尽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1、注释:绵绵,延续不断,形容对于远方人的相思。宿昔,指昨夜。展转,亦作辗转。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枯桑,落了叶的桑树。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
2、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媚,爱。言,问讯。以上二句是把远人没有音信归咎于别人不肯代为传送。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烹,煮。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尺素,素是生绢,古人用绢写信,指代信。长跪,伸直了腰跪着。末二句上、下指书信的前部与后部。加餐食,美味隹肴,因为古代生活不易,孟子曾有老者衣帛食肉的说法,日常美食的享用,非得要老年人或富贵人家不可;尤其是在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三餐不继是很有可能发生的惨事。 2、参考译文 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
3、夫。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 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3 课文解读 作者简介 “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这首诗在文选载为“古辞”,不署作者。
4、在玉台新咏中署作蔡邕。是否为蔡邕所作,历来有争议。 基本解读 全诗共 20 句,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青青和边草”到“展转不可见”。这一层是写思妇昼思梦想的殷切和悲伤。“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沿河的青草连绵不断作为起兴,引出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的大意是:丈夫离家远行不能终日思念,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的大意是:刚刚梦见丈夫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现丈夫原来还是在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的大意是: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外乡各地漂飘漂泊不能相见。 第二层从“枯桑知天风”到“谁肯相为言”。这一层是写寒门独居的痛苦和不平。“枯桑知天
5、风,海水知天寒”也是比兴,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这两句是说:丈夫不在家,使她深感门庭冷落,世态炎谅。“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的大意是: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到家门与家人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 第三层从“客从远方来”到“下言长相忆”。这一层是写喜获夫信的情况。“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是说: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是说:呼唤童仆打开木盒,里面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书信。“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是说: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书信,书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是说: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
6、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精华鉴赏 这首诗以思妇第一人称自叙的口吻写出,多出采用比兴的手法,语言清新通俗,“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这几句,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使邻接的句子首尾相衔,使语句上递下接,气势连贯,很有特色。 4、赏析: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抒写怀人情愫。诗的开头,由河边的青草思恋着远方的古道,引入了对诗中的主人公苦苦思恋心上人,开头两句是用了比兴手法,很好地奠定了下文的缠绵的抒情基调。接着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表现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主人公对心上人是远道不可思,心上人不在身旁,思念他也没用,不如不去思念他。这是主人公面对的实实在在的事实,是实写。而作者写到主人公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这是主人公梦中出现的不客观的事实,是虚写。此诗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了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恋由清醒到迷醉,这是多么痴情的思恋!最后用一人典型的读信的生活细节,来表现主人公的内心情怀。好不容易收到来信,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却偏偏没有一个字提到归期。归家无期,就更增添了主人公的眷念之情。如此收尾,余味不尽。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