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JJF 1716-2018粉尘浓度测量仪型式评价大纲-(高清原版).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83798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JJF 1716-2018粉尘浓度测量仪型式评价大纲-(高清原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JJF 1716-2018粉尘浓度测量仪型式评价大纲-(高清原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JJF 1716-2018粉尘浓度测量仪型式评价大纲-(高清原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JJF 1716-2018粉尘浓度测量仪型式评价大纲-(高清原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JJF 1716-2018粉尘浓度测量仪型式评价大纲-(高清原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 J F1 7 1 62 0 1 8粉尘浓度测量仪型式评价大纲P r o g r a mo fP a t t e r nE v a l u a t i o no fD u s t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M e a s u r i n gI n s t r u m e n t s 2 0 1 8-0 6-2 5发布2 0 1 8-0 9-2 5实施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发 布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粉尘浓度测量仪型式评价大纲P r o g r a mo fP a t t e r nE v a l u a t i o no

2、 fD u s t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M e a s u r i n gI n s t r u m e n t sJ J F1 7 1 62 0 1 8 归 口 单 位:全国环境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矿山安全计量站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 参加起草单位:国家煤矿防尘通风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委托全国环境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付建涛(国家矿山安全计量站)张文阁(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胡继红(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

3、全标志中心)参加起草人:曹利波(国家煤矿防尘通风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朱正宪(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刘靖琪(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吴华建(国家矿山安全计量站)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目 录引言()1 范围(1)2 引用文件(1)3 概述(1)4 法制管理要求(1)4.1 计量单位(1)4.2 标志(2)5 计量要求(2)5.1 示值误差(2)5.2 示值重复性(2)6 通用技术要求(2)6.1 外观(2)6.2 电源电压适应性(2)6.3 工作稳定性(2)6.4 环境适应性(2)6.5 防爆安全要求(3)7 型式评价项目表(3)8

4、提供样机的数量及样机的使用方式(4)8.1 提供样机的数量(4)8.2 样机的使用方式(4)9 试验项目的试验方法和条件以及数据处理和合格判定(4)9.1 计量单位(4)9.2 标志(5)9.3 示值误差(5)9.4 示值重复性(6)9.5 外观(7)9.6 电源电压适应性(7)9.7 工作稳定性(7)9.8 工作温度下限试验(8)9.9 工作温度上限试验(8)9.1 0 防爆安全要求(9)1 0 试验项目所用计量器具和设备表(1 0)1 1 型式评价记录格式(1 1)附录A 仿真电缆技术要求(1 2)附录B 便携式粉尘仪型式评价原始记录格式(1 3)附录C 固定式粉尘仪型式评价原始记录格式(

5、2 2)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引 言本大纲依据J J F1 0 1 52 0 1 4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通用规范、J J F1 0 1 62 0 1 4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编写导则进行编制。本大纲技术指标的制定参考了J J G8 4 62 0 1 5 粉尘浓度测量仪等技术法规。本大纲为首次发布。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粉尘浓度测量仪型式评价大纲1 范围本型式评价大纲适用于光散射法原理的粉尘浓度测量仪(以下均简称“粉尘仪”)的型式评价。2 引用文件J J G8 4 62 0 1 5 粉尘浓度测量仪G B/T2 4 2

6、3.12 0 0 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G B/T2 4 2 3.22 0 0 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G B/T2 4 2 3.42 0 0 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D b:交变湿热(1 2h+1 2h循环)G B3 8 3 6.12 0 1 0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G B3 8 3 6.42 0 1 0 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 B4 2 0 82 0 0 8 外壳防护等级(I P代码)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

7、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 概述粉尘仪是用于测量悬浮在空气中颗粒物质量浓度的仪器,并能显示浓度值或输出浓度信号。粉尘仪一般由粉尘浓度转换组件、采样头(含切割器或分离器)、抽气泵、电源、电路等部分组成。某些粉尘仪还具有流量计、采样时间显示或设定、采样体积显示或设定、信号输出等结构或功能。按测量范围分为高浓度粉尘仪 测量范围一般为(1 010 0 0)m g/m3和低浓度粉尘仪 测量范围一般为(0.11 0)m g/m3。按安全性能分为非防爆型粉尘仪和防爆型粉尘仪。按使用场所分为便携式粉尘仪(又称直读式粉尘浓度测定仪)和固定式粉尘仪(又称粉尘浓度传感器)。粉尘仪根据自身

8、特点应明确关键零部件和材料,如:防爆型粉尘仪的塑料外壳、粉尘探测器件、电池、气泵等。4 法制管理要求4.1 计量单位1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粉尘浓度单位一般采用m g/m3。4.2 标志必须在粉尘仪的铭牌或面板、表头等明显部位标注计量法制标志和计量器具标识,其标志、编号和说明必须清晰可辨,牢固可靠。4.2.1 计量器具法制标志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计量器具型式批准标志和编号(试验样机应预留相应位置)。4.2.2 计量器具铭牌一般包括以下内容:粉尘仪的名称、规格(型号);粉尘仪的生产厂名;测量范围;准确度(或等级标志);出厂编号;生产日期;防爆型粉尘仪的防爆标

9、识和编号。5 计量要求5.1 示值误差示值误差应不超过2 0%。5.2 示值重复性示值重复性应不大于1 0%。对光学原理的粉尘仪,若采用标准透光膜板测试,其示值重复性应不大于2%。6 通用技术要求6.1 外观6.1.1 粉尘仪表面及采样头(含切割器或分离器)等部件不得有明显凹痕、裂缝、变形等影响正常工作的缺陷。6.1.2 粉尘仪连接可靠,各旋钮和按键应能正常操作和控制。通电后,显示部分应清晰、完整。6.2 电源电压适应性除电池供电型粉尘仪外,粉尘仪在额定电压1 0%范围内变化时,示值误差应符合5.1的要求。6.3 工作稳定性便携式粉尘仪采用可充电电池和一次性可更换电池的,充电后和更换电池后应能

10、正常工作1 0h,粉尘仪不应出现欠压关机,示值误差应符合5.1的要求。固定式粉尘仪连续工作1 5d,示值误差应符合5.1的要求。6.4 环境适应性粉尘仪经工作温度下限、工作温度上限试验,示值误差应符合5.1的要求。2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6.5 防爆安全要求6.5.1 常温常湿状态下,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 0 M;交变湿热试验后,应不小于1.5M。6.5.2 常温常湿状态下和交变湿热后,绝缘强度应能承受5 0 0V/5 0H z的电压,泄漏电流不大于5mA,持续时间1m i n,无飞弧和击穿现象。6.5.3 粉尘仪宜采用矿用本质安全型的防爆结构,且满足G

11、B3 8 3 6.1、G B3 8 3 6.4的有关规定。6.5.4 粉尘仪中与本质安全性能有关的元件应符合G B3 8 3 6.4的规定,工作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在正常和故障状态下不得大于其额定值的2/3。6.5.5 粉尘仪外壳防护性能应至少满足G B4 2 0 8中I P 5 4防护等级的规定。6.5.6 粉尘仪外壳材质采用轻合金时,应符合G B3 8 3 6.12 0 1 0第8章的要求。6.5.7 粉尘仪若采用非金属外壳时应满足G B3 8 3 6.1中的相关规定;其表面积大于1 0 0c m2时,表面绝缘电阻应不大于11 09。6.5.8 粉尘仪本安电路的火花点燃试验应满足G B3 8

12、 3 6.4的规定。6.5.9 粉尘仪在正常和故障状态下,其电气元件、导线和外壳的最高表面温度应不大于1 5 0。6.5.1 0 粉尘仪外壳结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满足G B3 8 3 6.4中的相关规定。6.5.1 1 粉尘仪的本安参数应在产品标准中进行明确规定,主要包括:a)最高输入电压Ui;b)最大输入电流Ii;c)最大内部电感Li;d)最大内部电容Ci。6.5.1 2 采用其他防爆型式的粉尘仪应满足相应防爆标准的规定。7 型式评价项目表粉尘浓度测量仪型式评价项目见表1。表1 粉尘浓度测量仪型式评价项目表序号评价项目便携式固定式项目类型备注一、法制管理要求1计量单位观察项目2标志观察项目

13、二、计量要求3示值误差试验项目4示值重复性试验项目三、通用技术要求5外观观察项目6电源电压适应性试验项目3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表1(续)序号评价项目便携式固定式项目类型备注7工作稳定性试验项目8工作温度下限试验试验项目9工作温度上限试验试验项目四、防爆安全要求1 0绝缘电阻试验项目仅适用防爆型1 1绝缘强度试验项目仅适用防爆型1 2元件本安性能检查试验项目仅适用防爆型1 3外壳防护性能测试试验项目仅适用防爆型1 4轻合金外壳摩擦火花试验试验项目仅适用防爆型1 5表面绝缘电阻测试试验项目仅适用防爆型1 6火花点燃试验试验项目仅适用防爆型1 7最高表面温度

14、测试试验项目仅适用防爆型1 8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测试试验项目仅适用防爆型1 9本安参数试验项目仅适用防爆型 备注:表示适用项,表示不适用项。8 提供样机的数量及样机的使用方式8.1 提供样机的数量按下列原则确定样机的数量。8.1.1 对于单一产品的,提供3台样机。8.1.2 对于系列产品,按下面的原则确定提供样机的数量;a)准确度相同、测量范围不同的系列产品,量程上、下限产品分别提供3台样机;b)准确度不同、测量范围和结构相同的系列产品,每种产品提供3台。8.1.3 防爆型粉尘仪应提交国家有关政府部门认可的检测机构提供的防爆合格证。8.2 样机的使用方式计量要求、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应在同一台样机

15、上进行,且不得在试验期间或试验中对样机进行调整。9 试验项目的试验方法和条件以及数据处理和合格判定9.1 计量单位9.1.1 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查粉尘仪计量单位是否满足4.1的要求。4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9.1.2 试验设备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D C(03 0)V;输出电流:3A;分辨力:高于0.1V;0.0 1A。9.1.3 试验程序电池供电型粉尘仪,开机检查显示浓度值的计量单位;外部供电型粉尘仪,接直流或交流电源,开机检查显示浓度值的计量单位。9.1.4 合格判定粉尘仪计量单位应符合4.1的要求。9.2 标志9.2.1 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

16、检验粉尘仪标志是否满足4.2的要求。9.2.2 试验程序目测检查粉尘仪的铭牌、计量法制标志和计量器具标识内容。9.2.3 合格判定粉尘仪标志应符合4.2的要求。9.3 示值误差9.3.1 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粉尘仪是否满足5.1的要求。9.3.2 试验条件大气压力为(8 61 0 6)k P a,温度为(1 03 5),相对湿度不大于8 5%;粉尘浓度粉尘仪应在此条件下放置1h以上,方可进行测试。9.3.3 试验设备9.3.3.1 高浓度粉尘仪检验设备a)高浓度粉尘发生装置当被检粉尘仪的测量上限大于1 0m g/m3时,应使用高浓度粉尘发生装置,其浓度发生范围为(1 010 0 0)m g

17、/m3;使用的粉尘为干燥煤尘、滑石粉或其他适宜的粉尘粒子;测试段中标准采样装置采样口和受检粉尘仪采样口两个采样点3次相同测量平均值的偏差应不大于5%;中心点稳定性(连续相同测量6次,每次测量1m i n)实验标准偏差应不大于5%。b)标准采样装置技术要求如下:应采用滑片式等脉动较小的泵作为气源;气源流量应不小于粉尘仪使用流量的2倍;其缓冲体积不小于粉尘仪1 m i n时间的额定采样体积的3倍;流量计准确度等级为1.0级。c)气压计:测量范围(8 61 0 5)k P a,允许误差限为2 0 0P a。d)秒表:分度值0.0 1s。e)温度计:测量范围(05 0),分度值0.1。f)天平:量程应

18、不小于2 0g,分度值为0.1m g。5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g)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D C(03 0)V;输出电流3A;分辨力高于0.1V,0.0 1A。h)数字万用表:直流电压(05 0 0)V;直流电流(03 0 0)mA;分辨力四位半;准确度0.5级。i)频率计:(010 0 0)k H z;分辨力1H z。j)示波器:带宽1 0 0MH z;采样率1.0G S/s。k)仿真线缆:2k m。9.3.3.2 低浓度粉尘仪试验设备a)低浓度粉尘发生装置当被检粉尘仪的测量上限小于或等于1 0m g/m3时,应使用低浓度粉尘发生装置或标准粒子发生装置,

19、其浓度发生范围为(0.11 0)m g/m3;使用的粉尘为干燥煤尘、滑石粉、单分散相聚苯乙烯粒子、其他粒径小于或等于被检粉尘仪切割粒径的适宜的粒子;测试段中参考粉尘仪采样口和受检粉尘仪采样口两个采样点3次相同测量平均值的偏差应不大于5%;中心点稳定性(连续相同测量6次)实验标准偏差应不大于5%。b)参考粉尘仪的技术要求参考粉尘仪:测量范围为(0.11 0)m g/m3、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5%,示值重复性不大于3%(用尘箱试验);对光学原理的粉尘仪,若采用标准透光膜板测试,其示值重复性应不大于1%。c)其他辅助试验设备:要求同9.3.3 c)k)。9.3.4 试验程序按J J G8 4 62 0

20、 1 5的5.4.2进行试验;具备信号输出的固定式粉尘仪,在其信号输出端连接2k m仿真线缆后,使用万用表或频率计或示波器测试其信号输出值。9.3.5 数据处理按J J G8 4 62 0 1 5的5.4.2进行。9.3.6 合格判定粉尘仪应符合5.1的要求。9.4 示值重复性9.4.1 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粉尘仪是否满足5.2的要求。9.4.2 试验条件温度为(1 03 5),相对湿度不大于8 5%;粉尘浓度粉尘仪应在此条件下放置1h以上,方可进行测试。9.4.3 试验设备试验设备见9.3.3。9.4.4 试验程序按J J G8 4 62 0 1 5的5.4.3进行试验。9.4.5 数据

21、处理按J J G8 4 62 0 1 5的5.4.3进行。6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9.4.6 合格判定粉尘仪应符合5.2的要求。9.5 外观9.5.1 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粉尘仪是否满足6.1的要求。9.5.2 试验条件温度为(1 03 5),相对湿度不大于8 5%;粉尘浓度粉尘仪应在此条件下放置1h以上,方可进行测试。9.5.3 试验程序采用目测法检测粉尘仪外观。9.5.4 合格判定粉尘仪应符合6.1的要求。9.6 电源电压适应性9.6.1 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粉尘仪是否满足6.2的要求。9.6.2 试验条件温度为(1 03 5),相对湿度不大

22、于8 5%;粉尘浓度粉尘仪应在此条件下放置1h以上,方可进行测试。9.6.3 试验设备电源调压器:交流或直流电压A C(03 0 0)V或D C(03 0)V。其他试验设备:要求同9.3.3。9.6.4 试验程序将电源电压分别调节在额定电压的-1 0%和+1 0%时,按J J G8 4 62 0 1 5的5.4.2条进行试验;具备信号输出的固定式粉尘仪,在其信号输出端连接2k m仿真线缆后,使用万用表或频率计或示波器测试其信号输出值。9.6.5 数据处理按J J G8 4 62 0 1 5的5.4.2进行。9.6.6 合格判定粉尘仪应符合第6.2的要求。9.7 工作稳定性9.7.1 试验目的试

23、验的目的是检验粉尘仪是否满足6.3的要求。9.7.2 试验条件温度为(1 03 5),相对湿度不大于8 5%;粉尘浓度粉尘仪应在此条件下放置1h以上,方可进行测试。9.7.3 试验设备秒表:分度值0.0 1s。其他试验设备:要求同9.3.3。7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9.7.4 试验程序便携式粉尘仪充电后和更换电池后,开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连续工作1 0h后,按J J G8 4 62 0 1 5的5.4.2进行试验。固定式粉尘仪在空气中连续运行1 5d后,按J J G8 4 62 0 1 5的5.4.2进行试验。将调校好的粉尘仪置于粉尘试验装置中,向粉尘试

24、验装置内发尘并使浓度稳定到被测粉尘仪检测浓度范围的2 0%,连续运行1h,按J J G8 4 62 0 1 5的5.4.2进行,记录显示值或输出信号值。9.7.5 数据处理按J J G8 4 62 0 1 5的5.4.2进行。9.7.6 合格判定粉尘仪应符合第6.3的要求。9.8 工作温度下限试验9.8.1 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粉尘仪是否满足6.4的要求。9.8.2 试验条件温度为0(防爆型)或-1 0(非防爆型),持续时间2h,方可进行测试。9.8.3 试验设备低温试验箱:温度试验下限不高于-1 0。其他试验设备:要求同9.3.3。9.8.4 试验程序按G B/T2 4 2 3.12 0

25、 0 8试验A b方法进行。严酷程度:防爆型粉尘仪,温度0;非防爆型的粉尘仪温度-1 0:持续时间2h;试验后立即按J J G8 4 62 0 1 5的5.4.2条进行试验;具备信号输出的固定式粉尘仪,在其信号输出端连接2k m仿真线缆后,使用万用表或频率计或示波器测试其信号输出值。9.8.5 数据处理按J J G8 4 62 0 1 5的5.4.2进行。9.8.6 合格判定粉尘仪应符合第6.4的要求。9.9 工作温度上限试验9.9.1 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粉尘仪是否满足6.4的要求。9.9.2 试验条件温度为4 0,持续时间2h,方可进行测试。9.9.3 试验设备高温试验箱:温度试验上限

26、不低于4 0。其他试验设备:要求同9.3.3。8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9.9.4 试验程序按G B/T2 4 2 3.22 0 0 8试验B b方法进行。严酷程度:温度4 0,持续时间2h。试验后立即按J J G8 4 62 0 1 5的5.4.2进行试验;具备信号输出的固定式粉尘仪,在其信号输出端连接2k m仿真线缆后,使用万用表或频率计或示波器测试其信号输出值。9.9.5 数据处理按J J G8 4 62 0 1 5的5.4.2进行。9.9.6 合格判定粉尘仪应符合第6.4的要求。9.1 0 防爆安全要求9.1 0.1 绝缘电阻9.1 0.1.1 试

27、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粉尘仪是否满足6.5.1 0的要求。9.1 0.1.2 试验条件温度为(1 03 5),相对湿度不大于8 5%;粉尘仪应在此条件下放置1h以上,方可进行测试。9.1 0.1.3 试验设备绝缘电阻表:输出电压5 0 0V,准确度级别为1 0级。湿热试验箱:温度试验上限不低于4 0。9.1 0.1.4 试验程序常温常湿状态下,按J J G8 4 62 0 1 5的5.4.4进行试验。防爆型粉尘仪交变湿热按G B/T2 4 2 3.42 0 0 8试验D b方法进行试验。严酷程度:温度4 0,周期6d。湿热试验后,在正常环境中恢复2h后,按J J G8 4 62 0 1 5的5

28、.4.4进行试验。9.1 0.1.5 数据处理按J J G8 4 62 0 1 5的5.4.4进行。9.1 0.1.6 合格判定粉尘仪应符合第6.5.1 0的要求。9.1 0.2 绝缘强度9.1 0.2.1 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粉尘仪是否满足6.5.1 1的要求。9.1 0.2.2 试验条件温度为(1 03 5),相对湿度不大于8 5%;粉尘仪应在此条件下放置1h以上,方可进行测试。9.1 0.2.3 试验设备耐压试验仪:交流电压(015 0 0)V,频率为5 0H z,准确度等级优于5级。湿热试验箱:温度试验上限不低于4 0。9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

29、局9.1 0.2.4 试验程序常温常湿状态下,按J J G8 4 62 0 1 5的5.4.5进行试验。防爆型粉尘仪交变湿热按G B/T2 4 2 3.42 0 0 8试验D b方法进行。严酷程度:温度4 0,周期6d。湿热试验后,在正常环境中恢复2h后,按J J G8 4 62 0 1 5的5.4.5进行试验。9.1 0.2.5 数据处理按J J G8 4 62 0 1 5的5.4.5进行。9.1 0.2.6 合格判定粉尘仪应符合第6.5.1 1的要求。9.1 0.3 其他防爆项目按G B3 8 3 6.12 0 1 0、G B3 8 3 6.42 0 1 0和G B4 2 0 82 0 0

30、 8标准的规定进行试验。1 0 试验项目所用计量器具和设备表试验项目所用计量器具和设备如表2。表2 试验项目所用主要计量器具和设备表序号所用计量器具名称测量区间主要性能指标备注1高浓度粉尘发生装置(1 010 0 0)m g/m3 测试段中标准采样装置采样口和受检粉尘仪采样口两个采样点3次相同测量平均值的偏差应不大于5%;中心点稳定性(连续相同测量6次)实验标准偏差应不大于5%使用的粉尘 为干燥 煤 尘、滑 石粉或 其他适 宜 的粉尘粒子2标准采样装置气源流量应不小于粉尘仪使用流量的2倍 气路中设有流量缓冲装置,其缓冲体积不小于粉尘仪1 0s时间的额定采样体积;流量计准确度为1.0级 应采用滑

31、片 式等脉 动较小 的 泵作为气源3低浓度粉尘发生装置(0.11 0)m g/m3 测试段中参考粉尘仪采样口和受检测量仪采样口两个采样点3次相同测量平均值的偏差应不大于5%;中心点稳定性(连续相同测量6次)实验标准偏差应不大于5%使用的粉尘为干燥煤尘、滑石粉、单分散相聚苯乙烯粒子、其他粒径小于或等于被检粉尘仪切割粒径的适宜的粒子4参考粉尘仪(0.11 0)m g/m3MP E:5%5气压计(8 61 0 5)k P aMP E:2 0 0P a6秒表分度值:0.0 1s7温度计(05 0)分度值:0.18天平分度值:0.1m g01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

32、表2(续)序号所用计量器具名称测量区间主要性能指标备注9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D C(03 0)V;输出电流:3A分辨力:0.1V;0.0 1A1 0数字万用表直流电压:(05 0 0)V;直流电流:(03 0 0)mA分辨力:四位半;准确度:0.5级1 1频率计(010 0 0)k H z分辨力:1H z1 2仿真线缆2k m 技术要求见附录A1 3示波器带宽:1 0 0MH z;采样率:1.0G S/s 1 4耐压试验仪交流电压(015 0 0)V,频率为5 0H z5级1 5绝缘电阻表输出电压5 0 0V1 0级1 6环境试验设备应满足本大纲试验条件的要求1 7防爆性能检验设备应符合G

33、B3 8 3 6.12 0 1 0和G B3 8 3 6.42 0 1 0的要求1 1 型式评价记录格式按附录B和附录C的要求设计记录格式。11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A仿真线缆技术要求模拟固定式粉尘仪至测试设备间仿真线缆应符合以下要求:a)应能模拟2k m线缆长度;b)线缆模拟参数按R=1 2.8/k m单芯、L=0.8 mH/k m、C=0.0 6F/k m计算;c)用平衡均匀电路,每千米网络应符合图A.1规定,其中R为每千米环路电阻的1/4,L为每千米电感量的1/4,C为每千米分布电容量;d)每一段模拟网络的长度应不大于1k m,且不大于所传输信

34、号最短波长的1/1 6;e)仿真线缆可根据需要由相等的两部分组成在一起。图A.121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B便携式粉尘仪型式评价原始记录格式 一、样机的基本信息 申请单位 计量器具名称 规格型号 样机编号 二、观察项目记录型式评价大纲章节号要 求+-备注4.1计量单位应符合4.1的要求4.2标志应符合4.2的要求 本试验项目合格判定要求:本试验项目的结论: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评价人员:复核人员:注:+-通过不通过31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 三、试验项目记录1.示值误差试验的开

35、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试验的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测量点序号测量次数被检粉尘仪显示值/(m g/m3)标准采样装置采样参数123456每组平均值每点平均值流量L/m i n时间s采样前M1m g采样后M2m g浓度m g/m3单点平均值m g/m3误差%1123212331234123 本试验项目合格判定要求:本试验项目的结论: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和设备:名称型号编号测量范围测量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 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评价人员:复核人员:41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 2.示值重复性试验的开始时间 年

36、 月 日 时 分试验的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测量范围5 0%左右测量次数123456示值重复性%粉尘仪显示值/(m g/m3)本试验项目合格判定要求:本试验项目的结论: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和设备:名称型号编号测量范围测量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 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评价人员:复核人员:3.外观试验的开始时间 年 月 时 分试验的结束时间 年 月 时 分型式评价大纲章节号要 求+-备注6.1外观应符合6.1的要求 本试验项目合格判定要求:本试验项目的结论: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评价人员:复核人员:注:+-通过不通过

37、51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 4.工作稳定性试验的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试验的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连续工作1 0h后测量点序号1234测量次数123123123123被检粉尘仪显示值/(m g/m3)标准采样装置采样参数123456每组平均值每点平均值流量L/m i n时间s采样前M1m g采样后M2m g浓度m g/m3单点平均值m g/m3误差%本试验项目合格判定要求:本试验项目的结论: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和设备:名称型号编号测量范围测量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 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评价人员:复核

38、人员:61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 5.工作温度下限试验试验的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试验的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防爆型粉0,非防爆型-1 0,持续时间2h测量点序号1234测量次数123123123123被检粉尘仪显示值/(m g/m3)123456每组平均值每点平均值标准采样装置采样参数流量L/m i n时间s采样前M1m g采样后M2m g浓度m g/m3单点平均值m g/m3误差%本试验项目合格判定要求:本试验项目的结论: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和设备:名称型号编号测量范围测量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 环境温度

39、:相对湿度:大气压力:评价人员:复核人员:71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 6.工作温度上限试验试验的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试验的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温度4 0,持续时间2h测量点序号1234测量次数123123123123被检粉尘仪显示值/(m g/m3)123456每组平均值每点平均值标准采样装置采样参数流量L/m i n时间s采样前M1m g采样后M2m g浓度m g/m3单点平均值m g/m3误差%本试验项目合格判定要求:本试验项目的结论: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和设备:名称型号编号测量范围测量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

40、允许误差 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评价人员:复核人员:81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 7.防爆安全性能7.1 绝缘电阻试验的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试验的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常温常湿状态下电源一端/M电源另一端/M最小值M交变湿热(温度4 0,周期6d)试验后电源一端/M电源另一端/M最小值M 本试验项目合格判定要求:本试验项目的结论: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和设备:名称型号编号测量范围测量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 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评价人员:复核人员:91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

41、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 7.2 绝缘强度试验的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试验的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常温常湿状态下电源一端最大漏电流mA电源另一端最大漏电流mA交变湿热(温度4 0,周期6d)试验后电源一端最大漏电流mA电源另一端最大漏电流mA 本试验项目合格判定要求:本试验项目的结论: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和设备:名称型号编号测量范围测量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 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评价人员:复核人员:02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 7.3 其他防爆项目试验的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试验的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42、 时 分项目试验结果元件本安性能检查外壳防护性能测试轻合金外壳摩擦火花试验表面绝缘电阻测试火花点燃试验最高表面温度测试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测试本安参数 本试验项目合格判定要求:本试验项目的结论: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和设备:名称型号编号测量范围测量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 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评价人员:复核人员:12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C固定式粉尘仪型式评价原始记录格式一、样机的基本信息申请单位 计量器具名称规格型号 样机编号二、观察项目记录型式评价大纲章节号要 求+-备注4.1计量单位应符合4.1的要求4.2

43、标志应符合4.2的要求 本试验项目合格判定要求:本试验项目的结论: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评价人员:复核人员:注:+-通过不通过22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书 书 书?32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 2.示值重复性试验的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试验的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测量范围5 0%左右测量次数粉尘仪显示值/(m g/m3)123456示值重复性/%本试验项目合格判定要求:本试验项目的结论: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和设备:名称型号编号测量范围测量不确定度/准

44、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 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评价人员:复核人员:42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 3.外观试验的开始时间 年 月 时 分试验的结束时间 年 月 时 分型式评价大纲章节号要 求+-备注6.1外观应符合6.1的要求 本试验项目合格判定要求:本试验项目的结论: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评价人员:复核人员:注:+-通过不通过52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书 书 书?62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书 书 书?72J J F1 7 1 62 0

45、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书 书 书?82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书 书 书?92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书 书 书?03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 8.防爆安全性能试验8.1 绝缘电阻试验的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试验的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常温常湿状态下电源一端/M电源另一端/M最小值M交变湿热(温度4 0,周期6d)试验后电源一端/M电源另一端/M最小值M 本试验项目合格判定要求:本试验项目的结论: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和设备:名称型号编号测量

46、范围测量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 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评价人员:复核人员:13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 8.2 绝缘强度试验的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试验的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常温常湿状态下电源一端最大漏电流mA电源另一端最大漏电流mA交变湿热(温度4 0,周期6d)试验后电源一端最大漏电流mA电源另一端最大漏电流mA 本试验项目合格判定要求:本试验项目的结论: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和设备:名称型号编号测量范围测量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 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评价人员:复核人员:23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 8.3 其他防爆项目试验的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试验的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项目试验结果元件本安性能检查外壳防护性能测试轻合金外壳摩擦火花试验表面绝缘电阻测试火花点燃试验最高表面温度测试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测试本安参数 本试验项目合格判定要求:本试验项目的结论: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和设备:名称型号编号测量范围测量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 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评价人员:复核人员:J J F1 7 1 62 0 1 8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测绘测量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