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课 程 名 称: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题 目: 皮带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学院(直属系):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年级/专业/班: 2023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班
学 生 姓 名: 周犹彪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李世蓉
目录
摘 要..................................................................................................................................................3
第一章 设计题目及重要技术说明................................................................................................4
一、设计题目..............................................................................................................................4
二、重要技术说明内容..............................................................................................................4
第二章 结构设计............................................................................................................................5
2.1传动方案拟定......................................................................................................................5
2.2电动机选择..........................................................................................................................5
2.2.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的选择.......................................................................................5
2.2.2电动机容量选择.......................................................................................................6
2.2.3拟定电动机转速.......................................................................................................6
2.3拟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派级传动比......................................................................8
2.4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设计:..........................................................................................8
2.4.1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的计算...................................................................................8
2.5 V带传动设计....................................................................................................................10
2.6斜齿轮传动的设计............................................................................................................12
2.6.1斜齿圆柱齿轮传动.....................................................................................................12
2.6.2齿面接触强度的计算.................................................................................................12
2.6.3齿根弯曲疲劳强度验算.............................................................................................15
2.7箱体结构设计 ..................................................................................................................17
2.8轴的设计............................................................................................................................18
2.8.1输入轴的设计.........................................................................................................18
2.8.2输出轴的设计.........................................................................................................25
2.9键的强度校核....................................................................................................................31
2.9.1输入轴的键强度校核计算.....................................................................................31
2.9.2输出轴的键强度校核计算.....................................................................................32
2.10联轴器的选择 ..........................................................................................................32 2.11滚动轴承设计 ..................................................................................................................33 2.12润滑油及润滑方式的选择 ..................................................................................................34
设计总结..........................................................................................................................................35
参考文献 ..................................................................................................................................35
摘 要
减速器原理减速器是指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独立封闭式传动装置。此外,减速器也是一种动力传达机构,运用齿轮的速度转换器,将马达的问转数减速到所要的回转数,并得到较大转矩的机构。降速同时提高输出扭矩,扭矩输出比例按电机输出乘减速比,但要注意不能超过减速器额定扭矩。
减速器的作用减速器的作用就是减速增矩,这个功能完全靠齿轮与齿轮之间的啮合完毕,比较容易理解。
减速器的种类很多,按照传动类型可分为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以及它们互相组合起来的减速器;按照传动的级数可分为单级和多级减速器;按照齿轮形状可分为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和圆锥一圆柱齿轮减速器;按照传动的布置形式又可分为展开式、分流式和同轴式减速器。
齿轮减速器应用范围广泛,例如,内平动齿轮传动与定轴齿轮传动和行星齿轮传动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可以合用于机械、冶金、矿山、建筑、轻工、国防等众多领域的大功率、大传动比场合,可以完全取代这些领域中的圆柱齿轮传动和蜗轮蜗杆传动,因此,内平动齿轮减速器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第一章 设计题目及重要技术说明
一、 设计题目: 皮带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二、重要技术说明内容:
1、设计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2、工作条件:
① 使用年限5年,工作为两班工作制,单向传动;
② 载荷有轻微振动;
③ 卷筒转速允许误差为5%。
原始数据:输送带拉力F=3400N;
卷筒直径D=300mm;
卷筒转速n=60r/min。
3、 规定完毕工作:
① 减速器装配图1张(原幅A2);
② 轴类零件工作图1张(比例1:1);
③ 齿轮零件工作图1张(比例1:1);
④ 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计算及说明
第二章 结构设计
2.1传动方案拟定
1、设计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2、工作条件:单向转动,轻微振动,连续工作,两班制,使用期限5年,卷筒转速允许误差为土5%。
3、原始数据:输送带拉力F=3400N;卷筒直径D=300mm;卷筒转速n=60r/min。
方案拟定:
采用一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传动比4~5),承载能力和速度范围大、传动比恒定、轮廓尺寸小、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同时由于弹性联轴器传动具有良好的缓冲,吸振性能,适应本次设计转矩工况规定,结构简朴,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
2.2电动机选择
2.2.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的选择:
选择Y系列电动机,此系列电动机属于一般用途的全封闭自扇冷
结果
圆柱传动轮的重要性能参考至机械设计指导书P99-P100页
重要参数:
一级圆柱齿轮传动齿轮,
斜齿传递效率:7级精度一般齿轮传动0.98
单级传动传动比一般范围为4~5;V带传动比一般范围1~3。
总的传动比范围4~15
式鼠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其结构简朴,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维护方便,合用于不易燃,不易爆,无腐蚀性气体和无特殊规定的机械。
2.2.2电动机容量选择:
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为:
式(1):Pd=/η总(kw)由式(2):Pw=Fv/1000 (KW)
因此 Pd=FV/1000η总 (KW)
由电动机至运送带的传动总效率为:
式中:,,,,分别为V带传动,滚子轴承,斜齿轮传动,联轴器和卷筒的效率。
取
则:
工作基座的功率
PW=Tn/9550=3.20Kw
所以:电机所需的工作功率:
Pd = PW/η总
=3.25/0.84155
=3.80 (kw)
2.2.3拟定电动机转速
i总=4~15
基座转速n=60r/min
=i总 * n=60*(4~15)
=(240~900)r/min
则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r/min,8级。
电动机计算公式及传动效率引自机械设计指导书99页
电动机技术数据引至设计指导书P263
η总=0.84155
PW=3.20Kw
Pd =3.80Kw
=i总 * n=60*(4~15)=(240~900)r/min
根据容量和转速,由相关手册查出合用的电动机型号:(如下表)
方案
型号
额定功率
电动机转速
(r/min)
堵转转矩
最大转矩
传动装置传动比
同步转速
满载转速
总传动比
减速器
Y160M1-8
4
750
720
2.0
2.0
12
4.8
此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12M-4,其重要性能:
电动机重要外形和安装尺寸:
基座号
极数
A
B
C
D
E
F
G
H
K
AB
AC
AD
HD
BB
L
160M
4
254
210
108
42
110
12
37
160
15
330
325
255
385
270
600
2.3拟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派级传动比:
由选定的电动机满载转速和工作机积极轴转速n
2.3.1可得传动装置总传动为i总=nm/n=720/60=12
V带传动比初分派i1=2.5
i2=i总/i1=4.8
(式中、i2分别为V带传动和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传动比)
2.4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设计:
将传动装置各轴由高速至低速依次定为Ⅰ轴,Ⅱ轴,......以及
,i2......为相邻两轴间的传动比
,......为相邻两轴的传动效率
,PIII......为各轴的输入功率 (KW)
,TIII......为各轴的输入转矩 (N·m)
,nIII......为各轴的输入转速 (r/min)
可按电动机轴至工作运动传递路线推算,得到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2.4.1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的计算
(1)计算各轴的转数:
Ⅰ轴:= 为发动机满载转速
=720r/min
Ⅱ轴:= / =720/2.5=288 r/min
III轴:= /i2=288/4.8=60 r/min
IV轴:
电动机技术数据引至设计指导书P263
电动机的安装及外形尺寸引至指导书P265
V带传动比i1=2.5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比i2=4.8
由指导书P99得到:
η1=0.96
η2=0.98
η3=0.98
η4=0.99
Ⅰ轴转数:
=720r/min
II轴转数:
nII=288 r/min
III轴转数:
nIII=60 r/min
IV轴的转数:
(2)计算各轴的输入功率:
Ⅰ轴:
Ⅱ轴:
III轴:
IV轴:
(3) 计算各轴的输入转矩:
电动机输出电动机轴输入转矩为:
Td=9550·Pd/nm=9550×3.80/720
=50.40 N·m
Ⅰ轴: =
II轴:
III轴:
IV轴:
综合以上数据,得表如下:
参数
轴号
电动机轴I
高速轴II
低速轴III
卷筒轴IV
功率P/kw
720
288
60
60
转速n/
3.80
3.65
3.44
3.27
转矩T/N*m
50.40
121.03
547.53
520.48
传动比i
2.5
4.8
1
效率
0.96
0.941
0.95
2.5 V带传动设计
(1) 拟定V带的型号
kA=1.2 PC=KAP=1.2×4=4.8KW
根据=4.8KW =720r/min,选择A型V带(表11.15)取。
大轮的基准直径:
取(表11.3)。
为带传动的弹性滑动
(2) 验算带速: 带速合适。
(3)拟定V带基准长度和中心距:
根据:
可得应在之间,初选中心距=800mm
带长:
取(表11.4)。
计算实际中心距:
。
(4)验算小带轮包角:
合适。
(5) 求V带根数Z:
今得:
传动比:
由查表得,查表得:,
由此可得:
取Z=4根。
(6)求作用在带轮轴上的压力:
查表得q=0.10kg/m,故得单根V带的初拉力:
作用在轴上压力:
。
(7)拟定带轮的结构尺寸,给制带轮工作图
小带轮基准直径d1=140mm采用实心式结构。大带轮基准直径d2=355mm,采用腹板式结构。
V=5.28m/s
a=854.2mm
Z=4根
小带轮实心式结构
大带轮腹板式结构
2.6、斜齿轮传动的设计:
2.6.1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选定齿轮传动类型、材料、热解决方式、精度等级。
按图所示传动方案,选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运送机为一般工作机器,速度不高,故选8级精度
小齿轮选硬齿面,大齿轮选软齿面,小齿轮的材料为40号钢调质,其硬度为HBCr=241~286,取260HB,大齿应比小齿轮硬度低,选用45号钢调质,齿面硬度为229~286HB,平均硬度240HB。
2.6.2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计算
(1) 初步计算
转矩
齿宽系数(表12.13)
估计 Ad=82(表12.16)
初步计算许用接触应力
初步计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d1≥ Ad*mm
取
初步齿宽 b=d1*=1*70=70mm
(2)校核计算
圆周速度V V==1.06m/s<6m/s
齿数z,模数m,螺旋角
取=27,大齿轮齿数=i1·=4.8*27=130
取(表12.3)
和估计接近
精度等级 由表12.6 选8级精度
拟定各参数值
使用系数 =1.35(表12.9)
齿间载荷分派系数 =1.15(图12.9)
圆周系数 Ft==3457N
=66.67N/mm < 100N/mm
==1.68 =
由此可得:
齿向载荷系数:
=A+B=1.2
载荷系数K:
弹性系数:
=189.8
节点区域系数:
=2.42 由图12.16
重合度系数:
=1.01 由式12.31,因
螺旋角系数
许用接触应力:
=
接触应力校核:
=<
计算结果表白齿轮接触疲劳强度适宜,齿轮尺寸无需调整。
(3)拟定传动重要尺寸:
中心距a:
实际分度圆d
=
=
齿宽b:
积极轮:
从动轮:
2.6.3齿根弯曲疲劳强度验算:
齿形系数
(由图12.21)
应力修正系数
(由图12..22)
重合度:
(式12.18)
=
螺旋角系数
(式12.36)
(式12.35)
齿间载荷分派系数: ( 由表12.10)
齿间载荷分布系数(由图12.14)
,=1.36
载荷系数K:
K=***=3.69
许用应力:
==456Mpa
==349Mpa
验算:
==254.7Mpa<
==253Mpa<
传动无严重过载,故不作静强度校核。
8级精度
小齿轮:40号钢,260HB
大齿轮:45号钢,240HB
齿宽系数机械设计P222
引用机械设计P226
引用机械设计P227
d1=70mm
b=70mm
V=1.06m/s
z1=27
z2=130
=1.35 引用机械设计P215
=1.15 引用机械设计P216
Ft=3457N
=1.68
=1.2
K=3.36
=189.8
=2.42
=798Mpa
=690Mpa
=596Ma
a=203mm
=70mm
=336mm
=80mm
=70mm
=0.69
=1.75
引用机械设计P228
=1.36
引用机械设计P217
K=3.69
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
名称
代号
单位
小齿轮
大齿轮
中心距
а
mm
203
传动比
i
4.8
法向模数
mm
2.5
端面压力角
at
(°)
20
齿数
z
27
130
分度圆直径
d
mm
70
336
齿顶圆直径
da
mm
72.5
338.5
齿根圆直径
mm
66.875
126.875
宽度
b
mm
80
70
材料及齿面硬度
HBS
260
240
分度圆螺旋角
(°)
15
2.7箱体结构设计
箱体结构尺寸选择如下表:
名称
符号
尺寸(mm)
机座壁厚
δ
8
机盖壁厚
δ1
8
机座凸缘厚度
b
12
机盖凸缘厚度
b 1
12
机座底凸缘厚度
b 2
20
地脚螺钉直径
19
地脚螺钉数目
n
4
轴承旁联结螺栓直径
d1
15
机盖与机座联接螺栓直径
d2
10
联轴器螺栓d2的间距
l
150
轴承端盖螺钉直径
d3
8
窥视孔盖螺钉直径
d4
6
定位销直径
d
8
,d1, d2至外机壁距离
C1
22
,d2至凸缘边沿距离
C2
20
轴承旁凸台半径
R1
20
凸台高度
h
根据低速级轴承座外径拟定,以便于扳手操作为准
外机壁至轴承座端面距离
l1
47
大齿轮顶圆与内机壁距离
△1
10
齿轮端面与内机壁距离
△2
10
机盖、机座肋厚
m1 ,m
6.8, 6.8
轴承端盖外径
D2
108,130
轴承端盖凸缘厚度
t
10
2.8轴的设计
2.8.1输入轴的设计
(1) 拟定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方式 (如图)
1,5—滚动轴承 2—轴环 3—齿轮轴的轮齿段 4—套筒
6—密封盖 7—轴端挡圈 8—轴承端盖 9-轴承端盖10—键
11-V带
(2)按扭转强度估算轴的直径
选用45#调质,硬度217~286HBS
轴的输入功率为=3.65 KW
转速为=288 r/min
根据机械设计课本P314,并查表16-2,取c=110
d≥=25.65mm
考虑有键槽,将直径增大5%,则
d=25.65*(1+5%)=26.93mm
所以,选d=30mm
(3)拟定轴各段直径和长度
从Ⅰ轴右起第一段,V带与轴通过键联接,,查机械手册得
右起第二段直径,轴肩高a=(0.07-0.1),,
根据轴承端盖的装拆以及对轴承添加润滑脂的规定和箱体的厚度,取端盖的外端面与轴承的左端面间的距离为65mm,则取第二段的长度
右起第三段,该段装有滚动轴承,选用深沟球轴承,则轴承有径向力,而轴向力为零,选用6008型轴承,其尺寸为d×D×B=40×68×15,那么该段的直径为
长度,考虑1.轴承宽度B=15mm
2.轴承润滑,选用套筒10mm
综上,长度取=25mm
右起第四段,该段为齿轮轴段,由于齿轮的宽度为80mm,则此段的长度为,由于要留出一点间隙便于安装,所以
右起第五段,为轴环定位段。考虑轴肩,,
右起第六段,为滚动轴承和套筒的位置,所以,
(4) 计算齿轮受力
斜齿轮螺旋角
齿轮直径 小齿
大齿
小齿轮受力:转矩
圆周力
径向力Fr=Ft·tan/cos=1305.25N
轴向力
(5)计算支承反力
根据轴承支反力的作用点以及轴承和齿轮在轴上的安装位置,建立力学模型。
平面的支反力:
垂直面的支反力:
(6)画轴弯矩图
水平面弯矩图 见下图
垂直面弯矩图 见下图
合成弯矩图: 见下图
(7)画轴转矩图
轴受转矩
转矩图 见下图
(8)许用应力
许用应力值 用插值法由表16.3 =110Mpa
=65Mpa
应力校正系数:a==0.59
(9)画当量弯矩图:
当量转矩:=0.59*121030=71517.73N*mm
当量弯矩
在小齿轮截面处:==133117N*mm
轴承处:==179223N*mm
(10)校核轴径:
齿根圆直径:==63.75mm
轴径
(11) 判断危险截面并验算强度
初步分析,III,V,VI三个截面有较大的应力和应力集中。
对V截面进行校核:
轴材料为45号钢调质,
由于,所以[S]=1.4-1.8
所以,
等效系数:
截面V上的应力
应力集中系数
安全系数
弯曲安全系数
扭转安全系数
复合安全系数,S=8.39>1.5[S]
根据校核,V截面足够安全。
对VI截面进行校核:
轴材料为45号钢调质,
由于,所以[S]=1.4-1.8
所以,
等效系数:
截面VI上的应力
应力集中系数
安全系数
弯曲安全系数
扭转安全系数
复合安全系数,S=4.67>1.5[S]
根据校核,VI截面足够安全。
对Ⅲ截面进行校核(运用第三强度理论):
弯曲正应力:
扭转切应力:
由于
所以,通过校核,截面Ⅲ的安全足够。
2.8.2输出轴的设计
(1) 拟定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方式 (如图)
1,5—滚动轴承 2—轴环 3—齿轮 4—套筒 6—密封盖
7—键 8—轴承端盖 9—轴端挡圈 10—联轴器
(2)按扭转强度估算轴的直径
选用45#调质,硬度217~286HBS
轴的输入功率为=3.44 KW
转速为=60 r/min
根据机械设计课本P314,并查表16-2,取c=110
d≥=42.4mm
考虑有键槽,将直径增大5%,则
d=42.4*(1+5%)=44.5mm
所以,选d=45mm
(3)拟定轴各段直径和长度
从Ⅰ轴右起第一段,联轴器与轴通过键联接,,查机械手册得
右起第二段直径,轴肩高a=(0.07-0.1),,
根据轴承端盖的装拆以及对轴承添加润滑脂的规定和箱体的厚度,取端盖的外端面与轴承的左端面间的距离为65mm,则取第二段的长度
右起第三段,该段装有滚动轴承,选用深沟球轴承,则轴承有径向力,而轴向力为零,选用6011型轴承,其尺寸为d×D×B=55×90×18,那么该段的直径为
长度,考虑1.轴承宽度B=18mm
2.轴承润滑,选用套筒15mm
综上,长度取=33mm
右起第四段,该段为齿轮轴段,由于齿轮的宽度为70mm,则此段的长度为,由于要留出一点间隙便于安装,所以
右起第五段,为轴环定位段。考虑轴肩,,
右起第六段,为滚动轴承和套筒的位置,所以,
(4)计算齿轮受力
斜齿轮螺旋角
齿轮直径 大齿
大齿轮受力:转矩
圆周力
径向力Fr=Ft·tan/cos=1226.38N
轴向力
(5)计算支承反力
根据轴承支反力的作用点以及轴承和齿轮在轴上的安装位置,建立力学模型。
平面的支反力:
垂直面的支反力:
(6)画轴弯矩图
水平面弯矩图 见下图
垂直面弯矩图 见下图
合成弯矩图: 见下图
(7)画轴转矩图
轴受转矩
转矩图 见下图
(8) 许用应力
许用应力值 用插值法由表16.3 =110Mpa,=65Mpa
应力校正系数:a==0.59
(9)画当量弯矩图:
当量转矩:=0.59*547530=323042.7N*mm
当量弯矩
在大齿轮截面处:==337465.29N*mm
轴承处:==323042.7N*mm
(10)校核轴径:
齿根圆直径:==329.75mm
轴径
(11)判断危险截面并验算强度
初步分析,Ⅲ,V,VI三个截面有较大的应力和应力集中。
对V截面进行校核:
轴材料为45号钢调质,
由于,所以[S]=1.4-1.8
所以,
等效系数:
截面V上的应力
应力集中系数
安全系数
扭转安全系数>1.5[S]
根据校核,V截面足够安全。
对VI截面进行校核:
轴材料为45号钢调质,
由于,所以[S]=1.4-1.8
所以,
等效系数:
截面VI上的应力
应力集中系数
安全系数
扭转安全系数>1.5[S]
根据校核,VI截面足够安全。
对Ⅲ截面进行校核(运用第三强度理论):
弯曲正应力:
扭转切应力:
由于
所以,通过校核,截面Ⅲ的安全足够。
2.9键的强度校核
公称直径
bh/mm
键长/mm
键强度/
/
30mm
87
45mm
62.3Mpa
125-150Mpa
42mm
128
56mm
32.75Mpa
57mm
1610
56mm
96.06Mpa
45mm
149
90mm
71.15Mpa
2.9.1 输入轴的键强度校核计算
① 输入轴与带轮处的键联接:
轴径=30mm,,查手册得:选用A型平键
键87 GB/1096-2023
键校核,=45mm,,
得,故键合适。
② 输入轴与齿轮处的键联接:
轴径=42mm,,查手册得:选用A型平键
键128 GB/1096-2023
键校核,=56mm,,
得,故键合适。
2.9.2 输出轴的键强度校核计算
① 输出轴与齿轮处的联接:
轴径=57mm,,查手册得:选用A型平键
键1610 GB/1096-2023
键校核,=56mm,,
得,故键合适。
② 输出轴与联轴器处的联接:
轴径=45mm,,查手册得:选用A型平键
键149 GB/1096-2023
键校核,=90mm,,
得,故键合适。
2.10 联轴器的选择
选用弹性套柱销联轴器(GB/T-2023)
所以,轴孔直径为45mm,选用LT7,Y型,L=110mm。
2.11滚动轴承设计
根据条件,轴承预计寿命
=5×300×16=24000小时
1.输入轴的轴承设计计算
(1)初步计算当量动载荷P
因该轴承在此工作条件下只受到Fr径向力作用,所以P=*Fr=1305N,轻微冲击,=1.2,引用机械设计P375
(2)求轴承应有的径向基本额定载荷值,寿命系数,球轴承=3,引用机械设计P375
(3)选择轴承型号
查课程设计指导书表II-4.1,选择深沟球轴承6008,Cr=17000N
由课本式18.7有
∴预期寿命不够,可以两年过后更换一次,此轴承合格。
2.输出轴的轴承设计计算
(1)初步计算当量动载荷P
因该轴承在此工作条件下只受到Fr径向力作用,所以P=*Fr=980N,轻微冲击,=1.2,引用机械设计P375
(2)求轴承应有的径向基本额定载荷值,寿命系数,球轴承=3,引用机械设计P375
(3)选择轴承型号
查课程设计指导书表II-4.1,选择深沟球轴承6011 Cr=30200N
由课本式18.7有
∴预期寿命不够,可以在两年后更换一次,此轴承合格。
2.12润滑油及润滑方式的选择
2.12.1滚动轴承的润滑
轴承的润滑作用是减少摩擦和损失,同时有助于散热、防蚀和抗振延长轴承使用寿命。滚动轴承的润滑机重要是润滑油和润滑脂,一般可按轴承内径与转身的乘积值选取。
已选的6008轴承的内径为40mm,已知转速n=288r/min,所以,采用润滑脂。
已选的6011轴承的内径为55mm,已知转速n=60r/min,所以,采用润滑脂。
2.12.2齿轮传动的润滑
已知齿轮的圆周速度v=1.06m/s<12m/s,通常采用浸油润滑和喷油润滑方式。浸入油中的深度约一个齿高,但少于10mm,不能过深,过深会变大运动阻力并使油温升高。
箱体结构尺寸选择引至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