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用重锤时,密度大体积小的比密度小体积大的好
B.选用重锤时,密度小体积大的比密度大体积小的好
C.选用的重锤肯定要测其质量
D.重锤的质量大小与试验精确 性无关
解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试验中,由于重物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从而产生系统误差,选用密度大体积小的重锤能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从而减小误差,A正确,B、D错误,因验证量中都含有质量,故不用测重锤的质量,C错误。
答案:A
2.某位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下列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 )
A.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并用导线连接到低压沟通电源上
B.将连有重锤的纸带穿过限位孔,将纸带和重锤提升到肯定高度,使重锤靠近打点计时器
C.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D.更换纸带,重复试验,依据记录处理数据
解析: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以保证打第一个点时纸带的初速度为零,故C错误,A、B、D均正确。
答案:ABD
3.用图7-9-4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于电火花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的阻力,这样试验造成的结果是( )
图7-9-4
A.重力势能的削减量明显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B.重力势能的削减量明显小于动能的增加量
C.重力势能的削减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D.以上几种状况都有可能
解析:由于重物下落时要克服阻力做功,重物削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重物的动能和系统的内能,故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A正确。
答案:A
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中:
(1)将下列主要的试验步骤,依据试验的合理挨次把步骤前的序号填在题后横线上:
A.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B.将纸带固定在重物上,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C.取下纸带,在纸带上任选几点,测出它们与第一个点的距离,并算出重物在打下这几个点时的瞬时速度;
D.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
E.查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算出打下各计数点时的动能和相应的削减的重力势能,比较它们是否相等;
F.把测量和计算得到的数据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能值和相应重力势能的削减值相比,实际上哪个值偏小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正确步骤应是BADCFE;由于试验中存在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物体要克服上述阻力消耗能量,所ΔEk增<ΔEp减。
答案:(1)BADCFE (2)动能值
5.在用自由落体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中,测出了纸带上连续5个间隔的距离,图7-9-5中两点时间间隔为0.02 s,重物的质量为m kg,从B到D重物重力势能的削减量ΔEp=________J,重物动能增加量ΔEk=________J。
图7-9-5
解析:从B到D
ΔEp=mghB-mghD=mg·BD≈0.570m(J)
ΔEk=mv-mv=m(v-v)
=m≈0.546m (J)
答案:0.570m 0.546m
6.如图7-9-6甲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装置示意图。在试验中,已知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周期T=0.02 s,自由下落的重物质量m=2 kg。图乙为某同学试验后选出的一条抱负的纸带,O点是打出的第一个点,A、B、C是在纸带上取出的三个计数点,AB、BC之间各有一个点未画出。经测得A、B、C三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x1=12.9 cm,x2=20.6 cm,x3=28.9 cm,g=9.8 m/s2。完成以下问题:
图7-9-6
(1)纸带的_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与重物相连;
(2)依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点和__________ 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3)从O点到所取点,重物重力势能削减量ΔEp=____J,动能增加量ΔEk=____________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1)依据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及该试验的装置可知,与重物相连的纸带一端打出第一个计时点,故纸带的左端与重物相连。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题图乙中AC之间的距离由题给条件能够计算得出,因此,应取图中的O点和B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3)由题给条件可得纸带上AC之间的距离为
hAC=x3-x1=(28.9-12.9)×10-2 m=1.60×10-1m
纸带上B点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vb== m/s=2.00 m/s
从O到B动能的增加量为
ΔEk=mvB2-0=×2×2.002 J=4.00 J
重力势能的削减量为
ΔEp=mghOB=mgx2=2×9.8×20.6×10-2 J≈4.04 J。
答案:(1)左 (2)B (3)4.04 4.00
7.如图7-9-7所示,两个质量为m1和m2的小物块A和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已知m1>m2。现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若选定物块A从静止开头下落的过程进行测量,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在横线上填入选项前的编号) 图7-9-7
①物块的质量m1、m2;②物块A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③物块B上升的距离及上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④绳子的长度。
(2)为提高试验结果的精确 程度,某小组同学对此试验提出以下建议:
①绳的质量要轻;
②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
③尽量保证物块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摆;
④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
以上建议中的确对提高精确 程度有作用的是________。(在横线上填入选项前的编号)
(3)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对提高试验结果精确 程度有益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m1-m2)gL=(m1+m2)v2,其中L=t(L表示A下降或B上升的距离,t为A下降或B上升的时间),故验证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
(m1-m2)gL=(m1+m2)()2,
测量的物理量为m1、m2、L、t,故应选①②或①③。
(2)由上述分析可见,没有考虑软绳机械能变化,故接受轻绳以忽视绳的机械能,计算A、B速度时考虑的是二者沿绳方向的速度,故应保持两物块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摆。绳的长短与m1和m2质量关系对试验无影响,故选①③。
(3)可从试验条件和测量的量动身考虑问题。如:“对同一高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偶然误差,“选用受力后相对伸长量小的绳子”,以忽视绳势能的变化,且使A、B运动的距离相同。
答案:(1)①②或①③ (2)①③ (3)对同一高度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或选受力后相对伸长量小的绳子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