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备考特供(八)01重点题型突破稳态调整模型【题型例解】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整机制的模式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兴奋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若该图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突触间隙C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整,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D若该图表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浆细胞,c代表抗体解析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整,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若该图表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效应T细胞,c代表靶细胞;若该图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a、
2、c细胞之间的间隙突触间隙。答案B【方法技巧】1生命活动调整的模型(1)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整,a表示下丘脑,则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知渗透压的变化,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b(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c(肾小管和集合管)。(2)若图表示反射弧结构部分模式图,a表示传入神经,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传出神经,则兴奋在其中的传递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若图表示预防接种一段时间后的同种抗原再次入侵,a表示记忆细胞,则b表示浆细胞,c表示抗体。二次免疫反应中抗体产生的特点是更快、更多。(4)若图表示血糖的调整途径,a表示胰岛B细胞,则b表示胰岛素,c表示相应的靶细胞。当血糖浓度上升时
3、,a的反应及调整的结果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削减,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2分级调整的过程(如图)(1)寒冷或过度紧急时,通过神经的传递,促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血液传递给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传递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2)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促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量削减。3反馈调整(1)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整该系统工作的调整方式。(2)分类:分为正反馈调整和负反馈调整。(3)模型正反馈:AB负反馈:AB(如上图中的虚线部分)(4)意义:
4、反馈调整是生命系统中格外普遍的调整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技巧试用】1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整有甲、乙、丙三种模式,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1)若甲模式中,靶腺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_激素到达垂体,调整垂体分泌某激素,进而再影响和调整甲状腺的分泌,这种调整方式称为_。(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属于图中_模式,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_。(3)血糖浓度上升,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_,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整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的主要特点是_。(4)在寒冷环境中,能通过丙模式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其反射弧是_。解析(1)甲模式中有中枢
5、神经系统参与,作用于具体的内分泌腺,是典型的神经体液调整方式。(2)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细胞合成,储存在垂体后叶中,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时,再由垂体后叶释放到内环境中,运输到肾脏发挥作用。(3)血糖主要受激素调整,同时也可以受下丘脑的神经调整。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最大特点是单向传递,而在神经纤维上则可以实现双向传导。(4)寒冷会刺激冷觉感受器,再由传入神经传向下丘脑体温调整中枢,中枢对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后,由传出神经把信息传向效应器甲状腺,再由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稳定。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神经体液调整(或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2)乙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3)胰岛B细胞单
6、向传递(和突触延搁)(4)冷觉(温度)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整中枢传出神经甲状腺2下图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b、c、d代表人体不同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A传到B,而不能由B传到A的缘由是_。(2)假如人体内激素d分泌过多时,下丘脑分泌的_和垂体分泌的_就会削减,这是一种_机制。(3)当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_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_和_的过程,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在激素调整过程中,它和b肾上腺素(具有升血糖的作用)的关系是_。解析(1)A和B之间形成一个突触,兴奋在经过突触时,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且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经突触间隙作用
7、于突触后膜,所以在突触上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激素d为甲状腺激素,若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多,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这是(负)反馈调整。当人在饥饿时,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下降,此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c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一些非糖物质的转化,来上升血糖浓度。在血糖调整中,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上升血糖浓度,二者的关系是协同作用。答案(1)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且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或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反馈调整(或负反馈调整)(3)c胰高血糖素肝糖
8、原的分解一些非糖物质的转化协同作用02分类试验提升生命活动调整的试验设计【高考试验】(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法设计:电激图中a处,观看A的变化,同时测量b处的电位有无变化。结果分析:若A有反应,且b处电位转变,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而b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法设计:先电激图a处,测量c处电位变化;再电激c处,测量a处的电位变化。结果分析:若两次试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转变,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题型例解】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
9、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_(属于或不属于)反射。(2)用b刺激骨骼肌,_(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依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推断试验:假如_,表明传出神经受损。假如_,表明骨骼肌受损。假如_,表明部位d受损。解析(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因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不属于反射。(2)因兴奋在经过
10、突触传递时具有单向性,故用b刺激骨骼肌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3)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可能是传出神经受损,也可能是骨骼肌或部位d受损。要证明传出神经受损,只需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住;要证明骨骼肌受损,只需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要证明部位d受损,只需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而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答案(1)不属于(2)不能(3)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技巧试用】1中国寓言中有“火中取栗”的故事:猫从火中拿取板栗时,因火烧爪而快速
11、缩回,虽然板栗拿到了,但爪子还是被烧了,而取到的板栗却被猴子吃了。假设下图为“火中取栗”的反射弧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要确定这个反射弧中E是感受器还是效应器,可用电刺激的方法进行测定。测定与推断的方法是_。(2)假如不用试验,可据图推断E是感受器还是效应器,推断的依据是_。(3)假设E是猫爪中的感受器,写出猫“火中取栗”时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用有关字母与箭头表示):_。解析推断感受器和效应器可依据突触结构推断,与传入神经相连的是感受器,与传出神经相连的是效应器。也可用电刺激法,刺激效应器会发生反应。答案(1)用电刺激E端,如A有反应,则E为感受器(2)因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从一个神经元的
12、轴突末梢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从突触的结构分析,E是感受器(3)EDCBA2如图表示人体内神经调整系统的部分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代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X、Z为神经纤维上的试验位点,W为突触间隙,Y为神经元细胞体的细胞膜)电刺激图中的Z位点,效应器的肌肉_(能、不能)收缩,突触小体是突触末梢的膨大部分,该处的信号传导方式是_。假如在X处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赐予X点和Z点各一个适宜强度的刺激,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次数分别为_和_次。若在Y处赐予一适宜刺激,则在B、X和Z处可发生钠离子内流现象的是_处。(2)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膝跳反射活动。为了证明这种药物“在
13、反射弧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请利用图中的X、W、Z三处试验位点,提出你的试验设计方案: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整的相关学问。由图可知,A为效应器,B为感受器。(1)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是由感受器(B)经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再经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A),所以电刺激图中Z位点,效应器(A)能收缩。兴奋在突触处进行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过程,所以在突触小体进行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过程。灵敏电流表安置在传入神经纤维上,由于X位于传入神经纤维上且不在两电极的正中间,依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可知在X处赐予适宜强度的电刺激,灵敏电流表指针会偏转两次;由于兴奋在突触处
14、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Z处赐予一个适宜刺激,灵敏电流表不偏转。能发生钠离子内流,表明兴奋能够传递到该处。在Y处赐予一适宜刺激,只有Z处会产生兴奋。(2)试验要验证该药物“仅”对神经细胞间(突触位置)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设计试验时,一要验证该药物在突触位置能阻断兴奋传递,二要验证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没有阻断作用,所以设计试验时应分别在W和Z处放置药物,在X处赐予适宜强度的刺激,观看效应器A的收缩状况。答案(1)能电信号化学信号20Z(2)将药物放在Z处,刺激X点,效应器A发生反应;将药物放在W处,刺激X点,效应器A不发生反应03热点考向聚焦下丘脑的调整模式问题物质跨膜数量的计算,是试
15、题中经常毁灭的一种类型题。不少同学在解答此类试题中明显暴露出很多问题。该类试题涉及很多学问的支撑,如相关生理过程及经过的生物膜结构等。【解题依据】1“下丘脑垂体相关腺体”调整模式(1)依靠这种调整模式的腺体主要有甲状腺、性腺、肾上腺。(2)调整实例(以体温调整为例)体温调整模式: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参与调整的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调整过程:当人体感觉寒冷、紧急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此激素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加强机体代谢,增加产热。2“下丘脑垂体激素”调整模式(1)依靠这种调整模式的主要是水盐调整。(2)调整过
16、程3“下丘脑腺体”调整模式(1)依靠这种调整模式的主要是血糖调整。(2)参与调整的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3)调整过程【典例研析】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m、n分别代表人体内不同激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人的体温调整力气下降甚至丢失,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图中的_。(2)当体内缺乏碘元素时,将导致图中_的合成受阻,进而引起激素和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这是一种_调整。(3)某糖尿病患者是由图中n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含量过高,葡萄糖随尿液流失,则n代表_,由_细胞分泌。(4)当人吃的食物过咸时,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会引起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_的释放,进而引起_对水的重
17、吸取增加,以保持体内水平衡。解析(1)体温调整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受损,会导致人体的体温调整力气下降甚至丢失。(2)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缺碘时甲状腺激素不能合成,会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3)有些糖尿病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不足造成的。(4)人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引起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取增加,以保持体内水平衡。答案(1)下丘脑(2)甲状腺激素增加(负)反馈(3)胰岛素胰岛B(4)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高考命题】1(2021海淀模拟)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整示意图,图中为激素。下列叙述不
18、正确的是()A含量甚微的经过分级调整作用,可明显增加的分泌B激素是调整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C血液中的浓度过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促进作用减弱D几乎作用于全身的靶细胞,促进其细胞代谢解析该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整示意图。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值时,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下丘脑、垂体通过增加激素的分泌量,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依据的生理作用可知:该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细胞,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答案C2(2021石家庄联考)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
19、,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Bc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的,e表示水的重吸取过程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D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整过程均存在反馈调整解析信息分子a直接作用于甲状腺,因此a是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信息分子c直接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因此c是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取。d作用于组织细胞后,使血糖浓度降低,因此d表示胰岛素。答案A04专家猜想考题高考大猜想【预期考情】本单元高考热点包括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整、激素的作用、三大平衡调整、免疫调
20、整、植物激素的调整等,试题多以试验数据分析、试验设计分析、探究等形式的简答题为主。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试题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都有,常结合表格、坐标曲线、示意图、模型等进行考查。本单元常结合某一具体大事进行命题,主要考查同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力气。【猜想考题】1正常状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最高,在血浆中含量最低。当某种缘由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或因组织坏死细胞裂开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哪项结论的证据?()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D内环境的稳态
21、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解析本题的题眼是:转氨酶在血浆中含量最低,某种缘由使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由此说明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因此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和成分是相对稳定的,当内环境的成分毁灭变化时,表明机体的组织或细胞可能毁灭了问题。本题中的转氨酶在血浆中的含量是确定的,当转氨酶的含量增高时,可作为肝炎的一项诊断依据;细胞代谢产生的一些物质进入内环境,会引起内环境的略微变动,内环境中存在一些缓冲物质,可以使内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答案B2如图所示,将20 恒温下的四只小动物同时分别置于恒温15 、25 条件下一小段时间,在转变温度的这段时间里,猜想它们的耗氧量、产(散)热量变化状况
22、(假设20 条件下四只小动物代谢水平相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的产热量丙的产热量B乙的耗氧量丁的耗氧量C甲的产热量甲的散热量D丙的产热量丙的散热量解析小鼠为恒温动物,环境温度变化后,小鼠通过调整产热量和散热量使体温维持稳定,因此C项正确。青蛙为变温动物,环境温度变化后,青蛙代谢水平将发生变化,其产热量和散热量不愿定相等,故D项错误。环境温度降低的状况下,小鼠散热量增加,为维持其恒定的体温,产热量也增加。环境温度降低的状况下,青蛙体温下降,因此代谢水平下降,产热量降低。故A项正确。同理,环境温度上升后,小鼠散热量削减,导致产热量削减,因此耗氧量也削减,而温度上升后青蛙体温上升,代谢水
23、平上升,耗氧量增加,故B正确。答案D3如图是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是吞噬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T细胞B经过细胞中溶酶体的处理,可以暴露病原体的抗原C病原体进入细胞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物质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图示过程体现了它具有识别功能解析病原体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淌性。答案C4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缘由,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依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想图中a、b依次为()A赤霉素、脱落酸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D赤霉素、乙烯解析赤霉素能够解除休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能够抑制种子的萌发。所以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的含量会增加以解除种子的休眠,促进萌发,脱落酸的含量会削减以减轻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