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省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汇编.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382546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64 大小:7.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汇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江苏省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汇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江苏省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汇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江苏省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汇编.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江苏省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汇编.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苏省教师资格证考点汇编教育学部分:江苏省教师资格证填空题精编1.二战前,世界各国普遍推行双轨教育制度,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2.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是科学技术。3.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这是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4.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昱电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5.人身权一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一项权利.6.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组成.7.夸美纽斯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适动的基础上,这是以个人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8.德育随社会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具有历史性,

2、在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则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9.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形成目标体系,推动班级管理 的管理方式。10.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11.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12.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J13.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14.从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看,学校和国家在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权方面负有重要责任。15.目标评价模式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泰勒

3、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 基础上形成的。16.教学任务是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学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17.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8.简答式试题的最简便的形式是填充题.19.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20.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始于始62年清政府开办京师同文馆.21.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22.道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的塑造与培养。23.“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2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4、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25.相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具有向师性和依赖性,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天然的权威性。26.检查复习的目的在于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了解学生接受情况,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27.学生的剑造才能主要指他们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的知识的能力。28.教科书的编写应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强调内容的基础性。29.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30.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31.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32.班

5、级授课制兴起于17世纪初的鸟克兰兄弟会学校中.33.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其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 中的好榜样等.34.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它具有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矫正学生的行为等功能.35.汉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6.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37.因材施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38.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四有、两爱、两精神”的教育方针。39.教师

6、要作好教育教学工作,应该吃透两头,即充分理解教材和充分认识学生。40.教娶单元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41.旦鱼是种引导和推动人们在实践中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的精神性动力。42.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43.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44.教学认识的主体是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活动的主体,具有发展性和可塑性。45.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4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47.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管理的重要对象是对望生的管理。48.罗马帝国灭

7、亡后,西方为了更好地布道,设立了众多的教区学校,主要用于普通贫民子弟的宗教教育,也适当讲授一些逶 互知识。49.教育基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50.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仝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51.组织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52.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它以新的知识观和知识形成观作为教学理论的基础。53.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54.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55.17世纪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56.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

8、格式,使社会思想受到钳制,且创造性也被扼杀。57.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汕作用。58.人的力量是人的身体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综合.59.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是因为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60.目的游离词蜻瞅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溺呈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61.教育目的是一种理想,它同政治理想、社会理想等紧密结合在一起。6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适丈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和表现出来的,并接受其检验。6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64.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

9、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65.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以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66.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我国的第一个教育方针,即“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 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J67.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反映着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68.教学大纲又称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69.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70.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

10、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71.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72.实施班级民主管理主要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二是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73.组织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作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74.啦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75.我国在西周以后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 的六艺教育。76.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思想家斯宾塞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以后,世界各国许多重大教育改革都是以课程改堇为核心。77.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者威尔逊把“基

11、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78.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79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仝依与坯境的相互作用。80“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使用过“课程”。81.古代印度,教育控制在婆史1教和佛教手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吠陀。82.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及教育内容和手段的更新.83.以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是多因素相互作用论。84.从历史的进程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85.在教育的组成要素中,学生和教师是最基本的要素.86.学校课程尽可

12、能满足各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 迷的形式出现.87.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88.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89.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90.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100.赏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101.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一之间的矛盾运动.10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103.11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

13、义务教育年限。104.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105.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106.教育目的既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点。107.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确保儿童的社会权利不受侵犯的儿童权利公约童108.迷是教学单位的组成部分,所要解决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如石安排的问题。109.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的感性初迟的关系.110.班级管理的原则主要有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自觉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111.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也隹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上所作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

14、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 的“宪章:他提出的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112.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里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堂的基础上,以此奠定了 科学教育学的基础。113.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114.个体呈现能动性,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115.目的反映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人们一起共同活动的基础。116.中学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117.建校课程常常以选修的形式出现。118.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而教学任务采用的方法。119.试题类型大体有供答型和选答型两大类。110.非制

15、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111.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这一时期一的叱发展是我国教育史上、文化史上的一个最重要的里 程碑。112.通过培养人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11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孟子。114.在教育史上有两种对立的教育目的的理论流派:一是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孟子,西方的卢梭和裴 斯泰洛齐;二是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苟子,西方的柏拉图和康德。115.没有社会实践活动,没有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116.课程的编制应反映现代科学技

16、术发展的水平,以保证学校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117.教矍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及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118.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讲授新教材。119.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组成。120.开展以班级规章制度为核心的常规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21.把“课程”用作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122.智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其中思维力是核心。123.隹嫂武陈述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124.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125.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稳

17、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126.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127.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128.课程评价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也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续续向前发展的起点。129.德育内容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130.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它是组成一门学科知识 的基本结构.131.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132.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13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

18、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134.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继承性。135.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136.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来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 标志。137.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为己任的特征,突出地表现在它所传递的教学内容上.138.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筌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139.教理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江苏省教师资格证选择题精编1

19、.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方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D)。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解析】古希腊半岛有两个奴隶制国家:斯巴达和雅典,由于地理、政治、经济的原因,两者的教育体制不同、目的不同、内 容与方法也不同,题干指的是雅典的教育。2.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D).A.专业结构 B.学科结构 C.科技结构 D.生产力水平【解析】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此相适应,教育结构也将随之发生新变 化。3.“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B).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解析】个体的

20、身心发展是有顺序的,教育必须遵循这个规律。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D)为重点的教育。A.实践能力B.健康的体魄 C.高尚的道德D.创新精神【解析】是否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分水岭。5.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A)时期的人.A.最迅速 B.中速 C.最慢速 D.静止【解析】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中学时期又是一个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的时期。6.“宽著期限,紧著课程”是(C)的语言。A.孔子 B.韩愈 C.朱熹 D.王夫子【解析】这是朱熹的话,包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7.(B)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A.课外活动 B.教学活动C.实践活动 D.团队活动【

21、解析】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其他各项的基本途径。8.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是(C)。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C.教科书 D.教学参考书【解析】教师备课、上课,必须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9.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C)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A.上课B.读书和作业C.活动和交往D.谈话和讨论【解析】没有社会活动和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也就没有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10.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B)教育延伸。A.初等 B.中等 C.高等 D.成人【解析】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劳动者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所以义务教育普遍向中

22、等教育延伸。1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是(B)。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科学技术【解析】在阶级社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12.中国古代“外银论”的代表人物是(B)。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解析】苟子认为,人性本(有)恶,所表现出来的善是教育的结果,所以是外银论的代表。13.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C)。A.现实性 B.潜在性 C.可塑性 D,普遍性【解析】在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都处于变化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14.学校教育的基础是(D)。A.学生 B.班级 C.知识 D.课程【解析】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15.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

23、C)。A.部分与整体B.后者包括前者C.整体与部分D.前者被后者包括【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16.(A)是教师教学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 D.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解析】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教学是从备课开始的。17.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C)。A.德育意义 B.德育内容 C.德育目标 D.德育任务【解析】德育目标不仅决定着德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也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18.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B).A.论语 B.学记 C.礼记D.论演说家的教育【解析】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19.文艺复兴后主

24、张恢复古希腊重视美育的传统的学派是(D)。A.行为主义 B.科学主义C.经院主义 D.人文主义【解析】见大纲对西方文艺复兴后教育的介绍。20.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的是(B).A.科学知识 B.信息技术C.文化发展 D.政治体制【解析】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时代推动教育迈向网络时代。21.非制度化教育的主要代表者是(A).A.库姆斯与伊里奇 B.库姆斯与弗洛伊德C.伊里奇与弗洛伊德 D.夸美纽斯与洛克【解析】见大纲对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介绍。22.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地反映在(C)中。A.学记 B.大学C.论语 D.中庸【解析】论语是孔子的言论集,汇集了孔子的政治、哲学、伦理

25、等思想,也包括了他的教育思想。2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是通过(A)实现的。A.培养人才 B.传播思想 C.丰富知识 D.发展科技【解析】任何一种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维持都需要有新的接班人,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24.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B).A.柏拉图 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里特【解析】论辩是苏格拉底的教学风格。25.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是(A)。A.校园文化 B.学生文化 C.教师文化 D.活动文化【解析】校园文化是学校创立的为保证各种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文化形态

26、。26.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A.阶段佳 B.顺序性C.不平衡性 D.互补性【解析】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教育必须顺应这些特点,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否则只能适得其反。27.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B).A.教育任务B.教育目的C.教育内容 D.教育规律【解析】学校的办学方向、水平、效益等各方面工作的评价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标准和依据。28.教师或学校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因为学生有(B)。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解析】人身自由是指未成年学生有支配自己人身和行动的自

27、由。29.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D)的属性。A.实践 B.现实 C.社会 D.自然【解析】每个个体在其早期与社会实践接触的机会少、范围窄,更多地表现出的是自然属性的一面。30.学科专家的建议是(C)最主要的依据之一。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解析】学科专家对学科的知识内容、发展趋势、一般功能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非常熟悉,所以他们的建议是课程目标最重 要的依据之一。3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C)。A.方法改革 B.观念改革C.课程改革 D.内容改革【解析】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32.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A).A.学习动机 B.学

28、习兴趣C学习目的 D.学习内容【解析】学习兴趣、求知欲和责任感等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学习动机,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33.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A).A.根本目的 B.主要任务 C.基本任务 D.辅助目的【解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学的根本目的。34.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的教学环节是(B)。A.检查复习B.组织教学C.讲授新教材D.布置课外作业【解析】上课开始时为使学生做好各种准备而进行的工作就是组织教学。35.课的类型是指根据(D)划分课的种类。A.教学规律 B.教学内容C.教学原则 D.教学任务【解析】教学任务不同,课的类型就不同。36.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要素中,(A)

29、是基础。A.知 B.情 C.意 D.行【解析】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就不可能产生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知是其他要素的基础。37.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是(C)。A.德育规律 B.德育原则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解析】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38.在近代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的教育家是(D)。A.卢梭 B.裴斯泰洛齐C.洛克 D.夸美纽斯【解析】夸美纽斯在其年轻时提出了“泛智教育”的思想。3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B)。A.凯洛夫 B.杜威C.布鲁纳 D.赞柯夫【解析】杜威在20世纪初提出了“做中学

30、”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40.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A)。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 C.科学技术D.文化41.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A)。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培养D.民主主义与教育【解析】柏拉图在该书中描绘了一个思维的抽象世界,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42.卢梭的教育思想属于(B)。A.实用主义教育思想B.自然主义教育思想C.存在主义教育思想D.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解析】卢梭认为儿童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认为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是越好的教育。4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俳不发”的教育家是(A).A.孔子 B.孟子 C.荷子 D.韩非子【解析】孔子提倡启发

31、式教学,题干反映的正是这一思想。44.从整个学校文化来讲,学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是对学校文化的一种补充,所以学生文化具有(B)。A.思想性 B.互补性 C特殊性 D.变化性【解析】学生文化补充和完善了学校文化,使其变得丰富多彩。45.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B)文化。A.观念和制度 B.精神或观念C.组织和制度D.物质【解析】精神或观念体现了学校的主导思想,所以是校园文化的核心。46.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这些现象表明个体身心 发展具有(C)。A.阶段性 B.顺序性C.不平衡性 D.差异性【解析】人的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

32、运动过程,有时快有时慢,不平衡。47.“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A)教育目的论.A.神学的B.科学本位C.社会本位 D.个人本位【解析】题干所指是宗教神学的教育目的观的核心论点。48.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D)。A.哲学观念B.人性假设C.理想人格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解析】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充分考虑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要求。49.学生最重要的权利是(B)。A.人身自由权 B.受教育权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解析】从学生特定的社会身份来看,受教育权是他们最重要的权利。5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33、”出自(D)。A.论语 B.春秋C.学记 D.师说【解析】这是韩愈师说中对教师作用的阐述。51.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化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是(C)。A.布鲁姆 B.布鲁纳 C.杜威 D.桑代克【解析】杜威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付 诸实践的教育家。52.课程论研究的是(C)的问题。A.为谁教 B.怎样教C.教什么 D.教给谁【解析】课程论侧重研究“教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5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A)。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解析】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的认识能力

34、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的过程。因此,教学是一种认识过程。5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解析】只有领会了知识,才能很好的巩固与运用。因此,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55.德育过程中各种不同质的要素的组合方式是德育过程的(B)。A.内容 B.结构 C.层次 D.方法【解析】德育过程是由各种不同质的要素组合而成的,它们的组合方式就是德育过程的结构。56.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是(D)。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C.现场教学 D.复式教学【解析】这是一种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由一位教师在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

35、进行教学的组织形 式,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57.心理学家是根据身心发展的哪一规律提出发展关键期的概念?(C)A.顺序性 B.阶段性C.不平衡性 D.互补性【解析】心理学家根据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58.以别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是(B).A.说服法 B.榜样法C.锻炼法 D.陶冶法【解析】题干是对榜样法概念的解释。59.班级成员在服从班级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模式是(C)。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解析】题干是对民主管理模式的解释。6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A.了解和研究学

36、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解析】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就要先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情况,才能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进行教 育。61.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要素中(D)是关键。A.知 B.情C.意 D.行【解析】道德行为是人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对知、情、意具有影响62.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B).A.荀子 B.孟子 C.孔子 D.墨子【解析】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外铳论”的代表人物是荀子。63.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D)中。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C.普通教育学 D.林哈德与葛笃德【解析】

37、这是裴斯泰洛齐的主要教育著作。64.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结为一个群体而表现出来的。因此具有(C)。A.正式性B.特殊性 C.非正式性 D.情感性【解析】它是一种具有非正式群体特点的文化。65.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D)。A.现实性 B.必然性C.方向性 D.可能性【解析】遗传只为人的发展提供前提和可能,并不能决定人的发展。66.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D)。A.系统化 B.专业化C.专门化 D.多样化【解析】每个人要社会中同时扮演许多角色,其职业角色是相对单一的,而教师这一职业却具有多种角色的特点。67.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A)。A

38、.开设哪些科目 B.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科教学的时数D.各学科的教学方法【解析】教学计划涉及学校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68.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中、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C)。A.教学规则 B.教学规范C.教学原则 D.教学规律【解析】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规律制定的,因此是教学过程必须遵循的准则。69.小明写了保证书,决心做到上课不再迟到。可是冬天天一冷,小明迟迟不肯钻出被窝,以致又迟到了。因此,对小明的教 育应从提高其(A)水平人手。A.道德意志 B.道德认识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解析】小明之所以没能按保证书的承诺去做,是因为他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因

39、此教育应从磨炼其道德意志入手。70.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的课程是(B).A.国家课程 B.学校课程C.地方课程D.拓展课程【解析】学校课程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而且师生可以积极参与,又富有特色。71.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始于(B)。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杜威【解析】赫尔巴特使教育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并以心理学和伦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72.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B)的特征进行。A.顺序性 B.互补性C.阶段性 D.不平衡性【解析】机体某一部分的机能受损或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73.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

40、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D)。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过渡办法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解析】教师法第10条明确规定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对教师资格制度作出的明确规定。74.(D)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A.讲义 B.提纲 C.教学参考书 D.教科书【解析】教科书是依据教学大纲编制的、系统的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因此它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75.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B)原则。A.直观性 B.启发性C.巩固性 D.思想性【解析】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启发的一种有效形式。76.把“课程”用作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的教育家是(A)。A.

41、斯宾塞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解析】斯宾塞首先将“课程”用于教育科学领域。77.杜威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D)中。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培养D.民本主义与教育【解析】见大纲对杜威的介绍。78.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B)能力为标志.A.学习 B.生殖C.创造 D.思考【解析】生理成熟的标志是具有生殖能力。79.“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0。A.示范者角色 B.授业解惑者角色C.传道者角色 D.研究者角色【解析】教师负有传递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80.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A1A.课文 B.习题 C.目录 D.图表【解析】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

42、81.学记强调“学不躅等”“不凌节而施”体现了教学的(A)原则。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C.启发性 D.巩固性【解析】题干是学记中对循序渐进原则的具体表述。82.“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B)的观点。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二因素论【解析】这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的观点。过分夸大了遗传的作用。83.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体现了教师职业的(A)。A.示范者角色B.授业解惑者角色C.传道者角色D.研究者角色【解析】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84.最早将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A)。A.泰勒B.罗杰斯C.布卢姆

43、 D.布鲁纳【解析】泰勒予1944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第一次提出了课程评价的问题,而且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步骤。85.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的突出作用在于)。(超纲)A.简明扼要地表现知识B.直观性很强C.提高了教学效率 D.使教学有效地贯彻了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解析】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最突出的作用在于使教学有效地贯彻了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86.“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D)因素对发展的影响。A.遗传 B.教育 C.社会活动 D.环境【解析】环境为人身心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87.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A)。A.热爱学生B.热爱教育事业C.热爱劳动D.不断提高

44、自身修养【解析】教师对教育事业是否热爱,集中表现在他对学生的态度上。88.由于影响课程计划的因素有许多,因此,相对比较全面的评价模式是(C)。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CIPP评价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解析】这种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相对来说比较全面。89.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是(B)。A.讲授法 B.谈话法C.讨论法 D.实验法【解析】通过问答形式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是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法。90.教学计划的核心是(0。A.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B.培养目标C.课程设置 D.实施要求【解析】教学计划的主干或核心部分是课程设置

45、.91.人的心理成熟以具有独立自主的(A)为标志。A.自我意识 B.创造能力C.预见能力 D.选择能力【解析】心理成熟的标志是自我意识的形成。92.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是良好的(C).A.同学关系 B.同事关系C.师生关系 D.上下级关系【解析】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93.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解析】题干所指是讨论法的基本要求。94.教学是(D).A.教师教的活动 B学生学的活动C.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解析】教学是师生的一个互动过程,

46、所以选D。9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解析】环境为人身心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96.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A)。A.条件 B.前提 C.任务 D.途径【解析】没有个体积极主动的参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内化,学生的主动性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是教育成功的保证。97.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D)A.实验法 B.讲授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解析】题干阐明的是演示法的内涵。98.我国古代的学

47、记中提出“不凌节而施”,这体现了下列哪个教学原则?(C)A.巩固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启发性原则【解析】题干主要是指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主要思想。99.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C).A.遗传因素 B.社会环境 C.教育活动 D.自然环境【解析】教育活动,特别是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活动,对人的身心的影响是全面、深刻的,因此对 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100.师生关系的本质是(A)。A.人-人关系B.人-物关系C.授-受关系D.朋友关系【解析】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际关系,即人-人关系。101.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48、(B)。A.遗传素质 B.个体主观能动性C.环境 D.教育【解析】见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概念。10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和批改 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解析】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103.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B)。A.童年期 B.少年期C.青年期 D.成年期【解析】少年期是身心剧烈变化的时期,少年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很低,所以是“危险期”。104.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A).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布鲁纳【解析】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作了详细的理论论述。1

49、05.教学的根本目的是(A)。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B.使学生形成和发展智力、能力和体力C.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D.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教学的根本目的。106.“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豉一石都发挥教育影响”。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D)。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解析】题干是陶冶法的典型例证。107.品德是(C)。A.自然现象 B.生物现象C.个体现象 D.社会现象【解析】品德是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体现。108.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B)。A.

50、二者之间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C.相互促进的关系 D.相互包容的关系【解析】德育过程是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个体努力去践行道德信念,提高自身明过程,因此,二者的 关系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109.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D)。A.形成良好的班风 B.帮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C.开展各种活动 D.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解析】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是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110.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BA.霍尔 B.华生 C.彪勒 D.格塞尔【解析】华生说:“给我一打儿童,把他们置于不同的环境,可以将他们培养成不同的人J111.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教师资格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