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1课后撷珍2-1劝学(节选).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823142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3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1课后撷珍2-1劝学(节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1课后撷珍2-1劝学(节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素材点说1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他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学思精通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思是学与行之间的关键,学而不思者则不明。因此,抱负的“大儒”不只是博学多能,最重要的是有超常的理性推断力量。【适用话题】“学”与“思”“知”与“行”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得意,圣心备焉。”“积”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于学习学问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人的道德情操也是不断培育与提高的过程。【适用话题】积累过程很重要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适用话题】方法是重要的借助于外

2、物往往能让抱负早日成为现实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适用话题】持之以恒优势与劣势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认真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认真躁也。”【适用话题】认真干一行,爱一行二、素材运用对于一个追求者来说,仅仅“踮起脚尖”还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即使我们踮起脚尖也还有我们够不着的果实,即使我们踮起脚尖也还有我们看不到的风景。早在两千多年前,先哲荀子在他有名的劝学篇中就深有体会地说:“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由此看来,踮起脚尖虽然能让我们看得远,但终不如站在高处看得更远,“登东山而小鲁,

3、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孔子也正是由于站得高才看得远,那深邃的思想光线才能够远照千秋万代。因此,要想看得远,必需站得高,有时生怕不仅是一次踮起脚尖就可以的,要不辞劳苦才可。不妨尝试登高,这或许更为有用。(摘自高考湖南卷满分作文)三、文摘精华品读荀子矢志于学2022年4月19日学习时报张振飞战国后期各思想流派争相发声为自家学说乐观奔跑相传,思想领域一片富强景象。儒家学派自孔孟之后呈现出的又一颗灿烂明珠荀子便生活于这样一个百家争鸣的时期。荀子曾三次任位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的祭酒,可见其思想影响之宽敞。我们现在想要窥究荀子思想,主要通过他所撰写的荀子一书。荀子一书最初有三百多篇,后经西汉刘向整理,编定

4、为三十二篇,取名为孙卿新书。唐代时杨倞又将刘向的孙卿新书重新编排成二十卷三十二篇,取名为荀子,并为其做注,所以我们现在指谓的荀子,就是杨倞所编定的荀子。劝学篇位列荀子开篇之首,荀子在此篇中将孔子的训练思想发扬光大,并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训练思想。以“劝学”为题,荀子意在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学问,进展才能,培育高尚的品德。在劝学中荀子开篇名义,首先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并通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形象比方,说明只要努力学习,后来者也能居上的深刻道理。荀子认为“君子”“圣人”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的素养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而是后天勤学的结果,因此他在本篇中用“积土成山”

5、“积水成渊”“积善成德”而后达到“圣心备焉”的结果,说明学习过程是由浅入深和渐渐积累的过程,只有勤奋努力,不断积累,才能得到渊博的学问。在劝学中荀子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训练思想,其主旨在于强调学习对人的重要意义。荀子认为学习不仅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更重要的是学与不学是人与禽兽的区分所在。因此可知劝学篇列为荀子之首,意在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这也是一个人的思想之规律开展的正确方法。荀子以劝学为其思想开放之始点,其中自然有很多观点是映射着其思想之整体,在此试举两例加以分析。其一,“礼”是荀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概念,“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由此可见礼的重要性。正由于这样

6、,荀子全书始终贯穿着“隆礼”的主见,这也与他的性恶之基调是分不开的,即以礼的途径来规恶以向善。其二,“性恶”是荀子人性论的基础。荀子认为人性是自然具有的东西:“凡性者,天之忧也,不行学,不行事。”人性的具体内容是:“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明显,荀子主见人性即诸种生理要求和心理欲望的总和。并且“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所以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要转变人的性恶,就要“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荀子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并且经过“积善而不息”从而达到圣人的道德境界,即所

7、谓的“涂之人可以为禹”,也就是通过学习来转变人性之恶。中国的古圣先贤们大多都曾“劝学”。孔子主见学思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思有“五之法”,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诗,强调勤奋刻苦、孜孜不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在其诗作送东阳马生序中更是以“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来表达自己以学为乐的情趣。从这些先贤遗训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始终对学都抱有一份虔敬和信守。观古训以醒当下,从荀子和古圣先贤们那里我们可以看到:不仅要懂得学习之重要意义,还要在学习中之方法和学习后之反思应用上有更多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