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西省运城中学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备课资源: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资料与注释.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821598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运城中学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备课资源: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资料与注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西省运城中学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备课资源: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资料与注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西省运城中学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备课资源: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资料与注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西省运城中学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备课资源: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资料与注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西省运城中学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备课资源: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资料与注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辉煌绚烂的文学资料与注释资料与注释1.原始资料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式微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箨。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

2、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七月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

3、,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硕鼠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碎与山翁。王维汉江临眺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

4、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行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hu),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李

5、白蜀道难“三吏”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照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新安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

6、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士卒何草草,筑墙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潼关吏孤独天宝后,国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全部?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p)。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7、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谿。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无家别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很多山。青山遮不住,到底东

8、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寻查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积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2.课文注释好逑传故事简介侠义风月传,又名好逑传,作者的真实姓名和成书年份均不详,此书在明清之际即已风行,是当时广为流传的才子佳人小说中较为优秀的一部,并曾驰名海外,产生过广泛的影响。本书主要叙述铁中玉和水冰心的爱情婚姻故事。铁中玉为御史铁英之子,丰采俊秀,刚正耿直;水冰心为获罪戍边的兵部侍郎水居一

9、之女,才貌绝伦,胆识超群。他们在危难中偶然相识,在彼此相互救援中心愿相通,情投意合,中间虽有权奸小人屡屡挑拨破坏,但由于他们的坚贞不渝和坚韧斗争,最终扫尽乌云,结成了奇特的姻侣。小说不仅描绘了男女仆人公的聪慧秀丽、明见胆识,还刻画了他们不畏强暴、智斗权奸的侠义性格和持正守己、冰清玉洁的道德情操。同时,通过一系列富有喜剧颜色的冲突冲突,对封建统治阶级贪欲好色、欺压人民而又愚蠢至极的丑恶面目作了形象化的揭露。小说故事情节紧凑,结构严密,人物性格鲜亮,文辞美丽流畅,几乎每一回都不乏精彩之笔。早在18世纪它就已传入西欧,被译成英、法、德文出版。至20世纪初,各种外文译本已达十五种之多。楚辞楚辞是指战国

10、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具有楚国鲜亮的地方颜色,是继诗经以后消灭的一种新诗体。 “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文献,把屈原、宋玉的作品和汉代人仿写的作品汇编成集,称为楚辞。“辞”即文词之意,故也写作“楚词”。从今,“楚辞”既是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也是一种文学体制的名称。汉人有时简称它为“辞”,或连称为“辞赋”。又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以“骚”来指称楚辞的。汉代文体特殊发达,成为辞赋的主流,故后人又有将辞、赋分为两体的,即把其中以抒情为主,形式同于或近于诗歌者称为辞或骚,而把近于文而有韵者称为赋。楚辞的产生有其简单的社会和文化渊源。春秋时期

11、,楚国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为文学艺术的富强供应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楚辞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它受着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发达而又独具特色的楚文化是楚辞产生的土壤。当时,地处南方的楚国仍旧存在着很多瑰丽的神话,楚辞九歌就是经屈原加工过的楚国民间祭神的乐歌,而且,能歌善舞的楚国人民和秀丽的自然风光也直接影响了诗歌的创作。全部这些都促成了的楚辞的富强。有名的楚辞作者,除了屈原外,还有宋玉等人。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诗、骚并称,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特殊是楚辞中的屈原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浓郁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辞,体现

12、了内容与形式的完善统一。它的比兴寄予手法,不仅运用在遣词造句上,且能开拓到篇章构思方面,为后人供应了创作的楷模。而它对其后的赋体、骈文、五七言诗的形成,又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屈原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原是他的字。与楚国国君同姓熊,系楚武王子瑕后裔,瑕原食采邑于屈,因以为氏,故称屈原。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擅长)辞令”。楚怀王时任左徒,掌管出纳号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以号令,出则接遇来宾,应对诸侯”(史记屈原列传)。他对内主见任用贤能,厉行法治,使国富民强;对外主见联合齐国,共抗强秦,进而统一天下。由于以上官大夫为首的旧贵族势力的反对和进谗,再加上秦国的挑拨离间,屈原被楚

13、怀王开除,并流放到汉水以北。楚怀王死后,他回到楚国郢都,但不久又被楚顷襄王流放到江南(今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公元前278年,郢都被秦军攻破,楚被迫迁都于陈,屈原痛感报国无门,于夏历五月五日悲愤地投汨罗江而死。屈原不仅是一位很有抱负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宏大的诗人。他吸取民间的文学形式,接受方言音韵,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创作了离骚九歌天问九章招魂和远游等作品,以抒发自己的崇高抱负和他对楚国的宠爱、对腐朽的旧贵族的生气。后人将他的作品和其他一些人的作品编辑成集,定名为楚辞。屈原的作品不仅对我国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流传到国外,受到各国人民的宠爱。早在盛唐时代,他的作品就传入日本,

14、对日本文学产生了影响。他的诗作还传入西方很多国家,被译成多国文字,仅离骚就有德、法、英、日、意、俄文等多种译本,其他如天问九歌九章招魂和远游等也有外文译本。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打算把屈原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在各国为他进行隆重的纪念活动。离骚离骚是屈原在流放中的作品,全诗373行,共2 490字,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篇抒情诗。离骚之名,司马迁解释说:“犹离忧也。”在离骚中,屈原集中表现了自己忧国忧民、不愿与世浮沉的高尚品质以及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全诗共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描述诗人的身世、黑暗势力对他的迫害以及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

15、绩(我不是怕自己的身子遭殃,而是担忧君主的乘舆要被毁坏)”“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长叹一声不禁流下眼泪,哀怜人民的生活如此多灾多难)”其次段描写他上天下地、入水登山,探寻自己抱负的状况。最终一段表达自己在天门不开、陈志无路的绝境下,预备以死殉国的决心。通篇文采绚丽,想象丰富,结构宏伟,感情肤浅,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杰作。鲁迅评价离骚说,“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人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指诗经)以上”(汉文学史纲要)。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系孔子所编订。本只称诗,后世称为诗经,共305篇,绝大部分是西周和春秋时期的诗歌。内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16、“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郑樵:通志总序)。风是民歌,分15国风,有160篇,相传是由周王室派专人搜集的。雅是朝廷和贵族宴飨交际的诗歌。颂是祭神和祭祀祖先的诗歌,都是贵族的作品。诗经里有很多作品,生动地描写了奴隶和平民的生产劳动状况。如周南芣苢写下一群妇女冒着炎炎烈日,弯腰采摘野菜时唱的歌谣:“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意思是:“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些来。”诗经里还有很多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反对奴隶主剥削和压迫的猛烈心情。大雅桑柔写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说:“乱生不夷,靡国不泯。民靡有黎,具祸以烬。”意

17、思是:“祸乱滋生不安静,天下无国不亡民。人民不留半条命,统统遭难成灰烬。”陶渊明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渊明诞生于一个没落的士族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陶渊明的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陶渊明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其次时期,从29岁到41岁,为学仕时期。第三时期,自41岁到病故为止,为归田时期。因他不满当时门阀士族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在做了8

18、0多天彭泽令后,赋归去来兮辞,自行归田,不复出。日与樵子家夫相处,以躬耕、诗酒为乐。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另有散文辞赋十多篇。他的四言诗并不太精彩。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进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几乎很少有先例的田园诗,因此他是中国田园诗的始创者。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头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对后世影响较大。陶渊明死后100多年,萧统搜集他的遗文,区分编目,编定了陶渊明集8卷,并亲自写序,作传。后来,北齐阳休之又在萧本基础上,增加了别本的五孝传和四八目,合序目为10卷

19、本陶潜集。阳本隋末失其序目,为9卷本。此后,别本纷出,争欲凑成10卷,北宋时宋庠又重新刊定10卷本陶潜集,为陶诗最早刊本。以上各本都没有传下来。今能看到的最早版本是几种南宋至元初本。主要有:曾集诗文两册本,南宋绍熙三年刊,有清光绪影刻本;汲古阁藏10卷本,南宋刊,有清代影刻本;有焦氏明翻本,今汉魏七十二家集中陶集5卷亦即焦竑翻宋本。此外,还有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本和元刊苏写大字本等。最早为陶诗作注的是南宋汤汉。元以后注本、评本日增。元初刊本有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10卷:常见有四部丛刊影印本。清代陶澍注靖节先生集10卷,有家刊本及文学古籍刊行社排印本。近人古直陶靖节诗笺,有“隅楼丛书”本,“层冰

20、堂五种”本,后者称为陶靖节诗笺定本。今人校注陶渊明集最为详备。李白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少年时期生活在蜀中,家境富有,轻财好施,喜好文学,熟读百家书籍。又关怀国事,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二十多岁时出蜀东游,十年之内,顺着长江南浮洞庭,北游襄汉,东上庐山,直下金陵、扬州,远到东海边,后来又到黄河流域很多地方。四十多岁时,经推举,被唐玄宗召到长安,作为文学侍从,参与草拟文件等工作。李白很兴奋,以为可以辅弼君主,实现他的抱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生活在草野间的人)?”当时,玄宗沉湎于歌舞酒色,政治黑暗腐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快活颜!”他在长安不

21、满两年,便愤然离去,连续漫游各地,“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名篇迭出。744年,他在洛阳和杜甫相遇,结成好友,在河南山东一带,携手探胜,把酒论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在永王(玄宗第16子)幕府工作。后来,唐肃宗借口永王谋反,杀了永王,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中途遇赦。762年,李白62岁,在穷困和飘泊中病死于安徽当涂。李白存诗九百多首。李白宠爱祖国山河,自称“一生好入名山游”,写下了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其中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都是无与伦比的绝唱。 杜甫杜甫(712770),唐代杰出诗人,字子美,原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

22、,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35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头后,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最终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歌真实地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极盛而走向衰落的这一历史转变时期的社会现实,是我国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23、。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杜甫擅长运用古典诗歌的很多体制,并加以制造性地进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进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开放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有时雄浑奔放,有时沉郁悲凉,有时辞藻瑰丽,有时平易质朴,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制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阅历,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他的诗留存到现在的有1400余首,有杜工部集传世。杜诗注本很多,以清康熙时仇兆鳌的杜少陵集详注最为详备,最为流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丽人行、春望、茅屋为秋风

24、所破歌和“三吏”、“三别”等,皆为世人传诵。白居易白居易(772846),中唐有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太原,后迁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生于河南新郑。他自幼聪慧, 29岁时进士及第。后来进入翰林院。次年授左拾遗。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均照旧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预国家机密。元和六年,白居易因母丧居家,服满返京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四年后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来又做过其他京官和地方官,如中书舍人、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太子少傅和刑部尚书等。在杭州时,曾修筑湖堤,蓄水灌田千余顷;并疏浚城中六口井,以利饮用。晚年长期在洛阳定居,过着饮酒、弹琴、赋诗、游山玩水和“栖心释氏”的生活。时

25、常与名诗人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他在舒适的晚年仍旧时常想到人民。73岁时,还出资募人凿开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行船。两年后病终,葬于龙门香山琵琶峰。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我国中唐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杜牧杜牧(803853),唐代有名文学家、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文宗大和时中进士后,曾做过黄、池、睦、湖等州的刺史和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京官。杜牧诗、赋和古文都极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高。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和李商隐齐名,也称“

26、李杜”。在艺术上,杜牧自称追求“高绝”,不学“秀丽”,不满“习俗”,所谓“不今不古”。诗文中多指陈及讽谕时政之作,古诗豪健迭宕,近体诗清浚生动,尤以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最为情韵丰富,意境深远,达到很高难度艺术水平。著有樊州文集。李商隐李商隐(813858),晚唐有名诗人。字义山,号樊南生,又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出身于没落的小官僚家庭。25岁时,中进士。次年,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婿。但也因此卷入朋党之争,患病排挤、攻击和冷遇,一生很不得志,只是担当过校书郎、县尉一类的小官,长期奔跑于四川、广西、广东和徐州等地做些幕僚的工作,落魄江湖,过着穷愁漂移的生活。46岁时死于郑州。李商

27、隐的诗有独到的特色,他的作品总的来看反映宽敞的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生活的少;抒发个人的沉落不遇、感伤哀怨心情的则多。他的诗歌语言绮丽、对仗工巧、想象丰富,能够制造出含义深远、婉曲的境界,把深厚的感情细致而曲折地表现出来,耐人思味,感染力强,形成了诗歌的新流派,新风格。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著有李义山诗文集,文集已散失,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其诗注本颇多,以流行的冯浩的玉谿生诗详注较为详备。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司马相如(前179前117),西汉辞赋家。字长卿,小名犬子。因慕蔺相如为人,改名相如。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年轻时喜好读书击剑,汉景帝时,成为武骑常侍,后来因景帝不好辞赋,称病免官。

28、他周游天下,结交当时很多有名文人,作子虚赋,名声大噪。武帝读了他的子虚赋后,大为观赏,并马上召见。他又呈上上林赋一篇,武帝读后大喜,受到重用,后来官拜中郎将,奉使西南。在西南期,写有喻巴蜀檄难蜀父老等文。晚年免官闲居,郁郁而终。司马相如以赋见长,汉书艺文志记载司马相如有赋29篇。但大都失传。现存者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等6篇。他的赋结构宏伟,纵横自如,语汇丰富,文彩华茂。内容大都描写帝王苑囿田猎,极尽铺张之能事。卓文君是有名的汉代才女,西汉临邛人,卓王孙之女,丧夫后家居。司马相如归蜀,路过临邛,结识卓文君,两人相爱私奔前往成都。由于家境贫寒,返回临邛,以卖酒为生。后来,得到卓王孙的资助,回归

29、成都,买田宅为富。司马相如当京官后,淡泊了对文君的情意,预备抛弃她。后来,看到卓文君写的信和诗,格外羞惭,亲自回乡把卓文君接到长安,誓长相厮守。二人故事遂成佳话,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所取材。 唐诗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进展史上的黄金时代。现在收集在全唐诗一书中的有2 300多个诗人的48 900余首诗歌。诗歌在唐代成为一种最普遍的文学形式,从帝王、贵族、官僚、文人到和尚、道士、尼姑和歌妓,都有作品。唐诗的内容极其丰富,大地、山河、战场、边塞、农村、城市,以及政治的风云、历史的题材和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妇女的患病等,无不加以描写。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唐代历史进展的面貌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唐以前的诗歌

30、所没有的。唐朝的诗人进展了诗歌的各种体裁和形式,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呈现出万花吐艳的景象。有名诗人不断涌现。初唐有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等,盛唐除李白、杜甫外,还有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中唐有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柳宗元、李贺等,晚唐有杜牧、李商隐等。宋词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故名宋词。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是一种音乐化和格律化了的杂言体诗歌。 作词一般是依据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曲调的名称如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等叫做“词调”或“词牌”,依据词调作词称为“倚声”

31、或“填词”。宋词唱法虽早已失传,但读者当时的倚声或后来依谱所填的词,仍旧可以从其字里行间感受到音乐节奏之美,或缠绵宛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扬,或沉郁顿挫,令人回肠荡气,别有一种感染力气。一般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有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但也有的主见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成定论。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外,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有些词调既押平韵,又押仄韵。仄声

32、之中,有要求专押上、去或入声的。各个词调的句式的长短与句中词语的平仄也是有规定的。倚声填词,每个字都须依据曲拍的谱填写,在审音协律方面有比律诗要求更加严密之处,这使词的语言音调显得特殊精致。宋词的流派,历来有婉约与豪放之别。宋词流传至今仍有两万余首,一千四百余家,词牌之多,据钦定词谱统计,即达八百二十余调,二千三百余体。柳永和雨霖铃柳永(约9841053),字耆卿,崇安(今福建崇安)人。政治上不得志,怀才不遇,放荡不羁,宠爱和民间艺人、歌女交往。他对词的进展也作出重大贡献,形式上由字数较少的小令进展为字数较多的慢词;语言上突破文人雅词,吸取了民间俚俗语言;表现手法上形成婉约风格。代表作如雨霖铃

3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词中,作者把依依惜别的离情和肃杀冷落的秋景融合在一起,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的大文学家、书画家。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北宋出名的文学家。苏轼本人在1057年(嘉祐二年)中进士。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他反对新法的一些措施,受到贬谪。哲宗时,他任翰林学士等,官至礼部尚书,

34、后来又被贬谪。在政治上他倾向于保守。对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他却是赞成的。在文学方面,他是革新的主将。他的词开豪放的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他以诗为词,扩展了词的内容,包括怀古、咏史、说理、谈玄、感时伤事以及对山水田园的描绘、身世、友情的抒发,达到了“无意不行可入,无事不行言”的境地。他用词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肯定程度上突破了音律的束缚。他的散文明白畅达,同韩、柳、欧及其父弟并称。他还擅长书法,独创一格,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主见神似。李清照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父李格非为北宋晚期学者;母亲系状元孙女,读书很多。李清照自幼受

35、到良好训练。18岁嫁给太同学出身的金石考据家赵明诚。婚后两人诗、词唱和,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生活优裕、美满。她44岁那年,金兵入据中原,他们被迫抛弃金石书画逃往江南。两年后,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只身在离乱贫困中飘泊,直至年迈病故。她的词,富于真情实感,重视音律,字句精炼,属婉约派。后期的代表作有声声慢武陵春等,情调过于伤感。她的作品留下来的有后人辑录的漱玉词。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词人。他诞生时,家乡已为金人所占。21岁时,他参与抗金义军。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辛弃疾来到南宋的都城临安,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36、。他多次上书要求南宋政府恢复中原,都未被接受,反而遭到当权者的忌恨,落职后近二十年,闲居江西信州(今上饶市)。直到晚年,南宋政府才又重新起用,但仍对他很不重视。年迈的辛弃疾最终怀着收复中原的宏愿,抑郁地离开了人间。辛弃疾的词里有很多反映民族冲突和统治阶级内部冲突的政治斗争内容,并借以表达出词人自己的态度,交织着意气风发而又沉郁悲凉的简单心情。坚决的抗金意志,始终贯穿在他一生的作品里。他的词,同苏轼一样,不把艺术形式放在第一位,并在更大的程度上冲破了词的格律,以文为词,问答如话,谈论风生,自由奔放。辛弃疾由于政治上失意,力求从抑郁中解脱,这就给他的词带来了消极成份,表现出追慕庄周,寄情山水的倾向

37、。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下邽(今陕西渭南)人。他生于河南,晚年寓居洛阳的香山,自号香山居士。他生活在安史乱后唐朝走向衰落的时代,11岁时为躲避藩镇战乱,同百姓一起逃难,五六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了解了民间疾苦。白居易从小聪慧。五六岁时学作诗,9岁时生疏声韵。他刻苦读书,以致口舌生疮,手肘成胝。十五六岁时写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受到当时出名诗人顾况的赏识。在京师任翰林学士、左拾遗时,他上书论事不怕得罪权贵,甚至当面指摘皇帝过失。他又以诗歌作为“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工具,写了大量讽喻诗。但是由于朝政日趋腐败,他的奏状和诗歌反而招来当权者的忌恨和

38、打击。他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以后又担当过很多地方的官吏。他做过一些好事,如任杭州刺史期间,主持兴修西湖湖堤,浇灌田地一千多顷。68岁那年得病卧床不起,仍不停吟咏,75岁病逝。白居易创作很多,存诗近三千首。最能代表白居易文学主见的是他的讽喻诗,以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为代表。白居易的诗,内容深刻而风格平易,在社会上流传极广,上自王公大人,下至牛童马夫,无论道观佛寺,无论妇女儿童,都能琅琅上口,街头坊间,有人刻印出售。白居易的名声远播国外,曾有新罗商人来索要他的诗,带回去卖给宰相,一篇值百金。日本僧人惠萼在苏州南禅寺抄得一部白集带回国。后来又有人间续抄回,至今日本保存有相当于宋元时的三种

39、抄本各一卷,视为国宝。秦中吟和新乐府最能体现白居易文学理论的是他写的讽喻诗,以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为代表。秦中吟和新乐府的内容,有的揭露了统治者的横征暴敛,重税压榨。如杜陵叟一诗,写一个老农遭到灾荒,颗粒无收,而地方官仍旧催逼租税,老农只得“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他控诉:“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有的诗反映了官吏的贪横强暴,如卖炭翁描写一个卖炭老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结果一车千余斤的炭,竟被宦官用“半匹红纱一丈绫”强买了去。又如课本上红线毯一诗,痛斥了宣州太守为了赢得皇帝的宠信,年年强迫人民用大量蚕丝织造地毯献给皇帝,而贫

40、苦的百姓却没有衣裳穿。有的诗揭露了统治阶级豪华铺张的生活,并同劳动人民饥寒交迫的境况作鲜亮对比。如轻肥一诗描写达官贵人酒足饭饱:“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而民间正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陈子昂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年时家庭富有,慷慨任侠,成年后发愤读书,后举进士。曾两次从军,生疏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陈子昂的诗,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过巨大影响。陈子昂存诗共一百多首。代表作登幽州台歌是他随军北征契丹时所作。他对朝廷屡有建议,都不被接受,怀才不遇,失意无聊,作此歌以表达肤浅的忧愤。诗的全文如下:“前

41、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幽州台即蓟北楼,相传是战国燕昭王所筑。古人,历史上的卓越人物;来者,能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后生。这首诗的意思是,一个人站在幽州台上,想着天地宇宙的古往今来,无穷无尽,再想到自己的孤独、壮志不得施展,不禁流下泪来。孟浩然孟浩然(689740),唐朝诗人。襄阳(今属湖北)人。早年隐居,四十岁游长安,应试不第。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隐居生活。有名的诗有春晓等,有孟浩然集。王维王维(?761),唐代诗人、画家。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王维存诗近四百首。以美丽的山水、田园诗有名,如汉江临眺山居秋暝等。苏轼在

42、东坡志林中赞美王维的诗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画雪溪图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馆。高适高适(706765),唐朝诗人。字达夫,渤海(今属河北)人。少贫寒,失意。后任节度使,生疏军旅生活,作边塞诗有名。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诗风也相近,气概豪迈,代表作有燕歌行等。岑参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河南南阳人。中年时曾几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想在戎马中开拓前程,虽未能得志,却使他的诗作题材空前开阔,风格大变。雄奇瑰丽的颜色,悲壮豪迈的风格,成为他边塞诗的基本色调。他的边塞诗既写军中生涯,又写大自然多变的景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全诗如下:“北

43、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栏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 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李煜李煜(937978),有名词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被俘后,被封为违命侯。宋太宗即位后,为陇西郡公。后被太宋命人毒死。追封吴,葬洛阳邙山。他虽然是一名亡国之君,但文才很高,除善写词外,工书,善画,通晓音律,具有多方面文艺才能。他前期词作大都描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绮丽柔

44、靡,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以眼泪洗面”的囚徒哀痛中,作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为苏(轼)辛(弃疾)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陆游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 别名放翁。南宋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从小经受战乱,少年时期就树立了抗金救国的坚决思想。1163年,他乐观赞助北伐,后来不幸失败,被免去官职。但前线生活提高了他的抗金意志和成功信念,也极大地丰富了他的作品内容。1178年,他回到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做了几任地方官。由于朝廷不信任,最终失掉了官职,晚年长期住在家乡。报国的信念到死都没有衰退过。

45、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爱国诗人之一。一生写有近万首诗,内容极为丰富,作品风格豪迈。词作不多,同样表现了他忧国伤时的胸怀。有放翁词(一称渭南词)今存三十余首。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元曲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在金元时代的北方民间“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兴起的一种新诗体。而杂剧则属于戏剧文学的范畴,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取了多种词曲和技艺进展而成的。在杂剧中包括唱曲、宾白、科介三部分。虽然它的唱曲和散曲一样,都是配有音乐的唱歌,都必需依据肯定的宫调和曲牌来写,但绝不能离开科白。科白是杂剧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表达剧中角色的思想感情,是一种代言体

46、。而散曲除极少数例外,一般都是用来抒发作者自己感情的,尽管配有音乐,也只是作清唱用的,由于不需要科白,故称为“散”。元杂剧是带有深厚地域性特点的戏曲艺术形式,属“北曲”声腔系统。杂剧的结构基本上有统一的规范,多为四折一本,有时应简单剧情需要,也不限于四折。杂剧作为元代最突出的音乐成就,处在我国戏曲进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元杂剧创作中,可考的剧作家有80多人,产生了像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郑廷玉等一大批有名剧作家,产生有前所未有的、数量众多而又具相当艺术水准的剧本。今见于书面记载的作品有五百余种,而现存发觉的剧本有一百七十多种。宋代的瓦子勾栏瓦子,城市商业性游艺区,也叫瓦舍、瓦市。瓦舍

47、里设置的演出场所称勾栏,也称钩栏、勾阑,将观众与表演者分开。勾栏的原意为曲折的栏杆,在宋元时期专指集市瓦舍里设置的演出棚(即上架布棚,四周用绳网或草荐围起的简陋表演场地,有些“看棚”中心设低矮栏),成为盛极一时的名俗。瓦舍的规模很大,大的瓦舍有十几座勾栏。 它和后世把“勾栏”专指妓院是颇不同的。勾栏的建筑形制借鉴了当时神庙戏台的一些特点,设立戏台和神楼,又考虑了对观众的安置建筑全封闭的形制,四四周起,上面封顶,演出可以不考虑气候和时令的影响。在其内部,一面建有表演用的高出地面的戏台,戏台上设有乐床。其后是戏房,戏房通往戏台的通道称为“古门道”,或“鬼门道”,也就是上下场门,其他面则是从里往外逐层加高的观众席,叫腰棚。其中正对戏台而位置较高的看台又叫神楼。观众席里又有最上等的座位叫青龙头,位于靠近戏台左侧的下场门四周。勾栏实行商业化的演出方式,对外售票。它的消灭标志着中国剧场的正式形成。它历经了北宋、金、元、明朝前期400余年时间。这一时期中国戏剧的演出场所以勾栏瓦舍为主,神庙戏楼为辅。碾玉观音这篇小说见于京本通俗小说第10卷。冯梦龙把它收入警世通言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