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27 硝酸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能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
A.使石蕊试液变红
B.与铜反应放出NO气体,生成Cu(NO3)2
C.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气体,生成NaNO3
D.与S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H2SO4和NO2
解析:在上述反应A、C项中HNO3均表现出酸性。在B、D项中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均降低,表现出氧化性,并且在B项中又有Cu(NO3)2和水生成,说明此反应中HNO3还表现出酸性。
答案:B
2.(双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B.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
C.浓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并加热,发生离子反应:Fe+3NO+6H+Fe3++3NO2↑+3H2O
D.用浓HNO3与Cu反应制备NO2
解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Fe与稀HNO3发生反应:Fe+4HNO3===Fe(NO3)3+NO↑+2H2O,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不是置换反应,A错误;铜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渐渐减小,稀硝酸与铜反应可生成NO,B正确,D正确;铁与浓硝酸反应生成Fe3+,但过量的铁粉还能与Fe3+反应生成Fe2+,C错误。
答案:BD
3.可用下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净化、收集的气体( )
A.用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
B.用氯化钠与浓硫酸制氯化氢
C.用锌和稀硫酸制氢气
D.用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制硫化氢
解析:一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A项错误;氢气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项错误;硫化氢不能用浓硫酸干燥,D项错误。
答案:B
4.14 g铜金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HNO3反应,将产生的气体与1.12 L(标准状况)O2混合,通入水中,气体恰好完全被吸取,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 )
A.9.6 g B.6.4 g
C.3.2 g D.1.6 g
解析:由题意可知,相当于1.12 L O2氧化了铜,由2Cu+O22CuO可得,n(Cu)=2n(O2)=0.1 mol。
答案:B
5.足量铜与肯定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全部气体完全被水吸取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1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60 mL B.45 mL C.30 mL D.15 mL
答案:A
6.(双选题)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BaCl2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右图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CO3
B.从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CO2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4
D.在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消灭
解析:CO2、NO2、SO2气体同时通入溶液中的反应及SO的检验。
答案:CD
7.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
A.向蔗糖中加入浓H2SO4后消灭发黑现象,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D.反应CuSO4+H2S===CuS↓+H2SO4能进行,说明硫化铜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答案:C
8.把铁与铜的混合物放入稀硝酸中,反应后过滤,把滤出的固体物质投入盐酸中无气体放出,则滤液中肯定含有的金属盐是( )
A.Cu(NO3)2 B.Fe(NO3)3
C.Fe(NO3)2 D.Fe(NO3)2和Cu(NO3)2
解析:Fe,Cu能与稀HNO3反应,反应后有固体剩余,则溶液中有Fe(NO3)2,无Fe(NO3)3,由于Fe3+氧化Fe或Cu。由于滤出的固体物质投入盐酸中无气体放出,说明该固体只有Cu没有Fe,所以滤液肯定有Fe(NO3)2,可能有Cu(NO3)2。
答案:C
9.取3张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玻璃上,然后按挨次分别滴加浓硝酸、浓硫酸、新制的氯水,3张试纸最终呈现的颜色是( )
A.白、红、 白 B.红、黑、红
C.红、红、白 D.白、黑、白
解析:浓HNO3和氯水有强氧化性,能漂白试纸,而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试纸脱水炭化变黑。
答案:D
10.向100 mL 12 mol·L-1浓HNO3中加入足量的Cu片,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 )
A.等于0.3 mol
B.等于0.6 mol
C.小于0.6 mol
D.介于0.3 mol与0.6 mol之间
答案:D
11.在4 mol/L的硫酸和2 mol/L的硝酸混合溶液10 mL中,加入0.96 g铜粉,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 )
A.89.6 mL B.112 mL
C.168 mL D.224 mL
解析:混合溶液中n(H2SO4)=4 mol/L×0.01 L=0.04 mol,n(HNO3)=2 mol/L×0.01 L=0.02 mol,所以n(H+)=0.04 mol×2+0.02 mol=0.1 mol,n(NO)=0.02 mol,而n(Cu)==0.015 mol。
依据Cu和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2NO+8H+===3Cu2++2NO↑+4H2O,0.96 g Cu即0.015 mol Cu完全反应需n(H+)=0.04 mol,n(NO)=0.01 mol,而此时溶液中有0.1 mol H+(足量),0.02 mol NO(足量),因此用Cu的物质的量进行计算。
3Cu ~ 2NO↑
3 mol 2×22.4 L
0.015 mol V(NO)
所以V(NO)==0.224 L=224 mL。
答案:D
12.下列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Fe2+、NO、Na+、Cl- B.K+、Cl-、SO、Al3+
C.S2-、Na+、NH、NO D.SO、K+、NO、Cl-
解析:A中NO在酸性条件下与Fe2+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中S2-在酸性条件下与NO也不能大量共存;D中SO与H+反应生成SO2气体也不能大量共存,故选B。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13分)某课外学习小组,为探究稀HNO3能与Cu反应生成无色的NO气体,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稀HNO3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向U形管中注入稀HNO3并将左管布满的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左管布满稀HNO3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试验开头时,反应很慢,为加快反应速率,应实行什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验中HNO3与Cu的反应能否自动停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试验中,证明生成的无色气体是NO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防止气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外逸,污染空气,老师建议同学们在漏斗上口处堵一小团蘸有浓NaOH的棉花,将有毒气体吸取。其中一种气体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Cu+2NO+8H+===3Cu2++2NO↑+4H2O
(2)拿下活塞,将稀HNO3从U形管a端(右端)注入U形管中,至溶液布满左管,塞上活塞
(3)防止反应生成的NO被O2氧化成NO2
(4)用酒精灯在左管下加热
(5)能,随反应生成气体的增多,压强增大,液面下降,当液面脱离铜丝时,反应停止
(6)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使无色气体进入分液漏斗,若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证明无色气体为NO
(7)2NO2+2NaOH===NaNO2+NaNO3+H2O
14.(13分)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之间的一些反应关系,其中部分产物未写出。常温下X和H是固体,B和G是液体,其余均为气体,1 mol X分解得到A、B、C各1 mol。
试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G+H→A+F: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G+Cu→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合成C,合成后接受________的方法从混合气体中分别出C,能用上述方法分别出C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X和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A能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气体D,说明A是二氧化碳,X是碳酸盐或碳酸氢盐,D是氧气。X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气体是氨气,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NO,NO和氧气反应生成NO2,NO2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和铜反应既能生成NO2,又能生成NO。
答案:(1)NH4HCO3 H2O
(2)①C+4HNO3(浓)CO2↑+4NO2↑+2H2O
②4NH3+5O24NO+6H2O
(3)3Cu+2NO+8H+===3Cu2++2NO↑+4H2O
(4)加压、降温液化 NH3易液化
15.(13分)将32.64 g铜与140 mL肯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请回答:
(1)NO的体积为________L,NO2的体积为________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 mL a 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mol/L。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________g。
解析:(1)设混合气体中NO的物质的量为x,NO2物质的量为y。可得:x+y=0.5 mol(依据气体的总体积为11.2 L)。
3x+y=0.51 mol×2(依据“得失电子数相等”,左边的N得电子数,右边为Cu失电子数)
解方程组得:x=0.26 mol,y=0.24 mol
所以NO的体积为0.26 mol×22.4 L/mol=5.8 L;NO2的体积为11.2 L-5.8L=5.4 L。
(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考虑。HNO3在反应中要么变成气体,要么以NO的形式留在溶液中。
简洁算出变成气体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加入NaOH溶液至正好使溶液中Cu2+全部转化为沉淀,则溶液中只有NaNO3,其物质的量为10-3aV mol,也就是以NO形式留在溶液中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10-3aV mol。
所以,HNO3的浓度为 mol/L。(3)NO,NO2变成NaNO3需要失去电子总数等于Cu与HNO3反应时失去电子总数:0.51 mol×2=1.02 mol。
需要用做氧化剂的H2O2的物质的量为:0.51 mol。
也就是需要30% H2O2溶液的质量为:=57.8 g。
答案:(1)5.8 5.4 (2) (3)57.8
16.(13分)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的成分,将30 g合金溶于80 mL 13.5 mol/L的浓硝酸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6.72 L(标准状况下)气体,并测得溶液中c(H+)=1 mol/L,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仍为80 mL。计算:
(1)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2)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
解析:浓HNO3与合金反应后c(H+)=1 mol/L。说明硝酸过量且浓HNO3变成了稀HNO3,因此产生的气体是NO和NO2的混合气体。依据N守恒知: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等于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和,可首先计算出参与反应的HNO3,扣除被还原的HNO3即可求出与Ag+、Cu2+形成盐的NO的物质的量,然后列式求解。
(1)据N原子守恒1 mol HNO3―→1 mol气体(NO2或NO)
故被还原HNO3的物质的量为=0.3 mol
(2)设铜银合金中Cu为x mol,Ag为y mol
解得x=0.3 mol,y=0.1 mol
则银的质量分数为:×100%=36%。
答案:(1)0.3 mol (2)3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