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运行维护 一台 35kV 电力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 故障原因分析 付克勤 (璧山供电局,重庆 402760) 摘要:介绍了一台35kV电力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故障情况,分析了故障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关键词:电力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故障 中图分类号:TM4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8425(2009)11-0062-04 Fault Analysis of AC Withstand Voltage Test for 35kV Power Transformer FU Ke-qin (Bi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Chongqing 402760, China) Abstract:The fault of AC withstand voltage test for 35kV power transformer are intro- duced. The fault reasons are analyzed.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are presented. Key words:Power transformer;AC withstand voltage test;Fault 1 引言 电力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检测其 绕组对地及绕组之间的主绝缘强度, 是避免发生绝 缘事故的重要手段, 对决定电力变压器能否继续投 入运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电力设备预防性试 验规程》规定,对66kV及以下的变压器大修后必须 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其试验电压远远高于运行电压, 因此它属于破坏性试验, 试验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 接线和操作,否则会造成设备损坏。本文中笔者对一 台35kV变压器大修后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时发生的 10kV套管表面放电和试验设备损坏故障进行分析, 判定其原因是处于地网接地扁铁同一位置接地的试 验接地线脱落后在试验回路产生了过渡过电压。 2 故障经过 2006年7月28日,对一台大修后的35kV变压 器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其试验接线如图1所示。变压器 型号为SF9-10000/35,额定电压为(352.5%)/10.5kV。 大修后所有非破坏性试验(如绝缘电阻和介损等)数 据合格且注油后静置时间超过24h, 变压器高压侧 对低压侧及地的出厂交流耐压试验值为85kV,根据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现场大修后试验 电压为出厂试验电压的85%, 实际施加电压为 72kV。 试验变压器型号为YD-25/150,额定容量为 25kVA。 变压器高压侧对低压侧及地的电容量为5 569pF,当交流耐压值为72kV时,可计算出试验变 压器高压绕组输出电流为0.126A, 低压侧电流为 47.25A,试验变压器完全满足现场试验的需要。 按照图1接线,变压器低压绕组端头短接接地, 高压绕组端头短接与试验变压器高压输出绕组相 第 46 卷 第 11 期 2009 年 11 月 TRANSFORMER Vol.46 November No.11 2009 T1 T2 R1 R2 V G E mA V1 ~220 K 图1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接线图 Fig.1AC withstand voltage test connection diagram of transformer T1—调压器;T2—试验变压器;R1—限流水阻;R2—球隙保护 水阻;G—球隙;V—数显电压表;K—短路刀闸;mA—毫安 表;Bx—被试电力变压器。 Bx 付克勤: 一台 35kV电力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故障原因分析第 11 期 连, 所有设备接地线在地网扁铁同一点E处接地, 经检查接线无误后调整保护球隙间距离, 设定其放 电电压为82kV,随后开始对变压器高压侧进行交流 耐压试验,当试验电压升至72kV,正准备读取毫安 表电流数据时, 变压器10kV侧套管表面发生火花 放电,同时听见非常大的放电响声,试验变压器控制 开关跳闸,调压器自动回零。 经检查,所有设备接地 线均在接地点E处脱落, 毫安表mA及其短路刀闸 K、高压数显电压表V烧坏,分别测试试验变压器T2 高压对低压、高压对地、低压对地的绝缘电阻全部为 零,表明试验变压器绝缘遭到破坏。 3 原因分析 根据现场检查分析, 认为此次试验故障主要原 因是所有设备接地线缠绕一起后在接地点E处捆 绑在接地网扁铁上, 由于接地线采用多股细软铜丝 线,而且只缠绕了一圈,铜线很容易散开,使得接地 不牢固。 当试验电压升至72kV时,全部接地线在接 地网扁铁处松散脱落, 随后产生的过渡过电压造成 变压器10kV套管放电及试验变压器烧坏。 3.110kV套管放电原因分析 被试变压器高压侧对低压侧及地交流耐压试验 原理接线如图2所示,图中C1为被试电力变压器高 压绕组对地电容量,C2为低压绕组对地电容量,C12 为高压绕组与低压绕组间的电容量。 用介损测试 仪测得变压器高压绕组对低压绕组及地的电容量 Cg为5 569pF, 低压绕组对高压绕组及地Cd为9 139pF,高低绕组对地Cg+d为6 329pF。 根据电力变压器介损和电容量接线原理列出以 下三个公式: Cg=C1+C12(1) Cd=C2+C12(2) Cg+d=C1+C2(3) 计算出:C12= Cd+Cg-Cg+d 2 =4 189.5pF C1=Cg-C12=1 379.5pF C2=Cd-C12=4 949.5pF 正常情况下被试变压器低压绕组短接接地,相 当于图2中刀闸K1闭合, 低压绕组各点与地等电 位;当被试变压器低压侧接地线脱落后(低压绕组还 是短接在一起,不考虑低压绕组电感影响),相当于 K1断开。 假设t=0时,K1断开,断开前瞬间(t=0-),C2 上电压U2(0-)还是与地等电位,则U2(0-)=0;K1断 开后瞬间(t=0+),由于电容C2的电压不能突变,其初 始电压U2(0+)=U2(0-)=0,一定时间后,低压绕组对 地电压将达到一个稳态电压值U2p,此时变压器低压 绕组处于悬浮状态,位于高压对地的电场之中,稳态 电压值U2p将取决于高低压绕组间电容C12和低压 对地电容C2的大小, 由图2b等值电路图和电工原 理,可列出公式:U2p= C12 C12+C2 U,则U2p=33kV。 由于初始电压与稳态电压不同, 被试变压器低 压绕组上电压从零变为稳态电压33kV时必然有一 个过渡过程, 此过渡过程中会在低压绕组各点上产 生远远超过33kV的电压值, 根据电路原理中三要 素法得过渡过电压:U2=U2p+[U2p-U2(0+)]e-δt, 其中δ 为时间常数, 因此U2是随时间增加而逐渐衰减的, 可以看出在断开后瞬间即t=0时,U2有最大值且为: U2最大=U2p+[U2p-U2(0+)],则U2最大=233=66kV。 电力变压器10kV绕组出厂和大修试验电压值 分别仅为35kV和30kV, 因此,U2最大可能会造成变 压器低压侧绕组绝缘损伤, 经再次进行非破坏性试 验及交流耐压试验合格,表明电力变压器没有损坏, 可以继续投入运行。 试验时看见的10kV套管火花放电是由上述过 渡过程中产生的过渡过电压U2使套管表面空气间 隙击穿而产生的, 一般情况10kV套管表面放电电 压不低于74kV, 而 过 渡 过 电 压U2的 最 大 值 仅 66kV,不应该使套管击穿,但是,由于变压器低压侧 短接接地线脱落后搭接在变压器低压套管上, 减小 了低压套管表面沿面放电距离近一半, 其放电电压 也大大减小,因此,过渡过电压U2加在套管剩余表 面距离上很容易使其击穿而发生沿面放电现象。 3.2试验设备损坏原因分析 试验变压器高压输出绕组简化等值电路如图 3a所示,在工频电压作用下,匝间电容很小,容抗特 别大,不考虑匝间电容影响,另外与低压输入绕组间 的电容和互感也忽略不计。 毫安表并联的刀闸K在 升压过程中是闭合的,只有读毫安表时才断开。试验 变压器高压输出绕组末端X接地, 相当于刀闸K2 至T2 C12 C1 C12 C2 K1 U1=72kV 低压高压 U2 K1 (a)接线示意图(b)等值电路图 图2接地线脱落后低压绕组悬浮时电容分布 Fig.2Capacitance distribution during LV winding suspension and earth line drop C1 63 第 46 卷 闭合,在工频电压下绕组上各点电压是均匀分布的, 其值为U=U1(1- x L )(其中L为绕组长度,x为绕组 各点到首端A处的距离), 同样假设t=0时刀闸K2 断开,断开前瞬间t=0-时,U(0-)=U=U1(1- x L ),绕 组首端A处x=0,U(0-)=U1;在绕组末端X处,x=L, U(0-)=0,如图3b中斜线1。 当K2断开后瞬间t=0+ 时, 由于试验变压器高压绕组对地电容上的电压不 能突变,绕组各点初始电压U(0+)与t=0-时相同,即 U(0+)=U(0-)=U1(1- x L );而K2断开后达到稳态时试 验变压器高压输出绕组各点的稳态电压相同, 都为 Up=U1=72kV,如图3b中直线2。 由以上分析可知, 试验变压器高压输出绕组各 点初始电压分布与稳态电压分布不同, 因此从初始 分布到稳态分布也存在一个过渡过程, 在绕组上各 点产生过渡过电压, 它与被试电力变压器10kV绕 组各点过渡过电压不同,10kV绕组各点过渡过电压 大小相等且最大电压值出现时间一致, 而此处试验 变压器高压绕组上各点的过渡过电压大小不等且出 现最大电压值的时间也可能不同, 但电压最大值包 络线为图3b中虚斜线3,计算绕组各点最大过渡过 电压值的公式与前面相同:U最大=Up+[Up-U(0+)],则 U最大=U1(1+ x L ),当x=L时,U最大=2U1=144kV,即过渡 过程中试验变压器高压绕组各点都要产生一个最大 电压值,但在其末端X处产生的最大电压值比其他 任何点要高。 上述过渡过电压对试验设备危害非常大, 一是 由于试验变压器高压输出绕组越靠近末端X处,其 绝缘越薄弱,仅能承受3kV~5kV左右电压,过渡过 程中产生的高电压很容易造成其高压绕组对低压及 地绝缘击穿, 经解体检查发现绕组部分绝缘材料烧 焦,末端小套管表面有放电痕迹和末端引线烧断;二 是接线脱落后绕组末端过渡过电压作用于毫安表 mA及其短路刀闸K等试验设备上, 很容易使它们 击穿烧坏;三是数显电压表V接地线脱落后,试验 变压器首端电压使其烧坏;四是如果接地线脱落时, 试验人员正断开刀闸K读取毫安表数据,会危及试 验人员人身安全。 4 预防措施 针对此次交流耐压试验出现的故障情况, 笔者 从两个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一是改善接地方法;二 是改进毫安表接线和读数方法。 4.1改善接地方法 在试验接地方面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一是对 所有接地线与地网的连接采用螺栓等固定连接方 式,且必须牢固可靠;二是不同设备的接地线其接地 点不同,不能缠绕在一起接地,特别是被试设备的接 地线与所有试验设备接地线应分开接地; 三是要求 设备连接线或接地线的截面积足够大, 满足耐压时 动稳定和热稳定要求;四是试验接好线后,应由专人 进行检查,确认所有接线无误(包括是否牢固、对地 距离、安全距离是否足够)后才能进行试验。 4.2改进毫安表接线 本次试验中毫安表并联了一个刀闸K, 其作用 是防止短路电流烧毁毫安表, 只有对毫安表读数才 打开。从前面分析可知,试验过程中接地线脱落时试 验变压器末端产生的高电压作用在刀闸和毫安表上 会使其烧坏, 如果此时试验人员正打开并联刀闸K 读数会危及试验人员人身安全。 因此有必要对毫安 表接线进行改进,可将刀闸K改为LA型常闭按钮, 如图4所示。此按钮在升压过程中是闭合的,只有在 读毫安表时按下才打开,读完后自动闭合。读数时试 验人员可站在一定的安全距离外用一根绝缘棒按下 AN按钮,这档不会对试验人员造成伤害,如果看不 清楚毫安表刻度,可用望远镜读数。 图3试验变压器高压绕组等值图 Fig.3Equivalent diagram of HV winding of test transformer 至T1 A 至Bx U1 X K K2 U1 1 2 3 A 72kV 144kV L x X (a)简化等值电路图(b)电位分布图 mA AN mA X 图4毫安表并联按钮接线图 Fig.4Parallel switch connection diagram of milliumpere meter (下转第70页) 64 第 46 卷 级厚度的、以碳化物为主要成分的黑色外来层,从接 触工艺的角度看,这些外来层的导电性能较差,在瞬 时短路机械力作用下产生剧烈摆动后, 将可能使原 有的接触状态以平动旋转的方式发生, 相对接触位 置发生改变,在未进行接触工艺处理的情况下,使微 欧级的接触电阻出现数量级的增加, 将会使直流电 阻产生增大的变化。 由变压器在运行中发生的直流电阻不平衡率超 标故障点的案例统计情况可知, 当发生出口或近区 短路后,磷铜焊料焊接(A方式)和冷挤压(F方式) 的电气性能可靠性高于其他方式,以滑动接触(D方 式)、螺栓平面压接(B方式)出现故障的频率最高, 其他次之。从理论角度看,虽然总是因连接点的结构 和特性要求不同而采用相应的连接方式和工艺,但 是若当设计选型、制造工艺、运行维护存在不足,或 当发生超过设计值的出口或近区短路时, 则会发生 薄弱点的失稳现象, 导致直流电阻不平衡率超标情 况发生。尤其是在当前电网的系统容量日渐扩充,系 统短路容量日渐增大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日渐突出。 因而,当变压器发生出口或近区短路后,直流电阻测 试作为规程规定的检查试验规定项目之一, 足见该 项目对变压器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4 故障查找的基本方法 在查找直流电阻不平衡率超标原因时, 宜采用 以下方法: (1)根据被试绕组的接线方式,测定直流电阻不 平衡率的误差大小,判定测试值的准确性,以确认进 行故障诊断的目标值。 (2)及时对运行工况进行收集分析,尤其是当发 生出口或近区短路时, 充分了解故障现象和运行参 数,针对故障过程中的故障点、故障电流大小及持续 时间,进行关于热稳定状态的分析并作出初步诊断。 (3)对绝缘油进行简化、微水、气相色谱分析,并 针对材料与各气体组分生成的关系、产生的条件,以 及各项指标的测试结果所反映的变压器内部特征进 行判断。 (4)结合变压器器身的结构和工艺特点,综合分 析前述几方面的现状及要素,按照技术条件要求,可 对直流电阻不平衡率超标的故障点及故障原因进行 诊断,并可对故障损坏程度进行判断。 (5)确定故障点及原因,拟定处理故障的技术方 案,做好相应的物资准备,进行故障处理。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构成直流电阻不平衡率超标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了解、掌握变压器电性连接点的结构、 材料特性和工艺方法, 采用正确的运行方式和提高 检修维护工艺,对防止故障的发生有积极意义。在发 生故障后, 根据变压器的结构和连接点的特点,全 面、准确地收集故障过程的现象和参数,并结合电气 试验和化学分析结果, 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综合分 析,对于判断故障点和故障损坏程度,以及进一步采 取处置措施都是十分必要的。 收稿日期:2009-02-02 作者简介:殷德鉴(1956-),男,湖北大治人,内江电业局工程师,长期从事变压器检修及技术管理工作。 !!!!!!!!!!!!!!!!!!!!!!!!!!!!!!!!!!!!!!!!!!!!!! 5 总结 (1)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主要用于考核其主绝 缘状况,试验时应将被试绕组短接加压,非被试绕组 短接接地,以防绕组局部电位升高,损伤绝缘。 本次 试验虽然变压器低压侧绕组电压突然升高到66kV, 但没有造成损坏事故。 (2)对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所施加的电压较高, 现场试验接线时要求设备间连接线、 设备外壳接地 线、非被试绕组接地线必须保证连接良好可靠,且所 有试验接地线应不在同一处接地。本次试验中,由于 电力变压器非试验绕组接地线接地不良, 产生的过 渡过电压达到试验电压的2倍,烧坏了试验设备。 (3)交流耐压试验过程中读毫安表时,断开其并 联刀闸可能危及人身安全, 可采用LA型常闭按钮 代替并联刀闸,站在安全距离外用绝缘棒操作按钮。 参考文献: [1]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S]. [2]周长源.电路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收稿日期:2008-10-20 作者简介:付克勤(1969-),男,四川简阳人,璧山供电局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变电设备检修、绝缘监督管理和生产工作。 (上接第64页) 7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