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林市第十八中学14级高一上学期段考试卷化 学 命题人:廖玲秀 审题人:梁群英留意: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主观题必需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需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 :14 O:16 Mg:24 Al :27
2、 S:32 Fe:56 Cu :64 Br:80 第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一些城市多次毁灭雾霾黄色预警天气,致使高速大路关闭,航班停飞,雾霾主要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2、厨房中的化学学问很多,下面是有关厨房中的常见操作或者常见现象,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食醋不慎洒落到大理石台面毁灭腐蚀现象B做馒头用的发面中常加入少许碱面(小苏打)揉和C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毁灭红棕色斑迹D粗盐潮解3、除去铜粉中混的少量氧化铜,其中主要操作过程是A在空气中燃烧 B加适量稀硫酸、微热、过滤C加适量水、微热、过滤 D加适量稀硫酸
3、、微热、蒸发4、Na2O、NaOH、Na2CO3可按某种标准划为同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钠的化合物; 能与硝酸反应的物质;电解质;细分为:碱性氧化物、碱、盐;A B C D5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的是AAlAl2O3Al(OH)3NaAlO2BCu CuO Cu(OH)2 CuSO4 CNa Na2O2 NaOH Mg(OH)2 DFe Fe2O3Fe(OH)3 FeCl3 6、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便利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是A无水硫酸铜、硫酸铁 B硅胶、硫酸亚铁C食盐、硫酸亚铁
4、D生石灰、食盐7、下列分别和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A 蒸馏法是除去水中杂质得到纯洁的水的最好方法 B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C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D 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等杂质8、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Ba(OH)2=Ba2+(OH)22- BH2SO4=H+HSO4-CNaHCO3=Na+HCO3- DAl2(SO4)3=Al3+SO42-9、下列试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在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试验室常用此法制备Al(OH)3 B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5、无明显变化Al与浓硝酸不反应C将一小块Na放入CuSO4溶液中Na很快消逝Na 能置换出铜盐溶液中的铜 D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粉末变红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确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01molL1的NaOH溶液:K+、Na+、SO42、CO32B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C01molL1FeCl3溶液:K+、NH4+、I、SCND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Ca2+、Na+、CO32 、NO311、某同学欲配制含下列不同阴、阳离子的混合溶液,其中能配制成功的是AHCO3、H 、Cl、SO42 BAl3、H、Na、CO32 CAlO
6、2、OH、K、Na DMg2、Na、OH、SO4212、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确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复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D化合反应1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A明矾能在水中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CNa很简洁失去电子,常用作还原剂D Fe有较强的导电性,常用作导线14、对于2NaBrCl2 = NaClBr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既是置换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BCl2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C若有16g Br2生成,则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02NA个电子D钠元素在反应中价态不变,所以NaBr既不是氧化剂,又不
7、是还原剂15、下列溶液中含Cl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1mL 01molL1的氯化铝溶液B10mL 01molL1的氯化钙溶液C30mL 02molL1的氯化钾溶液D40mL 025molL1的氯化钠溶液16、下列试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配制5%NaCl溶液时,将称量好的NaCl放入烧杯中加适量的水搅拌溶解B配制1mol/L NaOH溶液时,将溶解后的NaOH溶液马上注入容量瓶C配制01 mol/L H2SO4溶液时,将量取的浓H2SO4 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D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放出,然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17、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LC
8、O所含原子数为15B常温常压下,48克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C标准状况下,224L H2中所含原子数为NAD标准状况下,1L所含分子数为NA/224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2AlO2+H2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Al3+3OHAl(OH)3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Fe3+Fe=2Fe2+DFeCl2溶液跟Cl2反应:2Fe2+Cl2=2Fe3+2Cl19、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氨水分别与盐酸、醋酸反应 B硫酸铜分别与BaCl2、Ba(OH)2反应C石灰石分别与盐酸、硝酸反应D稀硫酸分
9、别与Na2CO3、NaHCO3溶液反应20、泡沫灭火器内装的药液之一是饱和NaHCO3溶液,而不选用更廉价的饱和Na2CO3溶液。其缘由是NaHCO3比Na2CO3稳定,便于长期保存NaHCO3与酸反应产生气泡比Na2CO3快质量相同的两种钠盐,NaHCO3与足量酸反应产生CO2气体多产生相同质量的CO2,消耗的酸量NaHCO3比Na2CO3少A B C D 第卷(非选择题)4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21、(6分)关注饮用水,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回答下列三个问题:饮用水中的NO3- 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3-
10、还原为N2,其化学方程式为: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为 。用单线桥标出上述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和方向 当转移1mol电子时,标准状况下产生的N2 体积为 L 22、(10分)在试验室里,某同学取一小块金属钠做与水反应的试验。试完成下列问题:(1)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最先观看到的现象是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将钠投入水中后,钠溶化成一个小球,依据这一现象得出如下两个主要结论,请填写出其次个:钠的熔点较低, 。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不行能观看到的现象是 (填符号)。A有气体生成 B钠
11、溶化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的金属钙生成 D溶液变浑浊(3)写出Na 跟水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3、(12分)由单质A与化合物B两种粉末组成的混合物, 在确定条件下可按下图所示发生转化: 请回答:(1)A的化学式; B的化学式(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检验G中所含金属阳离子常用试剂为: ,用G溶液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4、(6分)在烧杯中盛有半杯的Ba(OH)2溶液,然后用滴管向烧杯中滴加H2SO4(装置如右图)。随着硫酸的滴入,电灯会渐渐变暗,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电灯完全熄灭。(1)该试验说明溶液的导电性与_有关。(2)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
12、式为_。(3)可以利用上述原理进行溶液浓度的测定。若烧杯中装有75mL 01mol/L Ba(OH)2溶液,当滴入25mL H2SO4时,电灯完全熄灭。试求该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5、(6分)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来配制480ml 02mol/L的稀硫酸,可供选择的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容量瓶托盘天平药匙(1)上述仪器中,配制过程中用不到的有_ 。(2)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mL(3)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可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 。(填代号)洗涤量取浓硫酸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定量瓶中。未等稀释后的硫酸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转移前,
13、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未洗涤稀释浓硫酸时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定容时,俯视刻度线14级高一上学期段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D 2、C 3、B 4、B 5、C 6、B 7、A 8、C 9、A 10、A 11、C 12、B 13、D 14、D 15、A 16、A 17、 18、D 19、C 20、A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30e21、 NaNO3 10Al+6NaNO3+4NaOH= 2.2422、(1)钠块表面由银白色变为暗灰色(或钠块表面变暗), 4Na+O2 =2Na2O (2) 反应放热 C (3)2Na+2H2O = 2Na+2OH +H2 23、 (1)A的化学式AlB的化学式Fe2O3 (2)2Al + Fe2O32Fe + Al2O3(3) (4)KSCN溶液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24、(1)离子浓度(2)Ba2+2OH-+2H+SO42-=BaSO4+2H2O (3)03mol/L25(1)(2)5.4m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