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文言文练习(1)精品文档1、画蛇添足楚有祠(c)者,赐其舍人卮(zh)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祠者:祠者:主持祭祀的人 舍人:旧时王公贵族家中的门客。 卮: 古代盛酒的器具。 相谓:互相商量,共同议论。引:拿起。且:准备。亡:失掉,指未喝上。1解释文中带点字字义:成( ) 之( ) 固( ) 终( ) 2句子翻译: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 3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2、 2、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l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注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耒: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笑:耻笑1解释文中带点字字义:释( ) 冀( ) 以( ) 治( ) 2句子翻译: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3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3、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注释】初:开始时 计无所出:计,计谋,策略。指想不出办法 俄:不久
3、但:只遂:于是1.解释文中带点字字义:执( ) 之( ) 至( ) 截( )2句子翻译: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3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4、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注释】且:将要 曝:晒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喙:嘴,专指鸟兽的嘴。即:就,那就。 舍:放弃。禽:同“擒”
4、,捕捉,抓住。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恐:担心1.解释文中带点字字义:伐( ) 过( ) 并( ) 愿( )2句子翻译: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渔者得而并禽之。 3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5、曾子杀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妻之市 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反:同“返” C妻适市反 适:往
5、 D特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2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译文:_ _ 3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答 :_ 6、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乃:(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 )元方入门不顾顾:( )2翻译下列句子。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6、委而去。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试揣摩下列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友人惭,下车引之。友人: 元方入门不顾。元方: 4你从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启示: 7、螳螂捕蝉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 )(2)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 )(3)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4)童子方欲弹黄雀( )2翻译下列句子。(1)螳螂方欲食蝉,而
7、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2)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 3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上文的大意: 4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8、铁杵磨针(方舆胜览)选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 (1)媪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成( )去( )方( )欲(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1)问之,曰:“欲作针。”( )(2)学而时习之( )(3)一日曝书画,牧童见之( )(4)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
8、( )3、翻译文中横线的句子。 9、欧阳修论作文(苏轼东坡志林)选文 顷岁(1)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2)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3);世人患(4)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5),多作自能见之。”注释(1)顷岁近年来。(2)乘间乘机,乘着间隙。(3)工精,妙。(4)患毛病、弊端(在于)。(5)指摘挑剔,批评。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尝( ) 术( ) 过( ) 疵(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3)多作自能见之(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
9、的诀窍是什么? 10、黄婉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注释】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思考与练习】1、解释:诏 奇 2、翻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11、凿壁偷光(西京杂记)选文 匡衡勤学
10、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 逮:及。穿壁:在墙上找洞。文不识:姓文名不识。资:借。大学:大学问家。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偿( ) 怪(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邻舍有烛而不逮。 B、匡衡勤学而无烛。C、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D、学而时习之。3、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以书映光而读之。 B、资给以书。C、非学无以致疑。 D、以此戒之。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5、由本文而来的一个形容勤学的成语
11、是 ,再写出三个由勤学故事而来的成语: 12、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窃入学舍( ) 辄默记( ) 儿痴如此 ( ) 恬若不见( ) 父怒挞之 ( ) 曷不听其所为?( ) 2、翻译 下列句子。王冕者,诸暨人。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3、你从本文中感悟到了什 13、强项尽忠后汉,董宣,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
12、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公主出行,以奴骖乘。宣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因赖(ch)“强项令”,出。(注:苍头,奴仆。骖乘(shng),古代乘车在车上右侧陪乘的人,叩马,拦马。帝,汉光武帝刘秀。项,脖子。1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因匿主家 匿:n,躲藏。 B宣候之 候:等候。C大言数主之失 数:sh数落、指责。D因格杀之 因:副词,于是、就。格:打、斗。E帝使宣叩头谢主 谢:感谢。 F强使顿之 顿:叩、磕。2判断翻译正误。A“主即还宫诉帝”公主立即回到皇宫向皇帝告状。( )B
13、“因敕强项令,出”(帝)于是称他为“强项令”,让他回去了。( )3概括董宣的性格特征: 14、俭啬老汉时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管理产业,聚敛无餍,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不得已而入内取十钱,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货财没官。注:辄zh,就。比:等到。寻:接着。他说:外传。1加黑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侵晨而起侵:渐近。侵晨,天刚要亮。B聚敛无餍 餍:(yn)满足。C闭目以授乞者以:把,其后省略了“之”,代钱。D我倾家赡君赡:shn,赡养。2判断语句翻译的正误。A“恶
14、衣蔬食”穿破旧的衣服,以草菜为食物。( )B“或人从之求丐”有个人跟着他,向他乞讨。( )C“自堂而出,随步辄减”从堂屋走出,随着脚步减少(准备送给乞者的钱)( )D“货财没官”财产没有交给官家。( )3老人给了乞者多少钱?( )4“闭目以授乞者”中“闭目”的细节与“我倾家赡君”这样的人物语言,表现了“老人”的什么特点? 14、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
15、;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守以卑者 ( )(2)博闻强记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3. 周公要告诫儿子的是: (用原句回答) 4. 读了本文,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15 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an),山门圮(pi)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 (zhao)数小舟,曳(ye)铁钯(pa),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账
16、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fei),岂能为暴涨携(xie)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a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e)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suo)逆流而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断欤(y)? 注释:河干:河边.(河:指黄河,历史上黄河曾流经沧州.)干,水边,河岸.
17、圮:倒塌 设帐:讲学,教书啮:本意是“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据理臆断: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臆断,主观地判断. 1、加点词语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A. 一寺临河干 临:靠近B. 阅十余岁 阅:看,C. 棹(zhao)数小舟 棹:名词作动词,划船D 遂反溯(suo)逆流而上矣 溯(s)流:逆流E. 湮(yan)于沙上 湮:埋没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3.“以为顺流下矣”表现了僧人的什么特点? 4、最后,在什么地方找到了二石兽? 5.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5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
18、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食马者 ( )(2)力不足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3. 概括前两个段落的大意。第一段: ;第二段:4.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参考答案】1、(1)同“饲”,喂养(2)充足2、拿着马鞭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呀!”3、第一段:伯乐对千里马命
19、运的决定作用;第二段: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4、世上不是没有人才,要害在于首先要有识才之人1.黄婉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文化常识】 “太后”及其他。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
20、皇”。“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思考与练习】1、解释:诏 奇 2、翻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2、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对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
21、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注释】粤中:今广东番禺市。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神格:神条与气质。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厅事:指大堂。火卒:军中伙夫。【文化常识】 象棋。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唐时加了
22、“炮”,到北宋时加了“偏”、“禅”,相当于“士”、“象”。至北宋末南宋初,中国象棋才真正定型:一副象棋32枚子,分将、士、象、兵、车、马、炮。【思考与练习】1、解释:署适弈对夸2、翻译:诸役以其幼而忽之;遽诘之曰;庄以实对;何难之有!3、曹植聪慧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注释】诗、论:指诗经和论语。赋:古代的一种文体。太祖:指曹操。论:议论。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的亭台。【文化常识】文学家曹植。曹植是曹操的儿子,字子建。他从小颖悟
23、,从上文看,十多岁时读过的书已相当多,而且文章也写得不错了。因富于才学,早年曾受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于是引起了其兄曹丕的忌恨。曹丕称帝后,曹植更受猜忌,郁郁而死。他的诗歌多为五言,前期少数伤口反映了社会的动乱与自己的抱负,后期则表现自己的苦闷心情。今有曹子建集。【思考与练习】1、解释:顾悉将诸援2、翻译:善属文;奈何请人;太祖甚异之3、理解:“可观”的意思是什么?4、默写七步诗。 4、鲍子难客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
24、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注释】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祖”。繁:毓。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蚋:一种吸血的小虫。囋:叮咬。【文化常识】 食客。春秋战国时期凭一技之长投靠贵族的人叫“食客”。权贵人家为了网罗人才及显示实力,多的有食客三千,少的也有数百。在食客中有的善出谋划策,有的善外交辞令,那些擅长于偷鸡摸狗的有时也能成为食客。食客中凭才能大小区分等级。【思考与练习】1、解释:和亦并类2、翻译:天之于民厚矣不如君言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3、题目“鲍子难客
25、”中的“难”,解释为。5、曹绍夔捉“怪”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亦愈。【注释】罄:一种打击乐器。和尚用来作佛事。术士:有法术的人。斋钟:寺庙里开饭的钟。律合:指频率相同。【文言知识】 说“彼”。“彼”有两个含义:一、指“那”、“那个”。上文“击彼此应”,意为敲击那个,这个就呼应。成语“此起彼伏”,意为这里起来,
26、那边下去。二、指“他”、“他们”。成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意为了解他们(对方)也了解自己,那么一百次战斗也不会有危险。又,“纵彼不言,吾不愧于心乎”,意为纵然他(他们)不批评,我在心里能不感到惭愧吗?【思考与练习】1、解释:已善俄作盛馔冀具讫2、翻译:僧俱以告当为除之僧苦问其所以6、杨亿巧对 寇莱公在中书。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好对。【注释】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中书:即中书省。寇准时任宰相。杨大年:杨亿,当时的文学家。【文化常识】 对“对子”。对“对子”是古代启蒙教育中的一项重
27、要内容。如“黑”对“白”,“天”与“地”。“白萝卜”对“紫葡萄”,其中“白”与“紫”均为表示色彩的形容词,而“萝卜”与“葡萄”又都是连绵词,所以这样对是合格的。若将“紫茶壶”对“白萝卜”就不行,因为一则“茶壶”不是连绵词,二则“茶壶”不能吃。对好“对子”,有利于日后作诗填词中运用对偶句。如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吧零丁。”这对偶句写得极好。对“对子”现在还有用,如写春联、鉴赏楹联等。【思考与练习】1、解释:为应声2、翻译:会杨大年适来白事3、理解:杨大年对的对子好在哪里?7、解缙敏对 解缙尝从游内苑。上登桥,问缙:“当作何语?”对曰:“此谓后边又高似前边。”上大说。一
28、日,上谓缙曰:“卿知宫中夜来有喜乎?可作一诗。”缙方吟曰:“君王昨夜降金龙。”上遽曰:“是女儿。”即应曰:“化作嫦娥下九重。”上曰:“已死矣。”又曰:“料是世间留不住。”上曰:“已投之水矣。”又曰:“翻身跳入水晶宫。”上本欲诡言以困之。既得诗,深叹其敏。 【注释】解缙:明朝人。内苑:御花园。上:指明成祖朱棣。【文言知识】 说“卿”。“卿”本是古代高级长官及爵位的称谓。西周、春秋时天子及诸侯下属的高级长官均称“卿”,如“卿大夫”(“卿”与“大夫”)。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有上卿、亚卿等。另外,它也是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上文“卿知宫中夜来有喜乎”中的“卿”,就是明成祖对解缙的称谓,相当于“您
29、”。“卿卿”是夫妻间的爱称,有时也用在朋友之间。红楼梦第五回:“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其中“卿卿”(即“你”)指王熙凤,含有嘲弄之味。【思考与练习】1、解释:对说方遽应既敏 2、翻译:上本欲诡言以困之。3、理解:“降金龙”的意思是 8、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承宫:东汉人。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樵薪:砍柴。执苦:干苦活。【文言知识】 说“经”
30、。“经”在古文中往往特指儒家经典著作。上文“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中的“经”,也指春秋。春秋是孔子编写的一部鲁国的编年史。孔子教育学生,以诗、书、礼、易、春秋为基本教材,世称“五经”。之后,儒家学派的人又以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俗称“四书”)作为经典必读书。所以后代有了“四书”、“五经”之说。【思考与练习】 1、解释:孤明庐笞2、翻译: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9、桓荣勤学不倦 桓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而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吧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注释】桓荣:东汉人。仓卒:匆忙,此指社会动乱。太常:职官名称,负责祭祀礼乐及选拔人才。【文言知识】 说“岂”。“岂”有两个常用义项:一、指“哪里”,表疑问。上文“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意为哪里知道学习的好处能像这样啊!“岂敢”即哪敢。二、指“难道”,表反诘。如“岂吾不若人”,意为难道我不如别人?【思考与练习】1、解释:初厄嗤应及2、翻译:而荣讲诵不息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 10、宋太宗学书 太宗朝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