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文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819884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文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文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文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文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文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烛之武退秦师精品文档第二单元烛之武退秦师教学目的: 1、概括全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归纳本课词类活用的类型、古今异义字和通假字等。 2、归纳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宾语前置句、判断句、被动句和省略句。 3、 学习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学习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学习难点: 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有关左传的内容 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文章内容 分析第一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天开始学习古代记叙散文。初中时我们学过曹刿论战,它是出自哪本书?对左传有哪些

2、了解? 1、了解左传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著。编年体就是按照年代的发展来组织、记叙历史事件的体例。如春秋、资治通鉴等。 先秦历史散文除了编年体外,还有国别体和纪传体两种形式。国别体是区分不同的国家,再按照时间的发展分别叙述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如国语、战国策等; 纪传体是司马迁开创的以记叙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如史记、汉书等。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zhun,义为解说,由此看出,左传是对孔子编著的春秋的诠释,解说。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这是朱彝尊经文考中对左传的高

3、度评价。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理解标题 学生翻译标题,(注意“退”、“师”二字)由此标题可以引起那些问题?何许人?为什么退?如何退?结果如何?二、整体了解课文1、请一生读课文2、概括事件 明确: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3、全体读课文提问:秦晋为什么围郑?能否从课文找句子回答学生回答后翻译“以其”一句,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两个典故

4、,晋文公逃难: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太子一死,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逃到别的诸侯国去避难了。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夷吾夺取了君位后,也想除掉重耳,重耳不得不到处逃难。重耳在晋国算是一个有声望的公子。因此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都愿意跟着他。他逃难路过郑国时,郑君没有以礼相待。晋和楚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郑国

5、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失败了。郑国感到形势不妙了,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也没能感化晋国。提问:郑国得罪了哪个国家?秦为什么出兵?秦晋之好,文中那句话讲到秦晋两国历史上有交往?“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秦晋两国是什么关系? 假如有人在办喜事,你只知道在那里张灯结彩,人们忙忙碌碌,而有一幅对联的横批是“秦晋之好”。你能判断是办什么喜事么?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到过很多国家。重耳到了楚国,受到优厚的招待,并许诺楚王,有朝一日两国交战先退避三舍。后来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是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今天两家要联姻,还说欲结秦晋,当由此而出。晋惠君死

6、后,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春秋无义战,找借口出兵,获取利益。三、学习第一段1、学生读第一段2、提问:第一段一共25个字,交代了什么内容?写出形式危急,攻打原因,为什么分兵驻扎?交代这点有何用意?为下文做伏笔。哪个词关键?军,于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 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 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南北夹击,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四、第二段:临危受命 提示要注意的词语:言于郑伯曰介宾后置,危危急,若,从听从

7、,辞推辞 通假字:已矣。尊称:子 “是”指代词,“也”表判断翻译:“臣之壮也”一句,“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概括第二段内容:郑伯于危急之中请烛之武前往秦营,烛之武不念个人私怨,慨然应允。提问:为什么先写辞?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

8、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先写烛之武年轻时没被重用的抱怨,再表现他以国为重,深明大义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习课文重要段落,了解写法教学步骤:一、学习第三段1、读第三段2、试翻译,提示词语夜名词作状语,既已经,亡灭掉 敢怎敢 执事敬称,鄙边邑,远远方的郑国, 陪增加,焉哪里,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共供,朝夕名词作状语,封疆界,唯希

9、望何厌之有?通假字,宾语前置 3、 了解内容提问:这一段主要写烛之武说退秦师。为什么能说退?说了那些道理?摆了哪些事实?亡郑危秦增加邻国的土地,邻国的实力雄厚了,秦国的实力也相对削弱了舍郑利秦以为东道主 (地理位置上,客观上)晋言而无信历史上,朝济而夕设版晋贪得无厌提问:语言表达上有什么技巧? 心理上赢得秦伯的好感,利用历史上秦晋的矛盾进行挑拨,利用秦的贪利心理 提问:烛之武是个什么人?义 勇 智(请学生举例回答)明确:清楚的思路,对秦穆公心里的准确判断把握,过人的外交辞令,支撑着一切的是他对国家的“义”,这才是他焕发光彩的地方。二、学习第四段1、读第四段,注意:微没有,因依靠,敝损害, 与结

10、交,武武德,其表商量或希望语气2、为什么要写第四段?交代晋退兵的情况,对整个故事有什么作用?首尾呼应。体现烛之武的说服意义,有波澜;还有什么?表现晋文公的政治才能,三个理由中中最重要的是“不智”, 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晋文公极富政治才能,经过几年经营,晋国国力大为增强,称霸的欲望迅速膨胀,而楚国却成了前进路上的最大障碍。公元前632年,晋楚兵戎相见,晋文公先是退避三舍,以报优待之恩,再联合齐、宋、秦之师破楚于城濮,从而使晋文公确立了继齐桓公之后的霸主地位。 三、总结全文1、回顾全

11、文,情节结构,危在旦夕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烛之武 夜缒而出 秦军乃还 智说秦军 晋亦去之转危为安2、叙事上的特点:语言精练,形象生动,故事波澜,取材详略得当。学生举例分析3、探究思考:由本文及曹刿论战的写作特点看左传的叙事艺术以今天的理念来审视“烛之武退秦师”这一历史事件,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四、课后作业:背诵全文,完成文后练习归纳整理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文言句式拓展阅读重耳之亡崤之战两篇文章附: 一、实词 1、贰 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从属二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

1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许 答应,听从。(例:“许之。”、“许君焦、暇”) 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qu皇宫,引申为朝廷 (城阙辅三秦) qu通“缺”(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ju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若不阙秦) 5、微 轻微 人微言轻(成语) 暗暗的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稍微,略微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 衰败国势衰微。 幽微,精妙。微言大义(成语) 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如果没有。(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13、6、敝 坏,破旧。 敝帚自珍(成语) 谦词敝人 疲惫(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损害,衰败。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7、军:驻扎 (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二、虚词 1、以 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

14、能)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三、词类活用 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四、通假字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 共其乏困(共,通“供”) 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秦伯说(说,通“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五、古今异义的词语: 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六、本文重要的文言句式 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