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仓库报废品处理流程
精品文档
1. 目的:
为有效控制不良产品的报废,使不良产品的报废得到合理、快捷之处理,特制定本流程。
2. 范围:
凡公司物料(采购物料、外协物料)、半成品生产、成品检验、客户投诉品中出现的不良报废处理,皆适用之。
3. 权责:
3.1. 生产部/物料员:负责对生产中出现的物料、半成品、成品不良品进行整理、分类、审批会签及办理退库;
3.2. 开发部/工程师:负责ECN变更后引起的相关物料报废的提出;
3.3. 品管部/工程师:负责对试验品报废的提出、其它报废品进行退库和报废前的检验及判定;
3.4. 工程部/PE:负责对报废品的原因分析及对不合格品返修价值判定;
3.5. PMC部/仓管:负责对报废品的储存、标识,进出库手续的办理,以及对外协品、采购品及超过期限的物料、半成品、成品报废的统计、核算、申请及签核;
3.6. 采购部/经理:负责报废品收购商的寻找及出售的询议价;
3.7. 财务部/出纳:负责对报废品出售价格的批准及出售时数量的确认与收款;
3.8. 各部门/经理:报废品收购商的寻找及出售;
3.9. 人力资源部/行政主管:报废品出售的询议价、变卖或销毁的执行。
4.作业流程:
执行部门/岗位
活动流程图
输出
活动要求/说明
生产部/物料员
开发部/工程师
品管部/工程师
PMC部/仓管员
是
否
不良品的提出
不良品的判定
不良品退库
退料单
ECN
报废单
品管部/品管员、工程师
品管检验报表
品质异常单
PMC部/仓管员、主管
物料报废申请单
5.作业内容:
节点活动
工作内容详细描述
1.不良品的提出
在正常作业过程中,任何发现不良部门都有责任及义务及时将不良提报出来,根据不良发生的不同阶段,不良品应由不同的部门提出:
1.1 针对生产制造过程中发现的不良品,生产作业员应及时反馈,产线组长确认不良成立后应及时提出,由品管部予以确认;
1.2 针对开发或工程发出ECN而引起的物料变更,开发部有责任及义务在ECN变更通知中注明清楚旧物料如何处理(包括在制品、半成品、原材料及在途物料);
1.3 针对品管试验或检验产生不良,品管实验员及检验人员应及时提出,由品质工程师或品质组长予以确认;
1.4 仓库库存超过物料或成品有效保存期限等,由仓管员开出《库存重检报告单》经主管审核后,交给品管部,品管部安排人员予以确认;
2.不良品判定
品管部接到不良反馈后,应根据物料或成品实际状态与相关品质标准确认不良是否成立:
2.1材料不良(包括采购物料、外协物料及库存物料),由品管部IQC予以判定;成品/半成品由品管部IPQC或OQC予以判定,其判定方法如下:
2.1.1成品或材料效果、结构问题应对比开发标准样品或留样及图纸对比判定;
2.1.2光电参数应结合各客户的机差数据作参考对比判定;
2.1.3其它发光效果问题有需要时,应找出对应的LCD组装综合判定;
2.2 为了对不良的准确责任认定及原因追查和预防措施实施,有效减少因不良误判给公司带来损失,故对不良判定相关权限设立如下:
2.2.1 材料或成品不良,单笔金额500元以下,由品质检验员提出后,品质主管予以确认;
2.2.2 材料或成品不良,单笔金额500-1000元,由品质经理予以确认;
2.2.3 材料或成品不良,单笔金额超过1000元,由分管副总予以确认。
3.不良品退库
不良经品质确认成立后,方可办理不良退库手续:
3.1 针对生产制造过程中不良,生产部应清理不良产品物料,物料不良生产应按“来料不良”或“制造不良”区分,经品质IQC确认OK后方可办理退库手续;针对成品或半成品不良,品质IPQC及OQC确认OK后,生产部应安排拆分成单一部材后开出退料单,经IQC确认后由生产物料员办理退库手续;
3.2 针对品管实验或客退不良,经品质试验人员拆分成单一部材后,由品质工程师开出退料单,办理不良退库手续;
6.相关文件: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设计变更控制程序》
《制程质量控制程序》
7. 表单记录
《纠正预防措施单》
《设计变更通知书》
《入库单》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