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运动和力实验探究练习一教学文案.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817794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和力实验探究练习一教学文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运动和力实验探究练习一教学文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运动和力实验探究练习一教学文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运动和力实验探究练习一教学文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运动和力实验探究练习一教学文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运动和力实验探究练习一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运动和力实验探究练习一运动和力实验探究练习一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与力作用的相互性 1为了探究力能否使玻璃瓶发生形变,甲同学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于是他得出结论: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乙同学认为力使玻璃瓶发生的形变并不是水面上升的唯一原因,该装置不能实现实验目的。丙同学却认为可以实现,只需修改实验步骤。主要步骤如下:用较大力挤压瓶壁,水面上升高度记为 h1,松手后水面落回原处,再用较小力挤压瓶壁,水面上升高度记为 h2。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

2、)根据甲同学的操作,你认为使水面上升除了玻璃瓶形变还有可能是:。(2)丙同学两次挤压需要控制 相同。(3)若实验结果能说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则 h1和 h2的关系是 。2为了验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及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整个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 A、B两木块叠放在一起,两个轻质弹簧测力计 C、D的一端与两木块相连,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 E、F上,如图甲所示。(1)在甲图中,缓慢向两侧移动铁架台 E和 F,保持木块 A 与 B位置不动,整个装置静止后,木块 A 所受摩擦力 fA的方向向 ,大小应该等于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填“C”或“D”)。(2

3、)实验中发现,弹簧测力计 C的示数不等于弹簧测力计 D 的示数经过讨论,同学们完善了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放置细圆木条是为了消除 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3)同学们利用完善后的装置重新进行实验,整个装置静止后,弹簧测力计 C的示数为2N,弹簧测力计 D的示数如图所示为 N。(4)请你写出利用完善后的实验及数据分析验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及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的过程:。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3如图所示,是两位同学用两根弹簧测力计做的研究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之间关系的实验,请对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表述判断正误。(图中 A、B 两弹簧测力计均处于静止状态)(1)图中的 F甲和

4、 F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弹簧测力计 A上显示的是 F甲的大小 (3)弹簧测力计 B 上显示的是 A对 B的拉力 (4)A对 B的作用力方向向左,而 B对 A的作用力方向向右 (5)A与 B的相互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 (6)A与 B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在对方弹簧测力计上直接读出,由实验可知满足大小相等的关系 弹簧弹力与重力弹簧弹力与重力的的特点特点 4课外学习小组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的拉力的关系”实验时,实验数据如表。拉力 F/N 0 0.5 1 1.5 2 2.5 3 3.5 4 弹簧长度/cm 22 23 24 25 26 27 28 28.5 28.6 根据实验数据,你认为:(1)

5、用这样的弹簧能做一个测量范围是 的测力计;(2)在一定范围内,弹簧所受的拉力 F与伸长量L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是 ;(3)当悬挂物体后,弹簧长度是 25.5cm,那么该物体向下拉弹簧的力是 N。5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做了如下探究。(1)实验过程中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电子测力计水平拉伸,则墙对弹簧的拉力与电子测力计对弹簧的拉力是一对 (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如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簣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1 2 3 4 5 6 甲弹簧的长度/cm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

6、.0 乙弹簧的长度/cm 6.0 7.5 9.0 10.5 12.0 13.5 15.0(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一定条件下,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3)如图所示的 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则精度较高的是 (选填“A”或“B”)测力计(4)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原长的关系:。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6小明在选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发现测量大小相同的力时,用不同规格的测力计,弹簧伸长的长度不一样。对哪些因素会影响弹簧的伸

7、长量,小明有三种猜想:猜想 1:制造弹簧所用的材料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猜想 2:弹簧的原长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猜想 3:弹簧的粗细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小明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测出两根弹簧的初始长度 L1、L2;如图所示,固定弹簧的一端,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弹簧,测出两根弹簧的对应长度 L1、L2;改变拉力的大小,重复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1)该实验方案研究的是猜想 (填写序号);(2)实验方案中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这样做的目的是 。(3)实验方案中“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表明弹簧的伸长量还与 有关。(4)探究此猜想需要研究和比

8、较的物理量是 和 。7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 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 F与弹簧的伸长量 x作出的 Fx 图线如图所示。(1)由图甲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 1N,弹簧的伸长量增加 cm;(2)分析图象,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该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4)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5)某条弹簧不受力的时候长 20cm,1N 的力能使弹簧伸长 1cm。如果在不超过弹簧限度的条件下,在弹簧的两端各用 5N的力沿相反方向拉弹簧(如图乙所示),弹簧的长度是()A.30c

9、m B.25cm C20cm D不能确定 8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弹簧的伸长跟拉力的关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他先在木板上标上 07.00cm的刻度。把木板竖直放置,在弹簧下端挂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 50g)。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当挂三个钩码时,指针所对刻度如图乙,请在表中填写此时弹簧的长度和弹簧的伸长量。(2)分析表中弹簧的伸长跟拉力的数据,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3)小明想用该装置设计一个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他找来一个质量为 100g的小桶,挂在弹簧下面的挂钩上,测量时,在桶中加满待测液体,根据指针指示的刻度,就

10、能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该“密度秤”的零刻度线应在 cm刻度处。在桶中加满水,指针指在 4cm刻度处,如图丙,则该小桶的容积是 cm3。该“密度秤”能测量的最大的密度是 g/cm3。利用现有的长度刻度线作为该“密度秤”的刻度线,则该“密度秤”的分度值是 g/cm3。小明想增大该“密度秤”的量程,在不更换弹簧的前提下,你的办法是 (只要一种即可)。钩码个数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弹簧长度/cm 2.00 2.50 3.0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7.00 弹簧的伸长/cm 0 0.50 1.00 2.00 2.50 3.00 3.50

11、4.00 4.50 5.00 9归纳式探究研究金属杆承受拉力的能力:科学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金属杆的伸长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现在,我们要知道一根长度为 2.5m、横截面积为 0.8cm2的金属杆 A,最大伸长 0.4m时所能承受的拉力,但是直接对 A 进行测试有困难,因此我们就对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规格的样品进行了测试测试中,所用拉力 F始终为 1000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回答:长度 l/m 横截面积 S/cm2 伸长l/cm l 0.05 0.16 l 0.10 0.08 4 0.20 0.16(1)l=k ,其中 k=(填上数值和单位)将数据表格形式变成公式形式,这里运用的科学方法

12、是 法(2)金属杆 A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N。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0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钩码(弹簧原长为 l0),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如图 1 所示。如表是他实验记录的数据,实验时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弹簧很轻,自身质量不计。(g=10N/kg)钩码质量 m/g 0 30 60 90 120 弹簧长度 L/m 0.06 0.072 0.084 0.096 0.108 (1)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弹力 F与弹簧伸长量 x的关系式是 ;(2)该同学将上述两根同样的弹簧按图 2 串联起来,下面挂重为 G的钩码时,甲、乙的伸长量 x甲 x乙(选填“大

13、于”、“等于”或“小于”);(3)该同学又将这两根弹簧按如图 3 并联起来,下面挂重为 G的钩码时,乙弹簧长度的表达式 L乙=。11两同学合作测量弹簧秤中弹簧每拉长 1cm需要的力的方法如图。将两个相同的弹簧秤(量程 5N)钩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弹簧秤示数为零时,提钮 A、B之间的距离是30.00cm(未画出);向两边缓慢拉弹簧秤到某一位置静止后,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弹簧秤的读数为 N;若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弹簧每拉长 1cm需要的拉力为 N。12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 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 图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此时弹簧的伸

14、长量为 x1,并处于静止状态 图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 F的拉力作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x2,并处于静止状态 图中弹簧的左端挂一小物块,物块在粗糙的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x3 则 x1、x2、x3的大小关系是:x1 x2,x2 x3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3小明的爸爸准备购买一辆 SUV型(运动型多用途)轿车,可是上网搜索后有人说这种车重心较高,汽车容易翻倒小明有些怀疑,通过观察家里台灯、照相机三脚架的稳度(即稳定性)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他首先特别制作了甲、乙、丙、丁四块质量相同、除甲底面积较大外其他外形完全相同、重心(见图中的

15、黑点)高低不同的圆柱体,然后将它们依次放在木板上(物体不滑动),慢慢转动木板,直至圆柱体翻倒,记录此时木板转过的角度,记录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重心离支持面高度 低 低 中 高 物体刚好翻到时木板转过的角度 最大 大 较大 小 稳度 最大 大 较大 小(1)小明是通过 来判断物体的稳度(2)分析数据 (填实验次数的序号)可以得出:底面积相同时,重心越高,稳度越差(3)分析小明的实验数据,发现物体的稳度还与 有关 14某研究小组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时,获得了老师给的一个素材:2016年 8 月 10日伦敦奥运会,我国选手石智勇在男子 69kg举重中强势夺金,他的挺

16、举成绩是 190kg,若只给你弹簧秤和若干个钩码,你能否得出石智勇在挺举中杠铃受到的重力?于是小组成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1)实验记录如表。钩码数/个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G与 m 的比值N/kg 2 0.1 1 10 4 0.2 2 10 6 0.3 3 10 8 0.4 4 10 探究过程中,在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实验器材使用若干个质量均为 50g的钩码而不使用其它物体,选择使用钩码的好处是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可能的结论是 。石智勇挺举中杠铃受到的重力是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某同学根据自己测量的数据,绘制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17、(数值省略),你认为该同学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力与运动力与运动的的关系关系 15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还要注意运用科学方法。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以下为他的设想步骤: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1)把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是 (选填序号

18、)。(2)在上述的设想实验步骤中,有一个是实验事实,其余是推论,属于可靠实验事实的是 (选填序号),属于理想化推论的是 (选填序号)。16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与此类似,人们为研究质量不同的物体在真空中的下落快慢,做过下面的理想实验:将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金、铅、木三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三种密度不同的介质中(介质1介质2介质3),在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比较三个小球下落的情况,如图所示。由实验可知:(1)在同种介质中,下落速度最快的是 球(选填“金”、“铅”或“木”);(2)介质密度越小,三个小球

19、下落时的速度 ;(3)进一步推理可得,当三个小球在真空中下落时,。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7当雨滴从高空下落时会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研究发现,同一雨滴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下落速度和所处环境空气密度有关,表是对一重为 2.5103牛的雨滴进行研究得到的数据 实验序号 空气密度 气(千克/米3)下落速度 V(米/秒)所受空气阻力 F阻(103牛)1 0.4 2 0.13 2 0.8 2 0.26 3 1.0 2 0.325 4 1.0 3 0.73 5 1.0 4 1.25 由上表实验数据可知,雨滴在密度为 0.4千克/米3的空气中以 2米/秒速度下落时所受合力为

20、牛。由上表中实验序号 1与 2 与 3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当 相同时,。由上表中实验序号 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到该雨滴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下落速度的关系。请计算当该雨滴受到的空气阻力为 1.625牛,并以 4米/秒的速度下落时,所处环境空气密度应满足的条件:气=千克/米3 18小明利用如图 1 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

21、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选填“a”、“b”或“c”)。(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5)关于该实验,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错误的是()A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水平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前运动时,惯性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C实验中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22、和理想实验法 D通过三次实验,并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6)如图 2,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试运用力与运动的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木块与小车的接触面粗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一对平衡力 B若木块与小车的接触面粗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作用 C若木块与小车的接触面光滑,小车加速时木块仍保持匀速向右运动 D若木块与小车的接触面光滑,小车突然减速时木块会向右倾倒 19“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1)伽利略经过如图所示的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

23、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会一直运动下去,结合伽利略的结论写出图中各实验和推理的先后顺序:(用字母表示)(2)笛卡尔在伽利略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点的方向,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尔的观点有什么不足?。20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他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 2N的钩码,拉动钩码作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同时显示了钩码在各种运动情况下受到的拉力。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由图(

24、a)、(b)、(c)可知:;(2)由图(c)和(d)可知:;(3)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请在(e)中标出指针大致的位置;(4)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拉动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 st 图象如图(f)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 F1、F2,则 F1和 F2的大小关系是()AF1F2 BF1=F2 CF1F2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5)该同学想起在体重计上测体重的情景。静止时,体重计的示数为 550N,当从站立到迅速蹲下的过程中,可看作先加速向下运动,然后减速向下运动,最后静止,根据以上的结论可知体重计的示数变化为()A一直小于 550N 最后等于

25、 550N B先大于 550N,后小于 550N,最后等于550N C一直大于 550N 最后等于 550N D先小于 550N,后大于 550N,最后等于550N 21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小球和弹簧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与探究(不考虑空气阻力):让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如图甲),在刚接触轻弹簧的瞬间(如图乙),小球速度为 5m/s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如图丙)的整个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 v和弹簧缩短的长度x 之间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其中 A 为曲线的最高点,已知该轻弹簧每受到 0.1N 的压力就缩短 1cm,并且轻弹簧在全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1)从

26、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2)实验中所用小球的重力为 N。(3)如图,当弹簧的压缩量最大时,小球的速度为 0,此时小球处于 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22为了研究物体在两个力作用情况下的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之间的关系,某小组同学利用两辆小车、光滑平直轨道、测力计、秒表、刻度尺等实验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方向相反的两个水平拉力 F1和 F2拉着小车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用测力计测出 F1和F2 的大小,用秒表、刻度尺等器材测出小车在不同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m小车1m小车2)次数 F1、F2大小 时间(S)路程/Cm 0 1 2 3 4 5 6

27、 7 8 1 F1=F2=10N(小车 1)路程/Cm 0 0 0 0 0 0 2 F1=F2=10N(小车 1)路程/Cm 0 2 4 6 8 10 12 14 16 3 F1=10N F2=5N(小车 1)路程/Cm 0 1 4 9 16 25 36 49 64 4 F1=20N F2=10N(小车 1)路程/Cm 0 2 8 18 32 50 72 98 128 5 F1=20N F2=10N(小车 2)路程/Cm 0 3 12 27 48 75 108 147 192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在水平方向

28、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选填“改变”或“不变”)请你根据所归纳的结论,把实验一中的数据补完整。(2)分析实验三或实验四中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在水平方向 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3)综合分析实验三和实验四,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受到共线、反向的两个差值不同的力作用时,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程度不同,且 。(4)综合分析实验四和实验五,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的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相同时,在相同的时间内,。(5)某同学对后面四次实验进行综合分析以后,认为:“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物体就会运动”你认为该同学的观点是 的(选填:A正确;B合理,

29、但不完整;C 错误)。23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纸锥和小金属球来研究“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关系”,取三个相同的纸锥,每个纸锥的质量为 m,并编号为甲、乙、丙,其中在乙纸锥内固定质量为3m的小金属球,在丙纸锥内固定质量为 8m的小金属球。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自由落下,并以竖直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纸锥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三个纸锥在在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2)对于图中这段运动过程,甲、乙、丙三个纸锥的速度之比是 1:2:3;它们所受的空气阻力之比是 ;由此可以得出

30、的实验结论是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4七年级 2班的同学正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小南同学按如图甲进行实验。实验时,他发现在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的砝码时,木块 A处于静止状态;若继续将一个质量较小的砝码轻轻放在右盘后,观察到木块 A 状态没有改变,则此时木块受力 (选填“平衡”“不平衡”)。经同学们的提醒,小南改用图乙所示的小车 B替换木块 A进行实验。这样操作是为了使用 的方法来减小 。(2)另一个同学小晨用图丙中所示的硬纸片 C替换木块 A进行实验。相比于小南选用的装置进行实验,小晨选用的实验装置更利于探究

31、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具有 的特点。她在实验中,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定滑轮,在吊盘里面放入砝码,为了使小卡片平衡,应该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并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的大小 。为了验证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时,则要进行的操作是 。(选填:改变两侧砝码的质量;用剪刀将卡片剪开;将卡片扭转一定角度后释放)(3)丽丽同学在装置选择时使用了如图丁所示的器材,且在左右支架上装配滑轮时没有安装在同一高度,你认为她能否用不调节定滑轮的高度直接进行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25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

32、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 (填“翻转”或“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A小卡片容易扭转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5)小华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

33、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在 (填“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或“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有关摩擦力的实验探究有关摩擦力的实验探究 26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t1 时间内木块保持静止状态,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t2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机对数据

34、进行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回答下列问题:(1)当用 F=5N 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若用 F=6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2)如图丙所示,为研究滑动摩擦力 F滑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 F压大小的关系,在重力为 17N的木块上每次增加 1N 重的砝码,分别用水平拉力 F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测量数据如表:木块对水平面压力 F压(N)17 18 19 20 21 水平拉力 F(N)5.1 5.4 5.7 6.0 6.3 根据表格数据,得出滑动摩擦力 F滑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 F压大小的关系式为 2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影响

35、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木板 P 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 Q放在木板 P 上,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一端挂在木块 Q上,拉动木板 P,木块 Q稳定时,读取测力计的示数。回答下列问题: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是为了测量 。(填序号)A木板 P 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B木板 P 受到木块 Q 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C木块 Q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D木块 Q受到木板 P 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用相同的木板 P 和木块 Q,在木块 Q上放不同个数的砝码,拉动木板 P 快慢相同,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及对应的砝码个数。这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的关系。用相同的木板 P 和木块 Q,发现拉动木板 P 的快慢不同时,测力

36、计的示数相等。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28在“测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 (1)小红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实验时她应将木板置于水平桌面儿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做 运动,这时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才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小红按图 1所示的方法操作,记录了几次木块的运动状态及弹簧测力计示数如下表所示(每次都是同一木块与木块儿接触)由表中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在这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 次是相同的。实验次数 木块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示数 F/N 1 加速 0.8 2 匀速 0.7

37、3 减速 0.6(3)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小明用相同的实验器材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 2 所示,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勾住长方体木块,木块下面是长木板,实验时拉动长木板,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可测出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图2 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N,方向水平向 。(填“左”,“右”)(4)拓展探究:如图 3 所示,A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 v1开始向右运动,同时物块 B 在 A的上表面以速度 v2开始向右运动,且 A、B接触面粗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 v1=v2,A、B 之间有摩擦力 B若 v1v2,A受到 B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若 v

38、1v2,B 受到 A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D当 v1v2或 v1v2时,A、B 之间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29小华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实验中,他用垂直于竖直墙壁的力 F压把物体压紧在墙壁上,同时用竖直向上的力 F匀速拉动物体向上运动(如图甲),在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F压来改变物体与墙壁之间压力的大小。经过多次实验测量 F压、F,记录了实验数据(如表)。实验次数 1 2 3 4 5 F压/N 1 2 3 4 5 F/N 1 1.2 1.4 1.6 1.8(1)实验中,拉力 F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f;(2)根据表中

39、测量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 f与压力大小 F压之间的定量关系式 ;(3)物体重力大小为 N。30“摩擦力大小是与压力有关,还是与重力有关?”,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如表:实验步骤 台式测力计示数 F/N 金属盒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示数 f/N 把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在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测力计示数 4.8 4.8 1.9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将质量不计的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重复步骤的实验 3.2 4.8 1.2 往金属盒注入适量的沙子,使台式测力计示数的为 4.8N,重复步骤的实验 4.8 6.4 1.9(1)此实验是根据 原理测出

40、摩擦力大小的(2)实验步骤使用氢气球是为了改变 大小(填“压力”或“重力”)(3)根据实验步骤、的数据 (填“能”或“不能”)说明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4)与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金属盒测量摩擦力相比,拉动白纸进行实验有许多优点,以下 不是其优点 A不需要匀速拉动 B测力计示数稳定 C实验更容易操作 D实验原理更合理 31在学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柯还是认为: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于是张老师用如图装置与他一起实验。步骤一:将铁块挡在木板上,往砂桶中加入一定量细沙,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 5.00牛,水平向左拉动木板,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记录。步骤二:换用质量不同、粗糙程度和底面积都

41、相同的铁块,重复步骤一,记录结果如下表:实验次数 质量不同的铁块 压力传感器示数(牛)拉力传感器示数(牛)1 小 5.00 2.10 2 中 5.00 2.11 3 大 5.00 2.11 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 1 次实验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2)实验中能否用钩码代替细沙?并说明理由;(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小柯认为:该实验中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要尽量光滑,否则会使拉力传感器的读数偏大,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合理,为什么?。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32某同学研究问题是:汽车向前运动的推动力施力物体是发动机,还是地面?(1)该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利用玩具车设

42、计对比实验:如图 1 甲将玩具汽车用细绳悬吊于空中,开动电动机,汽车不前进;将玩具汽车放置在木板上,开动电动机如图 1乙,汽车前进;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汽车向前运动的推动力的施力物体是 。(2)该同学继续进行实验:如图 2,开动电动机,将玩具车在垫有易滚动的笔管(或轮子)的木板上运动;观察到木板后退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汽车向前运动的推动力是 ,并阐述其理由 。33某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绳的另一端悬挂托盘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43、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测量滑块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选项前的编号)木板的质量 m1,滑块的质量 m2,砝码的质量 m3,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m4(2)滑块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 f=(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3)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4)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5)为了避免该实验的不足,小刚改为向左水平拉动木板,同时把砝码和托盘换为弹簧测力计且固定(如图乙所示),来测滑块的滑动摩擦力,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是 ,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摩擦力将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偏大或偏小都有可能”)(6)小刚在改正了乙图装置的情况下,正确的测出了滑动

44、摩擦力的值,并改变放在滑块上的砝码,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摩擦力 F摩与作用在木板表面的压力 F压的关系图象如丙图所示;把木板换成铁板,再改变放在滑块上的砝码,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了得到摩擦力 F摩与作用在铁板表面的压力 F压的关系图象如丁图所示由图丙、丁可知:木板的粗糙程比铁板 (选填“大”“小”或“无法确定”),当滑块与砝码的总重力为 6N时,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N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34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逐步向小桶加沙子,读弹簧测力计示数 (1)要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必须 拉动物体(2)小梦分别对物体在静止状态和

45、运动状态下受摩擦力情况进行了研究,并绘制了图象,如图 2 所 示请比较图象中 A、B两点处力的大小(填“”、“”、“=”或“不能确定”):FA fAFB fB(3)试验中小桶和沙子的总重力 (填“能”或“不能”)替代弹簧测力计示数 35一质量均匀分布、正反面相同的长方形木板,以中线 MN为界,对比观察左右两部分,发现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样,哪一侧更粗糙?同学们进行了研究(1)小华将滑块放在木板上,通过细线和固定的测力计相连,如图甲所示水平向右拉动木板,待示数稳定时,记下滑块经过左、右两部分时测力计的示数 F左和 F右,若 F左F右,则木板的 侧更粗糙,实验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

46、板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小华左右手戴上同样的手套,木板水平对称地放在左右手上,现左手向左、右手向右,使两手距离快速增大,若木板向左运动,则木板 侧更粗糙(2)小明用图乙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A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 MN左右两侧的 P、Q点,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 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越过 MN但不滑离木板 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 MN后滑行的距离 x1和 x2 小明想根据 x1和 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为能根据 x1和 x2的大小关系作出正确判断,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3)小红使滑块分别从左右两侧滑上木板,测出滑块运动的速度,作出滑块从两端分别运动至 MN过程中的速度 v和时间 t的关系图线如图丙,则图线 (选填“a”或“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判断的依据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