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史第三章 题精品文档第三章 辛亥革命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甘心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事件是( )。A八国联军侵入北京 B镇压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的签订D戊戌政变 2.“人民无法再照旧生活下去、清政府无法照旧统治下去”这句话,描述的是( )的中国社会情况。A.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来临前B. 义和团农民运动来临前C. 戊戌变法来临前D辛亥革命来临前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 )。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C工人阶级 D农民阶级 4.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年颁布的一部所谓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C明定国
2、是诏 D商律 5.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兴中会 B国民党C中国同盟会 D华兴会 6.1895年春,兴中会设总部在( )。A广州B上海C香港 D东京 7.1904年,孙中山发表的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的文章是( )。A革命军 B警世钟C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D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8.中国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是(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C光复会 D国民党 9.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A兴中会的成立 B广州起义C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D三民主义的提出 10.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A新民丛报B民报C时务报D国闻报 1
3、1.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于( )。A广州 B上海C香港 D东京 12.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是( )。A兴中会的革命纲领 B三民主义学说和纲领C中国国民党章程 D钦定宪法大纲 13.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保路运动 B武昌起义C黄花岗起义 D中华民国成立 14.武昌起义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推举的都督是( )。A孙中山 B黎元洪C黄兴 D段祺瑞 15.保路风潮中,运动最强烈的省份是( )。A湖北 B湖南C广东 D四川 16.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的标志是( )。A1911年10月lO日,武昌起义B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C1912年1月1日,中
4、华民国成立D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共同纲领 18.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定都( )。A北京 B武昌 C南京 D广州 19.北洋军阀政府代表的是( )。A民族资产阶级利益B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C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利益D工农利益 20.1913年3月,被袁世凯刺杀的是( )。A邹容B宋教仁 C蔡元培 D黄兴 21.袁世凯为得到日本对他复辟帝制的支持,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 )。A“善后大借款” B“二十一条C“西原借款”
5、 D“北京条约”22.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是( )。A二次革命的失败 B护国运动的爆发 C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23.袁世凯复辟帝制,举行登基大典是在( )。A1915年 B1916年C1917年 D1918年 24.“二次革命”又被称之为( )。A赣宁之役 B护国战争C第一次护法运动 D第二次护法运动 25.1915年12月25日,反对袁世凯称帝并宣布云南独立的是( )。A李烈钧 B蔡锷C黄兴 D唐继尧 二、多项选择题 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是( ) 。A地主阶级 B资产阶级知识分子C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D工农阶级 2.清政府实行“新政”的目的是( ) 。
6、A取得外国列强的信任 B平息国内的民怨C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 D拉拢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 3.兴中会的革命纲领包括(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C创立合众政府 D平均地权 4.资产阶级革命派传播革命思想的著作有( ) 。A革命军 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C警世钟 D猛回头 5.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论战的主要舆论阵地是( ) 。A民报 B新民丛报C万国公报 D国闻报 6.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问题有( )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社会革命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7.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 D节制资本 8.1
7、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 D民治主义 9.直接领导武昌起义的革命团体有( ) 。A共进会 B岳王会C文学社 D光复会 10.武昌起义后,各省独立政权情况复杂,有下列几种情况 ( ) 。A革命党人主动把权力让给立宪派和旧官僚B政权被立宪派和旧官僚、旧军官篡夺C旧官僚和旧军官改头换面地维持着旧政权D虽是革命党人掌权,但很快蜕变为新军阀,新官僚 11.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体现在( ) 。A企图用承认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外债来换取帝国主义国家的承认B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C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维护
8、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D没有提出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 12.孙中山为了防止袁世凯专制而提出的条件有( ) 。A定都南京 B新总统到南京就职C遵守临时约法 D清帝退位 13.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破坏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活动有( ) 。A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B解散国会,遣散议员C炮制中华民国约法,用总统制取代内阁制D修改总统选举法以达到无限期连任,并推荐继承人 14.“二次革命”起因是( ) 。A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 B反对“善后大借款”C反对袁世凯称帝 D反对张勋复辟帝制 15.“二次革命”的主战场在( ) 。A九江 B南京C北京 D云南 16.第一次护法运动
9、中,孙中山依靠的军阀主要有( ) 。A陆荣廷 B唐继尧C陈炯明 D岑春煊17.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的活动有( )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C第一次护法运动 D第二次护法运动 三、简答题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是什么?2.清末“新政”包括哪些内容?3.清末预备立宪失败的原因是什么?4.孙中山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局限性是什么?5.孙中山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局限性是什么?6.孙中山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局限性是什么?7.为什么说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权?8.北洋政府怎样施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9.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民主革命成果而反对北洋军阀进行了怎样
10、的斗争?四、论述题。 1.试述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和意义。 2.试述革命派对中国民主革命认识上的阶级和历史局限性。3.试述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4.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5.为什么说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行不通?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C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413.【正确答案】B4.【正确答案】B5.【正确答案】A6.【正确答案】C7.【正确答案】D8.【正确答案】B9.【正确答案】C10.【正确答案】B11.【正确答案】D12.【正确答案】B13.【正确答案】B14.【正确答案】B15.【正确答案】D16.【正确答案】B17.【正确答案
11、】C18.【正确答案】C19.【正确答案】B20.【正确答案】B21.【正确答案】B22.【正确答案】D23.【正确答案】B24.【正确答案】A25.【正确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BC2.【正确答案】ABCD3.【正确答案】ABC4.【正确答案】ABCD5.【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456.【正确答案】ABC7.【正确答案】ABC8.【正确答案】ABC9.【正确答案】AC10.【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4711.【正确答案】ABC12.【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5013.【正确答案】ABCD14.【正确答案】AB15.【正确答案】AB1
12、6.【正确答案】AB17.【正确答案】ABCD三、简答题 1.【正确答案】(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一方面,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民族危机加深。另一方面,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1901年4月设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3)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20世纪初获得了定的发展。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这正
13、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深感到民族危难的加深,在群众斗争的推动下,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 2.【正确答案】(1)改革官制,整顿吏治1901年7月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部门。(2)改革兵制,训练新军,各省筹督建武备学堂,裁汰绿营和防勇。(3)改革学制,提倡新学,从1906年起废除科举考试。(4)奖励工商,兴办实业,颁布商律,对兴办实业有贡献者进行奖励。 3.【正确答案】(1)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
14、其反动统治。清政府又迟迟不答应资产阶级立宪派提出的关于速开国会的要求,还镇压了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并借立宪之名加强皇权。(2)1911年成立的“皇族内阁”不仅引起立宪派的不满,而且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汉族官僚同满族官僚的矛盾。清政府陷入了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 4.【正确答案】(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针对同盟会内部存在的民族复仇主义,孙中山指出民族主义“不是排斥所有的满洲人,而是针对那些阻碍革命的满洲人”,将民族主义和民族复仇主义区分开来。民族主义纲领的提出,最大限度
15、地孤立了清朝统治者,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2)但是,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5.【正确答案】(1)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孙中山一再阐明民族主义必须和民权主义结合起来,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必须一次完成。他说,革命者打倒满清政府,从驱除满人这一方面来说,是民族革命,从打倒君主专制制度这一方面来说,是政治革命。他还为新生的共和国进行了蓝图设计。民权主义的提出,为资产阶级革命提出了一套建国方案,在理论上解决了当时民主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革命目
16、的问题。 (2)但是,民权主义没有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也难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 6.【正确答案】(1)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孙中山指出,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所有的土地所有者均要向国家申报自己的土地数目,由国家核定地价,按地价征税,土地价格上涨之后,收入增加部分应当归国家所有。孙中山认为,中国不用征税,仅仅靠地租收入,就足以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鉴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社会问题,孙中山试图探讨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既使中国走向富强,又可避免两极分化,贫富悬殊,“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2)民生主义没
17、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难以成为发动群众的理论武器。 7.【正确答案】(1)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除孙中山作为,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和统率海、陆军之权外,陆军、外交等重要部的总长和所有各部的次长全由革命党人担任。在作为国家立法机关的临时参议院中,同盟会会员也占多数。(2)在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如扫除种种封建弊端,保护人权;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提倡兴办工厂、矿山、银行、垦殖事业等;宣布禁止刑讯,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禁止买卖人口、废除奴婢,禁止种植和吸食鸦片等;宣
18、布改革文化教育制度,否定忠君尊孔教育,废止小学读经,禁用清政府学部颁行的各种教科书等。 8.【正确答案】(1)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一方面剥夺人民的政治权利,另一方面毁弃辛亥革命过程中孙中山苦心缔造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2)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3)在文化思想方面,北洋政府尊孔复古,企图用封建思想遏制人民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护其反动统治。(4)北洋军阀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中国重新落入了黑暗的深渊。 9.【正确答案】(1)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发动“二次革命”。(2)组
19、织中华革命党。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逃亡日本。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中华革命党。坚持反对袁世凯专制统治的正确方向。(3)为反对袁世凯称帝,1915年12月25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护国运动爆发。(4)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皖系段祺瑞掌握了中央政权之后,公然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1917年7月中旬,孙中山率领部分国会议员南下广州,发动了第一次护法运动。(5)1919年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11月,孙中山重返广东,恢复军政府,领导第二次护法战争。 四、论述题。 (1).【正确答案】(1)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代
20、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论战。这场论战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论战的焦点。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2)这场大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第二,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这个胜利,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2).【正确答案】(1)革命派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不仅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帝口号,反而希望争取帝国
21、主义的支持。 (2)革命派停留在对民主制度的形式理解上,缺乏对民主建政的深入认识,其方案也不十分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3)革命派未能把土地制度改革和反对封建主义联系起来,从而无法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这些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3).【正确答案】(1)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针对同盟会内部存在的民族复仇主义,孙中山指出民族主义“不是排斥所有的
22、满洲人,而是针对那些阻碍革命的满洲人”,将民族主义和民族复仇主义区分开来。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孙中山一再阐明民族主义必须和民权主义结合起来,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必须一次完成。他说,革命者打倒满清政府,从驱除满人这一方面来说,是民族革命,从打倒君主专制制度这一方面来说,是政治革命。他还为新生的共和国进行了蓝图设计。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孙中山指出,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所有的土地所有者均要向国家申报自己的土地数目,由国家核定地价,按地价征税,土地价格上涨之后,收入增加部分应当归国
23、家所有。(2)历史意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4).【正确答案】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清王朝是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辛亥革命宣告了封
24、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辛女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它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变和人们的精神解放。 (5)辛女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5).【正确答案】由于这场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辛亥革
25、命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仅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识到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致使一些汉族旧官僚、旧军官也混入革命阵营,并把政权交给了同样是封建势力代表的袁世凯。 (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反而指责农民“行为越轨”,甚至压制人民的革命行动。正因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没有被动员起来,这个革命的根基就显得相当单薄。(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同盟会的组织松懈,派系纷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辛亥革命后,有的主张解散同盟会,有的另建党派、自立山头。正如孙中山所说:辛亥革命的失败,“非袁氏兵力之强,乃同党人心之涣”。(4)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以及由此而来的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使辛亥革命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辛亥苹命只推翻一个清朝政府,而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