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社会学教学文案.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816384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教学文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社会学教学文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社会学教学文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社会学教学文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社会学教学文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社会学精品资料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社会学一、 社会学的想象力1、赖特米尔斯提出社会学的想象力2、概念:它是指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强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 二、 社会学的产生1、社会学的起源:1838年,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首次提出并使用“社会学”一词,标志社会学学科的产生。2、社会学产生的社会背景A、社会背景:社会学是欧洲社会转型的产物。 经济转型: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政治转型: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转型:农业社会(传统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B、学术背景:(1)欧洲社会思想发展的产物 (2)自然科学的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一般社会

2、现象(3)早期的社会统计调查与定量分析积累C、理论渊源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特殊社会现象,即社会事实1、侧重于以社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其古典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孔德、斯宾塞、涂尔干(迪尔凯姆),并由此开创了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2、侧重于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其古典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韦伯,并由此开创了人文主义社会学传统。3、不属于上述两种的说法的其他观点,主要有:“剩余说”、“学科说”、“调查说”、“问题说”等。有些观点影响较大,但最终没有成为社会学发展的主流。4、其他观点: “剩余说”是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剩余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科学不研究的“剩余领域”。 “学科说”是认为社会

3、学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群学科,一个“学科群”。 四、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来研究现代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及其规律的综合性社会科学。五、社会学的基本问题1、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2、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模式:A、二元对立论:个人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B、互为因果论:没有个人也就无所谓社会,社会是由个人构成的人类共同体;没有社会也就没有个人,个人的社会属性在社会中产生与形成,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C、相互建构论:社会是个人行动的条件与前提,个人行动又产生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个人行动的结果。六、社会学的学科特点1、整体性 2、综合性

4、3、以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为基本研究单位 4、实证性七、社会学的学科功能1、描述功能:这是指社会学使用科学的方法,客观而忠实地记录、搜集和整理关于社会现象及其过程的信息,为深入地认识和有效地管理社会提供可靠的感性经验资料。社会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它向人们传输的社会信息是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具体说,社会学在描述社会现象方面既有定性又有定量,它可以及时向人们提供相对说来真实可靠和有效的社会信息。2、解释功能:指社会学研究过程中,借助概念、范畴进行理论抽象,将描述功能得出的感性资料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对社会现象的形成、发展及其过程作出科学的解释。它包括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的因果性考察和人的社会行动动机的意

5、义理解。社会学的解释功能是社会学理论综合能力的表现。 3、预测功能:即揭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以现在的研究为起点,通过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其背后的引导因素,揭示其变化发展规律,从而判断社会现象未来的发展趋势。此功能经常运用于的政策制定上。4、 规范功能:是指确定预定目标及其达到的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评价的过程。八、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五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总和论,即把社会学与各门社会科学的关系看成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二是综合论,即强调社会学是将各门社会科学的成果,从社会整体角度来加以综合而得出的。三是普适论,即认为社会学原理具有普遍性,适于一切社会生活,因而把社

6、会学与其它各门社会科学的关系看作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四是中心论,即认为社会学居于各门社会科学的中心,它既对其它社会科学有指导作用,有吸收其它社会科学的成果。五是平等论。即认为社会学与其它各门社会科学处于平等的位置上。九、社会学的框架1、总体框架:二分法(最基本的)、三分法、四分法,以及混合法2、理论框架:社会学的理论框架主要指总体框架中理论社会学或普通社会学的体系。第二节 社会学的发展简史一、西方社会学的发展1、古典社会学时期(19世纪30年代-20世纪30年代) 古典时期是西方社会学的初创与形成时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A、 西方社会学的中心在欧洲B、 社会学舞台上唱主角的是社会学家个人初创阶

7、段:法国社会学家孔德 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形成阶段:法国社会学迪尔凯姆(涂尔干)德国社会学家韦伯、马克思、齐美尔、腾尼斯 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C、形成了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大传统实证主义方法论:迪尔凯姆; 人文主义方法论:韦伯;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马克思 以上三人称为古典社会学时期的“三大家”。 形成时期的社会学,重要特点是开始确立社会学的独立的专门研究对象,并且有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建立了一些系统的理论模型。主要代表人物有埃米尔迪尔凯姆,马克思韦伯,齐美尔,帕累托,法布兰,米德。2、现代社会学时期(形成时期) 现代社会学时期(20世纪40年代-70年代)的主要特点:A、西方社会学的中心由欧洲转

8、移到了美国,西方现代社会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美国社会学”。B、在社会学舞台上唱主角的是理论流派。C、各种社会学理论流派之间既相互对立、批评,又相互补充。结构功能主义: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抽象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经验功能主义”社会冲突论: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辨证冲突论” 美国社会学家科塞“功能冲突论”社会交换论: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行为主义交换论” 美国社会学家布劳“结构主义交换论”社会互动论: 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符号互动论”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表演互动论”(“拟剧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常人方法论”(本土方法论)3、后现代社会学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后现代社会学或当

9、代社会学是西方社会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该阶段有三个特点:A、社会学家个人的作用再次显现,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世界级社会学理论思想家。B、欧洲的社会学家重新崛起,与美国社会学分庭抗礼。C、社会学的理论大师们试图综合实证主义社会学与人文主义社会学,实现两种社会学传统的统一。美国社会学家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美国社会学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沟通行动理论德国社会学家贝克风险社会理论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现代性理论与结构化理论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实践社会学二、中国社会学的发展1传入和传播时期(1898-1930)一般认为,社会学输入我国,始于1898年。该年,严复翻译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二

10、章,发表在国闻报上,标志着社会学正式传入中国。2探索成长时期(1930-1950)1930年2月8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的全国性的社会学学术团体“中国社会学社”。此时期也叫早期本土化时期。 3中断停滞时期(1951-1978)4恢复重建时期(1979-现在)1979年3月15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筹备处在北京召开“社会学座谈会”,共同探讨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问题。第三节 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和方法一、社会学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对社会现象作出理论解释 对不同的社会学理论进行评判加强社会学学科自身的理论建设2实践意义为制定社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为社会调查研究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教人做

11、人的学问)3个人意义提高认识能力 提升社会常识帮助日常决策 提供择业指导二、学习社会学的基本方法1提高哲学素养 2精读经典原著3跟踪学科前沿 4阅读学术期刊5参加学术讲座 6参与学术会议7重视社会调查 8进行学术思考三、社会学研究方法1、资料收集方法:问卷调查、实地研究、社会实验方法、文献法2、资料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第二章 社会学第一节 社会概述一、社会概念1、西方学者的社会观A、社会唯实论较为严格的唯实论认为,一般先于个别,个别是有由一般分化而来的;较为温和的唯实论认为,一般存在于思维之中,它是对事物的共性(相似性、普遍性)的抽象。社会唯实论是唯实论观点在社会理论中的贯彻或体现

12、。它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社会唯实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孔德、迪尔凯姆,英国的斯宾塞,美国的斯莫尔、帕森斯。B、社会唯名论在唯名论看来,只有个别的东西(特殊、特相)才是实际存在的,而一般(概念、共相)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 的东西的名称;个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则是逻辑的对象。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是实际存在的,社会则是各个个人的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而认识社会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社会唯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卢梭、塔尔德,英国的洛克,美国的吉丁斯和德国的韦伯。C、社会过程论齐美尔认为,社会

13、不是一个实体,是一个过程,是一种具有意识的个体之间互动的过程,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他通常称之“交往”,构成了社会。他认为,社会的本质存在于人与人的交往和互动中,社会是一个由单个人所构成的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网络,是各种关系形式的总合。D、社会关系论关系主义方法论是布迪厄分析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在他看来,社会学视野里的社会世界,其本质就是各种关系。他指出:“概念的真正意涵来自于各种关系。只有在各种关系系统中,这些概念才获得了它们的意涵”。“我可以对黑格尔那个著名的公式稍加改动,指出现实的就是关系的:在社会世界中存在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关系不是行动之间的互动或者个人之间交互主体性的纽带,而是各种马克思所

14、谓的独立于个人意识和个人意志而存在的客观关系”。2、马克思的社会观他认为:“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特征的社会”。“社会不管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社会的本质,及社会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二是社会形成的基本途径,即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3、社会学的社会涵义 在社会学中,我们从两个角度界定社会的涵义:第一、从外在形态看,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域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这一界定实际上是从形象思维、感性认识和外在现象等综合角度

15、认识社会,分析的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即主体要素、地域要素、结合要素、文化要素。第二,从内在本质看,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主体角度:个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群体的关系、群体之间的关系静态角度:社会结构的关系上下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等。动态角度:社会互动中的关系冲突、合作、竞争、同化、模仿、暗示生活领域:家庭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职业或事业关系等等。方法论意义:(1)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个人是社会关系网络中一个纽结 (2)个人社会性的获得(参与广泛的社会交往和互动) (3)个人的社会作用(不应该无所为,也不能无所不为) (4)个人要调适各种社会

16、关系的作用方向,减少内心冲突。 (5)个人成长的关系网络(社会资本)4、社会与国家的关系A、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先有社会,后有国家,社会的历史比国家的历史长,国家是一个历史概念,社会则与人类共始终。B、从范围上讲,社会应该大于国家。在当代社会学的研究中,人们通常把一个民族国家等同于一个社会。二、社会的特点1社会由人群组成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4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6社会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肌体三、社会的功能1整合功能(文化、观念、规范、功能整合)2交流功能(交往工具、交往场所、交往

17、规范)3导向功能(思想导向与行为导向) 4继承和发展功能第二节 社会类型一、五类型论二、两类型论三、三类型论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定位 中国的社会转型与社会结构一、社会转型的概念1、社会转型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主要指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 至少有三个基本特征:异质性,形式主义,重叠性 注意:社会转型论中国转型期社会的特点:(1)二元性。二元性也可以称之为异质性或双重性,即新旧并存或者说是传统与现代同在。(2)形式主义。形式主义也可以称为形式化,指“应然”与“实然后”之间的脱节,即“应该是什么”与“实际是什么”之间的脱节。(3)重叠性。重叠性指社会结构的分化程度不高,社会

18、机构的功能发挥尚未专门化,不同的社会组织之间缺乏自主性,相互交叉渗透,职能不清,功能重复。 中国社会转型的内容:(1)经济方面: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的增长方式。(2)政治方面:治理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从高度集权转向民主政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从“大政府-小社会”转向“小政府-大社会”。(3)思想文化方面:传统的价值观念体系转变为现代的价值观念体系,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上述社会转型的内容也可以“从外到内”分为三个层面:物质层面的转型、制度层面的转型和社会心理与价值观念层面的转型,层次越深,转型的难

19、度越大,转型的过程越慢。2、整体性3、社会转型是一个特定的社会发展理论 二、社会和谐 1、定义:指社会构成要素及其生存条件之间的一体化、有序化和合理化的相互联系状态。 2、社会转型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从两个方面看:一是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看,社会和谐是社会转型的目的;二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看,社会和谐是社会转型的条件。 三、社会结构1、定义:即在人的社会行动的基础上,各种社会要素按照某种方式或机制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包含两个方面内容:由何构成和如何构成2、社会结构的特征整体性 相对稳定性 层次性 有序性 动态性3、中国社会结构的主要问题A、自由相对有余而平等相对不足 ; B、中国社会

20、主要群体的弱势化趋势 ;C、要高度警惕精英群体之间利益结盟的苗头 D、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严重颠倒。4、对策:确立几个基本立足点,即一是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二是大力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是开始着手建立初级的社会公平保障。 四、中西社会关系结构的差异1、中国社会差序格局2、西方社会团体格局第三章 社会主体 人口一、人口1、含义: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地域内的具有一定数量、素质和结构的人的总称。2、属性:生物属性,社会属性3、所谓人口问题,就是指由于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素质偏低、结构失衡而形成的社会问题。实质:人口再生产和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不相适应,即人口与人手问题二.人口变动1、人口变动就是指人口状

21、况的一个变动过程。它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由出生、死亡引起的人口数量的增减以及人口性别与年龄构成变化的过程(即自然变动);二是人口在地域空间上的移动,包括永久性的迁移和暂时性的迁移(即迁移变动);三是人口在一定社会里从一个社会集团转入另一个社会集团的移动(即社会变动)。2、狭义的人口变动包括人口自然变动,人口迁移变动。广义的人口变动包括还包括人口的社会变动。 3、人口再生产:是指人口新一代出生、成长和老一代衰老、死亡不断重复的世代更替过程。人口变动与人口再生产的关系:人口自然变动是人口再生产的自然基础,它对人口再生产的规模和速度有直接的决定性影响。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规律: 第一阶段类型:高高低

22、; 第二阶段:高低高; 第三阶段:三低 三、影响人口变动的三个要素1、出生影响生育率的因素:(1)、经济因素:决定性作用A 收入水平(特别是家庭收入水平) B 城市化水平 C 职业构成和产业构成的现代化程度 D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水(2) 社会因素:A 文化教育水平(特别是育龄妇女的受教育程度)B政治制度(特别是人口政策,生育政策) C生育观念2、死亡(1)死亡的测量指标(2)影响死亡的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A人均收入水平 B 职业地位 C城市化 社会因素:A医疗卫生条件 B婚姻家庭关系 C 文化教育水平 3、迁移 (1)迁移的测量指标人口迁移也就是移民,包括国际移民和国内移民两种。迁移率:

23、是指一个特定人口中每年迁入或迁出人口的频率。总迁移率:是指某一地区一年内迁入人数和迁出人数之和。净迁移率:是指某一地区一年内每1000人迁入与迁出该地区的人数之差。(2)影响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解释人口迁移原因的主要理论,1889年,英国雷文斯坦第一次提出该理论。主要观点:人口迁移存在两种动因:一是居住地存在着推到人口迁移的力量;二是迁入地存在着吸引人口迁移的力量。两种力量的共同或单方面作用导致了人口迁移。第四章 社会文化第一节 社会文化概述一、 社会文化1、 广义的文化是指由人类创造和分享的、并存在于社会或群体之中的一切社会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非物质产品,包括各种观念

24、、知识和规范。2、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A、等同论 文化与文明是同一个东西,文化就是文明,文明就是文化。 B、包含论 文化的范围大于文明的范围,文化包含文明,文明是文化的主要方面或特殊方面。 C、对立论 德国部分古典哲学家对文化与文明关系的理解与众不同。他们把宗教、哲学、艺术、道德等称为文化,而将科学技术所创造的物质成果称为“浅薄的文明”。注意:文化与文明的区别有两点:一是概念的属性不同。文化是陈述性、描述性的概念,不含价值判断;文明是一个评价性、评述性的概念,含有价值判断。二是外延不同。文化包含文明,文化的外延大于文明的外延。一切文明都是文化,但并非所有文化都是文明。3、 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区别:

25、文化是由人类共同享有的社会产品构成的,社会则是有共同享有某一文化的、相互作用的人们所组成的;文化不是社会,社会也不是文化。联系:如果没有文化,一个社会就无法生存;如果没有社会的维护,文化也无法存在。当代著名的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论证说:“事实上,现在没有,过去也从来没有,而且最重要的是理所当然地不会有没有文化的人”。4、文化的特性:A、文化的人化性 B、文化的习得性 C、文化的共享性D、文化的系统性 E、文化的象征性 F、文化的多样性第二节 文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结构1、文化系统的类别构成A、物质文化 B、规范文化 C、认知文化方法论意义: 文化的类别构成告诉我们,要研究一个社会 或民族的物质

26、文化,可以从器物下手; 要研究一个社会或民族的规范文化,可以从制度入手;要研究一个社会或民族的认知文化,可以从语言着手。2、文化系统的层次构成A、文化特质。文化特质又称为文化元素,是指具有独立文化意义的最小文化单位。文化特质既可以用物质产品来表示,也可以用非物质产品来表示。B、文化丛。文化丛又称文化特质丛或文化集丛,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功能上相互整合的文化特质构成,这些文化特质彼此为一体,表达一定范围内的文化意义。C、文化模式。一般认为,文化模式是多种文化特质或多个文化丛经过长期的接触,融合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系统。文化模式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文化系统的层次构成可以用一部电影来加以说明:如果一

27、部电影等于一种文化模式,那么,电影中的若干情节就是文化丛,而每一情节又是由许多底片即“文化特质”组成的。3、文化系统的地位构成A、主文化。主文化又称为主体文化或主流文化,是指一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并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同分享的文化。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主流文化。主文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官方文化”或“大传统”。B、亚文化。亚文化又称为副文化或次文化,是指既包含主流文化因素又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是特定的社会区域或社会群体的成员所分享的文化。C、反文化。反文化是一种特殊的亚文化,又称为反主流文化或对立文化,是一种否定和排斥主流文化的亚文化,或者说是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1)消极落后的反文化

28、(2)积极超前的反文化 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的关系:三者并存,相互转化。 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系统中,存在着四种反文化:(1)封建反文化。如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社会关系中残存的宗法观念、上下级关系中的人身依附和“猫鼠”关系,多多少少都带有封建主义的色彩。(2)资本主义反文化。如多党制、三权分立等政治主张。(3)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反文化。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许多思想观念、价值准则、行为规范和制度安排,如政企不分、政社不分、僵化保守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疑成为了反文化。(4)市场经济条件下新产生的反文化。如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权力商品化,良心、道德、人格货

29、币化等等。4、文化系统的位置构成:中心文化, 边际文化二、文化系统的功能1、文化的适应功能 2、文化的区别功能 3、文化的导向功能4、文化的整合功能(价值整合 规范整合 结构整合)5、文化的塑造功能第三节 文化系统的变迁一、含义:文化变迁是指文化的内容和构成方式所发生的一切变化。文化内容就是文化特质,文化的构成方式包括类别、层次、地位和位置构成。文化内容和构成方式的变迁是相互联系和互相影响的,文化内容的变迁往往会引起文化构成方式的变迁,文化构成方式发生变化意味着文化内容已经发生变化或者必须发生变化。二、文化变迁的特点A、文化变迁的传递性和传播性,非遗传性。B、文化变迁的不平衡性:文化堕距文化堕

30、距又称为文化滞后,是指文化变迁过程中一部分文化要素落后于其他文化要素而呈现呆滞的现象。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使用这个概念,用来指称物质文化和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在变迁速度上的时差。C、文化变迁呈现累积性趋势从文化变迁的总趋势来看,文化变迁是一种累积性的变迁。文化的累积性主要表现为:一定的社会文化系统,其文化特质会越来越多,文化现象会越来越丰富。由于文化变迁具有累积性的趋势,所以,后人面临的文化特质往往要比前人多,遇到的文化形象也要比前人丰富。因此,后人在基本社会化的过程中,不获得和掌握比前人更多的文化,便更难以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在继续社会化的过程中,不继续获得比前人更多的文化,也难以继续成为社会的

31、合格成员。三、文化变迁的基本形式(1)单一文化系统的变迁文化进步和文化退步从文化变迁的向度看,可以把文化变迁分为文化进步和文化退步。文化进步是文化的正向变迁,是文化的向前发展。人类文化史上不同文化形态的更替就属于文化进步。文化进步的基本形式是文化更新。文化退步或称为文化退化是文化的负向变迁,是文化的倒退。文化渐变与文化突变从文化变迁的速度看,可以把文化变迁分为文化渐变和文化突变两种形式:文化渐变是指文化的内容和构成方式变化速度较慢的文化变迁现象。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的变迁就属于文化渐变。文化突变是文化的内容和构成方式急速发生飞跃变化的文化变迁现象。 (2)互动关系中的文化变迁 文化互化指两

32、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化系统,在长期的接触过程中互相采用对方某些文化要素的过程和现象。文化融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化系统经过接触之后,各自被迫或自觉或不知不觉地改变自己的部分文化,在此基础上混合形成一个新的文化系统的过程。文化震惊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初次接触到另外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文化冲突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化系统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互相对立或对抗的现象。文化整合 指发生对立和冲突的各个文化系统之间相互适应、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文化整合 有两种形式:有时是自然而然进行的,有时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3)文化评价中的两种文化观种族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又

33、称为我族中心主义或自我文化中心主义,是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在民俗论一书中最早提出来的。种族中心主义是一种以自己的标准判断别的文化,把自己的文化视为优越于他文化的观点和倾向。文化相对论文化相对论又称为文化相对主义,指不能主观武断地用一种文化的规范和价值标准去衡量和评判另一种文化的规范和价值标准。或者说,在评价一种文化时不能生搬硬套另一种文化的标准。美国社会学家伊恩罗伯逊认为,“文化相对论的含义是,要想充分理解另一个社会包括纳粹德国的做法,就必须按照它本身的规范和价值标准去理解”。4、文化变迁的原因引进外来文化 在引进外来文化时,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A、要使本文化系统与其他文化系统进行多层面、全

34、方位的文化接触。 B、加强本文化系统的文化选择功能。引进外来文化并非不问青红皂白,一律拿来。只有加强文化选择功能,才能分清外来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吸其精华,弃其糟粕。 C、健全本文化系统的文化重组机制。创造或生产新文化 一个文化系统,如果只是重视引进外来文化,忽视本系统的文化生产,就很难避免文化的相对落后。因此,在现代社会,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非常重视本系统的文化生产。文化生产或创造是指人类为了增加新的文化特质而进行的创造性劳动,不是旧文化或原有文化特质的简单复制。 第五章 社会角色第一节 社会角色概述一、社会角色理论1、社会角色第一人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玛格丽特米德 2、含义: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社会地

35、位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或者说是与人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系列的权利、义务、规范的行为模式。 注意: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社会角色是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细胞。3、角色集:社会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社会角色联系在一起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一组角色就是角色集。角色集的存在根本上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4、其他理论:连顿的角色理论 格氏塔心理学 社会戏曲论 二、社会角色的要素(1)角色权利 角色权利是角色扮演者所享有的权力和利益。角色权力是指角色扮演者履行角色义务时所具有的支配

36、他人或使用所需的物质条件的权力。角色权益是指角色扮演者在履行角色义务后应当得到的物质和精神报酬。如工资、奖金、福利、实物等属于物质报酬,表扬、荣誉、称号等属于精神报酬。(2)角色义务 角色义务是角色扮演者应尽的社会责任。角色义务包括角色扮演者“必须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两个方面。(3)角色规范 角色规范是指角色扮演者在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或准则。角色规范包括不同的形式:从范围上可以分为一般规范和特殊规范;从具体要求上可以分为正向规范(即扮演者可以做、应当做和需要做的行为规范)和反向规范(扮演者不能做、不应当做的各项行为规定);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成文规范(法律、法规、制

37、度、纪律等)和不成文规范(风俗习惯等)。三、社会角色的特性1、复杂性 2、多样性 3、可变性四、社会角色的类型(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根据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社会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2)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根据人们承担角色时的心理状态不同,分为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3)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根据角色规范是否明确,社会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4)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根据角色所追求的目标,社会角色可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5)正式角色与非正式角色根据角色行为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分为正式角色和非正式角色。(6)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性别不同,社会角色

38、可分为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五、性别差异的社会学分析1性别角色差异的表现社会期望的差异一般来说,社会要求男性刚毅、果断、勇敢、豪放;期望女性温顺、柔和、仁慈、怜悯行为方式的差异男性的侵犯性强于女性;男性的支配欲强于女性,男性的自信心强于女性,男性的交际圈大于女性。2性别角色差异的原因造成男女两性性别角色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研究 表明,主要原因是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机制不同造成的。A、不同的性别角色期待(外在力量) B、不同性别的区别对待(外在力量)C、性别角色模式的认同(内化力量) 性别角色模式的认同始于孩子明确意识到自己的性别是男是女的时候,从

39、那时开 始,男孩的行为和女孩的行为就开始分化了,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成为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形式。第二节 社会角色的扮演一、角色确定1、社会角色的确定就是要解决“我是谁”的问题,找准自己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角色确定是角色扮演的前提条件,没有确定社会角色,就无法进行角色扮演。2、提高角色确定的有效性是角色确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二、社会角色的表现1、从静态的角度看,社会角色的表现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布景与道具 (二)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三)台前、台后的表现 (四)社会角色表现的配合三、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1、角色期待(外在的社会观念) 角色领悟(内在的个人观念)角色实践(内外结合的个人行动) 角色差距 2、社会角色扮演的失调现象 (一)角色紧张 (二)角色冲突(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角色外冲突)(三)角色混同 (四)角色中断 (五)角色失败一、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