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租船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815815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租船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租船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租船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租船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租船教学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租船教学反思 这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索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因此,在教学租船这一课时,我没有把余数除法作为新知识进行单纯讲授,而是由浅入深地组织学生探索和讨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以解决。如:我先出示情境图,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充分关注“每只船限坐4人”“每只船每时3元”两条信息。然后提出“如果你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打算怎样解决?”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试着

2、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并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当大家统一认识到至少要租6只船后,提出“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组织学生用小棒摆出分配方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只要合理就可以。最后组织学生讨论“试一试”中的问题。并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通过这样三个学习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是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是我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租船教学反思(二) 租船这一课是在学生能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本

3、节课充分地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租船”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在教这一课时,我是通过创设同学们租船的情境,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以后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时,我先演示课件图,让学生说一说从情境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然后提出课本中的问题。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结合实际想一想,怎样回答问题。学生都知道要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计算,可是在最后的“答”这一环节就出现了问题,部分学生都想2145(条)1(人),所以“至少要租5条船。”他们没有想到多出来的1人。还有

4、学生对于安排的合理性掌握也不算好,他们不知道怎样的安排才是合理的。在理解 “最多”、“至少 ” 的意思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会写答。所以在上课 时 应尽量多给学生一些主动探索的空间,多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游戏和活动,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可能会发挥得更好一些,体会得更深一些。本节课的不足是:学生在练习时探索的空间还不够,虽然学生在解决有余数的问题时大部分孩子基本上都已经会计算,但在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时还有几个孩子写不对,在理解 “最多”、至少“的意思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不会写答。所以老师在上课应尽量多给学生一些主动探索的空间,多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游戏和活动,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可能会发挥得更好一些,

5、体会得更深一些。 租船教学反思(三) 租船这一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让学生灵活运用余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说说对春天的理解和体会,并在其中插入了“惊蛰”这个节气,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而后通过创设同学们郊游需要租船的情境来引出课题,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时,先让学生说一说从情境图中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然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之前,先让学生理解“至少”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最后在剩余 1 个人的情况下,不着急给出答

6、案,而让学生充分的说出各自的结论,在意见出现分歧的时候,再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想一想,得出给剩余的 1 个人需要再增加一条船,进而引出在这种情况下余数要进一。 在解决最多可以划几时的问题时,也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理解剩余的 1 元钱不够坐 1 小时,故而余数要舍去的道理。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生理解比较到位。 在练习过程中,我发现有部分孩子不会考虑实际因素,遇到这种问题有出现把所有的余数都舍去,不懂得根据实际问题去进行分析,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另外一种情况是在格式上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如果需要进一的在算式的结果上就直接进一了,还有忘记写单位名称以及写错的,或者是写一个单位名称丢一个的我觉得可能

7、在例题的时候,我没有对书写格式多加强调,并且没有回到具体的情境中让孩子进行充分理解。关于答语是本学期要训练学生写的,在这点,有的孩子养成习惯比较困难,会忘记写,需要老师及时的提醒。 祖国多么广大介绍了祖国在同一时间内由南到北气候的不同和从西到东景色的不同,从而说明我们的祖国非常广大。课文共三句话,并配有相应的四幅景物图。但是,单凭这些文字和图画,在聋生的头脑里很难形成“祖国多么广大”这一观念。因此,在学生熟读课文后,我用红色粉笔在黑板上勾出了我国的“大公鸡”地图形状,并告诉学生我们祖国的地图形状,就像一只大公鸡,美丽而又威武。然后,我用黄、绿、白三种颜色分别标出“海南岛”在祖国的南方,地图上的

8、位置是在“公鸡”肚子下面;“长江两岸”在“公鸡”胸脯的位置;“大兴安岭”在祖国的北方,地图上的位置是在“公鸡”的头部。其中海南岛和大兴安岭,一南一北,相距很远,因而气候大不一样。接着,我又对这三处地方的气候特点和物产等加以具体的描述,学生听得非常投入。至此,学生的头脑里就初步形成了“祖国多么广大”的观念。 此时,我又标出了首都北京的位置,并让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有关北京的一些情况;接着,我又标出了我们家乡所在的平泉县河北省的位置,并让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有关本省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我还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不但非常广大,而且人民勤劳勇敢,在古代就造出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科技水平在世界上也曾经遥遥

9、领先。实际的效果告诉我,这幅“大公鸡”简笔板画的作用可不小,它增添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同时,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一次培养。 祖国多么广大教学反思(二) 这是新学期的第一课,此课所在的单元为介绍我国的广大地域,丰富地产。讲此课时,我没有给孩子们展示太多各地区的景色。而是展示了一张地图,让孩子们视觉感受中国的轮廓,在讲解语文知识时也灌输了孩子们的地理常识。这时,我发现了很多孩子不知道我们的家乡河北在地图上的位置,但大部分学生读能说出中国地图像一只公鸡。他们也能通过上学期学习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辨别一个地方在地图上的位置。我再通过让孩子们在地图上找帕米尔

10、高原、乌苏里江、大兴安岭、黄河、长江、台湾、海南。让他们抢答这几个地方所在的位置。使他们真正了解了中国地域之广大。孩子们在课文的理解上就很透彻了。但我觉得不足的地方就是我没有再展示一些风景来让孩子们感受那里的季节、气候、风土人情。有机会我会让孩子们了解到这些地方的不同景色。 这篇课文我让他们先备学了,孩子们将课文上的字词圈画出来,自己认读了很多遍,我进行检查,很快就能结束。还有字词的造句,他们的句子不仅是可以说出课文中的,还可以自己说出一些新的句子。 我在努力,孩子们也在进步! 祖国多么广大教学反思(三) 祖国多么广大这是一首短小的诗歌 , 我想:“能不能让学生们直接背诵课文呢?”利用一节课的

11、时间让学生们尝试,却发现行不通,一节课的时间只有三、四个学生背过来,有7、8个学生背的和课文略有一些出入,其余的学生更不行。 看来,我还是对教材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的不够好,“海南岛、大兴安岭、帕米尔高原、乌苏里江畔”这几个地名都是孩子比较陌生的,读起来很拗口。“鲜花盛开、雪花飘洒、满天星斗、五彩朝霞”虽是四字词语,但在学生生活中没有接触过,在短时间内他们是不能形成记忆的。 为上课我应该做哪些准备呢?在黑板上写上没有拼音的诗歌,这是为识记字形做准备的;要求认识的字已经按照规律写到了自制的生字卡片上。看着半个空白的黑板,突然觉得我应该画上简单的中国地图,准备地名的词语卡片,让学生听,边读文边

12、在地图上画上四种景色鲜花、雪花、星斗、朝霞。等等,别着急行动,想一想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地名卡片是让学生听,对文中的地点有所了解,形成整体性的认识,为正确、流利的读文做铺垫的。画图的目的是什么?让学生对文中出现的几个地方在地图上的具体位置有一些了解,通过画出的景色,由内心感叹祖国景色的美丽,进而知道祖国多么广大,这是最终的目的。 “教学要有一条情感的主线,各个板块衔接自然,景色的美丽是发自内心的惊叹,广大是亲身的感受。”这是我对自己教学的要求。 美丽神奇的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只有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大自然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才能带给我们更舒适的环境。今天我上了走进大

13、自然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具体名称却不了解,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引导学生寻寻找找,观察校园里都有哪些颜色?说说你喜欢哪些颜色?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校园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你能不能把刚刚说到的这些美丽的颜色从你的水彩笔中找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逐个说出色彩的名称,让学生自己动手找找相应的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部分不认识的颜色很快便记住了。 我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托,拓展教学空间,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耳闻目睹领略了大自然的

14、美丽,口头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走进大自然教学反思(二) 美丽神奇的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只有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大自然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才能带给我们更舒适的环境。 今天我在一年级上了走进大自然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具体名称却不了解,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引导学生寻寻找找,观察校园里都有哪些颜色?说说你喜欢哪些颜色?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校园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

15、题:你能不能把刚刚说到的这些美丽的颜色从你的水彩笔中找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逐个说出色彩的名称,让学生自己动手找找相应的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部分不认识的颜色很快便记住了。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

16、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托,拓展教学空间,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耳闻目睹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丽,口头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互相合作能力等。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创造了一种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状态之中,用口头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表达自己的情感,并用即兴回答形式汇报查找的结果,在丰富多采的美术实践活动中,拓宽了美术学习的内容、形式、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17、 走进大自然教学反思(三) 美丽神奇的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只有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大自然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才能带给我们更舒适的环境。 一年级上册美术第一课是走进大自然,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具体名称却不是太了解,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寻找校园里都有哪些颜色?说说你喜欢哪些颜色?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校园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你能不能把刚刚说到的这些美丽的颜色从你的水彩笔中找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逐个说出色彩的名称,让学生自己动手找找相应的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部分不认识的颜色很快便记住了。 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