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814313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98.38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22·长春市十一中期末考试)读下面示意图,回答1~3题。 1.若图中表示的是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a为太阳系,b为银河系,c为总星系 B.a为银河系,b为河外星系,c为太阳系 C.a为银河系,b为太阳系,c为地月系 D.a为总星系,b为河外星系,c为太阳系 2.若图中表示的是太阳大气外部结构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层为日冕层,c层为光球层 B.b层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黑子,c层太阳活动主要为耀斑 C.世界很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有确定的相关性 D.当b、c层太阳活动增加时,可能使地球产生“磁暴”现象 3.若图中表示的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地壳,b为地核,c为地幔 B.a为地核,b为地壳,c为地幔 C.a为地壳,b为地幔,c为地核 D.a为地幔,b为地壳,c为地核 解析:第1题,若图中表示天体系统,则天体系统的级别是a>b>c,故选C。第2题,若该图表示太阳大气外部结构,则C为光球层,太阳活动为黑子;b为色球层,太阳活动为耀斑;a为日冕层,太阳活动为太阳风,故B错。第3题,若该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则a、b、c依次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答案:1.C 2.B 3.C 4.(2022·白云高级中学段考)能够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行星的是(  ) A.地球上形成了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大气条件和液态水 B.地球恰好位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 C.只有地球处在一个比较稳定和平安的宇宙环境中,利于生命物质形成进展 D.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卫星绕转的大行星 答案:A    (2022·龙湾中学月考)最近天文学家发觉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近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想,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掩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据此回答5~6题。 5.“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6.天文学家推想“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该行星无生命存在的缘由是(  ) A.上面没有水 B.距离恒星太近 C.温度太低    D.不存在大气层 解析:从题文字描述它距地球近40光年,可知该“水世界”类地行星位于银河系。从“温度太高”可知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无生命存在。 答案:5.C 6.B    (2022·揭阳一中段考)读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回答7~8题。 7.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缘由主要是(  ) ①纬度低 ②距海远,降水少 ③受副热带高压把握时间长,降水少 ④海拔高,大气淡薄,太阳辐射损耗少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8.此时,乙地可能观看到的现象有(  ) A.太阳风 B.耀斑 C.黑子 D.极光 解析:第7题,从图中可知甲地位于30°N纬线四周,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把握,多晴朗天气,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故太阳辐射最强。第8题,从图中可知该地正值极夜,可能观看到极光。 答案:7.B 8.D    (2022·豫南九校联考)据昆明供电局消息称,“十二五”期间,昆明市将利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建设太阳能发电项目(如图),在昆明石林(约103°E,24°N)正式发电。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属于该地开发太阳能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B.云南煤炭资源比较稀缺 C.冬季风弱且比较温存 D.地形简洁坎坷不平 10.若太阳能集热板可机敏调整朝向和倾角,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则一天中不考虑倾角,该太阳能集热板的水平转动角度和集热板朝向变化正确的是(  ) A.春分日—转动角度最大—先朝东,再朝南,后朝西 B.秋分日—转动角度最小—先朝东,再朝北,后朝西 C.夏至日—转动角度最大—先朝东北,再朝北,后朝西北 D.冬至日—转动角度较小—先朝东南,再朝南,后朝西南 解析:第9题,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是该地开发太阳能最有利的自然条件。第10题,昆明冬至日是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高度角较小,故冬至日太阳能集热板转动角度最小,集热板朝向先朝东南,再朝南,后朝西南。 答案:9.A 10.D    (2022·扬州中学期中考试)据中国天文科普网2021年10月25日报道,在过去24小时中,太阳活动为高等水平,据此完成11~12题。 11.太阳活动是(  ) A.有规律可循,但尚无法预报 B.发生在太阳内部 C.以黑子和耀斑为主要标志 D.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不大 12.这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地球各地毁灭极光现象 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GPS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 ④我国北方会毁灭极昼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第11题,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第12题,太阳活动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产生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GPS定位将受到影响。 答案:11.C 12.B    (2022·北镇中学检测)读下表相关资料,回答13~14题。 与日平均距离(百万千米) 体积(地球为1)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49.6 1.00 23时56分 1年 火星 227.9 0.150 24时37分 1.9年 13.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低得多,其主要缘由是(  ) A.距日远,太阳辐射能密度小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强 C.大气无保温作用 D.昼夜更替周期长 14.与地球相比,火星(  ) A.赤道上的自转角速度大,线速度小 B.绕日公转的角速度小,线速度小 C.赤道上的自转角速度较小,线速度大 D.绕日公转的角速度小,线速度大 解析:从表中可知火星距日较远,表面温度较低。从表中可知火星公转周期较地球长,故火星公转速度较地球小。 答案:13.A 14.B    (2022·佛山一中段考)读下图,回答15~16题。 15.若以中心圆圈代表地球赤道,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下列有关甲与地球自转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线速度相同 B.角速度相同 C.周期不同 D.方向不同 16.若以中心圆圈代表太阳,地球位于甲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转速度将要变慢 B.公转速度先慢后快 C.公转速度最快 D.公转速度最慢 解析:第15题,若图中甲为同步卫星,则甲地与地球的角速度相同。第16题,若此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则甲处于近日点四周,公转速度最快。 答案:15.B 16.C    (2022·豫南九校联考)下图是太阳系某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轨道示意图,该行星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R°,读图回答17~18题。 17.该行星的自转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逆时针 C.自东向西 D.顺时针 18.该行星绕太阳公转一周,太阳可直射的纬度范围是(  ) A.北纬23°26′之间 B.大于南北纬66°34′ C.南北纬R°之间 D.南北纬90°-R°之间 解析:第17题,从图中可知该行星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第18题,由该行星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R°,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范围是南北纬90°-R°。 答案:17.A 18.D    (2022·新余一中段考)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推断19~20题。 19.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0°,30°E B.0°,60°E C.30°N,30°W D.0°,120°E 20.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B.0°,180° C.0°,150°W D.150°W,180° 解析:第19题,由图中可知晨线与经纬重合,说明此时太阳直射赤道,由图中的本初子午线可求出直线的经线为30°E,故选A。第20题,180°和0时所在经线为日期界线,据图可计算出150°W地方时为0时,故选D。 答案:19.A 20.D    (2022·亳州市涡阳四中质量检测)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二至日昼长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2.丁地昼长为A时,其日出地方时为(  ) A.9∶30 B.14∶30 C.6∶00 D.2∶30 解析:第2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地昼长变化最大,所以其纬度最高。第22题,丁地最大昼长为19小时,所以其最小昼长A为5小时,则其日出地方时为9∶30。 答案:21.C 22.A    (2022·台州中学期中)下图中横坐标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成23~24题。 23.自转线速度相比:(  ) A.d>b>a>c B.c>d>b>a C.b>d>c>a D.c>d>a>b 24.图中a、b、c、d四个地点昼长时间相比(  ) A.b>c>d>a   B.a>d>c>b C.d>c>a>b   D.a>b>c>d 解析:第23题,从图中可知四地纬度的凹凸排列挨次,由此可知四地自转线速度是c>d>b>a。第24题,从图中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即a>d,c点位于赤道上,昼长为12小时,b点此时毁灭极夜现象,由此可知,四地昼长为a>d>c>b。 答案:23.B 24.B    (2022·丹寨民族高级中学月考)下图所示为西半球、夜半球,据此回答25~27题。 25.A的地理坐标是(  ) A.0°,70°E B.0°,110°W C.0°,90°W D.0°,90°E 26.B地的时间可能是(  ) A.3月21日21时 B.6月22日12时 C.9月23日9时   D.12月22日15时 27.A、B地方时差为(  )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解析:第25题,从题干中“该图为西半球”可知A点经度为110°W,由此可知A点地理坐标为0°,110°W。第26题,图中全为西半球、夜半球,由此可知此时可能是3月21日或9月23日,A点为0时,B点为21时,故选A。第27题,A、B相差45°,地方时差为3小时。 答案:25.B 26.A 27.C    (2022·东阳中学期中考试)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1年6月2日13时43分03秒,台湾岛发生猛烈地震,下图为此次地震信息示意图,读图完成28~29题。 28.地震发生时,东八区的区时是(  ) A.13时46分39秒   B.13时43分03秒 C.13时39分27秒   D.13时27分03秒 29.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岩石圈   B.软流层 C.上地幔  D.地幔 解析:第28题,北京时间就是东八区的区时。第29题,从震源深度上可知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岩石圈。 答案:28.B 29.A 30.北京某中学组织的夏令营到伦敦(51°N)一所中学进行沟通,到达学校时发觉学校旗杆的影子如图所示,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 A.19时 B.5时 C.3时 D.21时 解析:选D。从图中旗杆影子和正北方向可知此时旗杆影子北偏东15°,说明此时伦敦时间为13时,由此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21时。 二、综合题(40分) 31.(18分)(2022·慈溪中学月考)读太阳直射点纬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点到E点的时间间隔为一个________年。(2分) (2)P点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分别毁灭在M(5月2日)和N________(月、日)左右,此时,晨昏线与________、________两条纬线相切;与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地理纬度为________。(8分) (3)一年内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白昼时间越来越长的区间为(2分)(  ) ①A→B ②B→C ③C→D ④D→E (4)当南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时,时间分别处于图中的________点和________点。 (5)A→B→C时间段为186天,C→D→E时间段为179天,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1)由A点到E点太阳回归有一次为一个回归年。(2)P点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分别毁灭在M(5月2日)和N(8月12)左右,它与6月22日的时间差一样,此时,晨昏线与74°N、74°S两条纬线相切;与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地理纬度为55°26′N。(3)一年内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白昼时间越来越长的区间为秋分日到冬至日。(4)当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时是夏至日B,当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时是冬至日D。(5)A→B→C时间段为186天,C→D→E时间段为179天,缘由是A→B→C时地球处于远日点四周,地球公转速度较慢,C→D→E时地球处于近日点四周,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答案:(1)回归 (2)8月12日 74°N 74°S 55°26′N (3)③ (4)B.D (5)A→B→C时地球处于远日点四周,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32.(22分)(2022·扬州中学期中考试)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图1)及某日光照图(图2),完成问题。 (1)图1中,北半球昼小于夜的时段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的时段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8分) (2)北京时间为12月22日8时,在图2中画出这一天光照图[(3)(4)题以此图为准]。(4分) (3)A、C、D三处自转线速度最慢的是________处,一年中有两次阳光直射的是________;此时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____________。(6分) (4)某物体由A移至D点,其方向偏转状况为____________。(4分) 解析:(1)从图1中可知从a到c段北半球昼小于夜;从b到d,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2)绘图时留意此时北极圈内毁灭极夜,南极圈内毁灭极昼,太阳直射A、D两点所在经线。(3)图中A、C、D三点线速度最小的是A,一年有两次直射的是C,此时太阳高度为0°的是A。(4)某物体从A移至D点先向右偏后向左偏。 答案:(1) a c b d (2)图略。 (3)A C A (4)先向右(西)偏,过了赤道后向左(东)偏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