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优化总结:第4专题.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813664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4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优化总结:第4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本文档共1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一、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演化特点 1.从整体看: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演化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表现出新旧并存的特点。一批属于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被剔除,取而代之的是西方资本主义习俗改良后的新习俗,这种新习俗和中国传统习俗共同存在,毁灭了一种全新的局面。 2.从动力看:每一次社会习俗的变化都与社会变革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的提倡起到社会示范作用。如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大大推动了社会风俗的改良。 3.从程度看:大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只有少量洋货进入部分家庭,传统习俗坚如磐石。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殡葬风俗而言,城市毁灭了带有猛烈西方颜色的新式丧礼,一些城市还建立了殡仪馆和公墓,而农村实行更多的仍是传统葬礼。 [理性思考] 鸦片战斗之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国的近代化,近现代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发生了重大变迁,具体表现在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的重大进展和社会习俗的重大变革。在这一过程中,西方文明的影响和中国的重大政治经济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总的进展趋势是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社会习俗越来越走向文明。 二、近现代社会我国经受的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 时间 历史背景 表现 第一次 鸦片战斗以后 中国开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 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殊是城市变化尤其明显 其次次 1912年以后 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化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的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应的发生了变化 第三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 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转变,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城市生活得到保障,农夫温饱问题未解决 第四次 改革开放以后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实施改革开放的宏大决策,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乐观性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理性思考] 社会生活是社会生产力进展水平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程度的体现。中国社会生活在近现代处于急剧的变革之中,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交通与通信以及大众传媒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上述变化的缘由应当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这些变化有一个正确的生疏。具体来说,这些角度应包括: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进展水平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变革、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影响以及思想启蒙的作用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