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每课一练(教科版必修1)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如图1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下列关于它们的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较大 B沿较大 图1C沿较大D一样大解析: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均相同,则沿三条不同路径的位移一样大,故D正确。答案: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 m,这两个位移不肯定相同B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甲3 m,x乙5 m,则x甲x乙C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其正、负表示方向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表示温度凹凸,不能说表示方向解析:位移是矢量,其大小相同,方向不肯定相同,A正确;位移
2、的正、负号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B错误;温度是标量,其正、负可以表示温度的凹凸,不能说表示方向,D正确,C错误。答案:AD3若规定向东方向为位移正方向,今有一个足球停在坐标原点处,轻轻踢它一脚,使它向东做直线运动,经过5 m时与墙相碰后又向西做直线运动,经过7 m停下,则上述过程足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A12 m、2 mB12 m、2 mC2 m、2 m D2 m、2 m解析:路程是物体运动过的径迹,为7 m5 m12 m,位移是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为5 m7m2 m,故选项B正确。答案:B4一个小孩从A点动身,沿半径分别为3 m和5 m的半圆到达B点,如图2所示,则他的位移和路
3、程分别为() A16 m,方向从A到B;6 m,方向从A到B 图2B16 m;16 mC8 m,方向从A到B;8 m,方向从A到BD16 m,方向从A到B;8 m解析:路程是标量,无方向,位移是矢量,有方向;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而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故A、B、C错误,D正确。答案:D5一个人从北京去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如图3所示,这几种状况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3A他的运动轨迹不一样B他走过的路程相同C他的位置变动是不同的D他的位移是相同的解析:由于从北京去重庆途径不同所走的路程不同,实际轨迹不一样,但位置的变动都
4、是从北京到重庆,故位置变动和位移一样,所以选项A、D正确。答案:AD6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可能随路程的增大而减小B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C只要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就不行能为零D位移可能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解析:位移与路径无关,变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随时间而增大、减小或为零都有可能,选项C错误,A、B、D均正确。答案:ABD7.如图4所示,在运动会上,甲、乙两运动员分别参与了在主体育场进行的400 m和100 m田径决赛,且两人都是在最内侧跑道完成了竞赛,则两人在各自的竞赛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x甲、x乙和通过的路程大小s甲、s乙之间的关系是() 图4Ax乙x
5、甲,s甲s乙 Bx乙x甲,s甲s乙Cx乙x甲,s甲s乙 Dx乙x甲,s甲s乙解析:田径场上的跑道如题图所示,400 m竞赛要从起点环绕跑道一圈,运动场的最内侧跑道的起点和终点重合,因此,路程s甲400 m,位移x甲0;100 m竞赛是直道,路程s乙100 m,位移x乙100 m,明显x乙x甲,s甲s乙,故C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5分)8(12分)一个人晨练,按如图5所示走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的八卦图,中心的S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BD、CA分别为西东、南北指向。他从A点动身沿曲线ABCOADC行进,则当他走到D点时,求他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为多少?位移的方向如何? 图5解析:路程是标量,等于半径为R与半径为两圆周长之和减去半径为R的圆周长的,即2R22RR。位移是矢量,大小为AD线段长度,由直角三角形学问得R,方向由A指向D,即东南方向。答案:R R由A指向D,沿东南方向9(13分)一支长150 m的队伍匀速前进,通信员从队尾前进300 m后赶到队首,传达命令后马上返回,当通信员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 m,则在此全过程中,通信员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多少?解析:通信员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图示可知:通信员的位移大小为200 m,路程为3002 m200 m400 m。答案:200 m40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