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高考历史一轮真题演练:选修1-第4练-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813380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历史一轮真题演练:选修1-第4练-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真题演练:选修1-第4练-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真题演练:选修1-第4练-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模块选修一第4练1(2021课标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高校士、六部、九卿、出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力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

2、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据清德宗实录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缘由,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解析:本题以清末新政和戊戌变法为命题切入点,戊戌变法为必修和选修均有的教学内容,考生比较生疏,题目供应的信息即清末新政。本题是一道比较好的源于教材,不拘泥于教材,且高于教材的试题,既考查了基础学问,又考查了概括、分析、对比历史大事的力气。第(1)问,依据材

3、料可归纳出“向西方学习”“侧重制度改革”的共同点,结合所学可知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第(2)问从主导者、地方支持度、过程、国内外状况等角度考虑,可以在材料中找到前两个,“过程”和“国内外状况”则需要与戊戌变法相对比得出,尤其留意戊戌变法103天即夭折,1901年清政府已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认清清末新政的实质是维持专制统治。答案:(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2)缘由: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生疏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国内外情势不同。实质:维持专制统治,抵制革命。2(2011北京卷)国家是历史进展的产物,其演化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

4、容。清末驻日参赞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对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作了如下描述:“日本迫于外患,廓然更张百务并修,气象一新。慕效西法,罔遗余力富强之机转移颇捷,循是不辍,当有可与西国争衡之势。”日本国志1887年成稿后,黄遵宪向李鸿章、张之洞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各送一部,但未引起重视,书稿直至甲午战斗之后方才刊行。有人感慨:若其书早流传,可省赔款二万万白银。康、梁诸人从该书受到启发,光绪帝也曾索要该书。简述日本“慕效西法”的经济政策及具体措施。分析日本国志在甲午战斗后受到维新派重视的缘由。解析:问题旨在考查明治维新在经济领域的改革措施及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考生只需调动所学基础学问即可作答。答案:经济

5、政策:殖产兴业。具体措施:引进西方技术,建立国营模范企业,扶持私人企业进展。推动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工业化奠定基础。重视的缘由:甲午战斗后民族危机加深,忧患意识增长;仿效日本,维新变法。3(2011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3天皇神圣不行侵害。4天皇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5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6天皇裁可法律7天皇召集帝国议会11天皇统率陆海军。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材料二:43国王人身神圣不行侵害45执行权属于国王一人。他任免大臣。他下令颁布法律46国王对军队发布最高命令。47国王任命全部军官以及国家其他部门官

6、员51国王召集两院开会他可同时解散两院普鲁士宪法(1850年)(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学问,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2)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快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对此加以评析。解析:该题考查不同国家相同政体间的差异。第(1)问主要内容要严格依据材料内容进行总结,留意同类信息的合并和语言的简练,权力的差异要从大小上进行比较。第(2)问评析要从日本政治体制的特点和对外政策的影响入手。答案:(1)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帮忙下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2)日本虽确立了

7、近代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了深厚的专制主义颜色,走上军国主义道路;随着资本主义进展,为了猎取海外市场和殖民地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4(2010江苏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早在战斗开头之前,朕难以遗忘的先皇便曾向我国全部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重地发表过声明,消退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宏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贵重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结束克里米亚战斗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材料二: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月,它的弱点暴露

8、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很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月(1)就战斗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实行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乐观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解析:第(1)问,首先从材料一中找出亚历山大二世对战斗目的、结果及影响的生疏,亚历山大二世认为:发动克里米亚战斗的目的是“消退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结果是“宏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影响是“贵重的和平归还”“祖国”。其次联系克里米

9、亚战斗的具体概况逐条批驳。第(2)问,从材料二的时间信息“19世纪60年月”入手,结合1861年改革的内容分析“举措”。联系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影响分析最终两小问。留意应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避开确定化。答案:(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结果:战败。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冲突;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2)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乐观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进展;农奴获得了确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5(2022内蒙古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72年日本颁布第一个训练改革法令学制令,文部省把大力进展学校训练,把普及国民义务训

10、练作为实施学制令的首要任务,并投入大量的训练经费。并规定要开办工(机械、矿山)、农、水产、商业等10种实业学校,用以进行职业技术训练。1879年颁布了教学大旨突出强调日本文化训练的宗旨在于依据祖宗的训典,形成忠孝仁义的思想品德。训练救语则要求臣民“一旦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材料二:俄国1863年的高校章程和1864年的初等国民学校章程和文科中学和中学预备学校章程等训练章程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开办各类实科学校,二是开办古典文科中学、陆军幼年学校和教会学校。沙皇政府规定,只有在古典文科中学毕业的同学才能升入高校学习。古典文科学校的训练,是使同学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古典学科

11、上,修业期长达八年。实际上同学都是贵族的子弟。陆军幼年学校是专为帝俄军官和贵族子弟设立的,这类学校留意军人纪律、强调尚武精神,重视“忠君”、“爱国”思想的培育。与此同时,沙皇还保留了教会学校。此外,在1864年的初等国民学校章程中明确规定,神学在各类学校教学科目中居首位、僧侣有担当老师的优先权。(1)据材料概括俄、日训练改革的异同点。(2)结合材料及所学学问分析俄、日训练改革对两国的影响。答案:(1)同:重视实业训练、忠君报国思想训练和军国主义训练。异:日本重视普及国民训练;俄国训练受封建神学影响较大。(2)俄、日都重视实业训练,有利于培育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需要的有用型人才,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

12、的进展;助长了军国主义思想。6(2022北京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进展,毁灭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见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斗以来全部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见为稍后而起的戊戌维新运动做了重要预备。中国全史材料二:下图为某同学学习了“戊戌变法”后,对基础学问进行的总结概括。(1)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毁灭的缘由。(2)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出哪些与戊戌变法有关的学问信息?(3)有人认为,戊戌新政颁布的一切法令,除京师高校堂和中学校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是失败的;

13、也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戊戌变法有特殊的意义,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功不行没。你同意哪种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学问。第(1)问材料信息较为明确。第(2)问据图中文字信息进行归纳,涉及公车上书、创办报刊、学会、戊戌变法的目的、变法的结果等信息。第(3)问是开放性的问题,可任选一种观点,阐述理由即可。答案:(1)缘由:民族资本主义的进展;民族危机的日益严峻;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兴起与传播。(2)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维新派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宣扬维新变法思想;戊戌变法的直接目的是救亡图存;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戊戌变法结果失败;戊戌变法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3)第一种。理由:没有实现救亡图存,进展资本主义的初衷。其次种。理由:促进了资本主义进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冲击了中国传统政治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