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年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基础课时案27-神经调节-考点探究.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811160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基础课时案27-神经调节-考点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年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基础课时案27-神经调节-考点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2年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基础课时案27-神经调节-考点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点一反射与反射弧典例引领【典例1】 (2022安徽高考)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解析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参与,故A错。铃声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食物引起味觉不是完整的反射活动,故B错。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如加强神经元之间新

2、的突触联系,以形成条件反射,故C正确。铃声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参与,食物引起唾液分泌为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延髓,故D错。答案C【典例2】 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中,是神经中枢,是传出神经,是传入神经B若处受到破坏,刺激仍能引起的反射活动C结构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刺激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解析依据题意,该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可以判定表示神经中枢,表示传入神经,表示传出神经,表示效应器,表示感受器。若处破坏,刺激时,效应器会产生具体效应,但是由于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再称为反射;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

3、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刺激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有,即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答案C1“三看法”推断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2.反射弧各部分的推断及完整性分析(1)反射弧中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的推断方法依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神经节如图中的c。依据突触结构推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依据脊髓灰质结构推断:与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2)反射弧完整性分析感受器、传入神经或神经中枢受损,刺激后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刺激后有感觉,但无效应。跟进题组1缩手现象是人体的一种神经反射,当手指不当心遇到一个很

4、烫的物品时会产生缩手现象(现象);当用手拿别人的物品被人口头拒绝时也会产生缩手现象(现象)。关于这两种缩手现象的分析、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现象的反射弧不完整,现象的反射弧完整B现象可以不要大脑皮层的参与,现象肯定要有大脑皮层的参与C参与现象的神经元比现象的多D参与现象的肌肉细胞比现象的多解析现象是一种非条件反射,现象是对语言文字刺激发生的条件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只有保持结构完整,反射才能发生。条件反射肯定要有大脑皮层的参与,非条件反射可以不要大脑皮层的参与。由于现象要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所以参与的神经元比现象的多。由于两种现象产生的效应都是缩手,所以参与两种现象的肌肉

5、(包括伸肌群和缩肌群)细胞是一样的。答案B2右图为某一神经冲动传递过程的简图,若在P点赐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其中甲为肌肉,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3个神经元,乙为效应器B丙神经元的细胞体通常位于脑或脊髓中C刺激后神经冲动的方向为丁戊乙D肌肉将发生收缩,该反应称为反射解析图中共显示三个神经元,依据突触的结构可知甲是效应器,乙是感受器。P点受到刺激后,兴奋将沿丙传到甲,甲会发生收缩,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该反应不属于反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一般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答案B考点二兴奋的传导与传递典例引领【典例1】 (2021全国理综)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

6、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解析本题考查神经兴奋的传导及传递,意在考查考生对兴奋传导、传递过程及方向等相关学问的理解力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由兴奋部位向两侧未兴奋部位双向传导的,A、B正确;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在突触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错误;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D正确。答案C【典例2】 (2022福建宁德质检)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左侧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甲),兴奋从该神经元向下一个神经

7、元传递(如图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B兴奋通过图乙所示的结构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图乙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D兴奋在图甲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乙中的传递速度解析图甲中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A错误;图乙表示突触结构,兴奋通过图乙所示结构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正确;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C正确;兴奋在图甲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乙中的传递速度,D正确。答案A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1)局部电流方向(2)兴奋的传导方向: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3

8、)2神经递质的释放及去向(1)神经递质释放方式为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肯定的流淌性。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为促进或抑制。(2)递质的去向: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快速停止作用。(3)在一个反射活动的完成过程中,同时存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突触数量的多少打算着该反射所需时间的长短。跟进题组1(2022潍坊质检)如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哪一条最为正确()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突触间单向传递,因此D选项符合。答案D2(2022广州一模)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B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淌性C过程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D过程可避开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解析瞬间增大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A正确;由于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故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流淌性,B正确;过程只能说明神经递质能促进钠离子进入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并没有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C错误;过程表示神经递质重吸取进入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可避开突触后膜持续兴奋,D正确。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