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练8 万有引力与航天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颗是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轨道高度约为2.15104 km,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约为3.60104 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大于中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B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于7.9 km/sC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于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D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中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解析依据万有引力供应向心力可得,Gmamm()2r,所以T,v,a,由题意可知,中轨道卫星的半径小于静止轨道卫星的半径,与静止轨道卫星相比
2、,中轨道卫星的周期小,线速度大,向心加速度大,故选项A正确,C、D错误;7.9 km/s是第一宇宙速度,即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最大运行速度,故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小于7.9 km/s,选项B错误答案A2(2022甘肃第一次诊考)星系由很多绕中心做圆形轨道运行的恒星组成科学家争辩星系的一种方法是测量恒星在星系中的运行速度v和离星系中心的距离r.用vrn这样的关系来表达,科学家们特殊关怀指数n.若作用于恒星的引力主要来自星系中心的巨型黑洞,则n的值为()A1 B2 C. D解析恒星由受到的万有引力供应向心力,则有Gm,可知,vr,所以vr,n为,故D项正确答案D3(2022高考冲刺试卷三)科学家分析,随
3、着地球上各地地震、海啸的不断发生,会导致地球的自转变快理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宫一号”飞行器的高度要略调高一点B地球赤道上物体的重力会略变大C同步卫星的高度要略调低一点D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将略变小解析地球的自转变快表明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天宫一号”飞行器的高度、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自转周期无关,A、D错;地球赤道上物体的重力mgGmR将变小,B错;对于同步卫星:Gmr,得r,所以C正确答案C4(2022河北唐山一模)2021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察器(“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分别,巡察器顺当驶抵月球表面一同学设计试验来测定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设想通过月球
4、车上的装置在距离月球表面h高处平抛一个物体,抛出的初速度为v0,测量出水平射程L,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A. B. C. D.解析依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得,Lv0t,hgt2,则g,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B正确答案B5(2022西安一模)如图1所示,人造卫星A、B在同一平面内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A、B连线与A、O连线间的夹角最大为,则卫星A、B的角速度之比等于()图1Asin3 B. C. D.答案C6(2022山东潍坊市联考)2022年,天文学家首次在太阳系外找到一个和地球尺寸大体相同的系外行星P,这个行星围绕某恒星Q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P的公转周期为T,公转轨道半径为
5、r,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A恒星Q的质量约为B行星P的质量约为C恒星Q的平均密度约为D行星P的第一宇宙速度为解析由于万有引力供应向心力,以行星P为争辩对象有Gmr,得M,选项A正确;依据万有引力供应向心力只能求得中心天体的质量,因此依据题目所给信息不能求出行星P的质量,选项B错误;由题中信息无法得出恒星Q的体积,故无法求出恒星Q的密度,选项C错误;是行星P的公转速度,而不是其第一宇宙速度,选项D错误,答案为A.答案A7(2022浙江卷,16)长期以来“卡戎星(Charon)”被认为是冥王星唯一的卫星,它的公转轨道半径r119 600 km,公转周期T16.39天.2006年3月,天文学家新发
6、觉两颗冥王星的小卫星,其中一颗的公转轨道半径r248 000 km,则它的公转周期T2最接近于()A15天 B25天 C35天 D45天解析依据牛顿其次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得r1r2由得:,即T2T16.39天25天,选项B正确答案B8(2022河北石家庄质检)太阳系中某行星A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但科学家在观测中发觉,其实际运行的轨道与圆轨道存在一些偏离,且每隔时间t发生一次最大的偏离天文学家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缘由可能是A外侧还存在着一颗未知星B,它对A的万有引力引起A行星轨道的偏离,假设其运行轨道与A在同一平面内,且与A的绕行方向相同,由此可推想未知行星B绕太阳运行的圆轨道半径为()
7、AR B. RCR DR解析在太阳系中行星A每隔时间t实际运行的轨道发生一次最大偏离,说明A、B此时相距最近,此过程类似于钟表中时、分两针从重合到再次重合,已知A的轨道半径小于B的轨道半径,则有AtBt2,tt2,TT,利用开普勒第三定律有,解得RR,所以只A项正确答案A9(2022高考冲刺卷四)美国航天局2021年4月18日宣布,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已观测到太阳系外迄今“最像地球”的行星据称,有两颗行星位于一个名为开普勒62的行星系统的“宜居带”中,这里温度条件适宜,理论上其表面有液态水,甚至可能有少许大气若A、B两行星的密度相同,A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是B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倍(忽视行星自转影
8、响),已知两行星各有一颗卫星在其表面四四周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此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行星的半径之比为41BA、B两行星的质量之比为18C两颗卫星分别绕A、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之比为11D两颗卫星分别绕A、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2解析设A、B两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1、M2,半径分别为R1、R2,两卫星运行的周期分别为T1、T2,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由题意有,2.可解得M1M281,R1R221,选项A、B错误;对A行星表面四周的卫星,Gm()2R1,对B行星表面四周的卫星,Gm()2R2,由上述各式得T1T2,所以选项C正确;由,可得v1v221,则选项
9、D错误答案C10(2022海南卷,6)设地球自转周期为T,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半径为R.同一物体在南极和赤道水平面上静止时所受到的支持力之比为()A. B.C. D.解析假设物体质量为m,物体在南极受到的支持力为FN1,则FN1;假设物体在赤道受到的支持力为FN2,则FN2mR;联立可得,故选A.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1如图2所示,A表示地球同步卫星,B为运行轨道比A低的一颗卫星,C为地球赤道上某一高山山顶上的一个物体,两颗卫星及物体C的质量都相同,关于它们的线速度、角速度、运行周期和所受到的万有引力的比较,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图2AvBvAvC BAB
10、CCFAFBFC DTATCTB解析A为地球同步卫星,故AC,依据vr可知vAvC,再依据Gmr得到v,可见vBvA,所以三者的线速度关系为vBvAvC,故选项A正确,由可知TATC,由Gm()2r可知TCTB,因此它们的周期关系TATCTB,它们的角速度关系为BAC,所以选项D正确,选项B错误;FG可知FAFBFC,所以选项C错误答案AD12(2022长春市调研测试)如图3所示,有甲、乙两颗卫星分别在不同的轨道围绕一个半径为R、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的行星运动,卫星甲、卫星乙各自所在的轨道平面相互垂直,卫星甲的轨道为圆,距离行星表面的高度为R,卫星乙的轨道为椭圆,M、N两点的连线为其椭圆轨道的长
11、轴且M、N两点间的距离为4R.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3A卫星甲的线速度大小为B卫星乙运行的周期为4C卫星乙沿椭圆轨道运行经过M点时的速度大于卫星甲沿圆轨道运行的速度D卫星乙沿椭圆轨道运行经过N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卫星甲沿圆轨道运行的加速度解析卫星甲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供应向心力,可计算出卫星甲环绕行星运动的线速度大小v,A选项错误同理可计算出卫星甲环绕行星的周期T甲4,由卫星乙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等于卫星甲圆轨道的半径,依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卫星乙运行的周期和卫星甲运行的周期相等,则T乙T甲4,B选项正确卫星乙沿椭圆轨道经过M点时的速度大于轨道半径为M至行星中心距离的圆轨道的卫星的线速
12、度,而轨道半径为M至行星中心距离的圆轨道的卫星的线速度大于卫星甲在圆轨道上的线速度,C选项正确卫星运行时只受万有引力,引力加速度a,D选项正确答案BCD13北京时间2021年12月2日凌晨2点17分,在西昌卫星放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三号”接近月球表面的过程可简化为三个阶段:距离月球表面15 km时打开反推发动机减速,下降到距月球表面H100 m高度时悬停,查找合适落月点;找到落月点后连续下降,距月球表面h4 m时速度再次减为0;此后,关闭全部发动机,使它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到月球表面,已知“嫦娥三号”的质量为140 kg,月球表
13、面重力加速度g约为1.6 m/s2,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A月球的质量为B月球的质量为C“嫦娥三号”悬停在离月球表面100 m处时发动机对“嫦娥三号”的作用力大小为224 ND“嫦娥三号”从悬停在100 m处到落至月球表面,发动机对“嫦娥三号”做的功约为2 150 J解析设月球质量为M,依据万有引力定律,在月球表面有Gm0g,解得M,故选项A正确,B错误由题意可知,“嫦娥三号”在H100 m高度悬停时受力平衡,则发动机对“嫦娥三号”的作用力的大小为Fmg1401.6 N224 N,选项C正确设“嫦娥三号”从悬停在100 m处至到达4 m处的过程中,发动机对其做功为W1,由动能定理得
14、mg(Hh)W10,解得W1mg(Hh)1401.6(1004)J2.15104 J;从4 m处释放至到达月球表面,机械能守恒,发动机对“嫦娥三号”做功为零,即W20.因此,“嫦娥三号”从悬停在100 m处到落至月球表面,发动机对“嫦娥三号”做的功约为WW1W22.15104 J,故选项D错误答案AC14(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二模)嫦娥工程划为三期,简称“绕、落、回”三步走我国放射的“嫦娥三号”卫星是嫦娥工程其次阶段的登月探测器,经变轨成功落月若该卫星在某次变轨前,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的周期为T.若以R表示月球的半径,忽视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卫星的影响,则()
15、A“嫦娥三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线速度大小为B物体在月球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C在月球上放射月球卫星的最小放射速度为D月球的平均密度为解析“嫦娥三号”的线速度v,A项错误;由m(Rh),mg月,可得物体在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月,B项正确;因月球上卫星的最小放射速度也就是最大环绕速度,有,又m(Rh)可得:v,C项错误;由m(Rh),VR3可得月球的平均密度,D正确答案BD 方法技巧解决天体运动问题要擅长构建两大模型 (1)“天体公转”模型某天体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这种模型一般应用动力学方程(Gmm2rm()2rman)和黄金代换公式(GMgR2)就能轻松解决问题.(2)“天体自转”模型天体绕自身中心的某一轴以肯定的角速度匀速转动,这种模型中往往要争辩天体上某物体随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问题,这时向心力是天体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和天体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合力,在天体赤道上,则会有FnF万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