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21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际。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伴侣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奇中神仙居住的地方。(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答:_(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答:_答案:(1)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离别
2、在即的愁绪。(2)想象惊异,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原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赐予阆州神话般的秀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颜色。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潇洒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呈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奇,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2(2021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九日和韩魏公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注】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朝琦,时为丞相。金罍,泛指酒盏。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
3、稷之事。(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_(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答:_答案:(1)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2)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精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苏幕遮草梅尧臣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
4、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注】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一生经受坎坷,屡试不中,仕途极不得意,仅仅任过州中主簿等职。“庾郎”本指庾信。庾信是南朝梁代文士,他得名甚早,“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庾开府集序)。窣地,拂地;春袍,刚释褐入仕的年轻官员一般都是穿青袍,春袍、青袍,实为一物。(1)词中“老”与“嫩”两字遥相呼应,耐人寻味,请简要说明它们各自的表达效果。答:_(2)这首词突出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1)“嫩”突出了草色的嫩绿和生气勃勃,与袍色相互辉映,
5、衬托出臣游少年的春风得意。“老”写出了晚烟迷漫,残春迟暮的景象。表现了词人伤春叹老,倦游思归的苦闷心情。(意思对即可)(2)寓情于物:将初入仕途的年轻人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风采寄寓于青青春草之中;将倦于宦游,春末思归的苦闷心情寄寓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之中。对比:将初春之草的生气逼人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形成猛烈对比,暗含伤春之意。衬托:春草的芊绵可爱,用遍地春草衬托出臣游少年的春风得意。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闲行邵雍园圃正萧然,行吟绕泽边。风惊初社后,叶坠未霜前。衰草衬斜日,暮云扶远天。何当见真象,止可入无言。(1)联系全诗,简要分析本诗描写了怎样的意境。答:_(2)请赏析诗歌五、
6、六两句的精妙之处。答:_答案:(1)诗歌意象丰富,园圃、泽边、春风、落叶、衰草、斜阳、暮云等景物色调暗淡;意境萧条阔远,表达了作者在闲适生活中的哲思。(2)“衰草”与“斜阳”、“暮云”与“远天”对比明显,斜阳西下,衰草于风中颤抖不已,而远方的暮云就像扶起了天空一般。极远与极近的景致,融为一体,使得诗句意境丰满,富有立体感。而一个“衬”字和一个“扶”字的运用,则化静景为动景,动静结合,使整幅画面中的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亦可)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军行李白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1)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表达了
7、作者怎样的情感?答:_(2)诗人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塑造形象的?请简要说明。答:_答案:(1)塑造了一个英姿飒爽、威猛善战的将军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为国杀敌立功的将士的赞颂之情。(2)运用了烘托的手法,以战马的神骏和马鞍的贵重衬托出将军贵重的身份和赫赫战功,以战事结束后沙场月寒、战鼓犹震和金刀血迹未干,来烘托出将军的英勇善战。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江上秋夜道潜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1)有人说,首句“暗”字气象浑涵,用得精当,你同意吗?为什么?答:_(2)本诗构思精致,层次分明,试加以简要分析。答:_答案:(1)同意。首句写阴雨掩盖中的苍江到晚
8、来还没见晴,一个“暗”字,不但用浓墨绘出了天低云暗、秋水苍茫的江景,而且使浓重的雨意和渐渐来临的暗夜自然连成一气,写尽了白昼到傍晚的天色。(2)本诗通过描写苍江从傍晚到夜半、天气由阴雨转晴的变化过程,层次分明地烘托出江上秋夜由吵闹渐入静谧的气氛,构成了清冷寒寂的意境。全诗四句四景,分别选择最适宜的角度表现了阴雨、风起、风停及将晴时分的景色,虽一句一转,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睢阳道中术虎邃【注】又渡溵江二月时,淮阳东下思依依。丘园孤独生春草,城阙荒芜对落晖。去国十年初避乱,投荒万里正思归。临歧却羡春来雁,乱逐东风向北飞。【注】术虎邃:字士玄,为女真纳邻猛安(金
9、朝军政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编制单位及其主官名称)。这首诗是他寄给汉族好友文士刘祁的作品。(1)本诗首联中的“思依依”三字有何意蕴,请简要分析。答:_(2)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达手法,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答:_答案:(1)“依依”用叠音手法,表明诗人睢阳之行的心事重重,“思”字意为思念家乡,思念伴侣;居于篇首,为全诗掩盖一重思绪濛濛的气氛,奠定了这首抒情诗的感情基调。(2)尾联运用了以景结情的艺术手法。诗人来到了一个南来北往的歧路口,远眺春天迁徙的大雁紧追东风向北飞去,而自己却只能背道而驰,一种人不如物的酸楚之感油然而生。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虞美人寄公度舒宣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10、。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注】浮生:指人生。尊:通“樽”,酒杯。(1)请简析上片中“独”字的表达效果。答:_(2)词的最终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_解析:(1)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力气,鉴赏时要在理解本意的基础上,分析它使被修饰的对象产生了什么样的特殊效果,假如对塑造人物形象或对主旨表达起作用的也要进行分析。(2)此题考查鉴赏文学表达技巧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力气。回答时要先答手法,后结合诗文作适当分析,分析思想感情要结合题目和诗文中写景句及典故。答案:(1)“独”字形象地描写了词人独自一人倚阑远
11、眺的情态,又透露出因伴侣远离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2)这两句运用了对面着笔(或虚写、想象)的手法。想象老伴侣远在江南也每天登高望远,思念着我;即使道远雪阻,他也确定会给我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早梅。词人通过这幅想象的画面,来表达自己对远方伴侣的无限思念之情。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兰溪舟中韩淲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1)“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一句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选择其中两种对这一句进行赏析。答:_(2)“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结笔二句,一气贯成
12、,不禁令人联想起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两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请从表情达意方面比较两者的异同。答:_答案:(1)拟人:“帆迎山色来还去”中一个“迎”字,把船帆人格化,写出船帆的轻松可爱的形象,也是诗人的心情写照。动静结合:“橹破滩痕散复圆”中一“破”字,写出舟行疾速,遏浪向前之气概。一“复”字,写出了水的静态,静中有动,写出了动静交替的景物幻变。反衬:不直写舟在行进,而是通过人在舟中所见的景色变化来显示舟在轻快疾驶。(任答两点即可)(2)相同点:都是写顺流而下,船行速度之快;都体现了作者轻松快活的心情。不同点:韩词写舟行之快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宠爱自然的愉悦心情。李诗的舟行之快体
13、现了诗人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的愉悦心情。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菩萨蛮贺铸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注】送。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注】樵风:典出会稽记。郑宏年轻时上山砍柴,遇到神人,向神人恳求顺风运柴,后遂其愿。“樵风”后指顺风。(1)试赏析上阕“无端更借樵风送”中“无端”二字的妙处。答:_(2)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下阕中词人的情感变化。答:_答案:(1)“无端”指无缘无故、没有来由,词人借“无端”一词埋怨天公凭空吹来无情之风,使船速和离别加快,离愁加深;委婉地表达了词人期望船行缓慢的想法,使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抒发得更加肤浅蕴藉
14、、缠绵凄恻。(2)下阕以设问“良宵谁与共”起首,写出词人想到别后之夜的孤寂、落寞,顿生凄苦之感:“赖有窗间梦”,梦中的相聚只能使自己稍感宽慰而已;“可奈梦回时”表现了美梦终是短暂的,令人圆满和无奈;“一番新别离”,将梦醒当作新的离别,使思念之苦倍增,更加令人不堪忍受。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注】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宜阳,地名,这里有唐代的行宫,在安史之乱中,行宫被严峻破坏。(1)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两个字用得最精彩,请作简要赏析。答:_(2)表面看全诗字字写景,实则是句句含情。试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15、想感情。答:_答案:(1)“自”和“空”。芳香的花朵自开自落,动听的鸟鸣无人观赏,“自”和“空”两相呼应,共同营造了一种荒芜凄清、寂寥冷落的意境。(2)以眼前“绿草、芳树、山泉、鸟语”等宜人之景,衬托出诗人花落鸟空啼、国破山河在的愁绪,抒发了诗人对安史之乱后国运衰微的伤感之情。12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鹧鸪天东阳道中辛弃疾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格外娇。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注】香篝:薰笼。水沉:一种香料,即沉香。香篝渐觉水沉销:借薰笼里的香料渐渐燃烧殆尽,来写行路时间之长,从而示意行程的遥远。碧玉梢:指马鞭用碧玉宝石饰成,比方马鞭的华贵。(1)词的三四句“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格外娇”写了怎样的景?表达了怎样的情?答:_(2)简要分析“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三句的表达技巧。答:_答案:(1)三四句写了层层叠叠碧绿的青山、格外娇艳的鲜花,表达了作者在劳顿旅途中见到碧山、娇花的喜悦之情。(2)使用了叠词、借代的表现手法。“历历”、“萧萧”运用叠词,生动描写出人马行进的状态,增加了语言韵味。“旌旗”运用借代手法,形象写出了队伍过桥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