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昆明三中20222021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 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人:王应菲 审题人:王征 第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道题目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0题每题1.5分,本题共60分)1.观看某朝世系示意图,可知,该朝所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 D王位世袭制2. 春秋时代灭国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而在列国内部,大夫当然有时逐君弑君,却还要找一个比较合法的继承者来做傀儡。”材料中的这种现象最能反映 A春秋时期夷、夏之间冲突尖锐、战斗频繁 B宗法制仍是春秋时期维系政治
2、秩序的基础 C春秋时期分封制已经开头逐步地走向崩溃 D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确立3.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叙述:“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在今陕西华县。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对此材料分析错误的是 A受封的郑国国君是周王室的子弟B郑国是拱卫王室的主要诸侯国 C郑国的版图在春秋时期发生变化D幽王时期分封制开头遭到破坏4.秦汉以后,先秦诸子百家的命运开头分化: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宽敞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上述论述分别是指()。
3、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儒家、法家、道家、墨家5.“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是温家宝的执政理念,也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某一学派的思想与主见。下列各项中符合该学派观点的是 A“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B“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而不义之辩乎?” C“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6.韩非子:“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
4、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之所以有劫君弑主也。”材料观点 建立在性恶论基础上认为君臣之间无信任可言 为君主专制出谋划策成为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 A B C D7.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据此可知,李悝主见 A精耕细作 B嘉奖耕织 C土地私有 D重农抑商8.“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有农夫臣9.商鞅把礼乐、孝悌、仁义等看做亡国之俗,将其统称为“六
5、虱”,因而在思想文化领域“燔诗书而明法令”,从“六虱”内容看出其所焚诗书应多为 A、道家学说 B、儒家学说 C、墨家学说 D、诸子百家学说10.商鞅变法强调“轻罪重刑”,韩非子对此评价“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不生也”。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这一规定 A、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不完善 B、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 C、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 D、商鞅对贵族决不妥协11.“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大事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
6、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心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把握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12.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13.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该王朝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唐朝14.刘邦称帝后,大封刘姓子弟为王,“自为枝辅,以卫王室”,允许后代继承封号,并规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由此可见当时存在着 分封遗风宗法
7、观念皇权思想世袭制度 A B C D15.依据阅读下图所反映的信息,分析下图反映措施产生的影响是 A西周诸侯间兼并力气减弱 B汉朝的中心集权得以强化 C唐末各藩镇的势力得以扩大 D中心放松了对地方的把握16.春秋决狱比中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拿棍子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官府认为儿子犯了殴打父亲的重罪,要按律处死。但董仲舒依据孔子的观点,认为儿子的动机不是打父亲,所以应免罪。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孝治天下、儒家独尊 B原心定罪、以礼入法 C德主刑辅、以人为本 D纲常为主、刑法为辅17.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
8、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太学的建立 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宗法制度的形成18.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四周集中居住。这表明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毁灭严峻分别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19. “汉代门阀的力气,无论在经济上、社会上、政治上都充分地表现出他们的优势。他们凭藉祖先的余荫,不但垄断官吏选举之权,凡州郡掌管中正的官吏,都非由
9、他们中择人任用不行”这反映的社会深层次问题是A九品中正制的进展B土地兼并的加剧C中心集权的加强D门阀世家的壮大20.造纸术制造于汉代,8世纪开头西传,1276年从中亚传至那不勒斯,1576年传至莫斯科。这一先进技术传播缓慢的根本缘由是 A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不发达 B道路阻隔,交通不便 C西方国家统治者排斥 D中国不情愿把先进技术传播给西方国家21. 下图是汉魏时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局部)。学者认为这是拉弓射箭时使用的护臂。史记天官书载:“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据此,则该织锦 A.表明中国丝织业技术已登峰造极 B.说明汉魏流行的字体是隶书C.表达出为军
10、国大事祈求祥瑞的意思 D.体现了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22.晋书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这说明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A以门第族望为选官标准 B恢复了汉朝的察举制度 C引发了乡民议政的热潮 D适应了曹魏局势的需要23.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确定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 (钱穆国史大纲)此田亩最有可能是 A天子赐予的井田 B因军功受赏的土地 C租种的诸侯土地 D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24.据魏书高宗纪载:“北魏初年官吏多求欲无厌,断截官物
11、以入于己。”为转变这一状况,北魏孝文帝在改革中是如何解决的 A.推行均田制 B.设立三长制 C.实行俸禄制并整顿吏治 D.推行新的租调制25.据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所进展 C.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兴盛 D.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26. 时人描写孝文帝改革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行较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财政收入大大增加社会生产获得进展 商业也有较大进展丝织业比较
12、发达 A. B. C. D. 27.隋代以前地方长官可以自选僚属组成行政机构,但隋代以后“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由此可见,隋代 A实行了科举制度 B加强了君主专制 C加强了中心集权 D三省六部制约皇权28.据史料记载,唐初诏令男20岁、女15岁即要结婚成家。唐玄宗又敕令,男15岁、女13岁,听婚嫁。“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准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人口增长 B稳定地方秩序 C完善政绩考核 D增加政府收入29.柳宗元说:“浮屠(佛教)诚有不行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奭(盛大)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所述反映出当时
13、 A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显露 B佛教已取得了政治统治地位 C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D佛、儒思想皆成为正统思想30.在唐代,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的一切政府法律,必需事先由政事堂(宰相集体开会的场所)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中书门下之印”下发。这主要反映了唐代 A宰相掌控了决策权 B君权相权相互制约 C皇权的不断加强 D相权的分割牵制31.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古代中国政治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
14、决策中布满冲突与困惑 C古代王朝的执政力气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到唐末中心集权不断强化32.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制造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进展的特点是 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重视有用技术 重视系统性的科学试验 理论体系完整A B C D 33.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制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缘由是 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B人口素养的巨大差异 C思想文化富强程度的显著不同 D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34. 在梭伦改革的措施中,对打破贵族依
15、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局面起关键作用的是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35.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的改革力气领导了日本的明治维新。但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取消了武士佩刀和“格杀勿论”的特权。对此,某争辩性学习小组的成员毁灭了以下几种解释,其中较为合理的是 A武士自己取消自己的权力,确定是历史的误传 B武士们这样做是为了讨好天皇,做做样子而已 C领导改革的是资产阶级化的武士,当然要取消封建特权 D日本的武士阶层文化水平较高,政治觉悟高于一般民众36.美国学者赖肖尔在日本人中写道:“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
16、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作出这样快速和成功的反应。日本人相对快速地取得成功,主要不应归功于外因,如西方的冲击性质或日本国土较小等。由于其他有同样经受和国土面积的国家,作出的反应却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还是应当从其内部特点去查找缘由。”其中,“从其内部特点去查找缘由”包括 德川幕府的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进行了改革 明治政府派出访团考察欧美,推动殖产兴业,逐步走上工业化道路 留意人才培育,推行义务训练,为国家工业化制造条件提倡西化,起到移风易俗、促进文明开化的作用 A B C D37. 其次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是 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
17、和“1944年6月”的纪念币 B一份“19401944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 C一本20世纪40年月的中文版开罗宣言 D一张布雷顿森林会议场景的照片38.下图是17世纪以来毁灭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争端频繁 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 呈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持续努力 成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依据ABCD39.其次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国会授权总统“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防卫物资,予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之国家政府”。通过该项授权的文献是 A三国协定 B大西洋宪章 C租借法案 D联合国家宣言40.肯尼迪在1960年参与美国总统竞选时提出“新边疆”的
18、口号,即“今日的新边疆是未知的科学与空间领域,未解决的和平与战斗问题,尚未制服的无知与偏见的孤立地带”。他担当总统后,大力进展空间技术。“新边疆”主义的目的是 A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确保美国的世界霸权 C顺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要求 D扩张美国的领土第卷 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41题18 分,42题12 分,43题10分,共40分)41.(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2021年9月7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高校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图2),这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进展区域。尽管“丝绸之路经济带”目前来看还是一个相
19、对抽象的构想,但这一构想思维开阔,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深远意义,不断引来各方广泛关注和热议。图1图2请你结合与图1、图2相关的历史学问,从不同角度阐述“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构想的意义。(18分)42.(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罗马王政时代第六王塞尔维乌斯统治时期(约公元前578年一前534年)实行的一系列军事和政治改革。他废除罗马原有的三个氏族部落,即阿尔巴人的部族、萨宾人的部族和外邦人的部族,代之以按地域原则划分的4个城区部落和一些乡村部落。同时他对罗马自由居民进行财产普查,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5个等级。各等级产生数目不等的“森图里亚”(Centuria,又译“百人队”)
20、,森图里亚会议获得宣战、媾和、选举高级官员、制定法律和审判等职权。森图里亚会议由193个森图里亚组成,而第1等级产生98个,以至于多数时候未轮到后面的等级投票,事情就定下来了。虽然贵族照旧保持特权,但平民和外来人中的有产者得以参与森图里亚会议和军队,获得确定的权益。材料二成为大国以后,罗马人的思想就极大地突破了早期城邦政治的局限。一方面继承希腊城邦政治思想中的有益成果,另一方面必需突破城邦政治的狭隘的和静态的眼光,不分民族统一支配公共生活,建立协调大型国家中社会关系的政治与法律机制,并最终进展成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塞尔维乌斯在位期间的诸多改革措施为此奠定了重要的基础。(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
21、所学学问,简述塞尔维乌斯改革的措施与雅典民主改革有何相同之处。(6分)(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评价塞尔维乌斯改革。(6分)43.(10分)【20世纪的战斗与和平】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猜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苏俄不会单独出兵;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国联无力干涉。 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1)试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猜想的依据。(8分)(2)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昆明三中1415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 答案题号1234567
22、8910答案DBDDABAAB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CDBACCB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DDCCACDCB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BBDBCAACCB1、2.3.4.5.6.7.8.A 9.B 10.B11.12.13.14.15. B16.17.18.19.20.21C【解析】试题分析:从织锦的用途看,拉弓射箭时使用的护臂和军事战斗有关,“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当时汉魏在中原地区,因此期望“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对作战有利。因此选择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手工
23、业的进步织锦22.23.24.【解析】选C。本题考查同学的材料理解和学问迁移力气,考查孝文帝前期改革措施。本题关键句是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入于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北魏的官吏巧取豪夺,贪得无厌,贪污受贿盛行。要转变这种状况,必需严惩贪官污吏,同时实行俸禄制,从源头根除吏治问题。所以答案选C。25.【解析】选C。本题主要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一大举措迁都洛阳及其乐观作用,来考查同学从材料中猎取信息,并正确理解的力气。A、D两项在材料中未提及,B项时间不符26. 【解析】选A。本题考查同学阅读、分析力气。“国家殷富,库藏盈溢”说明正确,“钱”“绢”说明正确,故选A。27.28.29.30.解析31
24、.32.33. D 34. B解析:氏族贵族依靠贵重的门第和出身世袭垄断了政权,而财产等级制度推行以财产为依据划分等级的方法,财产越多,等级越高,其担当的义务便越多,从而使一批工商业奴隶主参与政权,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35. 答案C解析领导明治维新的中下级武士,他们已经从封建营垒中分化出来,已经资产阶级化。武士佩刀和“格杀勿论”是封建的特权。取消封建特权,才能适应资本主义进展的潮流,促进资本主义的进展。所以,明治维新时期取消武士的来源:特权,有确定的历史必定性。36. A37.38.39. C 40. 答案:B解析:从题干材料可知,美国要通过大力进展空间技术(航天技术)来扩大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优势地位其目的是确保美国的世界霸权。材料题:41.(18分,任意三点得6分)42.(12分)其次问6分,每小点2分。43.(10分)(其中第一问共8分,其次问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