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滑动摩擦力的说课稿2知识讲解.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807520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动摩擦力的说课稿2知识讲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滑动摩擦力的说课稿2知识讲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滑动摩擦力的说课稿2 精品文档 《滑动摩擦力》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下午好!我是14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沪科版教材,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摩擦力》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目标 本课时我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知道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产生条件,会计算滑动摩擦力大小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过程,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通过科学探究获取知识的成功感和喜悦感,养成科学探究的精神,体会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我确定此目标的依据有三点: 一是基于对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理解。《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对本章节的学习,学生掌握滑动摩擦力规律,通过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验探究、数据处理,归纳总结能力。 二是基于对教材的认识。本节课是学生在初中定性学习摩擦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定量学习滑动摩擦力,它既是前面知识的复习延伸,又为后继学习受力分析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此外,滑动摩擦力也是高考考察的重点内容,而且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三是基于对学情的认识。 高一年级的学生,从知识层面上:已经初步掌握摩擦力的概念;从能力层面上: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观察、实验探究和数据处理能力;从情感层面上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好奇心强,但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还有待加强。 据此,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过程。为了突破重点我主要采取了自主探究,合作探讨的方法。 由于学生对相对运动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为了突破难点,主要采取对比分析,举例验证的方法。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本节课我将按照 “引导、自学、猜想,验证,交流,总结”的流程展开教学。在教法选择中,我主要根据教学环节分片展开:1、问题情境引入法——开篇以足球在草坪上滚动为情境提出问题,点出本节主旨。2、实验演示法——通过擦黑板演示实验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3、问题导学法——将知识设计为具体的、有意义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合作探究,师生互动获取学习成果。 三、说学法 基于以上教法,在学法指导上,本着“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原则,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具体安排了:1、自主学习法——给学生创设一个获取滑动摩擦力概念的氛围,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 2、活动体验法——通过学生参与手在桌面滑动过程,让学生亲身感受滑动摩擦力的存在和大小。3、实验探究法——通过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发现自然规律的能力。4、讨论交流法--学生自主探究后,通过生生、师生互动交流得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5、练习巩固法——在应用滑动摩擦力知识处理问题的实际操作中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情景激趣,设疑导入 新课标指出:“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物理”。本节课首先播放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视频。学生看到: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提问学生:足球为什么会停下来?学生:因为有摩擦力。那足球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望。 (2)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知道足球与草坪之间有滑动摩擦力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本72页内容,自主学习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3)演示实验,归纳总结 通过擦黑板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生生,师生互动得出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实验一:没有按住黑板擦,黑板擦顺着黑板掉下来; 现象:字擦不掉,说明没有摩擦力。 从而说明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一:要有弹力; 实验二:假设黑板面是光滑的,字也擦不掉; 从而说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二 :接触面粗糙; 实验三.把黑板擦压在黑板上不动,字还是擦不掉; 从而说明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三:要有相对运动。 接着追问:静止的物体存在滑动摩擦力吗? 举例:物体沿静止的斜面下滑,斜面依然受滑动摩擦力。 强调:滑动摩擦力只要求相对滑动,并不要求一定运动。即静止的物体依然可以存在滑动摩擦力。 (4)实验探究,合作探讨,展示交流 本环节通过:提出问题——活动体验——大胆猜想——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流程展开 提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活动体验: 1.让学生把手压在桌面上来回移动体会摩擦力;施加不同压力,手的感觉不同; 2.手压在桌面上和压在毛巾上,手的感觉也不同; 学生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和接触面有关。 提问:如何研究?采取什么方法? 学生:采取控制变量法: 1.保持接触面不变,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的关系; 2.保持正压力不变,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关系。 提问:如何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如何改变正压力?如何改变接触面? 学生思考,设计实验:用弹簧秤拉着小车在木板上做匀速运动,弹簧秤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正压力等于小车的重力,在小车上增减钩码来改变正压力。把木板换成毛巾就可改变接触面 小车做匀速运动容易吗?不容易?如何改进? 学生:让小车静止,拖动木板和毛巾,通过转换运动对象使实验更加容易操作,科学准确。 分组实验:一组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关系,一组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关系;完成实验后,各组交流实验结论,教师归纳补充。 (5)当堂训练,巩固深化。 此环节通过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练习题,检测学生所学,便于及时查漏补缺。 (6)小结归纳,回顾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让学生回顾反思,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7)作业设计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这样设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由于学情的差异以及教学中突发状况,可能会导致教学设计略有偏差。以上是我的说课过程,如有不当,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