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市2022-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 史 试 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魏晋南北朝时期毁灭耕、耙、耱等耕作技术,耙用于碎土,耱用于平整土地,从而在地面上形成一层松软土层,起到保墒抗旱的作用。耕耙耱技术主要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A.小规模经营 B.分工简洁 C.精耕细作 D.自给自足
2.杜甫“大邑烧瓷轻且坚,叩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赞美的瓷器种类是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彩瓷
3.宋代文献中,大量毁灭村市、山市、野市、草市、小市、虚、舍、圈、集、场等词语。这反映出当时( )
A.城市类型繁多 B.农村商业进展C.农业生产地位下降 D.市场管理有待规范
4.我国古代史上,民营纺织、矿冶、制瓷等行业开头居于社会生产的主导地位,是在
A. 唐朝初期 B. 北宋晚期 C. 明朝中期 D. 清朝前期
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业进展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①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进展比较困难 ②唐代毁灭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③明清时期毁灭了商帮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6.“在八百年前,这里是一片没有人烟,只有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这里却成为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这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法国 D. 荷兰
7.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即“蝴蝶拍一拍翅膀,地球的另一端就产生一场风暴”。下表中最符合该现象的是
8.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在其次次工业革命时期毁灭,其科技条件是
A.蒸汽机的改良 B.电力的使用 C. 信息技术的进 D. 内燃机的创制
9.自来水在近代上海引进时,毁灭“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的现象。其实质是
A.中外冲突尖锐对立 B.城市设施普遍完善
C.工业文明受到抵制 D.生活用水受到污染
10.近代中国,“赶火车”“赶轮船”成为新的社会俗语。这一现象毁灭的缘由有
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②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③新式交通工具运行时间相对固定 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据台湾学者张玉法的《中国现代史》统计:1862——1910年清朝中心政府主持开办了很多工业企业,主要的类型有:兵工厂、纺织厂、铸钱厂、造船厂等。以上各类企业对应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A.7-42-5-2 B.42-7-5-2 C.5-7-42-2 D.2-5-7-42
12. 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
A.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13.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设想不必先经过一个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这一设想下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农业集体化方针
14.有历史学家把20世纪20年月的美国称为“疯狂的20年月”。其依据应当是,当时美国
A.摇滚、爵士乐盛行 B.经济危机、社会动荡
C.经济社会盲目进展 D.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干预
15.《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夫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转变这一状况的是( )
A.把握物价与“以工代赈” B.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
C.实行救济和疼惜劳工权利 D. 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
16.一位农夫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攻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毁灭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
A.农业合作化 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437个,196年为38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毁灭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下列各项中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
A.目的是转变生产资料全部制 B.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进展
C.解决了市场机制的运用问题 D. 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18.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带有显著的时代特色,下列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抓革命,促生产"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赐予农夫生产和经营自主权的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对外开放
20.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初期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迈出的第一步是
A. 开发和开放浦东
B.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C.开拓沿海经济开放区
D.建立经济特区
21.1984年以后,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放,中心环节是
A. 增加企业活力B.实行方案经济体制C. 创办乡镇企业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头崛超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始终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由于美国开头感受到代价。”材料说明全球化
A.对当今美国来说是弊大于利 B.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C.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缘由之一 D.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
23.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单位:元),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毁灭是由于
一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B.农村改革已全面开放,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C.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小康
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4.我国经济建设实践中找到了一条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圈地运动"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那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夫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道路是
A、大力进展乡镇企业 B、实施生态农业战略
C、稳定农村劳动力市场 D、进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25.下面所示材料说明当时
这几年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企业在方案管理方面的权限,留意发挥市场调整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收效也很明显。今后,要连续留意发挥市场调整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方案的统一领导。
——胡耀邦在中共十二大上的报告
A.方案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B.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战略方针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26.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实行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B.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D.确定海南全岛为经济特区
27.美国利根政府执行的经济政策认为:政府救济不是救助穷人最好的方法,应当通过经济增长使总财宝增加,最终使穷人受益。依据里根经济学,美国政府应实行的措施是
A.大力进展私有经济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削减国家福利的支出 D.完善国家的福利制度
28.“每一次重大历史现象背后都隐蔽着金融的隐秘。”下列与此相符合的史实组合是
A.宋代商品经济富强——白银主导的货币经济
B. 工业革命——金融中心转移至大西洋沿岸
C.其次次世界大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崩溃
D.战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29.右边学问卡片描述的是哪一国际经济组织
规范
A. 世界银行
B. 欧洲联盟
C. 世界贸易组织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0.下列表述最能反映下图漫画主题的是
A.金融风险日益加深 C.两极对峙格局加剧
B.贸易疼惜主义盛行 D.全球经济差距扩大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共2个小题,其中31题20分,32题20分)
31.(20分)中国近代工业的进展经受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是中国近代十九世纪六七十年月的三幅图片
(1)材料反映出了什么历史信息?(4分)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分布的特点及缘由。(4分)
材料二 发起中国近代运动的动机,并非来自于本社会的内部,而是在外部的强大压力——在西方国家侵略造成的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巨大压力下,在基本没有近代因素作前提的条件下,中国人仓促地采借西方文明,发起了近代化运动。
(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化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上述特点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展产生的影响。(8分)
材料三 对于新中国的工业化,有人认为,毛泽东他们那一代人是大基地、大框架的,供应了一套毛坯房;而邓小平们则为这座房子进行了基础装修;现如今我们所做的,该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对房子进行精装修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新中国工业化进展的基本历程。(4分)
32.(20分)中国从被动到主动,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亲热,经济实力不断增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晚晴政府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两白银)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中国贸易状况。并指出它反映了什么问题?(6分)
材料二 1965年-1985年世界贸易示意图
(2)材料二反映了世界贸易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成因。(8分)
材料三 中国入世降税大事记
2002年,大幅调低了5300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5.3%降低至12%;2005年,降税涉及900多种商品,关税总水平由2004年的10.4%降低至9.9%;
2006年,我国降低了小轿车等42个汽车及其零部件的进口关税税率,最终完成了汽车及其零部件的降税义务,我国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税率分别由入世前的70%至80%和18%至65%降至25%和10%;
2010年,降低鲜草莓等6个税目商品进口关税后。赐予最不发达国家4762个税目商品零关税待遇。
——摘编自《中国经济时报》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21世纪学校国调整关税的目的和意义。(6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