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差期末复习题精品文档一、单项选择题1、 互换性按其( )可分为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C)A、方法 B、性质 C、程度 D、效果2、(B)加工后的零件实际尺寸与理想尺寸之差称为( )。 A、形状误差 B、尺寸误差 C、公差 D、位置误差3、 (A)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 )。A、因为有了大批量生产,所以才有零件互换性,因为有互换性生产才制定公差 B、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应是绝对准确的 C、在装配时,只要不需经过挑选就能装配,就称为有互换性 D、完全互换不会降低使用性能,且经济效益较好4、 (B)从加工过程看,零件尺寸进入公差范围的“起始尺寸”是( )。A、最大极限尺寸 B、最大实体尺
2、寸 C、最小极限尺寸 D、最小实体尺寸5、 (D)从加工过程看,零件尺寸的“终止尺寸”是( )。A、最大极限尺寸 B、最大实体尺寸 C、最小极限尺寸 D、最小实体尺寸6、 (A)从使用寿命看,机器使用寿命较长,孔、轴的尺寸为( )。A、最大极限尺寸 B、最大实体尺寸 C、最小极限尺寸 D、最小实体尺寸7、 (C)。下列配合代号标注不正确的是( )。 A、30H6/k5 B、H7/p6 C、30h7/D8 D、30H8/h78、 (A)公差带大小是由( )决定的。A、标准公差 B、基本偏差 C、配合公差 D、基本尺寸9、 (B)下述论述中正确的有( )。A、g8比h7的精度高 B、mm比 精度高
3、 C 、国家标准规定不允许孔、轴公差带组成非基准制配合 D、零件的尺寸精度高,则其配合间隙小10、 (D)以下各种情况中,应选用间隙配合的有( )。A、要求定心精度高 B、工作时无相对运动 C、不可拆卸 D、转动、移动或复合运动、 (C)下列有关公差等级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A、公差等级高,则公差带宽 B、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高的公差等级 C、公差等级的高低,影响公差带的大小,决定配合的精度 D、孔、轴相配合,均为同级配合。12、 (A)下列关于公差与配合的选择的论述正确的有( )。A、从经济上考虑应优先选用基孔制 B、在任何情况下应尽量选用低的公差等级 C、配合的选择方法一般有
4、计算法、类比法和调整法 D、从结构上考虑应优先选用基轴制13、 (A)基本偏差代号为P(p)的公差带与基准件的公差带可形成( )。A、过渡或过盈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D、间隙配合14、 (D)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应用,主要是对配合的种类,基准制和公差等级进行合理的选择。选择的顺序应该是:( )。 A、配合种类、基准制、公差等级 B、公差等级、基准制、配合种类C、公差等级、配合种类、基准制 D、基准制、公差等级、配合种类15、01(A)。配合是( )相同的孔与轴的结合。A、基本尺寸 B、实际尺寸 C、作用尺寸 D、实效尺寸16、0(B)。标准公差值与( )有关。 A、基本尺寸和基本偏差
5、B、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 C、公差等级和配合性质 D、基本偏差和配合性质17、0(C)。比较不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 )。 A、公差值的大小 B、公差单位数的大小 C、公差等级系数的大小 D、基本偏差值的大小18、02(D)。配合精度高,表明( )。 A、X或Y值小 B、轴的公差值大于孔的公差值 C、轴的公差值小于孔的公差值 D、轴、孔公差值之和小19、02(D)。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不完全互换性是指零件在装配时可以修配 B、测量一批零件的实际尺寸最大尺寸为.01mm,最小为19.96mm,则上偏差是+0.01mm,下偏差是-0.04mm C、上偏差等于最大极限尺寸减实际尺寸 D、对零
6、部件规定的公差值越小,则其配合公差也必定越小、02(A)。下列关于基本偏差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A、基本偏差数值大小取决于基本偏差代号 B、轴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 C、基本偏差的数值与公差等级有关 D、孔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21、0(C)。承受循环负荷的套圈与轴或外壳孔的配合,一般宜采用()配合。A、小间隙 B、大过盈 C、较紧的过渡 D、较松的过渡22、0(B)。下列孔、轴配合中,应选用间隙配合的有()。A、既要求对中,又要拆卸方便 B、工作时有相对运动C、保证静止替传递载荷的可拆结合 D、要求定心好,载荷由键传递23、(C)。以下各组配合中,配合性质相同的有()。A、30H7f6和30H8p
7、7 B、30P8h7和30H8f7C、30M8h7和30H8m7 D、30H8m7和30H7f624、(A)。下列配合中,配合公差最小的是()。A、30H7g6 B、30H8g7 C、H7g6 D、H8g725、(D)。下述论述中正确的有( )。A、无论气温高低,只要零件的实际尺寸都介于最大、最小极限尺寸之间,就能判断其为合格B、一批零件的实际尺寸最大为0lmm,最小为1998mm,则可知该零件的上偏差是十001mm,下偏差是-002mm C、jf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D、H7/h6与H9/h9配合的最小间隙相同,最大间隙不同26、(D)。下列关于公差与偏差的比较描述错误的是( )。A、偏差可以为
8、正值、负值或零,而公差则一定是正值B、极限偏差用于限制实际偏差,而公差由于限制误差C、对单个零件只能测出尺寸的“实际偏差”,而对数量足够的一批零件,才能确定尺寸误差D、偏差取决于加工机床的调整,反映加工难易,而公差表示制造精度,不反映加工难易程度27、(B)。下列关于公差与偏差的计算公式表述不正确的有( )。A、孔的上偏差,下偏差 B、轴的上偏差,下偏差 C、孔公差 D、轴公差28、(C)。对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公差是在车间普通工艺条件下,机床设备一般加工能力可保证的公差,它代表经济加工精度B、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主要用于较低精度的非配合尺寸C、采用一般公差的尺寸,在
9、该尺寸后应注出极限偏差D、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规定四个等级即精密级、中等级、粗糙级和最粗级29、(A)。配合是( )相同的孔与轴的结合。A、基本尺寸 B、实际尺寸 C、作用尺寸 D、实效尺寸30、(A)。标准公差值与( )有关。A、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 B、基本尺寸和基本偏差 C、公差等级和配合性质 D、基本偏差和配合性质31、(C)。基本偏差代号为P(p)的公差带与基准件的公差带可形成( )。A、过渡或过盈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D、间隙配合32、(B)。在光滑圆柱体配合中,基准制的选择( )。A、不考虑使用要求 B、主要从使用要求上考虑 C、使用要求是唯一的依据 D、都不对33、1(
10、D)。配合精度高,表明( )。A、X或Y值小 B、轴的公差值大于孔的公差值 C、轴的公差值小于孔的公差值 D、轴、孔公差值之和小34、0(A)。属于( )配合。A、间隙 B、过盈 C、过渡 D、三者都不是35、(A)。下列公差代号中基本偏差为上偏差的是( )。A、 B、 C、 D、36、0(B)。倾斜度公差属于( )。A、形状公差 B、定向公差 C、定位公差 D、跳动公差37、(D)。端面全跳动公差属于( )。A、形状公差 B、定位公差 C、定向公差 D、跳动公差38、(A)。配合公差带位于配合公差带图的零线下方时为( )配合。A、过盈 B、过渡 C、间隙 D、过盈或过渡 39、(A)。作用尺
11、寸是存在于( ),某一实际轴或孔的作用尺寸是唯一的。 A、实际轴或孔上的理想参数 B、理想轴或孔上的实际参数 C、实际轴或孔上的实际参数 D、理想轴或孔上的理想参数40、1(A)。在计算标准公差值时,各尺寸段内所有基本尺寸的计算值是用各尺寸段的( )作为该段内所有基本尺寸来计算值的。 A、首尾两个尺寸的几何平均值 B、所有尺寸的算术平均值 C、所有尺寸的几何平均值 D、首尾两个尺寸的算术平均值41、1(D)。最大实体尺寸是( )的统称。 A、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B、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C、轴的最小极限尺寸和孔的最大极限尺寸 D、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和孔的最小极限尺寸
12、42、1(D)。公差原则是指( )。 A、确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则 B、制定公差与配合标淮的原则 C、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关系 D、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43、1(A)。某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值为0.1mm,则该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允许偏离量为( )。 A、0.1mm B、0.05mm C、0.2mm D、0.1mm44、1(C)。在建立基准时,理想要素与被测要素之间的联系应遵守( )。 A、公差原则 B、独立原则 C、最小条件 D、包容原则45、1(D)。在两个平面平行度公差的要求下,其( )公差等级应不低于平行度的公差等级。 A、垂直度 B、位置度 C、倾斜度 D、平面度46、2(
13、B)。下列不属于定向公差的是( )。A、平行度 B、平面度 C、垂直度 D、倾斜度47、2(A)。下列哪种位置公差项目对应的公差带形状不是圆柱面内区域的是( )。A、径向全跳动 B、同轴度 C、任意方向线位置度 D、任意方向线对线的平行度48、2(B)。有关实效尺寸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有( )。A、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形位公差 B、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最大实体尺寸形位公差C、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形位公差 D、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实际尺寸+形位误差49、2(D)。有关公差原则的应用不正确的论述有( )。A、最大实体原则常用于只要求可装配的场合 B、包容要求常常用于有配合要求的场合 C、独立
14、原则的应用十分广泛 D、独立原则的加工难度最低50、2(A)。按类比法确定公差时,选用公差值的大小应满足( )。A、 B、C、 D、51、(B)。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A、给定方向上的线位置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B、任意方向上线倾斜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C、标注斜向圆跳动时,指引线箭头应与轴线垂直D、标注圆锥面的圆度公差时,指引线箭头应指向圆锥轮廓面的垂直方向52、3(D)。下列公差带形状相同的有( )。A、轴线对轴线的平行度与面对面的平行度 B、径向圆跳动与圆柱度 C、同轴度与径向全跳动 D、轴线对面的垂直度与轴线对面的倾斜度53、3(B)。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时( )
15、。A、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内标注符号E B、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内可标注符号0(M)C、被测要素遵守的最大实体实效边界等于最小实体边界 D、被测要素遵守的是最小实体实效边界54、3(A)。某孔则( )。A、被测要素遵守MMC边界 B、被测要素遵守MMVC边界 C、当被测要素尺寸为10.01 mm时,允许形状误差可达0.01 mm D、局部实际尺寸应大于或等于最小实体尺寸55、40(C)。形位公差带形状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内区域的是( )。A、垂直度 B、任意方向的线的直线度 C、给定一个方向的线的倾斜度 D、任意方向的线的位置度。56、4(B)。从加工过程看,零件尺寸进入公差范围的“起始尺寸”
16、是( )。A、最大极限尺寸 B、最大实体尺寸 C、最小极限尺寸 D、最小实体尺寸57、4(A)。位置误差按其特征分为( )类误差。A、3 B、5 C、2 D、458、4(B)。一般说来,在选择基准时,基准要素要比被测要素的精度( )。 A、低 B、高 C、相同 D、无法确定59、(D)。在生产中,有时用检测工件径向圆跳动的方法可测量( )。 A、垂直度 B、平行度 C、位置度 D、同轴度60、50(B)。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与平面对轴线的( )公差带相同。 A、对称度 B、垂直度 C、平行度 D、倾斜度61、5(A)。形位公差标准中不规定( )的未注公差,它可以由该要素的尺寸公差来控制其形状和位
17、置精度。 A、圆度 B、直线度 C、平面度 D、对称度62、5(B)。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要求都较严,并需分别满足要求时应采用( )原则。A、包容要求 B、独立原则 C、最大实体要求 D、最小实体要求63、5(B)。包容要求遵守( )边界。A、最小实体B、最大实体C、最大实体实效D、最小实体实效64、5(D)。最小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应遵守( )边界。A、最小实体B、最大实体C、最大实体实效D、最小实体实效65、5(C)。保证可装配性的场合主要采用( )要求。A、包容要求B、独立原则C、最大实体D、最小实体66、5(D)。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陈述( )。A、形状和位置公差都有基准 B
18、、形状和位置公差都无基准C、形状公差有基准,位置公差无基准 D、形状公差无基准,位置公差有基准67、5(D)。零件上的未注形位公差一律遵守( )。A、最小实体要求 B、最大实体要求C、包容要求D、独立原则68、5(A)。公差带形状相同的是( )。A、圆度和径向圆跳动B、同轴度和平面度 C、平面度和直线度 D、同轴度和位置度69、6(C)。最大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应遵守( )边界。A、最大实体B、最小实体C、最大实体实效 D、最小实体实效70、60(A)。( )可以控制端面对基准轴线的垂直度和它的平面度误差。A、端面全跳动公差 B、平行度公差 C、直线度公差 D、平面度公差71、6(
19、A)。定位公差带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 )。A、位置、方向和形状B、位置方向C、方向、形状 D、位置、形状72、6(B)。定向公差带可以控制被测要素的( )。A、方向和位置 B、方向和形状 C、形状和位置 D、方向、形状和位置73、6(B)。下列哪个属于形状误差?( )。A、平行度 B、圆柱度 C、圆跳动 D、位置度74、6(C)。设某轴的基本尺寸为25,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0.05mm,其轴线直线度公差为0.05mm,则其最小实体实效尺寸为( )。A、25.05mmB、24.95mmC、24.90mmD、24.80mm75、6(D)。形位公差中的几何要素按存在状态分为( )。A、轮廓要素
20、和中心要素B、中心要素和实际要素 C、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D、实际要素和理想要素76、6(A)。形位公差带具有( )、大小、方向和位置四个要素。A、形状 B、结构 C、精度 D、尺寸77、6(A)。形位公差带的大小是由公差值确定的,指的是公差带的( )。A、宽度或直径 B、高度 C、长度 D、角度78、6(B)。位置公差(标有基准)的公差带的方向或位置一般( )。A、浮动 B、固定 C、任意 D、以上皆不对79、7(B)。轮廓公差分为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无基准时为( )公差。A、位置 B、形状 C、尺寸 D、配合80、70(A)。形状误差可用( )的宽度和直径表示。A、最小包容区域 B、最大包容
21、区域 C、中间包容区域 D、任何区域皆可81、7(C)。全跳动是控制整个被测要素在( )时相对于基准轴线的跳动量。A、一次测量 B、间断测量 C、连续测量 D、分段测量82、7(A)。圆跳动是控制被测要素在( )内相对与基准轴线的跳动量。A、某个测量截面 B、整个圆柱表面 C、整个端面 D、以上皆可83、7(B)。模拟法是用形状足够精确的表面模拟基准,如以平板表面体现( )。A、基准轴线B、基准平面C、基准圆柱面 D、基准尺寸84、7(C)。( )是指被测要素在图样上给出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各自独立,应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A、最大实体要求 B、最小实体要求C、独立原则 D、可逆要求85、7
22、(D)。考虑到检测的方便性与经济性,可用( )代替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A、径向圆跳动 B、端面圆跳动 C、径向全跳动 D、端面全跳动86、7(B)。在确定形位公差值时,应注意在同一要素上给出的形状公差值应( )位置公差值。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以上皆可87、7(B)。尺寸精度与形位精度要求相差较大时,应采用( )原则。 A、包容要求 B、独立原则 C、最大实体要求D、可逆要求88、7(A)。某孔的基本尺寸为35,上偏差为+0.015mm,下偏差为0其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5mm则最大实体实效尺寸为( )。A、34.95mm B、35.05mm C、35.15mm D、35.25m
23、m89、8(A)。同一要素的各项公差值应协调,且保证形状公差( )定向的位置公差。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以上皆可90、80(C)。圆柱形零件,当仅需要顺利装配时,可选轴心线的( )作为控制项目。A、圆跳动度B、全跳动度C、直线度 D、位置度91、8(A)。如果孔、轴之间有相对运动,应均匀接触或为保证密封性,应限制( )。A、圆柱度 B、圆度 C、素线直线度 D、轴线直线度92、8(B)。要求平行的两平面,其平面度公差值应( )平行度公差值。A、等于 B、小于 C、大于 D、互不相关93、8(B)。圆柱形零件的形状公差一般应( )其尺寸公差。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互不相关
24、94、8(A)。平行度公差值应( )其相应的距离公差值。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95、8(C)。在三基面体系中,对于板类零件( )应该选择零件上面积大,定位稳的表面A、辅助基准 B、第二基准 C、第一基准 D、第三基准96、8(D)。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0.05mm,则其( )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A、平行度 B、位置度 C、对称度 D、直线度97、8(B)。同轴度公差属于( )。A、形状公差 B、定位公差 C、定向公差 D、跳动公差98、8(D)。公差原则是指( )。A、确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则 B、制定公差与配合标淮的原则 C、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关系 D、尺寸公差
25、与形位公差的关系99、9(B)。某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值为0.1mm,则该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允许偏离量为( )。A、0.1mm B、0.05mm C、0.2mm D、0.1mm、90(D)。在公差原则中,最小实效尺寸是( )综合形成的。A、最小实体尺寸与形位误差 B、最大实体尺寸和形位公差 C、最大实体尺寸和形位误差 D、最小实体尺寸与形位公差101、9(B)。一般说来,在选择基准时,基准要素与被测要素的精度比较应( )。A、低 B、高 C、相同 D、无关102、9(A)。若某测量面对基准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8mm,则其( )误差必不大于0.08mm。A、平面度 B、对称度 C、
26、垂直度 D、位置度103、9(D)。在生产中,有时用检测工件径向圆跳动的方法可测量( )。A、垂直度 B、平行度 C、位置度 D、同轴度104、9(C)。( )公差的公差带方向是根据项目的特征由基准决定的。A、形状 B、尺寸 C、位置 D、未注105、9(B)。标注( )时,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间的夹角是不带偏差的理论正确角度,标注时要带方框。A、平行度 B、倾斜度 C、垂直度 D、同轴度106、9(D)。当图样上被测要素没有标注位置公差时,要按未注公差处理,此时尺寸公差与位置公差应遵守( )。A、公差原则 B、包容原则 C、最大实体原则 D、独立原则107、9(D)。在两个平面平行度公差的要求
27、下,其( )公差等级应不低于平行度的公差等级。A、垂直度 B、位置度 C、倾斜度 D、平面度108、9(D)。在选择形位公差的公差等级时,通常采用( )法。A、计算 B、试验 C、分析 D、类比109、(B)。与基准要素有功能关系,并给出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是( )。A、中心要素 B、关联要素 C、单一要素 D、被测要素0、0(B)。图样上表示的要素均为( )。A、实际要素 B、理想要素 C、基准要素 D、轮廓要素1、(B)。形位公差带的形状由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和给定的( )所确定。A、公差大小 B、公差特征项目 C、误差大小 D、粗糙度 2、(A)。零件几何参数误差的允许范围称为( )。A、尺
28、寸公差 B、对称度 C、位置度 D、跳动度3、6(D)。最大实体尺寸是( )的统称。A、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B、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C、轴的最小极限尺寸和孔的最大极限尺寸 D、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和孔的最小极限尺寸4、6(D)。通常说来,作用尺寸是( )综合的结果 A、实际尺寸和形位公差 B、实际偏差与形位误差 C、实际偏差与形位公差 D、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5、6(C)。在公差原则中,实效尺寸是( )综合形成的 A、最小实体尺寸与形位误差 B、最大实体尺寸和形位公差 C、最大实体尺寸和形位误差 D、最小实体尺寸与形位公差6、6(A)。若某测量面对基准面的平行度误差为
29、0.08mm,则其( )误差必不大于0.08mm。 A、平面度 B、对称度 C、垂直度 D、位置度7、6(D)。在生产中,有时用检测工件径向圆跳动的方法可测量( )。 A、垂直度 B、平行度 C、位置度 D、同轴度8、7(B)。标注( )时,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间的夹角是不带偏差的理论正确角度,标注时要带方框。 A、平行度 B、倾斜度 C、垂直度 D、同轴度9、70(D)。用径向全跳动测量( )时,若跳动不超差则其误差也不会超差。 A、平面度 B、直线度 C、圆度 D、圆柱度1、7(C)。最大实体实效边界用( )来表示。A、MMB B、LMVB C、MMVB D、LMB121、00(A)。表面越
30、粗糙,零件的( )。A、应力集中 B、配合精度高 C、接触刚度增加 D、抗腐蚀性好122、0(C)。评定参数( )更能充分反应被测表面的实际情况。A、轮廓的最大高度 B、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C、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D、轮廓的支承长度率123、0(D)。车间生产中评定表面粗糙度最常用的方法是( )。 A、光切法 B、针描法 C、干涉法 D、比较法124、0(A)。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时,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有( )。A、受交变载荷的表面,参数值应大 B、配合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应小于非配合表面 C、摩擦表面应比非摩擦表面参数值小 D、配合质量要求高,参数值应小125、0(D)。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
31、A、表面粗糙度属于表面宏观性质的形状误差 B、表面粗糙度属于表面波纹度误差 C、经过磨削加工所得表面比车削加工所得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大 D、介于表面宏观形状误差与微观形状误差之间的是波纹度误差126、(B)。表面粗糙度的基本评定参数是()。 A、Sm B、Ra C、tp D、S127、(D)。双管显微镜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 A、针描 B、印模 C、干涉 D、光切128、(B)。基本评定参数是依照( )来测定工件表面粗糙度的。 A、波距 B、波高 C、波度 D、波纹129、(C)。Ra值的常用范围是( )。 A、0.125m B、0.012m C、0.0256.3m D、0.0825m130
32、、(B)。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在图样上标注,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标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或者它们的延长线上 B、符号尖端从材料外指向被标注表面 C、符号尖端从材料内指向被标注表面 D、代号中的数字以及符号的方向必须与尺寸数字方向一致131、(A)。几何形状误差波距在( )mm属于表面粗糙度。A、小于1 B、110 C、大于10 D、15132、(B)。几何形状误差波距在( )mm属于表面波度。A、小于1 B、110 C、大于10 D、15 133、2(C)。几何形状误差波距在( )mm属于形状误差。A、小于1 B、110 C、大于10 D、15134、2(A)。宏观几何形状误差由( )
33、来控制。A、形状公差 B、波度 C、表面 D、表面粗糙度135、2(D)。微观几何形状误差由( )来控制。A、形状公差 B、波度 C、表面 D、表面粗糙度136、2(C)。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比非工作表面粗糙度参数 ( )。A、大 B、相等 C、小 D、高137、2(C)。尺寸及形状公差小,表面粗糙度差数值要( )。A、大 B、相等 C、小 D、 高138、2(C)。同一尺寸公差的轴比孔的粗糙度参数值要( )。A、大 B、相等 C、小 D、 高139、2(C)。要求配合稳定可靠时,粗糙度参数值应( )些。A、大 B、相等 C、小 D、 高140、2(C)。( )是利用光波干涉原理测量表面粗糙度的
34、种测量方法。A、比较法 B、光切法 C、 干涉法 D、针描法141、(D)。( )是一种接触式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A、比较法 B、光切法 C、 干涉法 D、针描法142、30(B)。( )是应用光切原理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A、比较法 B、光切法 C、 干涉法 D、针描法143、3(A)。低、中速及旋转精度要求不高的一般旋转机构,滚动轴承应该用( )。A、0级 B、2级 C、4级5级 D、6级144、3(D)。转速较高,旋转精度要求高的旋转机构,滚动轴承应该用( )。A、0级 B、 2级 C、4级,5级 D、6级145、3(C)。高速,高旋转精度要求的机构,滚动轴承应该用( )。A、0级 B
35、、2级 C、4级,5级 D、6级146、3(B)。转速很高,旋转精度要求也很高的机构应该用( )。A、0级 B、2级 C、4级,5级 D、6级147、3(C)。滚动轴承是标准部件,轴承内圈与轴采用( )配合。A、间隙 B、过盈 C、基孔制 D、基轴制148、3(D)。滚动轴承是标准部件轴承外圈与孔采用 ( )配合。A、间隙 B、过盈 C、基孔制 D、基轴制149、3(D)。标准中规定的轴承外圈(单一平面平均外经Dmp )的公差带上偏差为零,与一般( )相同。A、间隙 B、过盈 C、基孔制 D、基轴制150、3(C)。标准中规定的轴承内圈公差带上偏差为零,与一般( )的规定不同。A、间隙 B、过
36、盈 C、基孔制 D、基轴制151、4(A)。GB/T257-1993将Fr0.07Cr时称为( )。A、轻负荷 B、正常负荷 C、重负荷 D、一般负荷152、40(B)。GB/T257-1993将0.07CrFr0.15Cr时称为( )。A、 轻负荷 B、正常负荷 C、重负荷 D、一般负荷153、4(C)。GB/T257-1993将Fr0.15Cr时称为( )。A、轻负荷 B、正常负荷 C、重负荷 D、一般负荷154、4(B)。影响滚动轴承配合选用的因素较多,实际生产中常用( )法确定。A、计算 B、类比 C、试验 D、经验155、0(B)。用万能测长仪测量内孔的直径,属于( )。 A、直接测
37、量 B、间接测量 C、绝对测量 D、相对测量156、(B)。公称尺寸为mm的量块,若其实际尺寸为.001mm,用此量块作为测量的基准件,将产生0.001mm的测量误差,此误差性质是( )。 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 C、粗大误差 D、尺寸误差 157、(C)。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测几何量不能肯定的程度称为( )。A、灵敏度 B、精确度 C、不确定度 D、精密度158、(D)。应该按仪器的()来选择计量器具。A、示值范围 B、分度值 C、灵敏度 D、不确定度159、(B)。量规通规规定位置要素是为了( )。A、防止量规在制造时的误差超差 B、防止量规在使用时表面磨损而报废 C、防止使用不当
38、造成浪费 D、防止通规与止规混淆160、1(D)。极限量规的通规是用来控制工件的( )。 A、最大极限尺寸 B、最小极限尺寸 C、最大实体尺寸 D、作用尺寸161、10(D)。用符合光滑极限量规标准的量规检验工件时,如有争议,使用的通规尺寸应更接近( )。 A、工件最大极限尺寸 B、工件的最小极限尺寸 C、工件的最小实体尺寸 D、工件的最大实体尺寸162、1(B)。关于量块,正确的论述有( )。A、量块按“等”使用,比按“级”使用精度低 B、量块具有研合性 C、量块的形状大多为圆柱体 D、量块只能用作标准器具进行长度量值传递163、1(A)。下列因素中不会引起系统误差的有( )。A、测量人员的
39、视差 B、光学比较仪的示值误差 C、测量过程中温度的变动 D、千分尺测微螺杆的螺距误差164、1(D)。光滑极限量规是检验孔、轴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之间的关系采用( )的零件。 A、独立原则 B、相关原则 C、最大实体原则 D、包容原则165、1(D)。为了延长量规的使用寿命,国标除规定量规的制造公差外,对( )还规定了磨损公差。 A、工作量规 B、验收量规 C、校对量规 D、通规166、(B)。符合极限尺寸判断原则的通规的测量面应设计成( )。 A、与孔或轴形状相对应的不完整表面 B、与孔或轴形状相对应的完整表面 C、与孔或轴形状相对应的不完整表面或完整表面均可 D、传递侧隙的合理性167、
40、(D)。下列测量值中精度最高的是( )。 A、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40.05mm B、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40.02mm C、真值为mm,测得值为99.5mm D、真值为mm,测得值为.03mm168、2(D)。塞规的通规按被测孔的最大实体尺寸( )制造。A、Dmax B、dmin C、dmax D、Dmin169、2(A)。塞规的止规按被测孔的最小实体尺寸( )制造。A、Dmax B、dmin C、dmax D、Dmin170、2(D)。量规测量面硬度为5865HRC,并应经过( )性处理。A、可靠 B、精确 C、均匀 D、稳定171、2(B)。在大批量生产时,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检验效率而采用( )。A、量具 B、量规 C、量仪 D、测量装置172、2(B)。当图样上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按( )原则标注时,一般使用通用计量器具分别测量。A、包容要求 B、独立原则 C、可逆要求 D、最小实体要求173、2(A)。当单一要素的孔和轴采用( )标注时,应使用量规来检验。A、包容要求 B、独立原则 C、可逆要求 D、最大实体要求174、2(B)。用塞规检验工件时,其合格标志是( )。A、通规能通过,止规也能通过 B、通规能通过,止规不能通过 C、通规不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