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探究_肖钦月.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80696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探究_肖钦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探究_肖钦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探究_肖钦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0 国际公关研 究作者简介:肖钦月,女,汉族,吉林辽源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 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探究文肖钦月 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长春 130123摘要: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社会资本是人们通过彼此建立信任、合作和共同利益而形成的网络和资源。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可以被视为一种社会资本的形式,因为它可以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并为社区提供资源和服务。这也就意味着,非营利组织可以作为一个参与社区治理的新角色,为社区治理赋能,构建社会资本与社区之间的紧密联系,打破社区网格化治理的困境。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社会资本视角下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形态、作

2、用方向以及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如何提高非营利组织对社区治理工作的积极效果,也成为新时代社区治理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关键词:社会资本理论;非营利组织;社区治理;作用机制;应用探索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日益加快,城市社区治理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同时,政治体制和公共管理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也为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创造了更多的机遇与发展空间。在政策方面,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确立为“十四五”期间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力图通过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制度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在此过程中,非营利组织在众多共治主体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社区治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

3、要抓手。在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下,非营利组织能够通过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提高共治网络的黏性,促成多方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一、社会资本理论的核心内容从广义上来看,社会资本是指个体和群体间的信任、合作、归属感、共同价值观等社会关系资源的总和,它强调了社会资本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它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社会稳定、提高社会福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社会资本理论最初由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其核心思想是: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源,它由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等因素组成,可以帮助个体和群体实现共同目标,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产生积极影响。1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具有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4、,内在价值是指人们通过社会关系和信任获得的自我感觉和满DOI:10.16645/11-5281/c.2023.12.001PR Magazine 71足感,而外在价值则是指人们通过社会关系和信任获得的物质和非物质利益。从作用关系来看,社会资本的形成和维持主要依赖于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社会网络是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它可以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而社会信任则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它可以降低合作成本,提高合作效率。在一个具有高水平社会资本的社会中,人们往往会更加愿意相互信任、相互合作,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在一个社会资本较低的社会中,则往往存在着人们之间的疏离、互不信任等问题,从而导致社会的

5、不稳定和发展的障碍。也正因社会资本与民众生活的联系如此紧密,非营利组织才能够以社会资本的身份出现,对社区治理工作产生影响。2二、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一)对社会资本培育的作用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可以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发展。非营利组织可以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从而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发展。3从实际情况来看,非营利组织往往会通过组织社区活动的方式,邀请社区居民参加环保或是美化社区等一系列活动,社区成员们通过活动相互结识,建立稳固的沟通关系,并共同完成社区治理任务,不仅强化了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也增加了社区居民对社会的信任和支持,从而促进社会资本的

6、形成和发展。(二)对社区治理发展的作用非营利组织可以代表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为社区居民发声,维护社区居民的权益,总体来看,其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代表性,不容易受地方政府或其他社会利益集团的影响,因而可以最大限度促进社会治理的高质量发展,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社区治理原则。4以县域地区为例,部分地区的非营利组织会代表当地农民参与当地政府农业政策的制定和监督,通过收集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向政府提出改进政策的建议,并监督政府的政策执行情况。这样的行为不仅能够为农民发声,维护了他们的权益,也为政府制定更合理的农业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支持,从而促进了社会治理的公正性和有效性。5(三)对

7、公共服务发展的作用非营利组织通常致力于社会治理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将盈利作为根本动力,它可以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和资源,如社区服务、文化教育、健康医疗等,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生活选择。有些非营利组织会对流浪汉和贫困人群提供帮助,通过提供食物、住所、卫生等基本服务,帮助流浪汉和贫困人群改善生活状况,这样的服务通常是非营利性的、为社会公益服务的,能够弥补政府公共服务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6三、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及应对思路(一)资源配置问题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需要一定的人力、物资和资金资源。然而在现实中,非营利组织往往面临着资源匮乏的问题。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补贴不够充足,因此,很多

8、非营利组织无法承担更多的社区治理任务,这不仅限制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也影响到社区治理的质量和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对非营利组织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扶持以及鼓励社会各界捐赠和赞助等方式,提高非营利组织的资源获取能力,增强其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二)组织能力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非营利组织通常由志愿者组成,缺乏专业化的人才与管理经验,这使得非营利组织现有的工作者难以有效承担社区治理工作,使工作更容易面临协调困难、任务分配不清等问题。7为了提高组织能力,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招聘专业人才、培训志愿者等方式,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以便更好地参与社区治理。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与非营利组织的

9、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社区治理问题,促进组织间的协作和学习。(三)身份认同问题由于非营利组织并不是政府机构,因此在社区治理中,他们的身份地位不如政府部门,社区居民对他们的认可度也较低。此外,社区居民更倾向于向政府部门反映问题,而非营利组织的介入可能会被视为干预政府职能,因而容易招致居民的反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非营利组织应采取措施增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和信任,提高社区居民对其工作的认可度和支持力度。政府也可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保障非营利组织的合法地位和权益,鼓励和支持其参与社区治理。(四)监督评估问题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需要得到充分的监督和评估,然而,现阶段我国社区治理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监

10、督和评估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其工作效果和质量难以得到准确评估,容易导致治理质量下滑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非营利组织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提高社区治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同时,非营利组织也可以自我监督,加强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提高工作效果和质量。四、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创新架构(一)社区网络体系的架构在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下,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建立社区网络,建立社区内的信任、合作和共享价值观,增强社区凝聚力和社会资本。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的社区网络包括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信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以及非营利组织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从形式上来看,非营利组织可以

11、组织社区会议,让社区居民能够有机会相互交流和沟通,增进社区凝聚力和信任;组织社区义工活动,让社区居民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建立联系,培养合作精神和共享价值观;组织社区文化活动,让社区居民了解和体验不同的文化,促进社区多元化和包容性。总体而言,社区网络体系的架构能够使非营利组织更好地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和诉求,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和支持,同时也可以让社区居民理解并认可非营利组织的作用,最终促成社区治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72 国际公关研 究(二)社区参与体系的架构社区参与和治理是社会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在社区治理中,非营利组织可以促进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治理,提升社区治理的公正性和有效性。非营利组织可

12、以提供公共服务和社区支持,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可以建立社区投票机制,让社区居民有机会参与社区治理和决策,增强社区民主和治理能力;可以开展社区教育和培训,为社区居民提供知识和技能,增强社区居民的获得感与归属感。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内容都应当立足于一个目标,即提升社区成员的参与感,提升他们参与治理的主观意愿及客观能力,也能够使非营利组织更好地了解社区成员的基本诉求,进而推行更切合实际的社区服务。8(三)社区创新体系的架构社会资本理论强调了社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而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促进社区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来提高社区的社会资本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形式上来

13、看,非营利组织可以开展创新项目,鼓励社区居民提出创新点子和解决方案,推动社区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支持社区居民创业和就业,提高社区的经济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广绿色环保理念,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增强社区成员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从而促使社区成员更加了解和认同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和价值,增强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四)社区评估体系的架构总体来看,社区评估是社区治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它可以敦促非营利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并确保他们的行动符合法律和道德标准。为了实现这一点,也就需要架构完善的社区评估体系。但需要注意的是,评估需要相应的标准,这也就要求社区治理工作推行一套公开、透明的责任

14、机制,使每一位社区成员都能够对非营利组织的工作及每一笔资源使用情况产生足够的了解,也能够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非营利组织的成员为之负责,让社区治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为每一位社区成员带来福祉。(五)社区合作接口的设计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非营利组织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创新,提高社区治理的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社区也能够通过宣传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的介入,为非营利组织、政府以及社会资本的多方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践过程中,非营利组织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宣传和营销活动,提高公众认知和支持度;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社区居民的需求和诉求,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

15、和支持;利用智能化管理工具,提高组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社交平台为多方合作格局的形成打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大数据分析技术为上层决策的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智能化管理工具又能够将技术提供商等关键力量引入生态,多种方式协同作用为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提供了关键条件。五、结束语提高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是完善社会治理制度的关键,在社会资本理论下,非营利组织不仅可以将其本身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参与社区治理,还能够通过治理促成其他社会资本的形成,为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形成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组织能力、身份认同以及监督评估方面的缺陷,现阶段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仍

16、然有待进步。对此,非营利组织应当与政府、社会资本开展多方合作,在社区网络体系、参与体系、创新体系、评估体系以及合作接口的建立中寻求突破,深化多元共治的合作网络,强化组织建设,促使公众参与,提升社会资本培育水平,不断探索社区治理的新形态,更为社会治理贡献出关键力量。参考文献:1 程仙平,吕佳.教育赋能基层社区治理的机制分析和实践进路:基于社会资本框架J.成人教育,2022(4):22-29.2 高晓峰.社会资本视角下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2(4):9-11.3 刘东妮.社会资本理论下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的路径探究:以回汉杂居B小区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2(4):12-14.4 李诗隽,王德新.社会资本视域下新时代多元化社区治理模式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0(3):77-86.5 吴莹.社区社会资本与民族地区的基层治理效能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2):88-96.6 李彦霏.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城市社区治理对策研究:以青岛市L社区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22.7 申竹韵.社会资本对扶贫移民社区中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以通榆县某社区为例D.长春:吉林大学,2022.8 刘宁.社会资本对村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意愿的影响研究:以雄安新区X农村安置社区为例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