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4.4 氨 硝酸 硫酸(第1课时)
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1.把握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氨水显弱碱性。
2.把握氨气的试验室制法,铵根离子的检验。
二、力气目标
通过同学分组争辩、试验探究,培育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试验操作的力气。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问题的争辩、试验的探究,培育同学乐观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氨的化学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难点
氨的化学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解决温饱问题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最常见的化肥是铵态氮肥,而制取铵盐首先要合成氨,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氨的性质。
二、新课教学
试验探究:
1.呈现一瓶氨气,观看氨气的颜色,一名同学闻其气味,依据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氨气与空气的密度大小。
2.演示教材第97页试验4-8(喷泉试验)。
(一)氨(NH3)
1.氨的性质
⑴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体积比
1︰700),水溶液呈碱性。
阅读教材第97~99页有关内容,解释氨水为什么显碱性?
归纳整理:
⑵化学性质:
①NH3与水的反应
NH3+H2ONH3·H2O +OH-
思考与沟通:你有几种方法可以检验氨水的碱性?哪一种最简洁?
同学思考沟通回答。
归纳整理:
方法一: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方法二: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方法三:若是氨气则用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色。(常用于检验氨气)
演示试验:将氨气通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观看现象;再加热该试管,观看现象。解释产生现象的缘由。
同学思考回答,老师补充。
归纳整理:试液变红——溶液显碱性,加热后溶液又变无色——氨水不稳定,受热分解。
板书:氨水不稳定,受热易分解:NH3·H2O △ NH3↑+ H2O。
过渡: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显碱性,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那么它与酸反应会有什么现象呢?
演示试验: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在空气中接近。同学观看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归纳整理并板书:
②与酸反应
浓氨水遇浓盐酸时,挥发出的NH3和HCl反应产生大量白烟。
NH3+HCl=NH4Cl(白烟)
强调:回答现象要精确 ,留意烟和雾的区分。
巩固提高:写出氨气与硫酸、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化学方程式。老师评析。
强调:若反应物为氨气,在化学方程式中用NH3表示;若反应物为氨水,则用NH3·H2O表示。
阅读教材第98~99页相关内容,理解工业制硝酸的一系列反应,完成“思考与沟通”的问题。指导同学分析每一步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归纳整理并板书:
③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
过渡:依据物质的分类方法,含NH4+的盐我们称之为铵盐。铵盐又有哪些性质呢?
演示试验:加热盛有氯化铵固体的试管,同学观看并描述试验现象。
归纳整理并板书:
2.铵盐的性质
⑴物理性质: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
⑵化学性质:
① 微热
强热
加热
受热易发生分解反应
(NH4)2CO3 △ 2NH3↑+CO2↑+H2O
NH4Cl △ NH3↑+HCl↑
②遇碱有氨气放出:NH4++OH- △ NH3↑+H2O
思考与沟通:如何检验一种无色液体里是否含有铵根离子?
同学思考沟通回答。
归纳整理并板书:
的检验:取少量试液,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若产生使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含。
思考与沟通: 回忆加热氯化铵固体的试验现象,思考能否用加热铵盐的方法制取氨气?
同学思考沟通回答。老师补充。
解释:加热铵盐生成的氨气很简洁又和其他生成物反应,故不用该方法制取氨气。
过渡:在试验室里,常用加热铵盐和碱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少量的氨气。
同学分组试验。提示同学留意装置要求、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等。
归纳整理并板书:
3.氨气的试验室制法
(1)原理:2NH4Cl+Ca(OH)2 △ CaCl2+2NH3↑+2H2O。
(2)装置:固 + 固 △ 气。
(3)收集:向下排空气法。
(4)干燥剂:碱石灰。
(5)验满:用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
(6)棉花团的作用:削减对流,防止氨气散逸。
叙述:不用NaOH和NH4Cl反应制氨气,是由于加热时NaOH对玻璃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并且NaOH遇水易结块,不利于氨气的逸出。
学问拓展:演示氨气的另一种试验室制法:用浓氨水与CaO、NaOH 或碱石灰制取少量NH3。
思考与沟通:用这种方法制取氨气的原理是什么?
叙述:由于CaO、NaOH 或碱石灰遇水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氨水受热分解放出氨气。(由于化学平衡学问还没有学习,只解释这些即可。)
过渡:上述方法只适用于试验室制取氨气,工业上制取氨气是用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合成的。
高温高压
催化剂
板书:
N2+3H2 2NH3
阅读教材第100页自然界氮的循环,争辩氨的用途和在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板书:
4.NH3的用途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制硝酸 、铵盐、纯碱的原料。可以做致冷剂。
三、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氨的化学性质:碱性和与水的反应以及铵根离子的检验,氨的制法,重点要把握的是氨水为什么显碱性和氨气试验室制法的原理和装置。
四、板书设计
一 、氨气
1.氨的性质
⑴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体积比1︰700)。
⑵化学性质:
①与水的反应:NH3+H2O NH3·H2O +OH-
②碱性:NH3+HCl=NH4Cl
2.铵盐的性质:
⑴物理性质: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
⑵化学性质:
① 微热
强热
加热
受热易发生分解反应
(NH4)2CO3 △ 2NH3↑+CO2↑+H2O
NH4Cl △ NH3↑+HCl↑
②遇碱性物质有氨气放出:NH4++OH- △ NH3↑+H2O
NH4+的检验:取少量试液,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若产生使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含NH4+。
3.氨气的试验室制法:2NH4Cl+Ca(OH)2 △ CaCl2+2NH3↑+2H2O
4.NH3的用途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制硝酸 、铵盐、纯碱的原料。可以做致冷剂。
五、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第2题、4题、5题、11题。
六、巩固练习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致冷剂
B.检验氨气可以用蓝色石蕊试纸
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D.铵盐均易溶于水
3.某工厂运输NH3的管道毁灭小孔导致NH3泄漏,技术人员经常用一种挥发性液体进行检查,你觉得该液体最有可能是( )
A.浓盐酸 B.烧碱 C.浓硫酸 D.碳酸钠溶液
4.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三套试验装置及化学药品(其中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三位同学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其缘由是 。
(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假如他们的试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收集不到氨气的主要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5)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试验装置也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制取纯洁的氨气,你推断能够达到试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该装置中的NH4HCO3固体能否用NH4Cl固体代替NH3?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参考答案:1.AC 2.B 3.A
4.⑴2NH4Cl+Ca(OH)2 △ CaCl2+2NH3↑ +2H2O
⑵NH3的密度小于空气 ⑶乙 2NH3+H2SO4=(NH4)2SO4
⑷将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已收集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则证明已收集满)
⑸丙;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