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检测 长亭送别(3) 姓名: 1选出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推断合理的一项( )晓来谁染霜林醉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A反问 夸张 借代 对偶B比拟 夸张 借喻 对偶C比拟 对偶 借喻 夸张D比方 对偶 借代 夸张2下列对有关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案齐眉”用的是孟光的典故。传奇,东汉梁鸿的妻子孟光给丈夫上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高举至眉前以示敬重。后人用来形容夫妻相敬。B“望夫石”,是一个古代神话,传奇有一个妇人每天到山上望夫归来,竟变成了石头。后人用望夫石来比方妻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C“红泪”一典出自王嘉拾遗
2、记,传奇薛灵芸选入宫时与父母相别,以玉壶盛泪,壶映出红色,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后人遂称女子之泪为“红泪”。D“伯劳东去燕西飞”,语出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后人常用“劳燕分飞”比方兄弟姐妹离散。3.“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一段曲文,多处化引了古诗文语句,下列不属此列的一项是:( ) A“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孤独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味道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马致远天净沙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
3、铃 D“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简洁见时难” 李煜浪淘沙令 4、阅读(快乐三)和(朝天子),下面理解不正确的是:( )A.(快乐三)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极言女仆人公临别前的味觉感受,虽有酒食,却不如泥土,女仆人公的愁苦之情由此可见一斑了。 B.“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点明其之所以难以下咽,多半是酒里流进了太多的相思泪,这是承接上一首曲子连续写味觉失灵。C.作者奇妙地化用苏轼满庭芳的词句,再次表现出了女仆人公的重爱情赛过重功名的进步思想。 D.这两首曲词通过茶饭不思,肠胃里塞满的只有愁和恨,淌进酒杯的相思泪和宴席前的长吁短叹,让人生动形象地感受到了张生临别前的苦痛而简单的心
4、情。课外作业 (课题) 姓名: 下面一诗一词都是描写离别的名篇,所使用的手法同中有异。阅读时要弄清抒情的层次,各自使用了什么手法,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无题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雨霖铃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1对无题解说不正确的是( )A诗人以相见之难来衬托分
5、别之难,未见时的相思在离别时的依依不舍面前,好像也减轻了一些,这种感受貌似无理却极见真情。B作者以双关的手法和比方的手法,写出思念之绵长和苦痛。C眼前分别在即,作者却已想到了分别后“晓镜”和“夜吟”的情形,扩大了抒情空间。D作者嘱咐对方要经常通音讯,以慰思念的愁肠。E从“夜吟应觉”之“应”和青鸟的典故,可以推想诗中的仆人公是女性。12对雨霖铃解说不正确的是( )A上阙以清秋之景衬托离别的心境,情景交融,并直接描写了不忍分手的动作神态。尤其是以空廓的楚天来形容愁绪漫无边际。B下阕从眼前的分别设想别后明朝孤独之情和经年孤寂之感,反过来加强了眼前的离愁别绪。C“良辰好景虚设”的“虚”,“便纵有千种风
6、情,更与何人说”的“纵”、“更与何人说”,猛烈地表达了爱情的专一忠诚。D“杨柳岸晓风残月”为千古名句,由于杨柳依依,使人动依依惜别之情,念折柳送别之俗。晓风清寒,使人离开情人暖和怀抱后的凄冷心境再度加强,残月更令人想起人间的不圆。13将这两首诗与长亭送别对比阅读,理解不正确的是( )A“相见时难别亦难”可以说明崔莺莺“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的心境。而“东风无力百花残”则是她离别前身心的精确描述。B莺莺临别嘱咐张生的内容,可用“青鸟殷勤为探看”一言以蔽之。C把眼前的离别在更宽敞的时空上开放,想到异地,想到以后,这一手法,这三首诗词曲全都用到了。D长亭送别与这一诗一词的区分是,它不仅仅抒发一种离愁别恨,还把这种感情放在抵制封建礼教和鄙视功名利禄的背景下,因而更有深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