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JJF 1673-2017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试验发生器校准规范-(高清原版).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79928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JJF 1673-2017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试验发生器校准规范-(高清原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JJF 1673-2017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试验发生器校准规范-(高清原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JJF 1673-2017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试验发生器校准规范-(高清原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JJF 1673-2017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试验发生器校准规范-(高清原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JJF 1673-2017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试验发生器校准规范-(高清原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 J F1 6 7 32 0 1 7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试验发生器校准规范C a l i b r a t i o n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f o rV o l t a g eD i p s,S h o r t I n t e r r u p t i o n sa n dV o l t a g eV a r i a t i o n sT e s tG e n e r a t o r s 2 0 1 7-1 1-2 0发布2 0 1 8-0 2-2 0实施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发 布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

2、局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试验发生器校准规范C a l i b r a t i o n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f o rV o l t a g eD i p s,S h o r tI n t e r r u p t i o n s a n dV o l t a g eV a r i a t i o n sT e s tG e n e r a t o r sJ J F1 6 7 32 0 1 7 归 口 单 位: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东莞计量院 参加起草单位: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

3、试技术研究院 本规范委托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文刚(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黄 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张 楠(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东莞计量院)参加起草人:陈益胜(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郝 松(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施 滨(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常志方(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目 录引言()1 范围(1)2 引用文件(1)3 术语和计量单位(1)3.1 电压暂降(1)3.2 短时中断(1)3.3 电压变化(2)4 概述(2)5 计量特性(3)

4、5.1 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3)5.2 直流电压跌落发生器(4)6 校准条件(5)6.1 环境条件(5)6.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5)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6)7.1 校准项目(6)7.2 外观及工作正常性检查(7)7.3 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7)7.4 直流电压跌落发生器(1 3)8 校准结果(1 5)9 复校时间间隔(1 6)附录A 原始记录内页格式(1 7)附录B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2 2)附录C 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2 9)附录D 三相电源系统的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试验发生器(3 4)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引 言 本规范依据

5、J J F1 0 7 12 0 1 0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 J F1 0 5 9.12 0 1 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的要求进行编写。本规范主要参考G B/T1 7 6 2 6.1 12 0 0 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 B/T1 7 6 2 6.2 92 0 0 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I E C6 1 0 0 0-4-1 1:2 0 0 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和I E C6 1 0 0 0-4-2 9:2 0 0 0

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中相关条款进行编写。本规范为首次发布。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试验发生器校准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符合G B/T1 7 6 2 6.1 12 0 0 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 B/T1 7 6 2 6.2 92 0 0 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 术 直 流电 源 输 入 端 口 电压 暂 降、短 时 中断 和 电 压 变 化的 抗 扰 度 试 验、I E C6 1 0 0 0-4-1 1:2

7、0 0 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及I E C6 1 0 0 0-4-2 9:2 0 0 0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中要求的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试验发生器 包括单相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试验发生器(又称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和直流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试验发生器(又称直流电压跌落发生器)的校准。2 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G B/T1 7 6 2 6.1 12 0 0 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 B/T1 7 6 2 6.2

8、 92 0 0 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I E C6 1 0 0 0-4-1 1:2 0 0 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c o m p a t i b i l i t yT e s t i n ga n dm e a s u r e m e n tt e c h n i q u e s-V o l t a g ed i p s,s h o r t i n t e r r u p t i o n s a n dv o l t a g

9、 ev a r i a t i o n s i mm u n i t y t e s t s)I E C6 1 0 0 0-4-2 9:2 0 0 0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c o m p a t i b i l i t yT e s t i n ga n dm e a s u r e m e n t t e c h n i q u e sV o l t a g ed i p s,s h o r t i n t e r r u p t i o n s a n dv o l t

10、 a g ev a r i a t i o n so nd.c.i n p u tp o w e rp o r t i mm u n i t yt e s t s)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 术语和计量单位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 电压暂降 v o l t a g ed i p s电气供电系统某一点上的电压突然减少到规定的电压,随后经历一段短暂的间隔恢复到正常值。3.2 短时中断 s h o r t i n t e r r u p t i o n供电系统某一点上所有相位的电压突然减少到规定的

11、中断电压以下,随后经历一段1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短暂的间隔恢复到正常值。3.3 电压变化 v o l t a g ev a r i a t i o n供电电压逐渐变得高于或低于额定电压,变化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4 概述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试验发生器是电磁兼容抗扰度试验中使用的重要仪器,主要用于模拟供电电源由于电网、电力设施故障或负荷突然出现大的变化引起的电压暂降、短时中断,以及由于连接到电网的负荷的连续变化引起的电压变化现象,考察被测试电气和电子设备抗干扰的能力。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试验发生器主要由电压控制部分和时间相位控制电路等组成。

12、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波形分别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图1 电压暂降-7 0%电压暂降正弦波波形示意图图2 电压暂降-4 0%电压暂降波形示意图2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图3 电压短时中断-0%电压短时中断波形示意图图4 电压变化均方根值波形示意图5 计量特性5.1 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5.1.1 输出电压范围:(02 3 0)V(输入电压标称值的0%1 0 0%);最大允许误差:5%。5.1.2 负载调整率允许范围:5%。5.1.3 电压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允许范围:1s5s(额定电流:5 0A,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输出端口接1 0 0无感电阻或额

13、定电流:5 0A且7 5A,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输出端口接5 0无感电阻);允许范围:1s 5 0s(额定电流:7 5A且1 0 0A,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输出3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端口接5 0无感电阻或额定电流:1 0 0A,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输出端口接2 5无感电阻)。5.1.4 电压过冲和欠冲允许范围:5%(额定电流:5 0A,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输出端口接1 0 0无感电阻或额定电流:5 0A且1 0 0A,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输出端口接5 0无感电阻或额定电流:1 0 0A,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输出端口接2 5无感电阻)。5.1.5 相位角范围:0 3

14、 6 0;最大允许误差:1 0(额定电流:1 6A);最大允许误差:5(额定电流:1 6A)。5.1.6 持续时间范围:1m s 6 0s;最大允许误差:2 0%。5.1.7 间隔时间范围:1m s 6 0s;最大允许误差:2 0%。5.1.8 峰值冲击电流额定电流1 6A的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其峰值冲击电流技术要求见表1。表1 峰值冲击电流技术要求(额定电流1 6A)电源电压范围峰值冲击电流1 0 0V1 2 0V2 5 0A2 2 0V2 4 0V5 0 0A2 5 0V6 0 0V10 0 0A 注:如果峰值冲击电流实测值小于表1中的对应的电流值,则按照G B/T1 7 6 2 6.1

15、12 0 0 8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中附录A.3进行验证。额定电流1 6A的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其峰值冲击电流技术要求见表2。表2 峰值冲击电流技术要求(额定电流1 6A)额定电流范围最小峰值冲击电流1 6A5 0A5 0 0A5 0.1A1 0 0A10 0 0A1 0 0A10 0 0A5.2 直流电压跌落发生器5.2.1 输出电压范围:(03 6 0)V;最大允许误差:5%。4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5.2.2 负载调整率允许范围:5%。5.2.3 电压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允许范围:1s 5 0s(直流电压跌落发生器输出端口接1 0

16、 0无感电阻)。5.2.4 电压过冲和欠冲允许范围:1 0%(直流电压跌落发生器输出端口接1 0 0无感电阻)。5.2.5 持续时间测量范围:1m s 6 0s;最大允许误差:2 0%。5.2.6 间隔时间测量范围:1 s 6 0 s;最大允许误差:2 0%。5.2.7 峰值冲击电流峰值冲击电流技术要求见表3。表3 峰值冲击电流技术要求电源电压范围峰值冲击电流2 4V5 0A4 8V1 0 0A1 1 0V2 2 0A 注:如果峰值冲击电流实测值小于表1中的对应的电流值,则按照G B/T1 7 6 2 6.2 92 0 0 0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

17、变化的抗扰度试验中附录B.2进行验证。6 校准条件6.1 环境条件6.1.1 环境温度:(2 35)。6.1.2 相对湿度:8 0%。6.1.3 电源电压及频率:(2 2 01 1)V,(5 01)H z。6.1.4 周围无影响正常校准工作的电磁干扰和机械振动。6.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6.2.1 数字存储示波器频带宽度:不小于1 0 0MH z;直流增益最大允许误差:2%;时基准确度:优于11 0-4。6.2.2 数字多用表交流电压测量范围(07 5 0)V,最大允许误差:0.2%;直流电压测量范围:(010 0 0)V,最大允许误差:0.1%。5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

18、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6.2.3 示波器电压探头直流衰减比:1 0110 0 01;最大允许误差:3%;频带宽度:不小于5 0MH z。6.2.4 1 0 0无感电阻、5 0无感电阻、2 5无感电阻1 0 0无感电阻功率:10 0 0W;5 0无感电阻功率:20 0 0W;2 5无感电阻功率:40 0 0W;电阻最大允许误差:5%。6.2.5 可调负载电阻电阻范围:(11 6);功率:40 0 0W。6.2.6 冲击电流校准套件冲击电流校准套件包括电流传感器、单相全波整流桥、电解电容器和分流电阻器。6.2.6.1 电流传感器峰值电流:10 0 0A;最大允许误差:1 0%。6.2.6.2 单相全波

19、整流桥二极管反向峰值电压:4 0 0V;峰值冲击电流:10 0 0A。6.2.6.3 电解电容器电容:17 0 0F;最大允许误差:2 0%;额定电压:4 0 0V;1 0 0H z和2 0k H z时的等效串联阻抗:0.1。6.2.6.4 分流电阻器电阻:(1 0 01 00 0 0)中任意一阻值,通常为4.7k;额定电压:2 3 0V。6.2.7 交直流钳表交直流电流:(01 0 0)A,(D C1k H z);最大允许误差:2%。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7.1 校准项目校准项目如表4所示。6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表4 校准项目校 准 项 目外观及工作

20、正常性检查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输出电压负载调整率电压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电压过冲和欠冲相位角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峰值冲击电流直流电压跌落发生器输出电压负载调整率电压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电压过冲和欠冲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峰值冲击电流7.2 外观及工作正常性检查被校电压跌落发生器的开关、旋钮、按键应能够正常工作,不应有影响电气性能的机械损伤;被校电压跌落发生器应设有接地端子,并标明接地符号,接地线应完好无损;明确调压方式是人工调压还是自动调压。检查结果记录在附录A.1中。7.3 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7.3.1 输出电压7.3.1.1 设备连接如图5所示,按说明书要求进行预热。图5 输出电压校准连接示意图7.3.1

21、.2 设置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为电压暂降模式,设定电压暂降的持续时间为2 5 0个周期或者更长,间隔时间设为1 5 0个周期,跌落次数1;数字多用表设为交流电压测量功能,量程自动。7.3.1.3 按照附录A.2.1中的要求设定输出电压,在电压暂降持续时间内测量交流电压有效值。分别测量不同设定电压下的输出电压值,记录在附录A.2.1中。7.3.2 负载调整率7.3.2.1 设备连接如图6所示。7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图6 负载调整率校准连接示意图-加钳形表监控电流7.3.2.2 设置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为电压暂降模式,输出电压为标称值的1 0 0%时,设定电压

22、暂降的持续时间为2 5 0个周期或者更长;输出电压为标称值的8 0%时,设定最大持续时间为5s;输出电压为标称值的7 0%和4 0%时,设定最大持续时间为3s;数字多用表设置为交流电压测量功能,量程自动。7.3.2.3 按附录A.2.2调节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在输出开路空载时,使用数字多用表测量其输出电压,通过控制开关接入可调负载电阻,使用交/直流钳表监控负载电流的大小,使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在标称负载电流下工作,测量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在满载工作时的输出电压。7.3.2.4 在不同的输出电压下分别测量空载输出电压和满载输出电压,测量数据记录在附录A.2.2中,按式(1)计算负载调整率,

23、记录在附录A.2.2中。=|UM-U0|U01 0 0%(1)式中:负载调整率;UM 满载电压实测值,V;U0 空载电压实测值,V。7.3.3 电压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7.3.3.1 设备连接如图7所示。图7 电压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校准连接7.3.3.2 设置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的跌落持续时间为2 0m s,调节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水平时基和垂直偏置系数以及触发方式,使数字存储示波器能够捕捉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波形,通常调节水平时基为4s/d i v或5s/d i v或合适档位,垂直偏转系数为5 0V/d i v,使用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测量功能(或光标)测量电压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上升时

24、间和下降时间波形图见图8、图9。8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图8 上升时间(7 0%1 0 0%)波形图图9 下降时间(1 0 0%7 0%)波形图7.3.3.3 按附录A.2.3分别设置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和切换相位,分别测量电压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记录在附录A.2.3中。7.3.4 电压过冲和欠冲7.3.4.1 设备连接如图7所示。7.3.4.2 设置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的跌落持续时间为2 0m s,调节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水平时基和垂直偏置系数以及触发方式(通常水平时基设置为1m s/d i v或者更小,垂直偏转系数为5 0V/d i v),使数字存

25、储示波器能够捕捉半个周期内的瞬态波形,使用光标(或者使用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最大值Um a x和最小值Um i n测量功能)测量过冲和欠冲电压值,并按式(2)计算过冲和欠冲。过冲和欠冲波形图如图1 0所示。=UUp1 0 0%(2)9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 电压过冲或欠冲实测值;U 过冲或欠冲电压实测值,V;Up 峰值电压实测值,V;输出电压2 3 0V时,Up约为3 2 5V。图1 0 电压过冲和欠冲波形图(1 0 0%7 0%)7.3.4.3 按附录A.2.4分别设置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和切换相位,分别测量电压过冲和欠冲,记录在附录A.2.4中。

26、7.3.5 相位角7.3.5.1 设备连接如图1 1所示。图1 1 相位角校准连接示意图7.3.5.2 按附录A.2.5分别设置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和切换相位,调节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水平时基(通常为4m s/d i v或5m s/d i v)和垂直偏置系数以及触发方式,捕捉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输出切换时的电压暂降、短时中断波形。相位角测量示意图见图1 2。01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图1 2 相位角测量示意图(9 0)7.3.5.3 使用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光标测量功能测量切换瞬间和零相位参考点(垂直光标先放置在波形的最底端与最高端,然后移动其中一条光标,

27、使其值为先前的一半,这时该光标与波形上升沿相交的点即为零相位参考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按式(3)计算相位角,记录在附录A.2.5中。=tt03 6 0(3)式中:相位角实测值,();t 时间间隔实测值,m s;t0 输出电压信号周期,m s。7.3.6 持续时间7.3.6.1 设备连接如图1 1所示。7.3.6.2 按附录A.2.6分别设置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的输出电压、相位角(通常为9 0)、跌落持续时间,调节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水平时基和垂直偏置系数以及触发方式,捕捉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输出切换时的电压暂降、短时中断波形。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波形图如图1 3所示。11J J F1 6 7 32 0 1

28、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图1 3 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波形图7.3.6.3 使 用 数 字 存 储 示 波 器 的 光 标 测 量 功 能 测 量 跌 落 持 续 时 间,记 录 在 附 录A.2.6中。7.3.7 间隔时间7.3.7.1 设备连接如图1 1所示。7.3.7.2 按附录A.2.7分别设置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的输出电压、相位角(通常为9 0)、跌落间隔时间,调节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水平时基和垂直偏置系数以及触发方式,捕捉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输出切换时的电压暂降、短时中断波形。7.3.7.3 使 用 数 字 存 储 示 波 器 的 光 标 测 量 功 能 测 量 跌 落 间 隔 时 间,

29、记 录 在 附 录A.2.7中。7.3.8 峰值冲击电流7.3.8.1 设备连接如图1 4所示,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与峰值冲击电流校准套件之间的线缆尽量短,一般小于5 0c m。图1 4 峰值冲击电流校准连接示意图21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7.3.8.2 设置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的输出电压从0%切换到1 0 0%,设定电压暂降的相位角为9 0。调节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水平时基和垂直偏转系数到合适位置,按运行键开始电压暂降,捕捉切换瞬间的脉冲信号并按停止键,使用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光标测量峰值冲击电流并记录在附录A.2.8中。7.3.8.3 停止电压暂降后,根据所选择

30、的峰值冲击电流的校准套件中的电解电容器和分流电阻的大小确定两次峰值冲击电流测试之间的时间间隔,通常该时间间隔为几个R C时间常数,使电解电容器上的储能通过分压电阻完成释放(电解电容器的电容为17 0 0F,分流电阻器的阻值为4.7k,则R C时间常数约8s,该时间间隔为4 0s 6 0s。也可使用数字多用表测量电解电容器两端的残余电压,当残余电压小于3V时,认为放电结束。)改变电压暂降的相位角为2 7 0,重复步骤7.3.8.2,使用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光标测量峰值冲击电流并记录在附录A.2.8中。7.4 直流电压跌落发生器7.4.1 输出电压7.4.1.1 设备连接如图1 5所示,按说明书要求进

31、行预热。图1 5 输出电压校准连接示意图7.4.1.2 设置直流电压跌落发生器为电压暂降模式,设定电压暂降的持续时间为5s期或者更长;输出电压为电压标称值的1 2 0%时,直流电压跌落发生器工作在电压变化模式,电压变化保持的时间设为5s期或者更长,使用数字多用表的直流电压测量功能,量程自动。7.4.1.3 按照附录A.3.1中的要求设定输出电压,在电压暂降持续时间内测量其输出的直流电压值。分别测量不同设定电压下的输出电压值,记录在附录A.3.1中。7.4.2 负载调整率7.4.2.1 设备连接如图1 6所示。图1 6 负载调整率校准连接示意图-加钳形表监控电流7.4.2.2 设置直流电压跌落发

32、生器为电压暂降模式,设定电压暂降的持续时间为5s或者更长,使用数字多用表的直流电压测量功能,量程自动。7.4.2.3 按附录A.3.2调节直流电压跌落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在输出开路空载时,使用数字多用表测量其输出电压,通过控制开关接入可调负载电阻,使用交/直流钳表监31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控负载电流的大小,使直流电压跌落发生器在标称负载电流下工作,测量直流电压跌落发生器在满载工作时的输出电压。7.4.2.4 在不同的输出电压下分别测量空载输出电压和满载输出电压,测量数据记录在附录A.3.2中,按式(4)计算负载调整率,记录在附录A.3.2中。=|UM-U

33、0|U01 0 0%(4)式中:负载调整率;UM 满载电压实测值,V;U0 空载电压实测值,V。7.4.3 电压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7.4.3.1 设备连接如图1 7所示。图1 7 电压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校准连接示意图7.4.3.2 设置直流电压跌落发生器的跌落持续时间为1m s,调节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水平时基和垂直偏置系数以及触发方式,使数字存储示波器能够捕捉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波形。7.4.3.3 按附录A.3.3分别设置直流电压跌落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分别测量电压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记录在附录A.3.3中。7.4.4 电压过冲和欠冲7.4.4.1 设备连接如图1 7所示。7.4.4.2 设置直流

34、电压跌落发生器的跌落持续时间为1m s,调节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水平时基和垂直偏置系数以及触发方式,使数字存储示波器能够捕捉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波形。7.4.4.3 按附录A.3.4分别设置直流电压跌落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分别测量电压过冲和欠冲,记录在附录A.3.4中。7.4.5 持续时间7.4.5.1 设备连接如图1 8所示。图1 8 持续时间校准连接示意图7.4.5.2 按附录A.3.5分别设置直流电压跌落发生器的输出电压、跌落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调节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水平时基和垂直偏置系数以及触发方式,捕捉直流电压41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跌落发生器输出切换

35、时的电压暂降、短时中断波形。7.4.5.3 使 用 数 字 存 储 示 波 器 的 光 标 测 量 功 能 测 量 跌 落 持 续 时 间,记 录 在 附 录A.3.5中。7.4.6 间隔时间7.4.6.1 设备连接如图1 8所示。7.4.6.2 按附录A.3.6分别设置直流电压跌落发生器的输出电压、跌落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调节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水平时基和垂直偏置系数以及触发方式,捕捉发生器输出切换时的电压暂降、短时中断波形。7.4.6.3 使 用 数 字 存 储 示 波 器 的 光 标 测 量 功 能 测 量 跌 落 间 隔 时 间,记 录 在 附 录A.3.6中。7.4.7 峰值冲击电流7.

36、4.7.1 设备连接如图1 9所示。设置直流电压跌落发生器的输出电压从0%切换到1 0 0%,正极性线缆穿过电流传感器。图1 9 峰值冲击电流校准连接示意图7.4.7.2 设定合适的跌落持续时间,调节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水平时基和垂直偏转系数到合适位置,按运行键开始电压暂降,捕捉切换瞬间的脉冲信号并按停止键,使用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光标测量峰值冲击电流并记录在附录A.3.7中。7.4.7.3 停止电压暂降后,根据所选择的电解电容器和放电电阻的大小确定两次峰值冲击电流测试之间的时间间隔。通常该时间间隔为几个R C时间常数,使电解电容器上的储能通过分压电阻完成释放(电解电容器的电容为17 0 0F,分流电

37、阻器的阻值为4.7k,则R C时间常数约8s,时间间隔为4 0s 6 0s。也可使用数字多用表测量电解电容器两端的残余电压,当残余电压小于3V时,认为放电结束。)7.4.7.4 改变直流电压跌落发生器的输出电压从1 0 0%切换到0%,负极性线缆穿过电流传感器。重复步骤7.4.7.2,使用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光标测量峰值冲击电流并记录在附录A.3.7中。8 校准结果电压跌落发生器校准后,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至少应包含以下信息:a)标题:“校准证书”;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51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d)证书的唯一

38、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f)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g)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接收日期;h)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i)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j)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k)校准环境的描述;l)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m)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n)校准证书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o)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说明;p)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9 复校时间间隔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

39、情况、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决定的。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推荐复校时间间隔为1 2个月。61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A原始记录内页格式A.1 外观及工作正常性检查:A.2 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A.2.1 输出电压(V/H z)电压暂降百分比输出电压标称值/V输出电压实测值/V0%4 0%7 0%8 0%1 0 0%A.2.2 负载调整率E UT电源电压暂降百分比负载电流/A空载输出电压实测值/V满载输出电压实测值/V负载调整率/%2 3 0V/5 0H z1 0 0%1 68 0%2 07 0%2 34 0%4 0A

40、.2.3 电压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电压切换条件相位角设定值/()上升时间实测值/s下降时间实测值/s1 0 0%0%9 0/2 7 0/1 0 0%8 0%9 0/2 7 0/1 0 0%7 0%9 0/2 7 0/1 0 0%4 0%9 0/2 7 0/0%1 0 0%9 0/2 7 0/71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A.2.4 电压过冲和欠冲电压切换条件相位角设定值()电压过冲实测值/%电压欠冲实测值/%1 0 0%0%9 02 7 01 0 0%8 0%9 02 7 01 0 0%7 0%9 02 7 01 0 0%4 0%9 02 7 00%1 0 0

41、%9 02 7 0A.2.5 相位角电压切换条件设定值()时间间隔测量值m s实际值()电压切换条件设定值()时间间隔测量值m s实际值()1 0 0%0%04 59 01 3 51 8 02 2 52 7 03 1 50%1 0 0%04 59 01 3 51 8 02 2 52 7 03 1 51 0 0%4 0%9 01 8 04 0%1 0 0%9 01 8 01 0 0%7 0%9 01 8 07 0%1 0 0%9 01 8 01 0 0%8 0%9 01 8 08 0%1 0 0%9 01 8 081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A.2.6 持续时

42、间电压切换条件设定值/m s实测值/m s电压切换条件设定值/m s实测值/m s1 0 0%0%1 02 02 0 05 0 050 0 01 0 0%4 0%1 02 02 0 05 0 050 0 01 0 0%7 0%1 02 02 0 05 0 050 0 01 0 0%8 0%1 02 02 0 05 0 050 0 0A.2.7 间隔时间()电压切换条件设定值/m s实测值/m s电压切换条件设定值/m s实测值/m s1 0 0%0%1 0 0%4 0%1 0 0%7 0%1 0 0%8 0%A.2.8 峰值冲击电流电压/频率电压切换条件相位角()峰值冲击电流要求A峰值冲击电流

43、实测值A2 2 0 V/5 0 H z0%1 0 0%9 05 0 02 7 05 0 091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A.3 直流电压跌落发生器A.3.1 输出电压(V)电压暂降百分比输出电压标称值/V输出电压实测值/V4 0%7 0%8 0%8 5%1 0 0%1 2 0%A.3.2 负载调整率E UT电源电压暂降百分比负载电流/A空载输出电压实测值/V满载输出电压实测值/V负载调整率/%4 8V1 0 0%2 5A.3.3 电压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电压切换条件上升时间实测值/s下降时间实测值/s1 0 0%0%/0%1 0 0%/A.3.4 电压过冲和欠

44、冲电压切换条件过冲电压实测值/V欠冲电压实测值/V1 0 0%0%0%1 0 0%02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A.3.5 持续时间电压切换条件设定值/m s实测值/m s1 0 0%0%131 03 01 0 03 0 010 0 0A.3.6 间隔时间电压切换条件设定值/m s实测值/m s1 0 0%0%10 0 020 0 050 0 0A.3.7 峰值冲击电流电源输出电压/V电压切换条件峰值冲击电流实测值/A4 80%1 0 0%1 0 0%0%12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B校准证书内页格式B.1 外观及工

45、作正常性检查B.2 单相电压跌落发生器B.2.1 输出电压E UT电源电压暂降百分比标称值/V实测值/V不确定度U(k=2)2 3 0V/5 0H z0%4 0%7 0%8 0%1 0 0%B.2.2 负载调整率E UT电源电压暂降百分比负载电流/A负载调整率/%不确定度U(k=2)2 3 0V/5 0H z1 0 0%1 68 0%2 07 0%2 34 0%4 022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B.2.3 电压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电压切换条件相位角设定值/()上升时间实测值/s下降时间实测值/s不确定度U(k=2)1 0 0%0%9 0/2 7 0/1 0

46、0%8 0%9 0/2 7 0/1 0 0%7 0%9 0/2 7 0/1 0 0%4 0%9 0/2 7 0/0%1 0 0%9 0/2 7 0/B.2.4 电压过冲和欠冲电压切换条件相位角设定值()电压过冲实测值/%电压欠冲实测值/%不确定度U(k=2)1 0 0%0%9 02 7 01 0 0%8 0%9 02 7 01 0 0%7 0%9 02 7 01 0 0%4 0%9 02 7 00%1 0 0%9 02 7 032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B.2.5 相位角电压切换条件设定值/()实测值/()不确定度U(k=2)1 0 0%0%04 59 0

47、1 3 51 8 02 2 52 7 03 1 50%1 0 0%04 59 01 3 51 8 02 2 52 7 03 1 51 0 0%4 0%9 01 8 04 0%1 0 0%9 01 8 01 0 0%7 0%9 01 8 07 0%1 0 0%9 01 8 01 0 0%8 0%9 01 8 08 0%1 0 0%9 01 8 042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B.2.6 持续时间电压切换条件设定值/m s实测值/m s不确定度U(k=2)1 0 0%0%1 02 02 0 05 0 050 0 01 0 0%4 0%1 02 02 0 05 0

48、 050 0 01 0 0%7 0%1 02 02 0 05 0 050 0 01 0 0%8 0%1 02 02 0 05 0 050 0 0B.2.7 间隔时间电压切换条件设定值/m s实测值/m s不确定度U(k=2)1 0 0%0%52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表(续)电压切换条件设定值/m s实测值/m s不确定度U(k=2)1 0 0%4 0%1 0 0%7 0%1 0 0%8 0%B.2.8 峰值冲击电流电压/频率电压切换条件相位角()实测值A不确定度U(k=2)2 3 0V/5 0H z0%1 0 0%9 02 7 0B.3 直流电压跌落发生

49、器B.3.1 输出电压(V)电压暂降百分比输出电压标称值/V输出电压实测值/V不确定度U(k=2)4 0%7 0%8 0%8 5%1 0 0%1 2 0%62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B.3.2 负载调整率E UT电源电压暂降百分比负载电流/A负载调整率/%不确定度U(k=2)4 8V1 0 0%2 5B.3.3 电压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电压切换条件上升时间实测值/s下降时间实测值/s不确定度U(k=2)1 0 0%0%/0%1 0 0%/B.3.4 电压过冲和欠冲电压切换条件电压过冲实测值/V电压欠冲实测值/V不确定度U(k=2)1 0 0%0%0%1 0

50、0%B.3.5 持续时间电压切换条件设定值/m s实测值/m s不确定度U(k=2)1 0 0%0%131 03 01 0 03 0 010 0 072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B.3.6 间隔时间电压切换条件设定值/m s实测值/m s不确定度U(k=2)1 0 0%0%10 0 020 0 050 0 0B.3.7 峰值冲击电流电源输出电压/V电压切换条件峰值冲击电流实测值/A不确定度U(k=2)4 80%1 0 0%1 0 0%0%82J J F1 6 7 32 0 1 7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C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C.1 输出电压校准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电力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