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5)
1.下列关于细胞中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元素C、H、O、N的物质是核酸、酶、果糖、脂肪B.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D.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2.下列不属于植物体内蛋白质功能的是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B.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酶
C.供应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 D.根细胞吸取矿质元素的载体
3.右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在图示结构上
A. 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 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C. 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化学能
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4.科学家将把握蛋白凝血因子IX的基因转移到雌山羊乳腺细胞的DNA中,发觉这些山羊所产出的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凝血因子IX;此项成果可应用于生物制药。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些羊是基因工程的产物 B.利用此项技术产生的变异是定向的
C.该过程运用了细胞核移植技术 D.此技术表明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6.下图表示从血液中提取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A.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B.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C.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别不同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D.该过程运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离心法、层析法
7.为了搞清食管癌与长期食用被亚硝胺污染的食物的关系,可选用的方法是
①利用试验动物进行长期模拟观看 ②随机抽样调查吸烟和食用过热食物人群的发病率
③对患病高发区与低发区食物中亚硝胺含量进行对比 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统计发病率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下列物质和结构中不含糖成分的是A.生长素 B.核糖体 C.ATP D.DNA
9.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转变B.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
C.蔗糖和麦芽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脂肪和纤维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10.下列对右图曲线a和b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可分别代表夏季晴天正午时分棉花叶肉细胞中二磷酸
腺苷和NADPH含量的变化
B.a和b可分别代表萌发的植物种子在出土之前蛋白质种类和干重的变化
C.a和b可分别代表质壁分别过程中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力量和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
D.a和b可分别代表细胞分化程度和全能性凹凸的变化
11.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掩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12.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行为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核糖体、高尔基体
B.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中没有线粒体,因此只能通过无氧呼吸猎取能量C.肺炎双球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D.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肯定含有叶绿体,含叶绿体的细胞不停地在进行光合作用
13.在肯定试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对该图示解释正确的是
A.影响图甲中曲线上的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B.图乙中的数据需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测量
C.图丙中,若大棚内的温度始终处于37.50C的恒温,每日光照12h,植物体干重将削减
D.用大棚种植该蔬菜时,白天应把握光照为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35℃最佳
14.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个数为
A. m-n+z B. m-n-z C.m-z+n D. m+z+n
15.影响体外条件下干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长短的因素一般不包括
A.蛋白质等养分物质的供应 B.DNA中碱基的配对方式C.培育液的pH值和温度 D.生长激素等调整物质
16.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帮忙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沟通的必需的结构
C.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ATP的酶 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17.右图表示细胞中4类有机化合物的关系,每个椭圆形代表一类有机物,则列出这4种化合物名称中最合理的一组是A.①-④:脂质、酶、蛋白质、激素 B.①-④:激素、脂质、蛋白质、酶
C.①-④:酶、蛋白质、激素、脂质 D.①-④:激素、脂质、酶、蛋白质
18.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泌生长激素的过程需要生物膜系统的参与B.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是以小泡形式进行的
C.利用人工膜技术制成的微球体可将抗体、酶、核酸等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定向运输到患者病变部位的细胞
D.内质网腔中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经过的生物膜层数是3层
19.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三者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 B.都必需经过细胞培育C.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D.都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20.在基因工程操作中,运载体的本质是双链DNA分子,下列功能不能由运载体完成的是
A.目的基因的转运 B.目的基因的扩增 C.目的基因的表达 D.目的基因的定位
21..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行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22.右图表示细胞中某条生化反应链,图中E1-E5代表不同的酶,A-E代表不同的化合物。
据图推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E1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A的消耗速度加快B.若E5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B积累到较高水平
C.若E3的催化速度比E4快,则D的产量比E多D.着E1的催化速度比E5快,则B的产量比A多
23.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肯定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丢失
B.棉花细胞导入了抗虫基因后,在无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置于只加入了必需矿质元素离子和激素的固体培育基上培育,可以培育成植株
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物种,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D.种植抗虫棉时,须同时种植一般的不抗虫棉,主要目的是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
24.某同学在试验室中做“观看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别和复原”这个试验时,在试验室老师的挂念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试验,试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
试验组
5分钟的现象
再过5分钟
滴加清水5分钟
①
0.3g·mL-1蔗糖溶液
x
无变化
质壁分别复原
②
0.5g·mL-1蔗糖溶液
质壁分别
y
无变化
③
1mol·L-1KNO3溶液
质壁分别
质壁分别复原
z
④
1mol·L-1醋酸溶液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x为质壁分别,由于细胞壁伸缩性弱于细胞膜B.y为质壁分别,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渐渐变浅D.④组无变化是由于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25.下表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
供体
剪刀
针线
运载体
受体
A
质粒
限制酶
DNA连接酶
供应目的基因的生物
大肠杆菌等
B
供应目的基因的生物
的生物
DNA连接酶
限制酶
质粒
大肠杆菌等
C
供应目的基因的生物
限制酶
DNA连接酶
质粒
大肠杆菌等
D
大肠杆菌等
DNA连接酶
限制酶
供应目的基因的生物
质粒
26.基因敲除主要是应用DNA同源重组原理,将同源DNA片段导入受体细胞,使同源DNA片段在原有位置替代了靶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基因敲除既可以用突变基因或其它基因敲除相应的正常基因,也可以用正常基因敲除相应的突变基因。下列有关基因敲除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敲除实际上是抑制某个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使该基因“缄默”的目的
B.利用基因敲除技术,不能修复细胞中的病变基因C.基因敲除可定向转变生物体的某一基因
D.从理论上分析,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可治疗先天性愚型
27.右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由图可知
①有多种酶参与 ②最适合pH是7
③最适温度约为40℃ ④50℃时酶渐渐失活 ⑤0℃时酶渐渐失活
A.①③ B.②⑤ C.③④ D.④⑤
28..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靠自由集中和易化集中进入细胞,假如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它条件不变,则
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
29.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上升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右图中能正确表示肯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0.下列细胞内的反应发生在生物膜(细胞膜和细胞内的各种膜)上的是
A.DNA复制 B.碳反应 C.叶绿素a被激发失去电子 D.氨基酸脱水缩合
31.胚胎干细胞争辩在医学上有重大应用价值。通过移植胚胎干细胞期望可以治疗的疾病是
①糖尿病 ②高血压 ③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④老年痴呆症 ⑤白化病 ⑥肝衰竭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③④⑤
32. 下图是测定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从左侧泵入空气后,会产生某些试验现象,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试验的目的是测定植物呼吸作用能产生CO2B.本试验装置中B瓶的作用是削减试验误差
C.假如将C瓶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则消灭相同的试验现象
D.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作透光的玻璃罩仍能得到同样的试验结果
33.下列对动物核移植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A.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
B.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中可通过显微操作去核法去除卵细胞中的核
C.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接受卵细胞作为受体细胞D.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
34.科学家运用胚胎移植技术培育试管牛时,首先用激素促进良种母牛多排卵,然后进行体外受精和培育,最终把胚胎送入母牛子宫内,孕育成小牛产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供体与受体在胚胎移植前后的生理环境必需保持全都B.在胚胎移植前可接受胚胎分割技术快速繁殖良种牛
C.运用胚胎移植技术培育的试管牛属于动物克隆范畴D.必需配制系列不同成分的培育液以培育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
35.图中a表示基因工程,c表示发酵工程,d表示克隆技术,则e和b分别表示
A.胚胎移植和细胞培育 B.显微注射技术和细胞培育
C. 细胞培育和花粉离体培育 D. 显微注射技术和花粉离体培育
36..对某植物测得如下表数据,若该植物处于白天均温30℃,晚上均温15℃,有效日照15小时的环境下,那么该植物1天中积累的葡萄糖为
30℃
15℃
肯定光照10小时
黑暗下5小时
黑暗5小时
释放O2 640mg
释放CO2 220mg
释放CO2 110mg
A.765mg B.1485mg C.315mg D.540mg
37.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打算的:Pd –-深紫色、Pm –-中紫色、Pl–-浅紫色 、Pvl–-很浅紫色(近于白色)。其显隐性关系是:Pd>Pm >Pl>Pvl(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若有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交配,则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
A. 1中紫色︰1浅紫色 B. 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
C. 1深紫色︰1中紫色 D. 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
38.下列有关酶的特性试验设计中,正确的有几项
序号
试验目的
主要试验步骤
①
pH影响酶的催化活性
向三支试管中依次加入:2ml 3%可溶性淀粉,1ml不同的pH缓冲液和1ml新颖唾液;在适宜温度下保持5min;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
②
酶催化具有高效性
试验组:2 ml 3% H2O2 + 1ml H2O2酶;保温5min;对比组:2ml 3% H2O2 + 1ml 蒸馏水;保温5min
③
酶催化具有专一性
试验组:2ml3%可溶性淀粉 + 1ml新颖唾液;保温5分钟后加碘液检验;对比组:2ml3%蔗糖 + 1ml新颖唾液;保温5分钟后加碘液检验
④
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
5ml 3% 可溶性淀粉 + 2ml新颖唾液 + 碘液,每隔5分钟将溶液温度上升10℃,观看溶液的颜色变化
A.1项 B.2项 C.3项 D.0项
39.某争辩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取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试验结果是 A.光吸取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取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取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取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40.小麦麦穗基部离地的高度受四对基因把握,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将麦穗离地27cm的mmnnuuvv和离地99cm的MNNUUVV杂交得到F1,再用F1代与甲植株杂交,产生F2代的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36-90cm,则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
A.MmNnUuVv B.mmNNUuVv C.mmnnUuVV D.mmNnUuVv
41.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B.条件适宜、底物充分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D.抱负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42.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试验装置中,争辩在10℃、2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5klx、10klx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图所示。
对以上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该叶片
①呼吸速度在20℃下是10℃下的2倍 ②在10℃、5klx的光照下,每小时间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3mg ③在5klx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多 ④在20℃、10klx光照下,每小时间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约是13.9mg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3.关于哺乳动物细胞体外培育的难易程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乳腺癌细胞易于乳腺细胞,胚胎细胞易于脂肪细胞B.乳腺细胞易于乳腺癌细胞,胚胎细胞易于脂肪细胞
C.乳腺细胞易于乳腺癌细胞,脂肪细胞易于胚胎细胞D.乳腺癌细胞易于乳腺细胞,脂肪细胞易于胚胎细胞
44.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的变化如图所示,t1、、t2表示10-30°C之间的两个不同温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与t1相比,t2时呼吸速率高峰消灭时间推迟且峰值低,不利于叶片贮藏
B与t2相比,t1时乙烯产生量高峰消灭时间提前且峰值高,有利于叶片贮藏
C.t1、t2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像,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
D.t1、t2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像,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
45.图甲是H20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 =b时H20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转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降低时, e点不移,d点右移 B.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C.pH=c时,e点为O D.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