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二教学质量抽测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留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需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擂鼓/打擂 倦怠/代金券 叨光/韬光养晦
B.憎恶/馈赠 漂染/漂白剂 讥诮/悄无声息
C.提防/堤坝 单薄/薄脆饼 付梓/莘莘学子
D.怔住/症结 旗帜/白炽灯 倒嚼/咬文嚼字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胡诌 干燥 度假村 礼义之邦
B.莞尔 岑寂 腊八粥 赔礼赔礼
C.熟稔 精粹 必需品 锱铢必较
D.溃疡洗练水蒸气得鱼忘荃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假药危害猛于虎。当前,以“药食同源”的名头生产、销售假药、忽悠消费者、危害其生命健康平安、破坏药品市场正常秩序的案件频发。
B.徐冬梅创办了“亲近母语”争辩院,研发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文本,如诵读教材:《日有所诵》;文学教材:《我的母语课》;写作教材:《我的写作课》等系列,并将这些文本课程化。
C.大众的胃并不永久都是理智的,犹如一档风靡欧美的电视节目《生存者》所揭示的: “当我饿的时候,我就喝水,它不能供应给分,但它在胃里给我一种充实感,我可以哄骗自己。”
D.很多伴侣期望我为他们孩子的训练问题供应一些有价值的意见。问题不外乎是上哪个 学校最好?是出国读书好还是在国内读书好?假如要出国,什么时候出去最好?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公共一般高校学费标准的新一轮“涨价冲动”到来,引发公众对“交这么多费值吗”的 _______。提高性价比才是摆在高校面前最迫切的任务。
②面对持刀歹徒,很多男人都会可怕,而这两名女子为疼惜孩子奋勇夺刀,逼退歹徒。这惊魂一幕发到网上后,网友纷纷赞美,_______她们母爱的宏大。
③至于那些手中握有大笔现钞的人呢,他们开头学习将钱用在艺术保藏上,____学习如何用钱来赞助艺术,创作第一流的作品。
A.质疑传颂进而 B.置疑传诵进而
C.质疑传诵从而 D.置疑传颂从而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战斗时期的第一人,和平常期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这是华盛顿从前的部下亨利·李对华盛顿的溢美之词,客观而公正。
B.经过半年集中整治,我市道路交通状况进一步好转。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照旧不能有丝毫大意。
C.历尽沧桑的紫禁城内,有多少勾心斗角,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啊,而今都已成为历史,而我这种粗枝大叶的介绍,生怕也只是九牛一毛。
D.刘廷芳长袖善舞,在教会内外乃至留美学界交游宽敞,他虽然不善筹款,却为燕京高校罗致了洪业、陈垣等一大批名师。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米歇尔推广健康饮食的方案得到了丈夫奥巴马的支持,为了防止同学肥胖,如今,全美各学校都设有销售健康食品的自动贩售机。
B.上海踩踏大事的缘由并非基础设施问题引起的,也非上海市民的素养问题引起的,而是由于应急管理体系没有实施。
C.新旅游法实施后,宗教民俗景区的香火钱最终降到了平民价,去年记者来泰山时,南天门寺庙里最廉价的香为188元,今年一下子降到了10-35元,下降了10倍不止。
D.萧红就曾经从姜老师那里借过美国出名作家辛克莱的长篇小说《屠场》和《石炭王》,在当时是格外流行的。
二、(18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7—8题。(6分).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回:‘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静静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节选自《项脊轩志》)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B.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D.吾妻来归,时至轩中
8.对所选文段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儿寒乎?欲食乎?”短短两句,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一个闻儿啼哭而不禁怜爱的年轻母亲的形象,也表现了作者对失去母爱的难过。
B.祖母的垂问、自语,以及“以手阖门”“持一象笏至”两个动作,惟妙惟肖地体现了老人对孙子的牵挂、赞许、鞭策的简洁感情。
C.追忆妻子“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述诸小妹语”,本意在写丧妻的哀痛,却极力叙写当年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快,这是以“喜”衬“悲”。
D.“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犹如一个特写镜头,引起作者对亡妻的缅怀和眷恋之情,这里的枇杷树就有了象征意义,象征着夫妻二人无穷的爱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项 籍
苏 洵
吾尝论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刘备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终其身无成焉。且夫不有所弃,不行以得天下之势;不有所忍,不行以尽天下之利。是故地有所不取,城有所不攻,胜有所不就,败有所不避。其来不喜,其去不怒,肆天下之所为,而余制其后,乃克有济。
呜呼!项籍有百战百胜之才,而死于垓下,无惑焉。吾于其战巨鹿也,见其虑之不长、量之不大,未尝不怪其死于垓下之晚也。方籍之渡河,沛公始整兵向关,籍于此时,若急引军趋秦,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据成阳,制天下。不知出此,而区区与秦将争一旦之命,既全巨鹿而犹徘徊河南、新安间,至函谷,则沛公入咸阳数月矣。夫秦人既已安沛公而仇籍,则其势不得强而臣。故籍虽迁沛公汉中,而卒都彭城,使沛公得还定三秦,则天下之势在汉不在楚。楚虽百战百胜,尚何益哉!故日:兆垓下之死者,巨鹿之战也。
或曰:“虽然,籍必能入秦乎?”曰:“项梁死,章邯①谓楚不足虑,故移兵伐赵,有轻楚心,而良将劲兵尽在巨鹿。籍诚能以必死之士,击其轻敌寡弱之师,入之易耳。”
或曰:“秦可入矣,如救赵何?”曰:“虎方捕鹿,罴据其穴,搏其子,虎安得不置鹿而返。返则碎于罴明矣。军志所谓攻其必救也。使籍入关,王离、涉间②必释赵自救。籍据关逆击其前,赵与诸侯救者十余壁蹑其后,覆之必矣。是籍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功于秦也。战国时,魏伐赵,齐救之。田忌引兵疾走大梁,因存赵而破魏。”
是故古之取天下者,常先图所守。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彼以为剑门者,可以不亡也。吾尝观蜀之险,其守不行出,其出不行继,兢兢而自完犹且不给,而何足以制中原哉?若夫秦、汉之故都,沃土千里,洪河大山,真可以控天下,又乌事夫不行以措足如剑门者,而后日险哉?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达之都,使其财布出于天下,然后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椟而藏诸家,拒户而守之。呜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盗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
(有删节)
【注释】①章邯:秦将,击败项梁后,移兵击巨鹿,为项羽所破,遂降。②王离、涉间,围攻巨鹿的秦将。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余制其后,乃克有济 济:成功
B.兆垓下之死者 兆:预示,预兆
C.搏其子,虎安得不置鹿而返 搏:与……对打
D.兢兢而自完犹且不给 兢兢:当心谨慎的样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项籍失败缘由的一组是
①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 ②地有所不取,城有所不攻
③既全巨鹿而犹徘徊河南、新安间 ④籍虽迁沛公汉中,而卒都彭城
⑤以必死之士,击其轻敌寡弱之师 ⑥使籍入关,王离、涉间必释赵自救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④⑤⑥ D.②③⑤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项羽、曹操、刘备在才能、谋略、度量三个方面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所以最终难以成就一统天下的霸业。
B.在刘邦带兵向函谷关进发的时候,项羽正在渡河,预备与秦军在巨鹿开放决战。虽然取得了巨鹿之战的成功,但对于称霸天下的伟业没有多少好处。
C.作者认为项羽救赵是失策的,项羽可以借鉴孙膑围魏救赵的策略,先入关占据咸阳,迫使秦军释赵自救,然后和各诸侯军围而击之。
D.蜀国当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是只利于防守,不利于出兵作战,诸葛亮弃荆州而就西蜀只能保全自己,统治中原难于上青天。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 14分)
三、(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比去,以手闽门,自语日:“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4分)
(2)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椟而藏诸家,拒户而守之。呜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4分)
四、(12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4分)
新城道中(其一)
苏 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问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①。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注】①铜钲:铜锣。
本诗颔联使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景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霜天晓角·梅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①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注]①春威,春寒的威势。
(1)词的上阕写出了梅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2)“胜绝,愁亦绝”,面对极美之景,词中仆人却极度愁苦,二者是否冲突,为什么?(4分)
五、(10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10分,每空1分)
(1)登东皋以舒啸,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小楼一夜听春雨,__________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
(6)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7)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8)夫祸害常积于忽微,_______________。(欧阳修《伶官传序》)
(9)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10)春风桃李花开夜,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长恨歌》)
六、(6分)
17.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连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序号)(3分)
①文化的这种隐性基础,因其难以观看了解,但又是了解一种文化的必经之路,所以就成为了阻碍不同文化之间交往的沟壑。
②当我们接触某一种文化的时候,看到的只是这座“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文化主体的行为、语言、生活习惯等等。
③而沟通也是讲求才智的,在适合的语境中接受恰当的体裁,能够提高沟通的效率,也更能够呈现文化的魅力。
④世界上有着各种文化,它们仿佛一座座冰山。
⑤这些露出水面的部分是显性的,但是文化主体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等是隐性的,就像冰山在水下的部分,支撑着冰山的上部。
⑥我们要想跨越这种沟壑,需要借助沟通,特殊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沟通。
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面这句话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使表达的意思清楚明白(不转变原意,可添加必要的词语)。(3分)
记者通过长时间的跟踪调查,证明白公安部门已经破获不法分子以勾结、收买保险公司 保险员等方式猎取病死猪信息导致数千吨病死猪肉流入市场的“病死猪”大案这一消息。
七、(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晚饭花
汪曾祺
晚饭花就是野茉莉。由于是在黄昏时开花,晚饭前后开得最为吵闹,故又名晚饭花。野茉莉,处处有之,极易繁衍。
——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
李小龙的家在李家巷。
这是一条南北向的巷子,相当宽,可以并排走两辆黄包车。但是不长,巷子里只有几户人家。
西边的北口一家姓陈。这家好像特殊的潮湿,门口总飘出一股湿布的气味,人的身上也带着这种气味。他家有好几棵大石榴,比房檐还高,开花的时候,一院子都是红形彤的。结的石榴很大,垂在树枝上,始终到过年下雪时才剪下来。
陈家往南,直到巷子的南口,都是李家的房子。
东边,靠北是一个油坊的堆栈,粉白的照壁上黑漆八个大字:双窨香油,照庄发客。
靠南一家姓夏。这家进门就是锅灶,往里是一个不小的院子。这家特殊重视过中秋。每年的中秋节,四周的孩子就上他们家去玩,去看院子里还在开着的荷花,几盆大桂花,缸里养的鱼;看他家在院子里摆好了的矮脚的方桌,放了毛豆、芋头、月饼、酒壶,预备一家赏月。
在油坊堆栈和夏家之间,是王玉英的家。
王家人很少。一共三口。王玉英的父亲在县政府当录事,每天一早便提着一个蓝布笔袋,一个铜墨盒去上班。王玉英的弟弟上学校。王玉英成天一个人在家。她老是在她家的门道里做针线。
王玉英家进门有一个狭长的门道。三面是墙:一面是油坊堆栈的墙,.面是夏家的墙,一面是她家房子的山墙。南墙终点有一个小房门,里面才是她家的房屋。从外面是看不见她家的房屋的。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天井,一年四季,照不进太阳。夏天很凉快,上面是高高的蓝天,正面的山墙脚下密密地长了一排晚饭花。王玉英就坐在这个狭长的天井里,坐在晚饭花前面做针线。
李小龙每天放学,都经过王玉英家的门外。他都观看王玉英(他看了陈家的石榴,又看了“双窨香油,照庄发客”,还会看看夏家的花木)。晚饭花开得很旺盛,它们用劲地往外开,发疯一样,喊叫着,把自己开在傍晚的空气里。浓绿的,多得不得了的绿叶子;殷红的,胭脂一样的,多得不得了的红花;格外吵闹,但又很凄清。没有一点声音,在浓绿浓绿的叶子和乱乱纷纷的红花之前,坐着一个王玉英。
这是李小龙的黄昏。要是没有王玉英,黄昏就不成其为黄昏了。
李小龙很宠爱看王玉英,由于王玉英好看。王玉英长得很黑,但是两只眼睛很亮,牙很白。王玉英有一个很好看的身子。
红花、绿叶、黑黑的脸、光明的眼睛、白的牙,这是李小龙每天看的一张画。
王玉英一边做针线,一边等着她的父亲。她已经焖好饭了,等父亲一进门就炒菜。
王玉英已经许了人家。她的未婚夫是钱老五。大家都叫他钱老五。不叫他的名字,而叫钱老五,有轻视之意。老人们说他“不学好”。人很聪慧,会画两笔画,也能刻刻图章,但做事没有长性。教两天学校,又到报馆里当两天记者。他手头并不富有,却装扮得像个阔少爷,穿着细毛料子的衣裳,梳着油光光的分头,还戴了一副金丝眼镜。他交了很多“三朋四友”,风流浪荡,不务正业。都传奇他和一个寡妇相好,有时就住在那个寡妇家里,还花寡妇的钱。
这些事也传到了王玉英的耳朵里,连李小龙也都听说了嘛,王玉英还能不知道?不过王玉英倒不怎么难过,她有点半信半疑。而且她信任她嫁过去,他就会政好的。 她观看过钱老五,她很宠爱他的人才。
钱老五不跟他的哥哥住。他有一所小房,在臭河边。他成天不在家,门老是锁着。
李小龙知道钱老五在哪里住。他放学每天经过。他有时扒在门缝上往里看:里面有三间房,一个小院子,有几棵树。
王玉英也知道钱老五的住处。她路过时,看看两边没有人,也曾经扒在门缝上往里看过。
有一天,一顶花轿把王玉英抬走了。
从今,这条巷子里就看不见王玉英了。
晚饭花还在开着。
李小龙放学回家,路过臭河边,观看王玉英在钱老五家门前的河边淘米。只观看1个背影。
她头上戴着红花。
李小龙觉得王玉英不该出嫁,不该嫁给钱老五。他很生气。
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
(选自《汪曾祺精选集》有删节)
19.简要概括文中王玉英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4分)
20.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1)这是李小龙的黄昏。要是没有王玉英,黄昏就不成其为黄昏了。(2分)
(2)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2分)
21.在王玉英出场前,作者对王玉英家的狭长门道,具体地作了介绍,假如简写成“王玉英家进门有一个狭长的门道。王玉英就坐在这个狭长的门道里,坐在晚饭花前面做针线”,你认为这样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22.本文为什么以“晚饭花”为题?(6分)
八、(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依据要求作文。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围城》
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一萧伯纳
有人认为,人生就应当怀着执着的心态去不懈地追求;也有人认为,珍惜眼前的拥有,才是大智。
对此,你有何感受和想法?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受和感受,可以叙述身边的事情,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1)角度自选,章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