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高考生物(山东专用)三轮通关2-高频考点3.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796572 上传时间:2024-07-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生物(山东专用)三轮通关2-高频考点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1高考生物(山东专用)三轮通关2-高频考点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已知水稻的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是显性,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水稻育种过程如图所示。 (1)若图示代表单倍体育种法培育矮秆抗病(aaBB)水稻新品种的过程,选择的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F1通过②生成甲组植株幼苗,②表示____________,甲组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种。甲组植株经过③处理,获得乙组植株,③过程所用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对乙组植株进行筛选,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种子。 (2)若图示代表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矮秆抗病(aaBB)水稻新品种的过程,②表示________,确定甲组植株中表现为矮秆抗病的水稻是否为抱负类型最合适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稻属于二倍体,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12条染色体,在利用水稻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观看时,应观看根尖________区的细胞;观看到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时,细胞中共有________条染色体。 解析 由题干知,水稻为纯合子,选择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亲本杂交,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新品种。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先通过杂交得到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通过②花药离体培育形成四种单倍体,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从中筛选出矮秆抗病类型。在杂交育种过程中,先通过杂交得到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让其自交,从中筛选出矮秆抗病类型,矮秆抗病类型有两种基因型,通过连续自交,筛选出后代不发生性状分别的纯合子。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12=2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染色体已经复制,但数目没有发生变化,还是24条。 答案 (1)花药离体培育 4 阻挡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2)自交 让其连续自交,观看后代是否消灭性状分别 (3)分生 24 2.已知玉米的黄粒(D)对紫粒(d)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把握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选择纯种紫粒抗病与黄粒不抗病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从而猎取黄粒抗病植株进行深化争辩。请依据材料分析回答: (1)上述育种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正常状况下,在F2的黄粒抗病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我国科学家应用X射线对玉米进行处理,从经过处理的后代中选育并成功获得抗病性强的优良个体。该过程中, 要进行“选育”的根本缘由是________。 (4)某争辩小组利用F1获得的一组自交及测交结果如下表: 表现型 相交方式 黄粒 抗病 紫粒 抗病 黄粒 不抗病 紫粒 不抗病 自交(后代) 898 305 138 46 测交(后代) 210 207 139 131 对以上结果甲、乙两同学作出了自己的推断。甲同学认为是基因重组的结果,乙同学认为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从而使数据偏离正常值。 ①你认为________同学的推断正确,理由是F1的自交和测交后代中均消灭了________数量偏离正常值的现象,这种偏离可能是由________引起的。 ②为探究该同学的推断是否正确,你的思路是________,并在试验过程中严格把握________。 解析 (1)经分析可知,该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2)F2的黄粒抗病类型的基因型为D_R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是纯合子,基因型为DDRR,在黄粒抗病类型中所占的比例为1/9。(3)用X射线处理能诱发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且大多是有害变异,故要经过筛选获得抗病性强的优良个体。(4)①理论上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别比应约为9∶3∶3∶1,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别比应约为1∶1∶1∶1,但实际是黄粒不抗病和紫粒不抗病个体都偏少,可能是不抗病类型部分死亡导致的。②为探究甲同学的推断是否正确,可在把握病虫害的状况下重复自交和测交试验,观看后代的类型和比例。 答案 (1)基因重组 (2)1/9 (3)基因突变是多方向性的(不定向的)并且有利变异不多 (4)①甲 不抗病类型 病虫害 ②F1重复自交及测交(或重复试验) 影响因素(或病虫害) 3.(2022·青岛检测)玉米是进行遗传学试验的良好材料,其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 (2)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窄叶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需在花期进行套袋和________等操作。若产生的F1中,发觉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分析该植株消灭的缘由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2)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其中得到的染色体特别植株占________。 (4)为了探究植株A的T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特别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简便的杂交试验: 试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猜测: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特别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 (5)争辩者发觉玉米体细胞内2号染色体上存在两个纯合致死基因E、F,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的玉米,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右图所示。该品系的玉米随机自由交配(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中F基因的频率________(上升/下降/不变)。 解析 (1)由图一中右侧染色体缺失一段,可知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2)进行杂交试验时需在花期进行套袋和人工授粉等操作,由图二可知,宽叶植株B的基因型为Ttt。其产生缘由为父本在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别,产生了Tt花粉(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正常参与受精作用,故花粉基因型不行能为T)。 (3)植株B作为父本,产生的花粉类型为t∶Tt∶tt=2∶2∶1,则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tt∶Ttt∶ttt=2∶2∶1,其表现型为宽叶∶窄叶=2∶3,其中得到的染色体特别植株占3/5。 (4)为探究植株A的T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特别染色体上,为便利操作,可让植株A自交,若T位于特别染色体上,则只产生t雄配子,若T位于正常染色体上,则可产生T雄配子,前者自交结果为Tt∶tt=1∶1(宽叶∶窄叶=1∶1),后者自交结果为Tt∶TT=1∶1(全表现宽叶)。 (5)由题干信息知,玉米体细胞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E、F两个纯合致死基因,则Ef、eF雌配子与Ef、eF雄配子自由交配,产生子代的基因型为EEff、EeFf、eeFF,其中只有EeFf能成活,其余两种纯合子均致死,F基因的频率恒为50%。 答案 (1)缺失(染色体结构变异) (2)人工授粉 父本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别 (3)宽叶∶窄叶=2∶3 3/5 (4)试验步骤:让植株A进行自交产生F1,观看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猜测:F1中宽叶∶窄叶=1∶1 F1全为宽叶 (5)1 不变 4.图1和图2分别表示甲、乙果蝇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果蝇甲和果蝇乙是亲子代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与图1中的染色体相比,图2中的染色体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图1中染色体上把握白眼性状的基因与把握棒眼性状的基因根本区分在于________。 (2)图1中染色体上所呈现的基因不肯定能在后代中全部表达,主要缘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回答两点)。 (3)果蝇的灰身性状和黄身性状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把握的,让一对杂合的雌、雄果蝇交配,产生大量的子代,发觉子代中灰身∶黄身=2∶1,消灭上述现象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类和果蝇都是XY型性别打算,人类、果蝇的性染色体与性别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性别 性染色体 人类 果蝇 XY 雄性 雄性 XX 雌性 雌性 XXX 超雌性 超雌性 (不存活) XXY 雄性 雌性 XO 雌性 雄性 XYY 超雄性 雄性 ①人类男性的性别取决于是否含________染色体,雄果蝇的性别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一性染色体组成为XO的女性色盲患者,其双亲色觉正常,该患者染色体特别的缘由最可能与________(填“父亲”或“母亲”)有关。 解析 (1)分析图1与图2可知,黄身、白眼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消灭倒置,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不同基因的根本区分是其脱氧核苷酸排列挨次不同。(2)子代中图1所示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是全部表达,其缘由有很多,比如基因选择性表达、杂合体中隐性基因不能表达、基因的表达与环境有关等。(3)正常状况下,一对杂合的雌、雄果蝇交配后代中性状分别比应为3∶1,而此处为灰身∶黑身=2∶1,则说明灰身是显性性状且显性基因纯合致死。(4)依据表中信息,人类男性的性别取决于是否含Y染色体;雄果蝇的性别取决于X染色体的数目。双亲色觉正常,生一性染色体组成为XO的女性色盲患者,说明其染色体特别的缘由最可能与父亲有关。 答案 (1)染色体结构变异(或倒位) 脱氧核苷酸排列挨次不同(或碱基对的排列挨次不同)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杂合体时,隐性基因不能表达;基因的表达与环境有关 (3)灰身是显性性状且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4)①Y X染色体的数目 ②父亲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