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3课后撷珍4-2谏太宗十思疏.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796566 上传时间:2024-07-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3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3课后撷珍4-2谏太宗十思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3课后撷珍4-2谏太宗十思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课后撷珍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一、素材点说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适用话题】 ①居安思危;②凡事从根本着手方能恒久。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适用话题】 ①持之以恒是制胜的法宝;②贵在有始有终。 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适用话题】 ①民安方能国泰;②当国者以德待民,民才能以德报国。 4.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适用话题】 ①人才是国家的栋梁;②广开言路是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5.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大舞台上,敢于批“龙鳞”、逆“圣听”的忠贤之臣比比皆是,而像魏徵这样敢于直谏君王的臣子并不多见,所以唐太宗把其称为自己的一面镜子。魏徵的直言敢谏不仅照出了太宗的宽容与大度,也照出了太宗的骄奢之气与蜕变之态;也正由于魏徵这面镜子的存在,唐太宗才能够悬崖勒马,保住“从谏如流”的晚节,在俗世喧嚣中保持一颗澄明、灵动的心,使贞观盛世得以善始善终。这是魏徵的幸事,也是太宗的幸事,更是天下百姓的幸事。 【适用话题】 ①直面批判;②双赢的才智;③个人与国家;④讽谏的才智。 二、素材运用 居安思危是诸葛亮披肝沥胆劝谏后主“亲贤臣,远小人”的《出师表》;居安思危是魏徵推心置腹地讽喻太宗“戒奢以俭”的《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是康熙设置木兰围场带领王公贵族每年一度狩猎训练出的强悍;居安思危是马寅初心忧天下、领先呼吁“把握人口增长”的真知灼见;居安思危是邓小平力排众议推行“改革开放”的高瞻远瞩;居安思危是胡锦涛见微知著提倡“八荣八耻”的强国方针;居安思危是海尔集团“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企业文化精神;居安思危是微软不断推陈出新的软件设计;居安思危是百度不断完善升级的搜寻引擎。 三、 文摘精华 魏 徵 之 谏 2022年7月12日 《新民晚报》 米舒 在古代,“文死谏,武死战”。综观一部中国封建史,魏征可称得上最出名的谏臣之一。 魏徵,唐代巨鹿(今河北)人,他少时孤贫,当过道士。隋末战乱,他投瓦岗起义军,瓦岗军失败,魏徵在唐太子李建成手下掌管图书文籍,任太子洗马。当时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兄弟关系形如水火,魏徵很有视力,他看出李世民志向不凡,手下骁将众多,便劝李建成早下手为强:杀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李建成、李元吉,有人向秦王告发魏徵,李世民派人找来魏徵,责问道:“你何故挑拨离间我们兄弟?”魏徵坦然自若回答:“惋惜太子未听我言,要不然也不会有今日这个结局。”李世民见魏徵刚直而有胆略,便把他收在帐下。 秦王李世民当上唐太宗后,想励精图治,便召集众臣贡献良策,众臣见李世民礼贤下士,纷纷献计献策,其中以魏徵的谏议最有水平。他进谏的主要内容是要李世民先医治隋末战乱带来的创伤,改去隋炀帝铺张之风,让百姓疗养生息,并废除隋末的严刑峻法,在王法面前,大臣与平民犯罪一律同法。 大臣皇甫德曾言辞激烈上书:“修洛阳宫,劳人;收租,厚敛。”唐太宗勃然大怒,要治皇甫德讪谤之罪,魏徵谏道:“激切不是讪谤。”终使唐太宗顿然醒悟:“朕若责此人,则谁敢言之。” 古代皇帝都以封禅为帝王盛事,一些爱拍马屁的大臣纷纷歌颂唐太宗英明,屡次提出要东封泰山,魏徵却泼了唐太宗冷水,他认为尽管“贞观之治”让天下国泰民安,但粮仓还不够坚实,如千骑万马东巡,一路上必定劳民伤财,他几次请唐太宗以“亡隋为鉴”。 由于魏徵多次在朝廷上反对唐太宗的举措,使唐太宗屡次下不了台,唐太宗一次退朝后,余怒未息骂道:“总有一天,我要杀这个乡巴佬!”不料,长孙皇后却换了礼服,向唐太宗庆贺,唐太宗忙问何故?长孙皇后奏道:“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魏徵如此正直,正因陛下英明。”唐太宗这才转怒为喜。 由于魏徵敢于直谏,订正唐太宗不少失误,唐太宗经常把他引入内宫相见。一次,唐太宗正在宫内玩一只异国进贡的鹞子,正赏玩得兴奋时,魏徵闯进来了,唐太宗怕魏徵说他玩物丧志,抓紧把鹞子藏在怀里,他想快快打发魏徵,待他走后再玩。不料魏徵早已看在眼里,禀报公事喋喋不休,唐太宗又不敢拿出鹞子,待魏徵出外,那只鹞子早已憋死了。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徵:“我看隋炀帝学问不错,也知尧、舜之好,桀、纣之坏,为什么会干出这么荒唐的事来?”魏徵从容谏道:“一个皇帝单靠个人聪慧是不够的,必需虚心倾听大臣的各种意见,才不会办错事。”魏徵挂念唐太宗树立了“兼听广纳”的胸怀,他主见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也成了“贞观之治”的良策,魏徵也成了唐太宗的股肱之臣。 魏徵一生为官清正,生活格外简朴。贞观十六年,魏徵染病,唐太宗去慰问,魏徵不顾重病,仍直言唐太宗近日有言行不一的做法。唐太宗见魏宅内竟无正堂,便下令停止宫内建筑小殿,用其木材为魏宅修了一个正堂。魏徵卒于贞观十七年,时年63岁。唐太宗亲自撰写碑文,还将魏徵的图像置于凌烟阁内,又对众臣言道:“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殁,朕亡一镜矣。” 在中国历史上,刚正不阿,敢于直谏的大臣不知有多少,魏徵以直谏能名垂青史,这与李世民敢于纳谏的胸怀有关。惜古之君王李世民者,凤毛麟角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