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儿科考试重点精品文档一、 名词解释1.易虚易实:指小儿一旦患病,则邪气易实而正气易虚。实证往往可迅速转化为虚证,或者转为虚实并见之证;虚证往往兼见实象,出现错综复杂的证候。2.易寒易热:是由于小儿具有“稚阴稚阳”的特点,患病之后不但寒证易于转化为热证,也容易从热证转化为寒证,而尤以寒证转化为热证更为突出。3.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聚集而引起的皮肤黏膜或其他器官的黄染。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85.5119.7umol/L时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4.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因多有皮肤硬肿,亦称新生儿硬肿症。主要由于寒冷和(或)多种疾病所致,临床表现为低体温和皮肤硬肿,重症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
2、。5.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6.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简称上感,是指各种病原体侵犯喉部以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包括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7.急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常累及气管,故又称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或为麻疹、百日咳、伤寒等急性传染病的一种临床表现。8.肺炎:系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湿啰音为主要表现。9.三凹征:婴幼儿上呼吸道梗阻或严重肺实变时
3、,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软组织凹陷,呈三凹征。10.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平滑肌和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临床以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为特点,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11.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哮喘无喘息症状,仅表现为反复和慢性咳嗽,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运动可加重咳嗽。部分患儿最终发展为典型哮喘。12.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的一种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部分患儿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炎症改变。以310岁多见。13.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心脏工作能力(心
4、肌收缩或舒张功能)下降,即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状态。是小儿时期的危急重症之一。14.鹅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因患儿口腔及舌上生有白屑或白膜满布,状如鹅口,故名鹅口疮,又因其色白如雪而称雪口。15.疱疹性口炎:是以口腔内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16.胃炎:是指由各种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有害因子引起的胃黏膜或胃壁炎性改变的一种疾病。17.小儿腹泻:又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18.急性肾小球肾炎(AGN):是指一组病因不一,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前期感染,以血尿为主,伴
5、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为特点的肾小球疾患。分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和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19.肾病综合征(NS)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具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水肿的四大特点。20.肾上腺危象: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不当,发生感染,或应激状态,机体内皮质醇水平不足所致。临床表现为剧烈呕吐、腹痛、血压降低、脉搏增快、呼吸困难,甚至休克、死亡。21.癫痫: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脑部慢性疾患,其特点是脑内神经元群反复发作性过度放电引起的突发性和暂时性脑功能异
6、常。临床表现为意识、运动、感觉、认知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22.癫痫持续状态:指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反复发作而发作间期意识不能恢复超过30分钟以上者。突然停药、药物中毒、更换药物不当或感染高热等是癫痫持续状态的常见诱因。23.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是小儿时期较为常见的由多种化脓菌引起的以脑膜炎症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以发热、头痛、呕吐、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24.儿童多动综合征: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旧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儿童时期一种较常见的行为异常性疾患。临床特征: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不分场合的动作过多
7、,情绪冲动,可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25.多发性抽动症(MT):曾称抽动秽语综合征(TS),现称抽动障碍,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病程中既有运动障碍,又有行为障碍,常与强迫和多动等行为以及情绪障碍共存。26.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27.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临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症。6个月2岁小儿发病率高。2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
8、数正常或增多,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29.风湿热: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发生的全身性结缔组织非化脓性免疫炎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及皮下小结,以心脏损害最为严重和多见,慢性反复发作可导致永久性风湿性心瓣膜病。30.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以慢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并伴有全身多系统的受累,包括关节、皮肤、肌肉、肝、脾及淋巴结。31.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HSP),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以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及血尿、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32.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又
9、称川崎病(KD),是一种以急性全身性中、小动脉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血管炎综合征,表现为发热、皮疹、球结膜充血、口腔黏膜充血、手足红斑和硬性水肿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3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小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以正在生长的的长骨干骺端和骨组织矿化不全,或骨质软化症为其特征。34.麻疹: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结膜炎、麻疹黏膜斑、全身性斑丘疹及疹退后皮肤脱屑、色素沉着为特征。35.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皮疹及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症状轻微为特征。孕妇
10、在妊娠3个月内患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而使胎儿发生严重的感染而导致各种先天缺陷,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36.幼儿急疹(ES):又称婴儿玫瑰疹,是人疱疹病毒(HHV)6、7导致的婴幼儿期常见的一种发疹性疾病,以持续高热35天,热退疹出为临床特征。37.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急性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38.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皮肤黏膜分批出现的瘙痒性斑、丘、疱疹及结痂,且上述各期皮疹可同时存在。39.手足口病:是由人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病原以科萨奇A
11、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临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为特征。40.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还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41.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临床以起病急骤,突发高热、反复惊厥、嗜睡和休克等为特征。4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主要由EB病毒(EBV)引起。临床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大、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单核样异型淋巴细胞为其特征。二、填空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
12、著:颅囟经2.儿科之圣:北宋钱乙。代表作小儿药证直诀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用药注重“柔润”原则,力戒妄攻和蛮补。首创小儿五脏辩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辩证纲领;还提出“疳皆脾胃病”的论点。3.元代曾世荣编著活幼心书、活幼口议,将急惊风归纳为四证八候,提出镇惊、截风、退热、化痰的治法所创琥珀抱龙丸沿用至今。4.南宋刘昉等编著的幼幼新书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儿科专著。5.清代陈复正幼幼集成,将指纹望诊概括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并以三关测轻重,即风轻、气重、命危。6.牙齿分为乳牙(20个)和恒牙(2832个)两种。约6
13、个月时乳牙开始萌出,1岁时尚未出牙者可视为异常,乳牙最晚2岁半出齐。2岁以内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4(或6)。67岁乳牙开始脱落换恒牙。7.收缩压(mmHg)2年龄(岁)80; 舒张压(mmHg)收缩压2/38.小儿中药用量: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为成人量的1/3,幼儿为成人量的1/2,学龄儿童为成人量的2/3或接近成人量。9.等渗性脱水:水和电解质(主要是钠离子)以血浆含量浓度成比例丢失,脱水后血浆渗透压在正常范围内,血清钠浓度为130150mmol/L。10.低渗性脱水:电解质的损失量比水多,脱水后血浆渗透压较正常低,血清钠130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11.高渗性脱水:电
14、解质损失量比水少(失水比例大于失钠),脱水后血浆渗透压高于正常,血清钠150mmol/L,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12.补充累积损失量:轻度脱水3050ml/kg,中度脱水50100ml/kg,重度脱水100120ml/kg。先给计算总量的1/22/3。13.补液原则:三定(定量、定性、定速);三先(先盐后糖、先快后慢、先浓后淡);三见(见酸补碱、见尿补钾、见惊补钙、镁)14.正常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身长约为50。15.黄疸中医称为胎黄或胎疸。16.黄疸的中医治疗原则:利湿退黄。17.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属于中医胎寒、五硬等范畴。18.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皮肤硬肿发生的顺序依次为:下肢、臀部、面颊、
15、上肢、全身。19.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属于中医学惊风、胎惊、胎痫范畴。20.呼吸频率增快是呼吸困难的第一征象。2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当于中医的感冒。2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治则:疏风解表。23.急性支气管炎相当于中医的外感咳嗽。24.急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治则:疏散外邪,宣通肺气。25.支气管哮喘相当于中医学的哮喘、哮证、齁喘等。26.病毒性心肌炎属于中医学风温、心悸、怔忡、胸痹、猝死等范畴。27.病毒性心肌炎危重型的中医治则:回阳救逆。28.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于心悸、怔忡、水肿、喘证、痰饮等范畴。29.鹅口疮的病原菌:白色念珠菌。30.疱疹性口炎属中医口疮范畴。病损仅在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
16、溃疡面积较大,弥漫全口,全身症状较重者,称口糜;口疮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致患儿身体瘦弱者,称口疳。31.疱疹性口炎的病原体:单纯疱疹病毒。32.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胃痞、胃胀、呕吐等范畴。33.小儿腹泻属于中医泄泻范畴。34.腹泻患儿补水定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生理需要及继续损失的液体总量。轻度脱水时为90120ml/kg,中度脱水时为120150ml/kg,重度脱水时为150180ml/kg。35.癫痫持续状态快速控制发作首选安定类药物,如地西泮、劳拉西泮或氯硝西泮。36.癫痫相当于中医的痫病、癫痫。37.脑膜炎颅内压升高的主要症状有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38.脑膜刺激征:是脑膜炎的特征性表现
17、,包括颈项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等39.儿童多动综合征属中医躁动、健忘、失聪等范畴。40.儿童多动综合征临床表现: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学习困难;其他(某些行为问题、认知功能障碍、或合并抽动症)。41.多发性抽动症临床表现:多发性抽动、发声抽动、秽语症、其他(如共鸣、行为紊乱)42.WHO的贫血诊断标准:Hb的低限值在6个月6岁者为110g/L;6岁14岁为120g/L;海拔每升高1000米,Hb升高约4%;低于此值者为贫血。我国暂定贫血诊断标准(以海平面计):出生后10天内新生儿Hb145g/L;14个月时90g/L;46个月时100g/L。4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属于
18、中医血虚、萎黄、黄肿病、疳证和虚劳等范畴。4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中医血证、肌衄、紫斑和虚劳等范畴。45.儿童1型糖尿病临床一般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三多一少)。46.风湿热属中医痹证范畴,因常出现发热,故与热痹尤为接近,如并发心脏炎,可参照心悸进行辩证论治。47.风湿热临床表现:心脏炎(包括心肌炎、心内膜炎和心包炎)、关节炎、舞蹈病、皮肤症状(包括皮下结节和环形红斑)。48.风湿热活动指标:C反应蛋白阳性和黏蛋白增高。49.过敏性紫癜属于中医紫癜、血证、肌衄、紫斑等范畴。50.川崎病的中医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凉血。51.阿司匹林是川崎病的首选药物。52.消瘦型营养不良最早出现
19、的症状是:体重不增;皮下脂肪减少的顺序是: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作为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53.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并发症:营养性贫血、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感染、自发性低血糖。54.麻疹流行病学: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传染性强,传染源为麻疹患儿及亚临床带病毒者;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播;易感人群为未患本病也未接种麻疹疫苗者,尤其是6个月以上、5岁以下的小儿;一般预后良好,患病后大多可获持久免疫力。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10天;检疫期观察3周。55.麻疹潜伏期:一般为618天,平均10天左右。56.肺炎为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57.麻疹的中医治疗原
20、则:以透为顺,以清为要。58.风疹流行病学: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季发病率最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多见于以下小儿,在托幼场所可发生流行。预后一般良好,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59.风疹属于中医风痧、瘾疹范畴。60.获得性风疹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1421天,平均为18天。61.幼儿急疹流行病学:本病多发生于春秋季,多见于618个月小儿,3岁以后少见。无症状的成人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很少有并发症,少数出现惊厥,预后良好。62.幼儿急疹因多发生于2岁以下哺乳的婴儿,中医称之为奶麻。63.幼儿急疹西医病因:人疱疹病毒6B型(HHV-6B型)感染。64.猩红
21、热流行病学:以冬春季多见;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经皮肤伤口或产道侵入而致感染者,为外科猩红热或产科猩红热。儿童尤其是37岁是主要易感人群,一般预后良好。感染后可获得较长久的抗菌和抗红疹毒素的能力,由于红疹毒素有型特异性,型间没有交叉免疫。65.猩红热潜伏期一般17天,外科型12天。66.猩红热中医称丹痧,也称喉痧、疫痧、烂喉丹痧,属中医学温病范畴。67.猩红热的中医治则:清热解毒,清利咽喉。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68.水痘流行病学: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多为散发性,但偏僻地区偶可暴发,城市可每23年发生周期性流行。69多见,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通过空气飞
22、沫或接触病人疱疹内的疱浆可传播。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但可以发生带状疱疹。69.水痘潜伏期为1021天,结痂后病毒消失,故传染期自发疹前24小时至病损结痂约10天。70.水痘皮疹特点:四种皮疹(瘙痒性斑、丘、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71.水痘的中医治则:清热解毒利湿。 水痘禁用糖皮质激素72.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多见于夏秋季节,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小儿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一般预后良好。73.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冬春两季较易流行。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可成为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飞沫传播。任何
23、年龄均可发病,尤以515岁为多,能在儿童中集体流行。感染后具有持久免疫力。74.流行性腮腺炎腮腺肿胀的特点: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及触痛,表面皮肤不红,张口、咀嚼困难,当进食酸性食物促使唾液腺分泌时疼痛加剧。75.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脑膜脑炎、生殖器并发症(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其他(心肌炎、乳腺炎、甲状腺炎、关节炎、肝炎等)。7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肝脾大、皮疹。前三个称为传单三联征。77.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脾破裂,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膜炎。78.传单的中医治则:清热解毒,化痰祛瘀。79.心肺复苏的方法
24、:从胸外按压开始,即按循环支持(C)通畅气道(A)建立呼吸(B)程序进行。80.心脏按压频率与人工通气频率之比为新生儿3:1,婴儿、儿童15:2(双人操作),30:2(单人操作)三、简答1.小儿年龄分期(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的全过程。(2)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28天内。此期完全依靠母体生存,以组织与器官的迅速生长和功能的渐趋成熟为其特点,尤其妊娠早期是机体各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围生期(围产期):指胎龄满28周至生后7足天。(3)婴儿期:从生后28天到满1周岁。此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对营养需求高,容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4)幼儿期:1周岁到满3周岁。
25、此期生长速度稍减慢,但活动范围增大,容易发生意外创伤和中毒。(5)学龄前期:3周岁以后(第4年)到67岁入小学前。(6)学龄期:从67岁入学起到1214岁进入青春期之前。体格生长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的发育已接近成人水平。(7)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基本停止增长的时期,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2.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由近到远:从臂到手,从腿到脚的活动;由粗到细:从全掌抓握到手指拾取;由简单到复杂:先画直线后画圆圈;从低级到高级:先从看、听等感性认识发展到记忆、思维等理性认识
26、。3.小儿体重计算方法正常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6月龄婴儿体重()出生时体重0.7月龄712月龄婴儿体重()60.25月龄1岁至青春前期体重()82年龄4.小儿的生理特点(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脏腑指五脏六腑,娇嫩及娇气、嫩弱,形指形体结构,即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液等,气指生理功能活动,充即充实、完善。即指小儿时期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形态发育及生理功能都处在不断成熟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五脏六腑形气皆不足,尤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故曰小儿肺常不足、脾常不足及肾常虚。(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生机指生命力、活力。指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在机体的形态结构方面,还是各种生理功能方面,都在
27、迅速地、不断地向着成熟完善的方面发展。5.小儿的病理特点(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形体和功能均较脆弱,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之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能自节。(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小儿活力充沛,对药物反应灵敏,病因单纯,忧思较少,精神乐观。6.察指纹 适用于3岁以下的小儿(1)指纹:是从虎口沿食指内侧(桡侧)所显现的脉络(浅表静脉);以食指三指节横纹分风、气、命三关,食指根(连掌)的第一指节为风关,第二指节为气关,第三指节为命关。(2)诊查方法:先令家长抱患儿于光线充足处。若先诊患儿右手,医生即以左手的拇、食二指握住患儿右手的食指尖,将患儿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贴近医
28、生左手的掌心,然后用医生右手的拇指桡侧,从风关到命关,用力适中地反复推按。(3)正常:指纹隐约可见,色泽淡紫,纹形伸直,不超过风关。(4)辩证纲领: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5)透关射甲:即指纹穿过了风、气、命三关达到指甲的部位,提示病情危笃。7.脱水程度(1)轻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的3%5%(3050ml/kg)。患儿精神正常或稍差;皮肤稍干燥,弹性尚可;眼窝、前囟轻度凹陷;哭时有泪;口唇黏膜稍干,口渴轻;尿量稍减少;无休克征。(2)中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的5%10%(50100ml/kg)。患儿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窝、前囟明显凹陷;哭时泪少;口唇
29、黏膜干燥,口渴明显;四肢稍凉,尿量明显减少,脉搏增快,血压稍降或正常;休克征不明显。(3)重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的10%以上(100120ml/kg)患儿呈重病容,精神极度萎靡,表情淡漠,昏睡甚至昏迷;皮肤灰白或有花纹,干燥,失去弹性;眼窝、前囟深度凹陷,闭目露睛;哭时无泪;舌无津,口唇黏膜极干燥,烦渴;因血容量明显减少可出现休克症状,如心音低钝,脉细而快,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尿极少或无尿。8.生理性黄疸的临床特征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
30、.5umol/L;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umol/L,早产儿257umol/L。9.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特征黄疸出现时间过早,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值过高或上升过快,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0.6umol/L、早产儿256.5umol/L,或每日上升超过85.5umol/L;黄疸持续时间过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34.2umol/L。10.特殊型上感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表现为急性发热,体温多在39以上,流涎、咽痛等。体检可见咽部红肿,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可见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
31、咽结合膜热:由腺病毒3、7型所致,好发于春夏季。多呈高热、咽痛、眼部刺痛。体检时可见咽部充血,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病程12周。11. 支气管哮喘的典型表现:咳嗽和喘息反复出现,并常于夜间或清晨加重。发作前可有流涕、打喷嚏和胸闷,发作时呼吸困难,呼气相延长伴有喘鸣音。严重者呈端坐呼吸,恐惧不安,大汗淋漓,面色青灰。体检可见桶状胸、三凹征,肺部布满哮鸣音,严重者气道广泛堵塞,哮鸣音反可消失12.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13.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14.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主要依据前四项)15.补钾的注意事项:不宜过早(见尿补钾,入院前6小时内有尿);不宜过多(10%氯
32、化钾每日13ml/kg,患儿若能恢复原来饮食量的一半,即可考虑停止补钾);不宜过浓(0.3%,新生儿常用0.15%0.2%);不宜过快(每日静脉滴注的总量不应少于8小时,切忌静推)16.贫血程度的分类轻度:Hb从正常下限12090g/L; 中度:Hb为9060g/L重度:Hb为6030g/L; 极重度:Hb为30g/L新生儿Hb为144120g/L者为轻度,12090g/L为中度,9060g/L为重度,60g/L为极重度。17.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1)急性型:约占80%,好发于15岁,病前13周或同时伴有病毒感染史。起病急,以自发性皮肤和(或)黏膜出血为突出表现,瘀点、瘀斑呈针尖至
33、米粒大,遍布全身,而以四肢多见。常见鼻衄、牙龈出血,呕血、便血少见,偶见肉眼血尿;青春期女孩可有月经过多;出血严重者可有贫血;颅内出血少见,表现为颅高压症状,如头痛、呕吐、嗜睡或躁动、昏迷、抽搐。约85%的患儿无6个月内自然痊愈。(2)慢性型:约占20%,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病前多无病毒感染史,约10%的病人由急性型转化而来。大多数患儿起病缓慢,出血症状较轻,出血部位限于皮肤、黏膜,很少有内脏出血,脾脏可轻度肿大。出血症状及血小板减少时轻时重,或发作与缓解交替。最终有30%的患儿自然痊愈18.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发病较急,多数患儿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多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一般在14周
34、内逐渐呈现一组典型的临床综合征。主要有:19.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过敏性紫癜鉴别诊断(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肤、黏膜可见出血点及瘀斑,不高出皮肤,分布在全身各处,血小板计数减少,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正常,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骨髓中成熟巨核细胞减少。不伴腹痛、关节肿痛和肾脏损害。(2)过敏性紫癜:以反复皮肤紫癜为主,黏膜出血少见,紫癜多见于下肢、臀部皮肤,为小型荨麻疹或出血性斑丘疹,高出皮肤,呈对称分布,伸侧面多于屈侧面,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出血和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试验正常,多伴有腹痛、关节肿痛和肾脏损害。20.川崎病临床表现1)主要症状和体征(1)发热
35、:常见持续性发热,714天或更久(2周1个月),体温39以上,呈稽留热或弛张热,抗生素治疗无效。(2)皮肤黏膜表现:皮疹:发热24天可出现弥漫性充血性斑丘疹或多形红斑样或猩红热样皮疹,多见于躯干部,1周左右消退。肛周皮肤发红或脱皮。肢端变化:急性发热早期手足呈硬性水肿,继之手掌、足底弥漫性红斑,于甲床皮肤交界处出现特征性的膜状脱皮,重者指、趾甲也脱落。黏膜表现:双眼球结膜充血,但无脓性分泌物或流泪,持续于整个发热期或更长些;口腔咽部黏膜呈弥漫性充血,唇红干燥,皲裂、出血或结痂,舌乳头突起呈草莓舌。(3)颈部淋巴结肿大:一过性急性非化脓性颈淋巴结肿胀,直径为1.5cm左右,大多在单侧出现,少数为
36、双侧,质较硬,稍有压痛,数日后自愈。2)心血管症状和体征:常于发病16周出现,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和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奔马律、心音低钝和收缩期杂音以及心脏扩大常提示冠状动脉损害,常在第24周出现。3)其他伴随症状:偶见腹痛、腹泻及关节肿痛,少数患儿可出现肝大、黄疸,偶有无菌性脑膜炎和间质性肺炎。21. 川崎病诊断标准2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表现1)早期(初期):常见于36个月的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如烦躁、睡眠不安、易惊、夜啼、多汗症,并可致枕部脱发而见枕秃。2)激期(活动期)(1)骨骼改变:头部:颅骨软化,多见于6个月内的婴儿,用手压枕部或顶骨后方有压乒乓球感;89个月
37、以上的婴儿可见方颅、臀型颅;囟门较大且闭合延迟,严重者可迟至23岁。胸部:胸部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婴儿,肋骨与软骨交接处膨大成串珠状;胸骨及相邻肋骨向前突出形成鸡胸,或胸骨下缘内陷形成漏斗胸。四肢:各骨骺端膨大,腕、踝部最明显,成手镯及脚镯改变;开始行走后,下肢骨形成严重的膝内翻(O型)和膝外翻(X型),长骨可发生青枝骨折。脊柱:脊柱后凸或侧弯畸形,严重者可伴有骨盆畸形。(2)肌肉改变:全身肌肉松弛、乏力、肌张力降低,腹部膨隆如蛙腹。23.典型麻疹临床表现24.麻疹并发症(1)喉炎: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由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及三凹征等,严重者可窒
38、息死亡。(2)肺炎:为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临床表现以支气管肺炎为主。(3)心肌炎: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临床表现为烦躁、气促、面色苍白、发绀、心音低钝、心率快、心电图改变等,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4)脑炎:常发生于出疹后26天。25.获得性风疹临床表现26.鉴别诊断27.感染性休克代偿期临床表现(临床诊断须符合6项中的3项)(1)意识改变:烦躁不安或萎靡,表情淡漠,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惊厥。(2)皮肤改变:面色苍白发灰,唇周、指(趾)端发绀,皮肤花纹,四肢凉;如有面色潮红、四肢温暖、皮肤干燥为暖休克。(3)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秒(须除外环境因素影响)。(4)每小时
39、尿量1ml/kg。(5)心率、脉搏:外周脉搏搏动细弱,心率、脉搏增快。(6)代谢性酸中毒(除外其他缺血缺氧及代谢因素)。28.心搏呼吸骤停临床表现突然昏迷,部分有一过性抽搐,呼吸停止,面色灰暗或紫绀,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听诊心音消失。心电图表现为等电位线、心电机械分离或心室颤动等。心搏呼吸骤停的诊断:患儿突然昏迷及大血管搏动消失时即可诊断。四、下列疾病的中医辩证论治(一)支气管哮喘治则:发作期以八纲辩证为主,缓解期以脏腑辩证为主。发作期以邪实为主,当攻邪以治其标,并分辨寒热虚实;缓解期以正虚为主,当扶正以治其本,治以补肺固表,健脾化痰,补肾固本;虚实夹杂宜
40、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发作期1.寒性哮喘:温肺散寒,化痰定喘。 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2.热性哮喘:清热化痰,止咳定喘。 麻杏石甘汤或定喘汤加减。3.虚实夹杂:降气化痰,补肾纳气。 射干麻黄汤合都气丸加减。缓解期1.肺气虚弱:补肺固表。 玉屏风散加减2.脾气虚弱:健脾化痰。 六君子汤加减3.肾虚不纳:补肾固本。 金匮肾气丸(二)麻疹中医辩证论治顺证1.邪犯肺卫(初热期):辛凉透表,清宣肺卫。 宣毒发表汤加减2.邪入肺胃(见形期):清热解毒,佐以透发。 清解透表汤加减3.阴津耗伤(收没期):氧阴生津,清解余邪。 沙参麦冬汤加减逆证1.邪毒闭肺:宣肺开闭,清热解毒。 麻杏石甘汤加减2.麻毒攻喉:清热解
41、毒,利咽消肿。 清咽下痰汤加减3.邪陷心肝:清热解毒,息风开窍。 羚角钩藤汤加减(三)风疹的中医辩证论治1.邪郁肺卫:疏风解表透疹。 银翘散加减2.邪入气营:清气凉营解毒。 透疹凉解汤加减(四)幼儿急疹中医辩证论治1.邪郁肌表:辛凉解表。银翘散加减2.热透肌肤:清热透疹。化斑解毒汤加减(五)小儿腹泻中医辩证论治:运脾化湿1.风寒泻: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藿香正气散加减2.湿热泻: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3.伤食泻:消食化滞,运脾和胃。 保和丸加减4.脾虚泻: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参苓白术散加减5.脾肾阳虚泻: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变证1.气阴两伤:益气养阴
42、,酸甘敛阴。 人参乌梅汤加减2.阴竭阳脱:挽阴回阳,救逆固脱。 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第四节 肺炎一、概述1.定义:肺炎系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湿啰音为主要表现。2.流行病学:以冬春二季多发,寒冷地区发病率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婴幼儿多见,是我国婴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3.相当于中医的肺炎喘嗽,这一命名首见于谢玉琼的麻科活人全书。二、分类1.病理分类:按解剖部位分为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以支气管肺炎最为多见。2.病因分类细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葡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绿脓
43、杆菌等。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的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其次为腺病毒(3、7、11、21型)、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3)、巨细胞病毒、麻疹病毒、肠道病毒及鼻病毒。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真菌性肺炎: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球孢子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毛霉菌。原虫性肺炎:以卡氏肺囊虫为主。非感染因素引起的肺炎: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噬酸细胞性肺炎。3.病程分类急性肺炎:病程1个月迁延性肺炎:病程为13个月慢性肺炎:病程3个月三、支气管肺炎病因病机1.西医病因(1)感染因素:发达国家中小儿肺炎病原以病毒为主,发展中国家以细菌为主。(2)非感染因素:吸入性肺炎、
44、坠积性肺炎、过敏性肺炎。2.病理特点: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浸润。3.中医病因(1)外因:感受风邪,或由其他疾病传变而来(2)内因: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卫外不固。4.中医病机肺气郁闭:风寒闭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毒热闭肺、阴虚肺热、肺脾气虚病机关键为肺气郁闭,主要病理产物是痰热,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常累及心肝。四、临床表现(一)普通肺炎1.起病急,发病前多数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2.主要症状:发热:热型不定,多为不规则发热,也可表现为弛张热或稽留热,新生儿及体弱儿可表现为不发热。咳嗽:较为频繁,早期为刺激性干咳,以后咳嗽有痰,痰色白或黄,新生儿、早产儿则表现为口吐白沫。气促:多发生于发热、咳
45、嗽之后,月龄2个月,呼吸60次/分;月龄212个月,呼吸50次/分;15岁,呼吸40次/分3.体征气促加重时:鼻翼翕动,点头呼吸,三凹征;肺部:早期可不明显或仅有呼吸音粗糙,以后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啰音;若病灶融合,出现肺实变体征,表现为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管状呼吸音。新生儿肺炎肺部听诊仅可闻及呼吸音粗糙或减低,病程中亦可出现细湿啰音或哮鸣音。(二)重症肺炎1.循环系统:常见心肌炎和心力衰竭心衰表现为:心率突然加快,超过180次/分;呼吸突然加快,超过60次/分;突然发生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皮肤苍白发灰,指(趾)甲微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音低钝,有奔马律,颈静脉怒张;肝脏迅
46、速增大;颜面、眼睑或下肢水肿,少尿或无尿。具有前5项者即可诊断为心力衰竭(以上表现不包括新生儿)。2.神经系统:常见烦躁不安、嗜睡,或两者交替出现。继而出现昏迷,惊厥,前囟隆起,呼吸不规则,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及有脑膜刺激征。3.消化系统: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胀。重症可见中毒性肠麻痹,肠鸣音消失,腹胀严重时致使膈肌上升,压迫胸部,使呼吸困难加重。五、并发症细菌性肺炎最易出现的并发症为脓胸、脓气胸和肺大泡。六、辅助检查1.外周血检查(1)血常规: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多增高,甚至可见核左移,胞浆有中毒颗粒;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增高,有时可见异形淋巴细胞。(2)C反应蛋白(CRP):细菌感染时,CRP浓度上升;非细菌感染时则上升不明显。2.病原学检查(1)细菌培养和涂片:取痰液、肺泡灌洗液、胸腔穿刺液或血液等进行细菌培养,同时进行药敏试验。亦可做涂片染色镜检,进行初筛试验。(2)病毒分离:应于起病7日内取鼻咽或气管分泌物标本做病毒分离,阳性率高,但不能早期诊断。(3)病原特异性抗体检测:发病早期血清中主要为IgM抗体,但持续时间短;后期或恢复期以IgG为主,持续时间长。故急性期特异性IgM测定有早期诊断价值;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特异性IgG检测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