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长与山海经一、导入: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对字词的预习情况。在你的课堂笔记本上给大屏幕中蓝色的字拼音,注意只写拼音,不写汉字。(学生在笔记本给相应汉字的注音)现在根据大屏幕所给出的答案,自己订正一下。我在下面巡视的时候发现有几个字好多同学都拼错了:一个是“憎恶”的“憎”,一些同学拼成了四声,应该是一声zngw,还有一个是粗拙的拙,应该是一声(zhu),有的同学拼成了二声(zhu),还有一个字就是陆玑的,这是我们新学的一个字,成语“字字珠玑”中的“玑”就是这个字,“字字珠玑”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玑”的本义是珍珠中的不圆润者。下一
2、个环节,根据你刚才写的拼音,再写出相应的汉字。(学生在笔记本书写相应汉字)现在根据大屏幕所给出的答案,自己订正一下。大家要特别注意“疮疤”的“疮”,有的同学把里面的“仓”写成了昆仑山的“仑”了。拼音和汉字全都写对的同学举一下手(大约5分之一同学),看来我们字词的学习任重而道远啊。课下大家把错的再写3遍。字词要拼准写对,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二、整体感知师:大家现在打开课本,速读课文,结合课下的预习,理顺一下文章都写了阿长哪些方面的事情?(学生速读课文)七件事:阿长名字的由来。阿长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 限制“我”的行动。阿长的睡态。给“我”讲各种“规矩”,比如吃福橘。给我讲长毛的故事。给我买山海经
3、。三、品析课文师:看来大家对文章内容掌握得不错。下面我们结合文章中几个具体的文段,来品析一下文章的语言,这是我们这节课最主要的学习目标。下面请看第一个文段(屏显,学生读)文段一:1、这段文字写了阿长什么特点?生:写了阿长切切察察的毛病。2、文段是怎样表现阿长这个切切察察毛病的?下面根据老师的提示,两个人一组,我们把这个情境演示一下。先竖起第二个手指头,然后上下摇动,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同学两个人一组演示,老师找两个同学上台来演示)我们现在假定一个情景,你对另外一个同学小声说:“这个老师长得太难看了。”然后根据文段中的描写来演示,大家注意他们手指头和表情(两个同学表演很到位)3、现在我们根据
4、刚才的演示,想一想,文段中的哪些词语用得更为准确生动?生:“低声絮说”这四个字很准确,因为一般“切切察察”都是说一些闲话,传播一些是非,不可能高声大嚷,而且这个“絮”字用得也很准确,写出了阿长说起这些闲话来絮絮叨叨,没完没了。生:竖起第二个手指中 “第二个”很准确,我试了试其他的手指,比如大拇指,那就是赞赏某个人,如果用小拇指就是瞧不起某个人,只有是第二手指,才能准确地表现出喜欢传闲话人的特点。生:说话时,手指必须上下摇动,如果是左右摇动,就表示否定某件事,而且必须是指着自己和对手的鼻尖,如果指着对方的额头或者其他部位,都不能表现出“切切察察”的毛病。总结:大家分析得很到位,一个手指,就把人物
5、的情态性格写得淋漓尽致。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我们就会发觉,文章写得生动,并不在于语言多么华丽,而在于语言运用得准确,而语言运用得准确的前提是要观察得仔细。4、根据刚才的分析,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对阿长会是怎样的情感态度?生:讨厌。(教师板书)文段二:(屏显,找学生朗读)1、这段文字又写了阿长什么特点?作者这次是怎么表现阿长这个特点的?生:这段文字写了阿长粗俗的睡态。主要通过“摆”和“大”这两个字表现出来的。2、下面同学们具体地分析一下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如果你有了一些想法,可以和同桌的同学交换一下意见。生:“大”字和前面的“伸开两脚两手”相照应,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阿长睡态的不雅观,粗俗。“
6、摆”字我说不太好。师:你对“大”字分析得很好。对于“摆”字的分析,老师可以给大家提供一种方法,那就是比较法。比如我们把“摆”字换成“睡”字可以吗?这两个字表达的效果一样吗?生:这两个字所表达的效果不一样。睡着睡着就“睡”成了一个大字,说明阿长是无意的,而“摆”字就是故意的。在“我”看来,阿长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是故意的。总结:你分析的很好,“摆”字一般是人为的,故意的,比如我们说“把书桌上的书摆好”。如果不是人为故意的,一般就不能用“摆”这个字,比如我们不能说“昨天下了冰雹,摆了一地”。既然在“我”看来,阿长是故意“摆”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那我对阿长会是怎样的情感态度呢?生:强烈
7、的不满。(教师板书“不满”)师:对,但“我”对阿长强烈不满并没有直接写出来,而是通过一个“摆”字含蓄地表达了出来。分析文章的语言,有时要抓住关键词语,反复推敲探究,才能体会其妙处。下面我们再来看一段文字(屏显,找同学读)文段三:1、这段文字,我们主要任务是分析文段中间“我”与阿长的那两句对话应该怎么读。为了能准确地把握这两句对话的语气语调,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当时对话的情境和两个人的心理状态。我们先看这两句话“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想一想,我为什么惊异?阿长为什么惶急?生:因为新年早晨起来,我想的是立即下床去玩,早把阿长昨晚嘱咐的话给忘记了,当阿长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时,我不
8、知道她要干什么?所以很惊异。生:阿长急切地想听到“我”对她说祝福的话,又怕“我”忘记了,一开口说出其他不吉利的话来,所以她即害怕又着急。师:新年祝福的话对于阿长来说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她这一年是否“顺溜”,所以阿长很惶急。而我呢,似乎并没有把这件事看得很重要,甚至有些反感,觉得这是一场磨难。两个人不同的心理,使得后面的两句对话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下面我们来试着读一读这两句对话。师:大家看“我”说“阿妈,恭喜”中间有个逗号,后面是一个省略号,在读的时候,要把标点符号体现出来,“阿妈”读完之后,稍微停顿一下,后面的恭喜,声音要拉长一些。声音应该是慢而且低的。(教师范读)阿长说的话连用了四个感叹号,
9、而且“恭喜恭喜”等几个字之间没有逗号,说明语速要快,同时声调要高亢。(教师范读)(学生再读)2、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出了两个人当时怎样的心情?生:“我”是不耐烦的,阿长是异常激动的。(教师板书“不耐烦”)总结:一个人的朗读能力,会很直观地表现出他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同时,在一定地情境中反复朗读,反复斟酌,也会加深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下面我们再读两段段文字,看看“我”对阿长的情感变化。文段四、文段五:1、这两段文字有一个相同的词语“敬意”,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两个“敬意”的异同?生:这两个“敬意”产生的缘由不同。第一个“敬意”,是因为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说她们脱了裤子,大炮就放不出来,我觉得他很有本
10、事。第二个“敬意”是因为阿长给我买到了我日思梦想的山海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觉得她有伟大的神力,所以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生:这两个敬意的程度是不同的,第二个“敬意”要比第一个“敬意”程度要深得多。第一个“敬意”作者只是原谅了她“占领全床”,而第二个“敬意”连“谋害隐鼠的怨恨”都“完全消灭”了。我对她“占领全床”只是不满,对她谋害隐鼠确是“怨恨”,同样是原谅,但程度是不同的。生:两个“敬意”虽然程度不同,但“我”之所以对阿长产生“敬意”,都是觉得阿长比较有本事,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超乎常人的能力。我很佩服她。师:我们再结合文章,想一想是因为
11、阿长对“我”的关爱,使我非常感动,从而对她产生了 “敬意”,还是觉得她比别人本领大,对她非常佩服而产生了 “敬意”呢。生:文段的意思还是因为她比别人本事大,对她很佩服才产生了 “敬意”。因为这两段都是反复强调她“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她确实有伟大的神力”。2、读者都能很清楚地看出来,阿长给“我”买山海经是因为阿长很爱“我”,把“我”当成了她的亲儿子一样看待,但“我”为什么没有体会出来呢,或者说为什么没有写出来呢?生:因为作者是以儿童的口吻来写的,可能我当时年龄还很小,还没有体会得那么深刻。写作要真实,小时候的“我”,也许还不能体会出阿长对我的爱。我们常说写作要真实,不但需要事件真实,更需要感情真
12、实,我们现在有的同学写作文,总会习惯地把感情任意拔高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脱离了客观实际,这样就不真实了。3、作者什么时候才体会到阿长对我的爱呢?我们来看文章最后两段。(大屏幕显示,教师范读,同学齐读两遍)师:这两段文字是作者以成年人的口吻来写,你能读出作者对阿长是怎样的情感吗?生: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怀念,感激,尊敬。(教师板书:怀念、尊敬)师:三十多年过去了,“我”慢慢地领悟到阿长对我所做的一切,其实是出于对“我”无私的关爱,带着这种情感反观那些所谓的“缺点”,也就是说,用成人的视角再来看阿长“切切察察”“粗俗地睡态”“元旦劈头的磨难”等等,你会有哪些不同的感受?生:我想三十多年过去,作
13、者对阿长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宽容,比如成年的“我”就会明白,阿长不是故意地把我挤到床的一角,那只是她无法改变的生活习惯罢了。生:还有“元旦劈头的磨难”,只是阿长对生活一种美好的愿望“顺顺溜溜”,不是迷信,只是一种习俗,和现在春节拜年好像是一样。只是小孩子的心思不在此,所以才觉得是磨难。生:“吃福橘”,是南方一种习俗,希望来年幸福顺利,当“我”对阿长说完“阿妈,恭喜”之后,阿长“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阿长其实更希望我来年“顺溜”,可惜当时我没有感觉到。生:老师,那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又有什么意义呢?吓唬小孩,那不是一种愚昧吗?师:其实,这和我们小时侯,爷爷奶奶给我们讲“大灰狼”
14、的故事的性质是一样。我们长大后知道那是大人在吓唬我们,但我们都没有责怪爷爷奶奶是多么地愚昧。一方面我们不能苛求阿长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能更为科学地教育孩子,另一方面他们这样的讲的目的更多是希望我们能听话,从她的角度来说都是为了“我”好。师: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也许她们的方式是当时的你我所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的。但是,当我们长大了,总有一天会读懂了它,也许那些厌烦,那些怨恨的背后满满的都是爱。四、拓展延伸雨夜,我静静地读着阿长与。那些生活真实的细枝末节,那些曾经的厌与烦,甚至恨,都让时间慢慢地诠释成了一缕真情,一份感动。儿时父母的唠叨,也曾让我满腹怨恨。为人父母后,才渐渐明白那份爱的深厚。每当女儿如我小时候捂起耳朵,亦或摔门而去,我总是一阵阵心痛,那份心痛不是因为女儿的不懂事,而是对父母的一份愧怍。我的父母老了,不再如小时候管束着我,而是站在村头长时间看我回家的路,或看我回城里时路上卷起的尘土。那份凝视,那份惦念一如我小时候离家读书的情景。只是我现在才读懂。愿我的父母永远健康,愿我的女儿快快长大!师:学完这篇文章后,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感受,今天给大家布置了一篇随笔。读懂身边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