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四年级阅读能力训练:阅读一::认真阅读 巨人的花园 选段,我会按文后要求答题。一天早晨,巨人被子喧闹声吵醒了。他抬头望去,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了。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巨人不解地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站着个小男孩。“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
2、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噢!是这么回事!”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谢谢你!”1、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喧闹()训斥()、当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他看到了什么?请用“”画出来。当孩子们被巨人赶走后,花园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用“ ”画出来。(4分)3、是 (谁)使巨人终于明白了 。(2分)4、请把文段中的四字词语摘抄下来(不少于4个)。(2分)( ) ( ) ( )
3、( )5、从文段中摘抄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3分)句子: 原因: 6、读完了这个童话故事,你懂得了什么?(3分) B:阅读巨人的花园两段话,并按要求回答问题。(13分)“喂!你赶快滚出去!” 巨人大声叱责 。 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 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 、 的心啊!要不是你 ,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1、我会按课文内容把横线上的词语填写上。(2分)
4、2、“凝视”的“凝”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 (2分)3、我能找到巨人明白了什么的句子,并用波浪线画出来,在读时注意读出巨人 的 语气。(2分)4、我会照样子写词语。(2分)火辣辣 5、“喂!你赶快滚出去!” 巨人大声叱责 。读了这句话,你能想像巨人说这句话时心里会怎么想的吗?(2分) 。6、小男孩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仿佛在对巨人说 7、学习了这篇童话,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1分) 阅读巨人的花园片段,完成练习。不久,北风呼啸(xio xio),隆冬来临(ln ln),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巨人( )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
5、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 )。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 )、( )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ji xi)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 )。于是,他立刻( )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1给带点的字划去不正确的读音。2按课文内容填空。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热情( ) 寒冷( ) 悲伤( )4读文段后填空:巨人终于明白了 5我会发挥想象力
6、,完成练习。(1)巨人推倒了围墙后,我仿佛看到 这时候,我又仿佛听见孩子们对巨人说:“ (2)我想对巨人说几句话:“ ” 6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对的达“”) 巨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悔恨。() 快乐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 春天是一个鲜花盛开的季节。() 阅读二: 阅读搭石选段(一),我会按文后要求答题。(15分)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来就是天然的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
7、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 )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1、我明白要在“ ”标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分)2、我明白要在(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分)2、我想知道“人影绰绰”的“绰”字的读音,我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它的准确读音是(chu zhu)(划“ ”)。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紧走搭石慢过桥”中的“紧”的意思是(分)3、我发现“清
8、波漾漾”与“人影绰绰”都是含有 的四字词语,我还会写一个这样的四字词语: 。(2分) 4、文中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美”,有听得见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分)看得见的“美”指的是:听得见的“美”指的是:看不见的心灵的“美”指的是:5、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对我很有启发。我也想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2分) 搭石选段(二),我会按文后要求答题。(15分)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qin qin)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年岁的人( )怎样急着赶路,( )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
9、,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石,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踏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hn xn)。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 xu)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zhu)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分)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3分)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
10、分)抱怨( ) 摇晃( ) 称赞( )4、第一自然段通过重点描写搭石的老人调整搭石的动作: 、 、 ,表现了老人 的优秀品质。(4分)5、第二自然段描写了“一行人走搭石”时 的动作和 的声音,以及周围 , 的美景,仿佛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4分)6、文章许多地方让我们感到美,请找出一句话,写写你的体会。(1+2分)句子: 体会: 阅读三:读飞向蓝天的恐龙片段,然后按文后要求回答问题(16分)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 )的庞大家族 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 有些恐龙则用
11、四足行走 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 重达数十吨 有些恐龙则( ),体重不足几十公斤 有些恐龙( ),有些恐龙则( ),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则( )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 ),身体( ),行动( );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有些科学家认为,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他们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
12、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有一点无庸置疑,有些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1、我会在括号里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2、我会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标点。(2分)3、我能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繁殖( ) 飞翔( ) 猜测( ) 渐渐( )3、我知道第一种恐龙出现在( )年前,我还知道( )恐龙变成了鸟类。4、恐龙飞向蓝天所具备的条件是 5、恐龙飞向蓝天的原因有不同的说法,用直线画出有关的(2分)6、我还知道恐龙的一些知识 (2分) 阅读四:我会阅读本单元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的一段话,并按要求回答问题。小钱静静地(倘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
13、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炎)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雕)零的含苞的花朵,(唯维)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十万人里才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和人。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zhn)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扩 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 斩)时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1、我会读,并把
14、括号里不正确的字用“”去掉。(3分)2、“移植”的“移”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 3、我会在这段话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2分)苍白()凋零()4、我读懂了,我会把描写小钱病情严重的句子完整地用“”画出来。 5、我从文段中两次出现“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们躺在病床上的原因不同,从中感受到: 6、这个故事很令人感动,我最想对故事中的 说:“ ”。 阅读五:阅读白鹅片段,完成练习。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鹅的叫声,音调( ),似(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又人走路,它也要()
15、,不亚于狗的狂吠。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急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cn cn)容,大模(m m)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jio ju)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来也( );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要你一口。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 ),(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 )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
16、饭。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划出)2按课文内容填空。3读二至四自然段,用“ ”分别划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4读句子“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既是全文的 句,又是 句,在文中起到了 的作用。5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 的特点。如,用鹅的 与狗的 对比;用鸭的 与鹅 的对比。(用文中的语句概括)再细读二、三自然段,并用“ ” 划出文中具体表现白鹅高傲的句子。6鹅需要 、 、 这三样东西下饭。它的吃相令人发笑,具体表现在(摘抄文中有关的句子): 阅读六:读猫片段,完成练习。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de d)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h
17、 huo)的地方,成天睡大觉,( ),什么事也不过问。( ),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 )谁怎么呼唤,它( )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老鼠等出来不可!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 )地叫唤,( ),( ),( )。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
18、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1给带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2按课文内容填空。3用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4猫的老实,表现在 ;贪玩表现在 ;尽职又表现在 。5读句子“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把这句话中“几朵小梅花”换成“几个脚印”好不好?为什么? 6课文描写猫高兴时的样子,表现为: 、 、 、 、 。(用文中的词归纳)7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既老实又( ),既贪玩又( ),既胆小又( );高兴时( ),不高兴时( )。阅读七:(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选段,完成练习。正当周恩
19、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洋洋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1.联系上下文,写一写下列词语的意思。吵嚷:衣衫褴褛:撑腰:2.认真读选段,从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从中我明白了 就叫“中华不振”。3.想一
20、想,看到这一幕,在场的周恩来会是怎么想的?4.当你读到这一幕时,你是怎么想的?5.周恩来还会遇上什么事让他感受到中华不振?请你仿照选段写出。 (二)阅读文段,完成练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1多音字组词。喝 h()h()兴 xng()xng()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词语。(1)形容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2)大声叫好。()3“有志者”的意思是_,“效”的意思是_,“周生”指_,“有志者当效周生”的意思是_。4
21、“崛起”的意思是_。周恩来的理想是_,说明少年周恩来有_。阅读八:(一)读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而且“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1“干净”一词在短文中指_。2给下面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A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 )使得句子干净了,( )也规范了。B我( )未见叶老先生的面,( )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 3
22、短文中画“_”的句子用了_的修辞手法。(二)课内语段阅读。那天下午,天气很好。我来到叶老先生住的四合院。刚进里院,一墙( )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了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 )的,像( )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的光点 。按原文填空。用“_”画出短文中的比喻句,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_反复朗读短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到叶老家做客,有点儿受宠若惊。()到叶老家做客,内心满是兴奋和喜悦。()短文中“扑”可以换成_,哪个更好?为什么?阅读九:读语段(一),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
23、,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千里眼”在旧小说中指_,“顺风耳”指_,在课文中指人们想象中的_的能力。2短文中画“_”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边塞诗人_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形容_好似梨花开放,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短文中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_、_,给人们带来了_。课内语段阅读(二)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
24、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1根据意思写词语。 A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B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2短文连用了两个_句,请你把其中一句改成陈述句。_。3反复朗读,体会含义。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A说明现代科学技术高深莫测( )B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影响巨大( )阅读十:课内阅读(一)。 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欣喜若狂”的意思是: 。“首次”的意思是 。 2、为什么说这块恐龙化石是“点睛”之笔呢? 读短文(二),按要求回答问题。 亿万年前,一种带羽毛的恐龙(离开 脱离)同类,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科学家们(希望 愿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随着越来越多(精细 精美)化石的发现,他们离这一(希望 愿望)的实现已越来越近了。1.用“”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2.短文中“这一历史进程”是指_。3.短文中画“_”的句子的意思是( )A.能够有机会见到恐龙生活的足迹 B.能够找到更多的化石,更丰富的资料,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直观演示其演变的全过程。只供学习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