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1-双基限时练20.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787074 上传时间:2024-07-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0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1-双基限时练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1-双基限时练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1-双基限时练2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1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1-双基限时练2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双基限时练(二十)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选择题1民主建国会(民主党派之一)中心主席黄炎培,在国民党时期不愿在政府中任职。新中国成立后,他欣然就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黄炎培的复出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联()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政策解析黄炎培作为民主党派领导人,在新中国政府中任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B2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性质的正确表述是()A是中国第一部通过民主方式制定的宪法B是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性文件C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性质的文件D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解析共同纲领在建国初期起了临时宪法的作

2、用,但并不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C3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宏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成功和新进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实际上是指()A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B选举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C提出“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方针D制定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社会主义制度最终确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A项错误;选举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是其内容之一,但国家领导人没有发生重大

3、变化,因此没有“里程碑”意义,排解B项;“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方针提出于1956年,C项错误。答案D4刘少奇于1959年4月18日当选为国家主席。当时选举刘少奇为国家主席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D中心人民政府委员会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有权选举和罢免国家和政府领导人。答案A5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消灭了两部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部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据此可知,这两部宪法都体现了()A. “人民主权”思想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4、 “三权分立”理论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据材料可知这两部宪法分别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两部宪法都确定了国家主权的归属,即“国民全体”或“人民”,因此都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答案A6马克思提出国家一切权力归属于宽敞劳动人民。新中国对这一思想的实践是()A. 确立政治协商制度B. 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解析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答案B720世纪50年月发行的一套两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邮票,图案分别是“普选”和“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邮票上可以看出,当时

5、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方式是()A. 上级任命 B. 政府指定C. 人民选举 D. 政协推举解析“人民代表”代表人民意愿,应当是由人民选举产生。材料信息“普选”印证了这一产生方式。答案C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仆人士担当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中心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个党外民仆人士担当。这表明()A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政B中国共产党开头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D贯彻了“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方针解析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仆人士参政议政,这是

6、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典型特征,C项正确。A项只是表面现象,且“三分之二”的比例不正确;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就已同民主党派合作,B项错误;D项中的方针提出于195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答案C9下图是新中国中心国家机构示意图,它最早形成于()A1949年 B1954年C1956年 D1978年解析建国初期,全国政协代行人大职能,最高行政机构为政务院。图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的名称都始自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答案B10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谐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月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月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7、A. 共同纲领封面B.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C. 西藏自治区成立D.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解析留意题干限定语“民族关系”和20世纪“60年月”。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符合这一条件;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是在1977年。答案C11下列是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变化表。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开头年份1953年1966年2011年城乡比例8:14:11:1A.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进展中完善B城市代表的比例呈不断下降趋势C农村代表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D农村和城市的人口总数已经相等解析表格信息表明,从1953年到2011年,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

8、人口比例渐渐缩小并最终达到平衡,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答案A12新疆的历史与进展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疆地方政府发布行政命令,废除了带有污辱性的称谓、地名,如“迪化”(给维吾尔人开导文明,暗指此地野蛮落后)改为“乌鲁木齐”(美丽的牧场)。有的少数民族称谓虽然没有污辱性的含义,也依据少数民族自己的意愿进行了更改。这可以印证()A新疆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历史悠久C新疆和港澳地区一样享有高度自治权D少数民族的称谓由地方政府打算解析新疆等地称谓、地名的更改,体现了新疆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材料不能说

9、明新疆历史悠久,排解B项;民族自治区并不像港澳享有高度自治权,C项错误;D项只是表面现象,排解。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材料二人大代表入场廖承志在政治协商会议上讲话材料三2008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请回答:(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的什么政治制度?(2)依据材料三谈谈我国目前的民族关系状况。(3)概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解析本题以图片和文字材料形式呈现,考查同学获得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力量。解题时要留意材料中图片的注解。材料一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材料二是政协制度,材料三反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1)

10、材料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材料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实现了56个民族的民族团结、公平和共同富强,向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的统一战线组织,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公平、互助、团结、合作,以促进各民族共同富强。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将不断完善。14阅读下列材料:材

11、料一中国中心国家机构组织系统图材料二前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表届数第一届其次届第三届代表总人数122612263040中共党员668(占54.5%)708(占57.7%)1667(占54.8%)民主党派274(占22.3%)284(占23.2%)565(占18.6%)无党派284(占23.2%)234(占19.1%)808(占26.6%)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明我国中心国家机构的运行机制。(2)材料二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怎样构成的?这反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解析第(1)问依据图示,要求回答出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内容,即各国家机构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第(2)问由表格中的代表类列可回答第一小问;从这些代表的涵盖范围回答其次小问。答案(1)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其常设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打算中心国家机构领导成员,并对其进行监督。(2)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特点:代表阶层具有广泛性。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