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人教版教案第十二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导入:前一段时间,中日之间的关系陷入了冰点中,中国人民反日情绪达到了顶点,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呢,(钓鱼岛主权之争),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是台湾的附属岛屿,但是日本政府却厚颜无耻的用多亿日元非法购买,极其强硬宣称对钓鱼岛拥有主权,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所不能容忍的,那大家有没有想过本是我们的领土,为什么日本就这样无耻,嚣张的说是他的领土,其中的历史渊源到底是怎样的呢,好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学习第十二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甲午中日战争背景日本从我国秦汉以来就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唐文
2、化,可以说我们就是老师,日本就是学生,而且他们还向我们纳贡,那为什么到了清朝晚期,老师与学生之间就爆发了一场战争呢,那我们分析一下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首先来看下日本当时什么情况,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但国内市场狭小,急需对外扩张,地大物博的中国就成为了他的下手目标,制定大陆政策。其次美国想利用日本为侵略亚洲的助手,英国想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和发展远东势力,德法想进一步扩大权益,俄国没有作好准备,采取暂时观望态度。而朝鲜的东学党起义又给日本发动战争提供了借口,两国军队对峙朝鲜,战争一触即发,面对如此形势,作为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慈溪太后却忙着过他的六十岁大寿,说哪管国家兴亡,生日非过不可,竟
3、然挪用海军购船经费来修颐和园,同时他们希望各国调停这一紧张局势,而不认真备战。而反观日本,明治天皇亲自掏腰包拿出万日元给海军,积极备战。从两国最高统治者的行为就可以看出,清政府是多么的腐败无能,这也预示着这场战争不可避免和清政府的最后惨败。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须殖民扩张“大陆政策”(根本原因)列强:默许和纵容(有利条件)朝鲜:东学党起义清朝:腐败无能(寄希望于“调停”,不认真备战)过程阶段时间主要战役战况挑起战端丰岛海战两国正式宣战第一阶段平壤战役平壤失守黄海大战丧失黄海制海权第二阶段辽东战役占领大连旅顺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结果:签订马关条约内容:割地:割辽东半岛(提一下三国干涉还辽)、台湾
4、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钓鱼岛日本侵略者以过去掠夺中国领土的侵略行动,作为对钓鱼岛等岛屿“拥有主权”的根据,按照这样的逻辑在西汉日本还是汉朝的属国,那是不是现在日本就是中国的领土呢,这完全是赤裸裸的强盗逻辑) 赔款: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开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设厂: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影响:、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是继俄国以来又一次对我国领土的严重掠夺,尤其是台湾。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清政府三年财政总和,加重中国人民负担;清
5、政府举借外债,列强对中国控制加强、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为什么会出现资本输出这主要要从资本主义本身发展阶段去考虑。到世纪末资本主义以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到了帝国主义阶段,而马关条约签订于世纪末,所以各帝国主义国家即要求的是由以前的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商品输出: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品到国外市场倾销,获取利润。、.资本输出:帝国主义为获得高额利润对国外的贷款和投资商品输出成本高(运费,关税)而资本输出则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又省去运费和关税,成本大大降低,使得外国商品更加便宜畅销,这样一来就使得本来实力就弱于列强的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更加举步维艰,因此严重阻碍了中国
6、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说、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瓜分中国),也就使得、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为什么?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之比较得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加深趋势割地香港岛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侵占领土扩大赔款万银元亿两白银财政负担加重开埠东南沿海五口长江流域口由沿海内陆侵略方式倾销商品投资办厂由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可以作为作业).、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政府清政府打不过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主观方面:清政府力量弱,消极备战、客观原因:日本实力强
7、大,准备充分。列强支持日本侵略中国。义和团运动(副板书)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看法国明信片的屠龙大会,很形象描述了这一情况。因此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于是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日益高涨,尤其是义和团运动把反帝爱国运动推向了高潮,义和团是由民间群众的组织,最初是由反洋教发展起来的(教会欺压百姓,文化差异),到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加紧瓜分中国,于是义和团打出了“扶清灭洋”(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它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能够广泛地动员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局限:扶清容易使义和团放松对清朝统治的警觉;灭洋又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这说明义和团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认识,还处于
8、模糊阶段。)的旗号,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到时已由山东发展到了京津地区,严重威胁着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于是帝国主义就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二、八国联军侵华、原因: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瓜分中国(根本原因) 镇压义和团运动(直接原因)、过程() 进攻、天津 北京 退回、夺取大沽炮台 占领天津 攻陷北京、结果;签订辛丑条约内容及影响:内容影响经济赔白银亿两,本息共亿两人民负担加重,经济命脉受制于列强外交设使馆界,界内不准中国人居住成为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军事拆炮台,允许各国驻兵要地清政府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列强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政治惩办官员,禁止中
9、国人反帝,改为外务部加强对清政府控制,成为“洋人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什么?因为要知道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就是指清政府将所有的国家主权都丧失殆尽,但依然又保留了政府机构,而最为主要的表现就是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而在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侵略中国工具的内容是“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为什么呢,因为清政府本是中国人民的政府,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自己就应该反帝,你不去反帝也就算了反而还要答应列强禁止中国人民反帝的要求,并且同帝国主义勾结起来镇压人民反帝运动,镇压义和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从这一条内容可以看出清政府已不再是“中国人民”的政府而已经彻底的成为“洋人”的政府。因此说这一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政府,也就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课后作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程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