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胶乳化学与工艺复习进程.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781892 上传时间:2024-07-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胶乳化学与工艺复习进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胶乳化学与工艺复习进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胶乳化学与工艺 精品文档 绪论 1、什么是胶乳?按来源和用途分可将胶乳分为哪几种? 高聚物粒子分散在水介质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胶体分散体系。按来源及用途分:天然胶乳、合成胶乳、人造胶乳。 2、胶乳工业有什么优缺点? 优点:1)工艺过程简单,不需重型设备,投资省,能耗低 2)易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 3)工作环境好,安全无毒,污染小,劳动强度低 4)没有焦烧危险,适于不耐高温的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5)可以在胶体体系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预硫化 6)橡胶分子未受破坏,制品保持高聚物原有的优良性能 缺点:1)含有大量的水,使用和运输不方便 2)易受环境影响,变异性大,加工过程及产品质量难控制 3)半成品脱水干燥困难,干燥后收缩大 4)胶乳补强及防老化相对较困难 3、天然胶乳的发展经历了哪四个阶段? 1)新鲜胶乳自然凝固制造产品 2)胶乳凝固物溶解成溶液制造产品 3)鲜胶乳配合成型制造产品 4)浓缩胶乳配合成型制造产品 4、如何解决天然胶乳蛋白质过敏问题? 1)降低N R L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2)切断蛋白质传播途径 3)寻找不含蛋白质的替代胶乳 5、如何解决乳胶制品硫化时产生亚硝胺问题? 1)采用过氧化物或者辐射硫化 2)尽可能不用能产生亚硝胺的配合剂 6、胶乳产品有哪两大类 胶乳的产品主要有纯胶制品和复合制品(或非纯胶制品)两大类 7、胶乳纯胶制品按照生产方法可分为哪几种? 浸渍制品、海绵制品、压出制品、模铸制品 第一章原料胶乳 1.天然胶乳主要产自什么植物?橡胶粒子中的橡胶烃是什么? 三叶橡胶树;其主要成分橡胶烃为异戊二烯的顺式-聚合物 2.天然胶乳按照来源和用途可分为哪几种? 通用胶乳、特种胶乳、改性胶乳 3.新鲜天然胶乳由哪些成分组成?高速离心处理后天然胶乳自上而下各是什么成分?各呈什么色? 橡胶烃、水、非橡胶成分; 1)白色的橡胶粒子层,主要由橡胶粒子和少量的水组成 2)橙黄色的粘性体或F W(弗林-威斯林)粒子层,蛋白质和类脂化合物的复合体 3)透明的乳清(或浆液),含有小粒径胶粒及可溶性蛋白质、脂肪酸、无机盐和糖类。 4)黄灰色的明胶状物质,黄色体 4.天然胶乳中橡胶粒子由哪几层组成?各是什么成分? 最外层:由吸附的蛋白质、类脂及脂肪酸组成,能保持胶粒的分散状态,称为保护层; 中间层:是由聚合度较大、不溶于乙醚而可能还具有支链或交联结构的固体或凝胶体的橡胶烃聚集而成,称为凝胶层; 最内层:由聚合度较小、能溶于乙醚的粘稠的液体橡胶烃聚集而成,称为溶胶层。 5.天然胶乳中蛋白质分布在哪些地方?有什么作用? (1)1/5吸附在胶粒表面(2)2/3溶解在乳清中(3)余下与黄色体、粘性体结合在一起 作用:1)吸附在胶粒表面形成保护层,使胶粒稳定的分散在水介质中,防止橡胶粒子被氧化,延缓 老化 2)其水解产物氨基酸能促进硫化 3)氮含量会影响胶膜的物理机械性能,如定伸应力增加、生热增加、电性能降低等 4)被细菌和酶分解成乳酸,使胶乳稳定性下降,甚至凝固 5)残留在制品中,使制品易吸潮、发霉,降低电绝缘性 6)可溶性蛋白质可能对人体的皮肤和组织有刺激作用,产生过敏反应 6.天然胶乳中类脂化合物对胶乳稳定性和胶膜性能有何影响? 1)吸附在胶粒表面的类脂能提高胶乳的稳定性; 2)类脂化合物水解产生的高级脂肪酸,能提高胶乳的机械稳定性;产生的低级脂肪酸能降低胶乳的稳定性; 3)磷脂的水解产物-胆碱能促进橡胶硫化; 4)甾醇、磷脂、蜡是天然的防老剂; 5)脂肪酸为橡胶天然的软化剂和活化剂。 7.新鲜天然胶乳为什么会自然凝固? 细菌和酶引起胶乳中非橡胶物质发生变化的结果。 8.天然胶乳密度与胶乳中橡胶烃含量有什么关系? 新鲜胶乳的相对密度约在0.9 6-0.9 8之间,由乳清的相对密度(1.0 2)和橡胶烃的相对密度(0.9 1 4)决定。胶乳的相对密度愈小,胶乳中橡胶烃含量愈高。 9.天然胶乳浓度通常用什么表示? 1)干胶含量2)总固体含量(T·S%)3)总干差 1 0.什么是总干差?有什么物理意义? 总干差:总固体含量与干胶含量之差,表明胶乳中不挥发性非橡胶成分的含量。 1 1.画图表示天然胶乳稳定性与p H值、胶粒表面电荷的关系? 1 2.什么是结构黏度?天然胶乳为什么有结构黏度? 结构粘度:胶乳静置时,由于胶粒周围呈定向排列而失去运动自由的水分子增多,而比正常粘度增高的那部分粘度。天然胶乳是一种非牛顿流体,粘度的变异性大,具有结构粘度 1 3.影响胶乳黏度的因素有哪些?各是如何影响的? 1)胶乳的浓度:浓度高,胶乳的粘度高。T·S%达5 0%时,粘度急剧上升,达7 5%时呈浆糊状。 2)温度:温度升高,粘度降低,胶乳浓度越高,粘度受温度影响越大。 3)配合剂:K O H、N a O H对黏度影响较小;Z n O、钛白粉、促进剂M B等使胶乳增稠,黏度上 升;增稠剂能明显提高胶乳的黏度,生产中经常采用。 4)胶乳并用:天然胶乳与合成胶乳混合,体系黏度明显升高。 1 4.为什么天然胶乳的表面张力小于纯水的表面张力?如何降低胶乳的表面张力,增加其在纤维织物中的渗透和扩散性? 天然胶乳粒子表面吸附有蛋白质、高级脂肪酸等表面活性剂,降低了界面能,使其表面张力小于纯水;在胶乳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如湿润剂,可提高胶乳的浸润和渗透能力。 1 5.新鲜天然胶乳、氨保存天然胶乳的p H值各是多少? 新鲜天然胶乳呈中性,稍偏碱性,p H值在7~7.2;氨保存胶乳的p H值在1 0~1 0.5。 1 6.新鲜天然胶乳带什么电荷?新鲜天然胶乳中橡胶粒子带什么电荷?为什么? 胶乳呈电中性;天然胶乳粒子表面带有负电荷;原因:粒子表面吸附的蛋白质,可以电离水解。 1 7.天然胶乳粒子表面的Φ电位是如何形成的?与哪些因素有关?对天然胶乳稳定性有什么影响? 1)表面负离子与周围反离子的电势差;2)水合层中水分子定向排列形成的偶极电势差 1 8.影响胶乳稳定性的两个重要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影响胶乳稳定性的两个最重要的内在因素就是胶乳粒子表面电荷及水合作用。 1 9.天然胶乳的浓缩方法有哪些?简述各方法的工作原理。 离心浓缩膏化浓缩蒸发浓缩电滗浓缩其他浓缩法:过滤法、冷冻法、喷雾法 2 0.延长天然胶乳保存时间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最常用的保存剂是什么? 1)加碱提高φ电位2)加防腐剂或杀菌剂或抑制酶的活性;氨最常用的保存剂。 2 1.加氨水为什么能提高天然胶乳的稳定性?氨保存胶乳有何优缺点? 原因:1)抑制细菌的生长和酶的活性; 2)能中和细菌和酶分解蛋白质等产生的酸; 3)提高p H值,增加胶粒表面的电动电位; 4)与胶粒表面的高级脂肪酸作用形成铵皂起保护作用; 5)与胶乳中的M g 2+形成铵镁沉淀,降低M g 2+的去稳作用; 6)溶解胶乳中的粘性体,降低胶乳的粘度。 优点:1)易除去,无残留;调节胶乳p H值,满足生产要求; 2)对胶乳的浓缩、加工及制品性能无不良影响; 3)无毒、无其他副作用。 缺点:1)氨有强烈的刺激气味,不利于环保要求; 2)对于抗氨性细菌的防护效果较差; 3)氨对胶乳粒子保护层的蛋白质有缓慢水解的作用; 4)氨对胶乳中的氧化锌用量有影响。 2 2.天然胶乳长途运输应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运输设备配备减震、隔热装置。 2 3.什么是磷镁比?对胶乳稳定性有何影响? 胶乳中的M g 2+/P O 4 3-的比值;磷镁比高,胶乳的稳定性就差 2 4.天然胶乳湿凝胶强度、成膜性如何? 成膜性能好,湿凝胶强度高,易于硫化。 2 5.合成胶乳通常采用什么方法合成的?合成胶乳工业化生产方法有哪几种? 乳液聚合法;间歇式乳液聚合法半连续乳液聚合连续乳液聚合法 2 6.合成胶乳与天然胶乳在胶体化学性质上有何异同? 相同点:与天然胶乳相似,合成胶乳也是稳定的胶体多分散体系,胶粒表面均带有电荷,均有布朗运 动,加入酸、电解质及某些溶剂,通入正电荷均能凝固。 不同点:1)胶体组成:天然胶乳分散相为橡胶粒子,分散介质为乳清;合成胶乳分散相位纯橡胶分 散介质为水; 2)稳定剂:天然胶乳吸附的蛋白质、脂肪酸量少,稳定性由电动电位、水合作用决定;合 成胶乳乳化剂或碱肥皂量多,稳定性由电动电位决定; 3)胶粒大小及分布:天然胶乳粒子大,分布宽,合成胶乳粒子小,分布窄; 4)稳定性:天然胶乳稳定性较好,配合时对分散体稳定性影响小;合成胶乳稳定性比天然 胶乳好,但在配合时易吸附配合剂分散体的稳定剂,使分散体沉降、体系增稠 5)成膜性能:天然胶乳成膜性能好,胶膜干燥快;合成胶乳成膜性能差,干燥慢 2 7.什么是皂覆盖率、皂/胶比?对胶乳稳定性有何影响? 皂覆盖率:胶粒表面吸附的乳化剂占粒子表面积的百分数;皂/胶比:使干胶含量为1 0 0份的胶乳保持稳定所需要的乳化剂的最低质量份数。该值大,胶乳稳定性差。 2 8.丁苯胶乳为什么不能用浸渍方法制造胶乳制品? 湿凝胶强度低,不易成膜,不宜制造浸渍制品。 2 9.合成胶乳浓缩前为什么要增大粒径?如何增大粒径?浓缩方法有哪几种?什么是附聚? 原因:因为胶乳平均粒径越大、分布范围越宽,在给定浓度下的流动性越好。合成胶乳由于粒子小,粒径分布又窄,浓缩时当T S%不到5 0%时已极其粘稠,很难进一步提高浓度;因此通常先增大粒子再浓缩。 粒子增大技术附聚。 浓缩方法:膏化法、蒸发法; 附聚:小粒子相互吸附,聚集融合成较大粒子的过程。 3 0.胶乳羧基化后哪些性能会改善? 1)胶乳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2)羧基赋予胶乳较高的化学活性,易于交联; 3)成膜性能好,胶膜强度高。被广泛应用于浸渍制品(耐油手套)。 4)胶乳具有良好的粘合性,粘合强度高,易渗进纤维中,稳定性高,能承受加工中的剪切作用 5)与颜料相溶性好,耐油、耐燃性能好,可用于耐油涂料,胶粘剂及皮革处理。 3 1.人造胶乳制造方法有哪些?I R L、I I R L、P U L、E P D M L各采用什么方法生产? 制备方法:溶液乳化法熔融乳化法粉末再乳化法;I R L、I I R L采用溶液乳化法,P U L采用溶液乳化法、保护异氰酸酯法、预聚物法、自乳化法,E P D M L溶液乳化法 3 2.人造胶乳中的溶剂如何除去?人造胶乳浓缩方法有哪几种? 蒸发法可除溶剂;离心法、膏化法、蒸发法 3 3.为什么说天然胶乳具有相对稳定性?影响胶乳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胶乳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但在粒子电荷产生的静电斥力、水合作用及布朗运动等作用下又稳定。内在因素:粒子表面电荷、水合作用;外在因素:机械力、配合剂、电解质、温度、溶剂 3 4.什么是胶乳的机械稳定性?机稳性用什么表示?影响因素有哪些?为什么天然胶乳长时间搅拌会凝固? 胶乳抵抗机械搅拌而不凝固的能力称为胶乳机械稳定性; 用从开始搅拌到胶乳凝固所需搅拌时间来表示; 影响因素:胶乳粒径、胶乳组分、稳定剂种类、配合剂、保存时间 3 5.什么是胶乳的化学稳定性?天然胶乳中加入Z n O为什么会降低稳定性?Z n O稳定性用什么表示? 胶乳抵抗化学物质而不凝固的能力称化学稳定性; ZnO引起胶乳稳定性下降的原因:(1)与胶乳中的氨反应形成二价锌氨络离子,压迫双电层,使φ电位下降(2)锌氨络离子与胶乳中低级脂肪酸反应生成可溶性锌盐,加热分解释放出锌离子,锌离子再与胶粒表面的高级脂肪酸反应形成不溶性锌皂,破坏保护层(3)不溶性锌皂减弱粒子的布朗运动。 ZnO稳定性用黏度变化来反映 3 6.酸、碱、盐、脱水溶剂、温度对阴离子胶乳稳定性有何影响? (1)酸:阴离子胶乳中缓慢加入酸,胶乳稳定性下降至凝固 (2)碱:阴离子胶乳中加入碱,p H值提高,稳定性变好;若 (3)盐:阴离子胶乳中加入盐会降低胶乳稳定性,甚至凝固,取决于盐中金属离子化合价,一价盐 胶凝速度慢,三价金属盐胶乳瞬间凝固,二价金属盐胶凝速度适中; (4)脱水溶剂:加入酒精、氯仿、丙酮等溶剂,胶乳会失去稳定而凝固; (5)温度:胶乳在受到高温或低温作用时稳定性会下降; 3 7.胶乳失稳有哪些表现?如何使胶乳失去稳定性而凝固? 聚集、聚结、胶凝、凝固;去稳: 1) 微生物分解蛋白质等放出酸; 2) 加酸、水溶性金属盐; 3) 插入电极; 4) 机械搅拌; 5) 加热或冷冻胶乳; 6)加脱水溶剂 3 8.胶乳改性方法有哪些?什么是共附聚? 改性方法:胶乳共混、胶乳共附聚、化学改性、 种子聚合;共附聚:不同胶乳混合,聚合物颗粒不是各自独立分散在混合的胶乳中,而是一种胶乳的颗粒附聚到另一胶乳颗粒的表面,形成多相的颗粒 第二章胶乳制品配方设计 1.胶乳配合剂有哪两大类? 通用配合剂、专用配合剂 2.胶乳专用配合剂有哪几类? 相界面调节剂、水相调节剂、表面处理剂、其他配合剂 3.什么是表面活性剂?其作用是什么?可分为哪几大类? 降低界面自由能的物质,由亲油基和亲水基组成。 作用:降低体系的界面张力,起到稳定、湿润、渗透、乳化、消泡的作用; 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型、非离子型,离子型又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 4.胶乳相界面调节剂有哪些品种? 分散剂、乳化剂、稳定剂、湿润剂、起泡剂、发泡剂、稳泡剂、消泡剂、抗泡剂、抗蹼剂 5.什么是稳定剂、分散剂、乳化剂、凝聚剂、湿润剂、增稠剂、膏化剂、附型剂、发泡剂、起泡剂、稳泡剂、消泡剂、抗泡剂、抗蹼剂?各在什么场合下使用? 稳定剂:加入到胶乳体系中增加胶粒表面电荷、保护层、水合度,提高胶乳稳定性的物质。 分散剂:吸附在液固界面,能显著降低液固界面自由能,使固体颗粒均匀且稳定地分散在水中的物质。 乳化剂:吸附在液-液界面,能显著降低液-液界面自由能,使两种不相溶混的液体形成均匀而稳定乳 浊液的物质。 凝聚剂:加入到胶乳中,使胶乳由液态转变为凝块、半刚性凝胶的物质。 湿润剂:增加水对固体物质的湿润能力或增加胶乳对织物渗透和扩散能力的物质。 增稠剂:加入到胶乳中增加胶乳黏度,减小流动性的物质。 膏化剂:加入到胶乳中,减小胶粒布朗运动,使胶乳粒子聚集而上浮的物质。 附型剂:提高浸渍模型上凝固剂附着量的物质。 发泡剂:加入到胶乳中,加热能分解释放出气体,使胶乳产生泡孔的物质。 起泡剂:加入到胶乳中,使胶乳在机械搅拌下产生相对稳定泡孔的物质。 稳泡剂:使胶乳泡沫保持稳定的物质。 消泡剂:使胶乳中气泡不能继续稳定存在下去的物质。 抗泡剂:加入到胶乳中防止胶乳在配合、倾倒或过滤等操作时产生气泡的物质。 抗蹼剂:加入到胶乳中防止胶乳在模型突出或凹陷部分形成胶膜的物质。 6.稳定剂、分散剂、乳化剂、湿润剂常用品种有哪些?其作用原理各是什么? 稳定剂:KOH、NaOH、酪素、明胶、骨胶、月桂酸钾、月桂酸铵、水杨酸钠、平平加O、胰加漂T、聚 乙二醇、水玻璃等 分散剂:扩散剂N F、月桂酸钠、硬脂酸钠、土耳其红油、达萨达钠盐、焦磷酸钠盐、吐温6 0、8 0、 甲基羟乙基纤维素等 乳化剂:油酸铵、油酸钾、硬脂酸铵、硬脂酸钾、油酸三乙醇胺、乳化剂S、乳化剂W等。 湿润剂:烷基硫酸盐、拉开粉、湿润剂O T、吐温2 0(4 0、6 0、8 0)、司盘2 0(4 0、6 0、8 0)。 稳定剂作用机理:(1)提高p H值,增加胶粒表面电荷; (2)在胶粒表面形成亲水性保护层,增加水合度; (3)螯合胶乳中影响胶乳稳定性的金属离子。 分散剂作用机理:(1)使被分散粒子表面带电荷; (2)在固体粒子表面形成水合层。 乳化剂作用机理:(1)使分散颗粒带电荷; (2)在被分散胶粒表面形成胶体保护膜; (3)定向排列,降低相界面张力。 湿润剂作用机理:(1)降低液-固界面自由能; (2)降低胶乳的表面张力。 7.水相调节剂有哪些品种?其中凝聚剂、增稠剂各有哪几种? 主要有增稠剂、膏化剂、凝聚剂、保存剂、防腐剂等。凝聚剂:凝固剂、胶凝剂、热敏剂;增稠剂:按作用机理分(吸附型、吸水型、混合型)按来源分(动物型、植物型、矿物型、合成型) 8.胶乳制品的表面处理剂有哪些? 隔离剂和脱模剂、表面卤化处理剂、表面润滑剂。 9.什么是水凝胶?常用的水凝胶有哪些品种? 水凝胶:一种具有亲水性但又不溶于水,而在水中高度溶胀的高分子化合物。 聚(甲基)丙烯酸羟烷酯、聚(甲基)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电解质复合物、阴离子、阳离子水凝胶 1 0.如何提高天然胶乳制品表面的爽滑性? 在胶乳制品表面涂抹、沉积或交联一层润滑剂,使制品表面润滑舒适,光亮平滑。 1 1.乳胶手套配方中加羊毛脂的作用是什么? 抗蹼剂 1 2.胶乳制品配方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1、 相容原则:配合剂分散体、乳浊液与胶乳相容 2、稳定原则:配合剂分散体、乳浊液对胶乳稳定性无不利影响 3、适应性原则:配合胶乳适应加工及制品性能要求 4、环保安全原则:配合剂无毒,对人体无害 5、经济原则:配方成本要尽可能低 6、简化原则:配方组成尽可能简单。 1 3.简述胶乳制品聚合物相调节剂设计要点。 根据胶乳品种、胶膜的性能、制品的颜色、加工方法及条件确定。 1 4.什么是H L B值?该值与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性有何关系? H L B值:即亲水亲油平衡值,是指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油基和亲水基的大小和力量的平衡值。该值越大,亲水性越强。 1 5.要提高模型表面凝固剂附着量,可添加什么配合剂? 附型剂 1 6.胶乳制品配方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 干比配方、湿比配方、实际生产配方 1 7.掌握胶乳实用配方的计算方法。(软水用量、总湿比等) 第三章原材料加工与配合 1、配合剂在水中的溶解状态可将胶乳配合剂分为哪几类?如何在胶乳中使用? 水溶性配合剂:配成1 0%~2 0%溶液使用;不溶于水的固体配合剂:制成4 0%~5 0%分散体使用;不溶于水的液体配合剂:制成2 0%乳浊液使用 2、胶乳配合剂加工的设备有哪些?简述各设备的工作原理。 球磨机、砂子磨、胶体磨、超声波乳化器、高压匀浆泵; 球磨机:电机带动球磨罐转动,使罐内瓷球与瓷球碰撞、摩擦,把固体配合剂磨细。 砂子磨:高速电机带动搅拌器旋转,带动缸体内玻璃细珠与配合剂一起转动,使配合剂在玻璃细珠之 间、玻璃细珠与缸体内壁之间被撞击而粉碎。 胶体磨:配合剂通过高速回转盘与固定外壳之间的间隙,受剪切而被磨细或乳化。 超声波乳化器:利用强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产生的空化效应,把大的油滴粉碎成均匀的乳浊液。 高压匀浆泵:使悬浮物料在高压下通过泄放阀时产生强烈的空穴效应,物料在高压下失压而膨胀、高 速撞击和强烈剪切而达到匀浆的效果 3、配合剂分散体的配方组成包括哪些成分? 稳定剂、分散剂、被研磨的配合剂、软水 4、配合剂分散体有何要求? 分散体的粒子小于1~2μm,要求沉降量小。 5、配合剂分散体的制备方法有哪几种? 配合剂分别研磨、配合剂混合研磨、配合剂分组研磨 6、如何防止配合剂分散体沉降分层? (1)延长研磨时间,使粒子更细; (2)适当增加分散剂和碱的用量; (3)提高分散体的浓度; (4)加增稠剂,增加液相黏度; (5)定期搅拌。 7、配合剂乳浊液的制备方法有哪几种? 剂在水中法、剂在油中法、初生皂法、轮流加液法 8、根据附型剂品种不同可将凝固剂溶液分为哪几种? 清凝固剂溶液、陶土凝固剂溶液 9、 胶乳在配合前为什么要去氨?去氨方法有哪些? 去氨的目的:(1)降低胶乳p H值,增加胶乳凝固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2)防止制品产生气泡 (3)增加胶乳的粘合力 (4)减少对织物的腐蚀 去氨的方法:蒸发去氨、通入空气或惰性气体赶出氨气、用弱酸中和去氨、离心或透析分离去氨、用 硅胶或活性碳吸附去氨、甲醛中和去氨、搅拌吹风去氨 1 0、用氨含量为0.7%,T S%为6 0%的N R L配置氨含量为0.2%,T S%为5 0%的配合胶乳2 0 0 k g。已知配方总干比为1 1 0,各组分湿比之和为1 8 5。多余的氨用3 8%的甲醛中和,请计算甲醛的用量(甲醛对胶乳浓度影响忽略不计)。将上述配合胶乳稀释到T S%为4 0%,问需要再补加多少软水? 1 1、胶乳配合的方法有哪几种? 配合剂分别加入法、配合剂一次加入法、母胶配合法 1 2、什么叫熟成?胶乳配合后为什么要熟成一段时间? 熟成:配合胶乳在一定温度下静置停放一段时间。 熟成的目的:使配合剂达到充分扩散平衡;使配合胶乳的黏度、胶凝、硫化趋于稳定;防止胶膜出现 皱纹和龟裂;改进工艺性能和制品使用性能 1 3、什么叫胶乳预硫化?胶乳预硫化的方法有哪几种? 配合胶乳在一定的温度下使粒子内橡胶烃发生交联的加工过程。硫黄硫化法、秋兰姆硫化法、有机过氧化物硫化法、辐射硫化法 1 4、简述预硫化胶乳的制备过程。胶乳预硫化应注意哪些问题? 制备过程: (1)往配料罐内加胶乳,向夹套内通热水加热胶乳; (2)胶乳温度达到3 0℃~4 0℃时,按顺序加入配合剂分散体 (3)边搅拌边升温,达到6 0℃~7 0℃时保温至所需硫化程度 (4)放掉夹套内热水,通入冷水迅速冷却 (5)熟成8 h以上。 注意事项: (1)升温速度不能太快,要求1 h升温至所需温度; (2)硫化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以7 0℃为宜; (3)硫化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使胶乳受热均匀; (4)硫化过程中要不断测硫化程度; (5)预硫化后需要熟成8 h以上 1 5、预硫化胶乳的硫化程度测定方法有哪几种?氯仿值如何测量? 氯仿实验法、膨润直径实验法、永久变形法 第四章胶乳胶凝与成膜 1、什么叫胶凝?什么叫凝固?二者有何异同? 胶凝:胶乳从流动状态转变为半刚性凝胶状态的过程。 凝固:胶乳从流动状态转变成致密凝块的过程。 相同点:橡胶粒子均由分散状态转变为连续相。 不同点:胶凝过程橡胶粒子与乳清没有明显的相分离,得到的凝胶体积与胶乳的体积相同;而凝固过 程橡胶粒子与分散介质分离,凝块的体积小于胶乳体积。 2、胶乳胶凝的方法有哪些?说明各种方法的胶凝原理。 直浸法胶凝:胶乳中橡胶粒子遇到界面能很高的固体模型吸附沉积在模型上。离子沉积胶凝:利用模型表面附着的凝固剂向胶乳中扩散,带正电荷的阳离子中和胶粒表面的负电荷,压迫双电层,使φ电位下降,胶乳失去稳定而胶凝。 3、影响直浸法、凝固剂法胶凝胶膜厚度的因素有哪些? 直浸法:胶乳浓度、胶乳黏度、胶乳和模型温度、模型上提速度; 离子沉积法:胶乳浓度、胶乳黏度、凝固剂品种、凝固剂浓度、胶乳温度、沉积时间 4、锌铵络合物热敏胶凝方法有哪几种? K a y s a m法、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法、C h a s s a i n g法 5、胶乳成膜的方法有哪几种?胶乳成膜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蒸发成膜、胶凝成膜; 成膜必要条件:1)胶粒表面保护层脱落;2)聚合物分子有良好自粘性 6、胶乳的成膜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取决于胶乳的最低成膜温度(M F T)、聚合物的自粘性及湿凝聚强度 7、什么是最低成膜温度? 最低成膜温度(M F T):胶乳出现粘接力形成连续胶膜的最低温度 8、胶乳膜与溶液膜在结构和性能上有什么不同? 结构:胶乳膜多含微孔结构,溶液膜无微孔结构; 性能:胶乳膜开始拉伸时模量小,伸长率超过5 0 0%,模量才突然增大,有较高的伸长率和较大的永久形变,松弛时有较低的剩余应力;溶液膜拉伸开始时即有较高的模量,具有较低的永久形变和较高的剩余应力 第五章胶乳制品制造工艺 1、胶乳浸渍方法有哪几种?各用于生产什么样的乳胶制品? 直接浸渍法:用于薄(0.0 5-0.5 m m)而规则透明制品,安全套;凝固剂浸渍法:用于生产厚度为0.5-2 m m的制品,如手套、大型气球;热敏化浸渍法:用于生产厚度为2 m m以上的制品,如胶管;电沉积浸渍法:用于生产高级绝缘制品、金属镀膜、防腐衬里等 2、胶乳浸渍模型、浸渍机、浸渍槽各有哪些品种? 模型:玻璃模型、陶瓷模型、铝合金模型、其他模型; 浸渍机:模型升降式浸渍机、槽升降式浸渍机、间歇式浸渍机、全自动联动浸渍机; 浸渍槽:静止式、环流式(常用) 3、简述浸渍工艺流程。 模型准备—浸渍—干燥—卷边—脱模—充气定型—硫化—沥滤—表面处理—检验 4、胶乳制品卷边、脱模的方法各有哪些? 卷边:手工卷边、机械自动卷边; 脱模:干法脱模、湿法脱模 5、 什么叫沥滤?沥滤的目的是什么? 沥滤:将完全胶凝的湿凝胶膜在4 0~7 0℃的流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的操作过程。 目的:除去胶膜中水溶性非橡胶成分,减少制品的吸水性,提高产品的透明性及产品质量,提高电绝缘性。 6、浸渍法生产胶乳制品,配合胶乳应具有哪些要求? (1)胶乳成膜性要好; (2)配合胶乳的总固体含量为3 5%~5 0%; (3)配合胶乳的氨含量应低于0.5%;p H值为1 0.5~1 1; (4)配合剂分散体颗粒要细,分散均匀,沉降量小; (5)稳定剂和表面活性剂不宜使用过多; (6)配合胶乳的黏度应高一些; (7)配合胶乳或预硫化胶乳需要仔细过滤、熟成、消泡; (8)薄制品采用预硫化胶乳,硫化程度较深。 7、生产安全套的聚合物材料有哪些? 天然胶乳、聚乙烯醇、聚氨酯溶液、乙烯与醋酸乙烯共聚物 8、安全套生产采用的模型、浸渍机各是什么?胶凝方法是什么?采用配合胶乳还是预硫化胶乳?画图表示安全套生产工艺流程。 模型:最好采用不锈钢模型,生产中多采用玻璃模型; 浸渍机:立式链条传动全自动联动化生产线; 胶凝方法:直浸法胶凝; 采用预硫化胶乳; 9、安全套正常生产前生产线上应准备哪些工作? ①检查联动生产线;②洗模;③生产线中所需液体的配制与加料;④各部位温度调节;⑤调整卷边辊的位置和倾斜角度;⑥浸渍槽准备 1 0、胶乳浸渍法生产医用手套,胶凝方法、浸渍方法、模型、浸渍机各是什么?模型浸胶乳之前应先浸什么溶液?简述医用手套的生产工艺流程。 胶凝方法:离子沉积法;模型:陶瓷模型; 浸渍方法:凝固剂浸渍法; 浸渍机:立式链条传动联动生产线; 浸隔离剂液 1 1、绒里手套的植绒方法有哪几种? 浸绒、植绒 1 2、气象气球通常采用哪些原料胶乳制造?胶凝方法、浸渍方法、模型各是什么?采用什么凝固剂?玩具气球采用什么凝固剂? 胶乳选用天然胶乳、异戊胶乳、氯丁胶乳或并用。 离子沉积法胶凝、凝固剂浸渍、杨桃型陶瓷模型; 凝固剂采用陶土氯化钙凝固剂; 玩具气球采用氯化钙淀粉溶液。 1 3、生产海绵的原料胶乳有什么要求? (1)T S%要高(>5 5%),N H 3%要低(0.2%左右); (2)必须为阴性胶乳,p H值1 0~1 1; (3)黏度适当,起泡黏度在2 0 0~3 0 0厘泊为宜; (4)湿凝胶强度要较高(>0.3 9 2 3 M P a); (5)胶乳粒径要较大,粒径分布宽; (6)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要高。 1 4、胶乳海绵的配方中需要添加哪些专用配合剂? 硫化剂、促进剂、防老剂 1 5、海绵的起泡方法、胶凝方法各有哪些?海绵的制造方法有哪些?各采用什么方法起泡、胶凝? 起泡方法:机械起泡法、真空起泡法、化学发泡法; 胶凝方法:热敏胶凝法、迟缓胶凝法、C O 2冷冻胶凝; 海绵的制造方法:邓禄普法:机械起泡; 塔勒莱法:先机械或化学发泡低倍起泡,计量注模后再抽真空,C O 2冷冻胶凝; 热敏法:机械起泡; 自胶凝法:机械起泡; 涂布法:机械起泡 1 6、简述邓禄普法制造海绵的工艺流程。 1 7、胶乳胶丝、胶管的制造方法各有哪些?各采用什么方法胶凝? 胶乳胶丝的制造方法:压出酸凝法、热敏胶凝压出法、熔融纺丝法;胶乳胶管的制造方法:热敏压出法(常用)、热敏浸渍法; 1 8、铸模法生产胶乳制品,模型、铸模方法、胶凝方法各有哪些?中空铸模制品、实心铸模制品通常各采用什么模型?胶凝方法各是什么? 模型:石膏模型、金属模型、橡胶模型、塑料模型; 铸模方法:中空成型、旋转成型、浇铸成型; 胶凝方法:脱水胶凝、热敏胶凝、迟缓胶凝; 中空铸模制品:石膏和金属模型,热敏胶凝; 实心铸模制品:金属模型,热敏胶凝、迟缓胶凝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技术交底/工艺/施工标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