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LT852-2016 锅炉启动调试导则.pdf

上传人:p****t 文档编号:37790 上传时间:2021-05-16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1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LT852-2016 锅炉启动调试导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DLT852-2016 锅炉启动调试导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DLT852-2016 锅炉启动调试导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DLT852-2016 锅炉启动调试导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DLT852-2016 锅炉启动调试导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27.100 F29 备案号:56221-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852一2016 代替DL/T852 -2004 锅炉启动调试导则 Guide of boiler start-up commissioning 2016-08-16发布2016-1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 IT 852 -2016 目次 HTil - 2233344623346679902334555677778999 1且itATA且AtA1A 且叮 4 吨,h 吨47 uqh 句,句,“坷, 7臼叮品呵,叮 ,“冉,h q4句,“句L吁,“ 点 要 试 回州 HUUHHHUHHUH

2、HHH 及中 目试划 市吼叫“ HH四川 试验的怵 调EH u 试 HHHH 点点养 HHHH 试 件摆验讯附栅刷刷惋相配论如何倾 M附炉炉栅 运试动荷阀严荷荷碍调调分操操后理原停停“ 主 用义织格理序定试炉洗风管启定负全汽负负脱统统运炉炉运处理急示件航颁 Lrz骂骂口口罩在瞅瞅白如提出在罩在飞蜘 卡范规术总1234 分 123A56 锅 J23456 锅 J2 锅 1234 锅 123 调川 F 444455555566666677888899911A n 前l234567891 I 飞 DL/T 852-2016 10.3 锅炉整套启动调试技术文件.29 附录A(资料性附录)转动设备监视数

3、值限额.31 附录B(资料性附录分部试运调试记录表.34 附录c(资料性附录)煤粉细度指标及煤质变化范围.37 附录D(资料性附录安全阀校验数值.38 附录E(规范性附录)新建机组试运期间汽水质量标准.39 附录FC资料性附录)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方法选择.40 II DL IT 852 -2016 目Ij11 本标准按照GB厅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编制。 本标准是对DL厅852-2004锅炉启动调试导则进行的全面修订,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增加了 以下内容: 一一超超临界和超临界锅炉的启动调试要点: 一一循环流化床锅炉、垃圾焚烧炉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

4、的冷热态调试要领: 一一烟气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脱硝系统的调试主要工艺及与锅炉调试同步进行时的协调: 一一干式钢带出渣机、汽动引风机及系统的调试要点: 一一锅炉采用等离子装置或微泊点火装置时的启动方式和相关调试要点: 一一湿式电除尘器冷热态调试要点: 一一句二次再热机组锅炉调试要点。 本标准的附录E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F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火电建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电力建设启动调整试验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阿辽宁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 院

5、、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电力工业调整试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麟、孙磊、叶振起、周忠涛、冯姗姗、张草戈、叶祺贤、梁燕钧、吴健旭、 彭林、崔明儒。 本标准2004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自广路二 条一号,100761)。 III ._ DL I T 852 -2016 锅炉启动调试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新建、汇革政组的锅炉及辅机分系统试运和整套启动试运 的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 1、 飞 本标准适用于蒸发量400叫以上容量的岛屿讲陆吨级焚烧炉,飞去他类型的锅炉可参照执行

6、。 GB 12348 工飞 GB/T 16507.7 GB 26164.1 GB 50275 DL厅340 DLff 435 DLff 461 DLff468 DL厅794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冷态通风试验cold air ventilating test 锅炉在热态投运前,启动风机,检查烟风通道畅通、调节手段正常,对风量测量装置进行标定, 对燃烧系统的风速进行测试或调平,调整炉内通风盘,近似地模拟热态工况。 3.2 化学清洗chemical cleaning 采用化学方法清除机组汽水系统中的各种沉积物、金属氧化物和其他污物,并使金属表面形成保 DL/T852

7、一2016 护膜的技术。 3.3 蒸汽吹管steam blowing 利用蒸汽高速流动的动能来吹净蒸汽管道中杂物的方法。 3.4 锅炉烘炉boilerdrying 采取缓慢均匀加热的方法,将炉内耐火耐磨内衬材料进行烘烤,使其所含水分蒸发,达到足够强 度的工艺。 3.5 制粉系统初调整preliminary adjustment of pulverized coal preparation system 机组整套启动试运期间,为使制粉系统能提供锅炉燃烧符合设计要求所进行的检验与调整。 3.6 锅炉燃烧初调整preliminary adjustment of boiler combustion 机

8、组整套启动锅炉全燃煤期间,利用现场的在线仪表对相关参数进行调整,使锅炉能安全稳定燃 烧、运行状况接近或达到设计指标。 3.7 3.8 3.9 3.10 3.11 3.12 锅炉低负荷稳燃试验low load stable combustion test of boiler 在无助燃方式情况下,锅炉在规定时间内稳定燃烧,接近或达到最低蒸发量设计值的试验。 满负荷试运fullload operation test 在设计的蒸汽参数范围内,锅炉蒸发量和汽轮发电机组额定功率相匹配状况下的运行试验。 烟气脱硫系统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FGD) system 用吸收剂脱除燃

9、烧所生成的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设备系统。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系统selec创刊catalyticreduction ( SCR) denitrification system 在催化剂作用下,氨基还原剂与烟气中的NOx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氨气和水的一种脱硝系统。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系统selec锁venon-catalytic reduction (SNCR) denitrification system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氨基还原剂与烟气中的NOx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氮气和水的一种脱硝系统。 固体颗粒侵蚀solid particle erosion ( SPE) 从过热器、再热器及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管道

10、的内表面剥落下来的坚硬的氧化铁颗粒,随蒸汽流入 汽轮机造成的一种机械损伤。 3.13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 ( CEMS) 对烟气中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进行浓度和排放总量连续监测井能将信息实时传输的装置。 4总则 4.1 工作组织 4.1.1 机组启动调试士作应由试运指挥部全面组织、领导、协调,锅炉启动调试由锅炉专业组负责具 体调试项目的开展。 2 DL/ T 852-2016 4.1.2 在分部试运阶段,锅炉专业组组长由主体施工单位人员担任,副组长由调试、监理、建设、生 产、设计、设备供货商单位的人员担任:在整套启

11、动试运阶段,锅炉专业组组长由主体调试单位人员 担任,副组长由施工、生产、监理、建设、设计、设备供货商单位的人员担任。各单位职责分工按照 DL厅5437相关规定执行。 4.2 能力资格 4.2.1 承担锅炉专业调试的调试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调试能力资格。 4.2.2 锅炉专业调试负责人应具有锅炉专业调试工程师资格,并在分部试运前掌握本机组的设计、制 造特点。 4.2.3 调试主要人员在调试工作中应具备指导操作和监督操作的能力,当锅炉进入启动试运阶段时能 参加值班工作,具体落实调试措施和负责对试运中发现的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建议。 4.3 计量管理 调试仪器、仪表均应符合计量管理的相关规定,经过有资

12、质的计量单位校验,并在有效期内使 用。仪器、仪表产品标识及其状态标识齐全。 4.4 工作程序 4.4.1 分部试运前,应完成锅炉本体及其相关辅助设备与系统的资料收集,进入现场熟悉工作,掌握 设备系统的设计特点及施工情况,参与逻辑、保护定值的讨论并提出建议。 4.4.2 参加编制调试大纲的锅炉部分,明确锅炉调试项目及工作任务,制定相应的调试工作计划 和质量、安全、环境、职业健康管理措施。 4.4.3 按照调试大纲要求,确定锅炉调试项目,编写相应的调试措施,经过建设、生产、施工、 设计、监理、设备供货商等单位讨论,有关单位审批后实施。措施的主要内容为: a) 设备系统概述: b)编制依据: c)调

13、试范固及目的: d)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e)调试工作内容及程序: f) 联锁保护逻辑及定值; g)调试质量验收标准: h)组织与分工: i) 工作危险源管理措施: j) 安全、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 k)调试项目记录内容及使用仪器、仪表; 1) 附录。 4.4.4 编制调试质量验收划分表,确定调试验收项目、参加验收的单位等。 4.4.5 按照措施要求进行调试准备,主要包括调试仪器、仪表的准各,设备系统的检查验收。 4.4.6 调试措施实施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参加人员包括调试、施士、生产、建设、监理、设备 供货商等各方人员,内容包括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组织措施等方面。 4.4.7 按照调试措

14、施,在单机试运合格后进行分系统试运,并形成调试记录。 4.4.8 接受电力建设质量监督部门整套启动试运前的调试质量监督检查,对应整改的项目进行整改, 确认锅炉具备整套启动的能力后,进入整套启动试运调试阶段。 4.4.9 机组整套启动试运阶段,完成机组空负荷、带负荷和满负荷试运中的调试工作。 3 DL/T 852一2016 4.4.10 完成满负荷连续试运。 4.4.11 完成未完调试项目,消除调试缺陷。 4.4.12 编写锅炉及辅机系统调试报告。 5 分部试运 5.1 一般规定 5.1.1 试运条件 5.1.1.1 相应的建筑和安装工程已完成,记录齐全,验收合格。 5.1.1.2 相关设备、系

15、统的阀门 已挂牌。 5.1.1.3 试运设备、系统保护整定值己确定。 5.1.1.4 试运设备、系统的安全、环保措施己落实。 5.1.2 试运范围 5.1.2.1 锅炉分部试运是指从厂用电受电开始到机组首次整套启动前的锅炉及辅机系统投运调试 工作。 5.1.2.2 锅炉分部试运包括单机试运和分系统试运两部分。单机试运是指为检验锅炉各辅机设备状态和 性能是否满足其设计和制造要求的单台辅机的试运行;分系统试运是指为检验锅炉各设备和系统是否 满足设计要求的联合试运行。 5.1.3 试运过程 5.1.3.1 设备单机试运条件的检查确认。 5.1.3.2 单机试运及相关数据记录。 5.1.3.3 单机试

16、运验收签证。 5.1.3.4 分系统试运条件的检查确认。 5.1.3.5 分系统试运及相关数据记录。 5.1.3.6 分系统试运验收签证。 5.1.4 单机试运 5.1.4.1 试运条件 单机试运条件包括下列内容: a)校验设备单机保护合格,并具备投运条件; b)机械部分安装结束,安装质量符合该设备安装说明书的要求。 5.1.4.2 试运要点 4 单机试运要点包括下列内容: a)辅机设备在首次试运时对能与机械部分断开的电动机,应先将电动机单独试运,并确认转 向、事故按钮、轴承振动、温升等正常: b)调试单位应完成与单机试运相关的DCS组态检查,按照生产单位提供的联锁保护定值清单完 成相关的报警

17、、联锁保护设定值检查,完成相关报警及联锁保护逻辑传动试验; c) 单机试运操作应在控制室操作员站上进行,相关保护应投入。 DL I T 852 -2016 5.1.4.3 试运标准 试运时间以各轴承温升达到稳定,且轴承温度在限额之内为准,同时测量轴承振动不超限,若超 过应查明原因,解决后再次试运。轴承温升稳定的标准为15min温升不大于1,宜在2h内趋于稳 定。轴承振动及温度数值限额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或按设备供货商的规定执行。 5.1.4.4 形成文件 5.1.5 分系统试运 5.1.5.1 试运条件 分系统试运条件包 a)相应的建筑和 单机试运记 b)辅机的迸出国I d ) e) g) 5.

18、1.5.2 b ) 5.1.5.3 试运标准 分系统试运标准如下: a)试运时间应符合设备供货商规旭、吾同工况下各铀磊温4年应达到稳定且温度在限额内,同时 轴承振动和设备噪声不超限,若超过应查T肺、四7解决后再次试运。轴承振动、温度及噪声 的数值限额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或按设备供货商的规定执行; b)在试运时,辅机的程控系统均应投用。试运包括辅机启、停及负荷调节。若由于供货、安 装、调试等因素,导致进度不相适应而采用某些临时措施启停和调整,则不能认为该辅机试 运验收合格。 5.1.5.4 形成文件 建立分系统试运记录,经核对无误后完成验收签证,分部试运记录表参见附录B。 5 DL IT 852

19、-2016 5.2 分系统试运主要调试项目及调试要点 5.2.1 空压机及其系统 5.2.1.1 主要调试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a) 空压机试运: b)压缩空气干燥装置试运: c)配合压缩空气管道吹扫: d)压缩空气系统试运。 5.2.1.2 调试要点如下: a) 空压机试运时,应同时调试干燥装置等设备; b)压缩空气系统投运前,应确认储气罐安全阀己校验合格、卸荷阅动作正常,热控、电气联锁 保护装置动作正常,且与压缩空气系统同时技运: c)压缩空气系统投运前,应参照DL5190.5的相关规定配合施工单位进行系统管道吹扫、检 漏工作。 5.2.2 回转式宣气预热器 5.2.2.1 主要调试项目包括

20、下列内容z a)确认空预器火灾报警装置工作正常: b)空预器忡洗水、消防水系统检查和试验: c) 空预器油站试运: d)空预器高压水冲洗泵及其系统试运: e)配合空预器问隙自动调整装置试运; f) 空预器及其系统试运。 5.2.2.2 调试要点如下: a)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首次启动前,应先启动盘车装置,检查转子密封无卡涩,动静部分无碰 磨现象,启动主电动机后电流值应稳定,无异常摩擦声: b) 间隙自动调整装置首次投入应在设备供货商的指导下进行,在投入运行初期,监视电动机电 流,当电流波动异常或超过额定值时,应退出间隙自动调整装置: c) 主、辅驱动装置切换试验应合格: d)消防水系统和水冲洗

21、系统喷嘴喷射正常、射流沿转子径向均布。 5.2.3 凤机及其系统 5.2.3.1 主要调试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a)风机油站试运及其切换试验: b)风机动、静叶验收: c)风机及其系统试运。 5.2.3.2 调试要点如下 6 a)严禁风机带负载启动,风机启动前应确认离心风机的进口调节挡板或轴流风机的动、静叶在 关闭位置,隔绝挡板位置符合设备供货商的要求。 b)首次启动时宜先进行点动试转,确认转向正确,记录启动电流、启动时间、空载电流,并确 认转动部分无异声、启动电流及时间符合要求、挡板联锁功能正常、停机惰走正常。 c)风机试运中带负载时,应注意监视炉膛风压,宜控制其在正常运行数值范围内,最高不得

22、超 DL IT 852-2016 过设备供货商所规定的限值,否则应采取调节风机出力或烟风道挡板等措施。 d)风机并联运行应符合DL/T468相关规定,风机并联运行后,应将电动机的电流值或带液糯调 控的驱动汽轮机转速调节一致,使负荷分配大致相同。 e)轴流风机试运期间,应对喘振保护装置进行校验并投入运行。 f) 配置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的锅炉,一次风机试运时,应先启动密封风机,对需密封部位进行 密封。 g)炉膛火检和火焰电视用冷却风机应进行备用风机的带负荷自启动联锁校验,并确认出口挡板 自动切换动作正确。风机试运时,记录入口滤网差压,作为清洁滤网的依据。 h)装在风道内全封闭方式的点火风机,应判别

23、旋转方向正确无误后方可封闭。 i) 以热风和烟气为介质的风机,冷态带负载试运调节时,应严密监视风机的电流,防止电动机 超电流运行。 j) 烟气再循环风机启动前和停运后宜投运盘车装置。 k)汽动引风机调试要点如下: 1)驱动汽轮机首次投运前,油系统应冲洗合格: 2)驱动汽轮机汽源管道首次技运前,应进行系统吹扫、检漏工作,参照DL5190.5的相关规 定执行: 3)驱动汽轮机及其辅助系统应经试运合格: 4)系统工况扰动较大时不应手操快关或快开引风机动(静叶,避免造成驱动汽轮机转速波 动过大甚至跳闹; 5)两台风机并列投运操作时,宣采用驱动汽轮机定速,通过调整动(静)叶开度并列风机的 方式,并列运行

24、后两台驱动汽轮机转速及调节装置开度应保持一致: 6)炉膛压力调节有动(静叶调节和驱动汽轮机转速调节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应在不同阶段 合理选择调节方式,不宣同时采用两种调节方式进行炉膛压力调节。 5.2.4 除尘器 5.2.4.1 主要调试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a)配合除尘器气流均布试验: b)配合除尘器严密性试验: c) 配合袋式、电袋复合式除尘器滤袋预喷涂: d)振动、加热装置验收: e) 除尘系统试运。 5.2.4.2 调试要点如下: a) 电除尘器振打装置试投时振打角度及锤头动作周期应符合设计要求: b) 电除尘器进行空负荷升压试验,电压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c) 配合设备供货商完成除尘器气流

25、均布试验: d)在冷态通风条件下,对袋式除尘器进行阻力核对、检漏、滤袋差压整定及清灰设施投运检验: e) 湿式电除尘器应进行通水和水膜均匀性观察试验; f) 湿式电除尘器投用前应检查确认其内部防腐层完好、无脱落z g)湿式电除尘器投用前应检查确认各连接处的密封严密不漏。 5.2.5 炉水循环泵及其系统 5.2.5.1 主要调试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a)配合炉水循环泵电机腔室注水系统管道冲洗及其流量调整: 7 DL IT 852 -2016 b)炉水循环泵及其系统试运。 5.2.5.2 调试要点如下: a)炉水循环泵注水系统投用前,水压试验应合格,水压试验方法参见DL5190.2的相关规定; b)

26、炉水循环泵试运前,应用pH值为7.09.0的除盐水对注水系统进行逐段变流量水冲洗,直到 放水管水质符合设各供货商的要求; c) 调试阶段可增设临时注水系统直接向炉水循环泵提供化学补给水; d)调试过程中应监视泵壳温度与电机腔室温度。 5.2.6 汽水系统 5.2.6.1 主要调试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a) 检验一、二次蒸汽减温水调节阅及给水调节阅等重要阅门的调节特性符合设计要求: b)配合取样系统的投用。 5.2.6.2 调试要点如下: a)应检查系统阀门、测点的画面工艺流程与现场一致; b)应检查取样系统在投用前已吹扫合格; c) 稳压吹管时,一、二次汽减温水系统应具备投用条件; d)应在启动

27、初期,找出合适的给水主路、旁路切换参数。 5.2.7 疏水、放空气及排污系统 5.2.7.1 主要调试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a) 疏水泵试运: b)疏水、放空气及排污系统试运。 5.2.7.2 调试要点如下: a) 疏水泵试运阶段,应冲洗至机侧管路合格; b)启动分离器储水箱水质取样合格后,可回收工质; c) 应检查水位计指示准确、显示清晰,并及早投入调节阀自动。 5.2.8 锅炉点火设备及其系统 5.2.8.1 主要调试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a) 燃油泵、冷却水增压泵等辅助设备试运; b)确认袖循环正常; c) 确认MFT、OFT、燃气GFT功能可靠; d)等离子点火系统冷态拉弧试验; e) 汕

28、枪试点火试验。 5.2.8.2 调试要点如下: 8 a)燃油泵及其系统调试要点如下: 1)油库进油前,除设备、系统验收合格外,油库区的消防设施及系统应经当地消防部门检查 确认后,方能正常投用; 2) 油系统进油前,油管路应经水压试验合格: 3)油系统进油前,油管路应进行变流量吹扫; 4)油系统吹扫介质宜采用蒸汽; 5)油系统吹扫范围应包括从燃油泵出口至油枪入口的整个管系、燃油雾化系统和蒸汽伴 热管道; b) 6) 7) 8 9) 1) 2) 临界千直; 3)燃烧器试点火前 4)燃气系统点J 5)燃气系统、 6) 点火试验 7) 点火试gA4n- 火失败仲 8) 点火、 9)初次崎 2) 3)

29、4 ) 调整品 验升温能力符合括刘主要求; DL I T 852 -2016 5)采用其他热源加热剧酶斟机入口浮节防愤情r:首且向与源试投运,正常后直在通风条 件下对冷风加热器试加热;可毒监升温能力符合革快要求: 6)确认等离子点火装置的电气设备单体调试及传动试验合格: 7)确认等离子点火装置与FSSS通信正常、联锁保护校验正确: 8)将等离子点火装置电流设置在规定数值,分别在就地和集控室逐个进行拉弧试验,观察 电弧强度及连续性约5min,检验功率调节范围、冷却水压、载体风压、火检风投用状况 均符合技术要求: 9)冷态通风试验过程中,配合设备供货商完成等离子点火系统风速测盐装置的标定工作。 d

30、)微油点火装置及其系统调试要点如下: 1)用辅助蒸汽对各主、辅油枪油管道进行工作压力下的变流量冲洗,直至排汽目测清洁, 同时检查各通路接口处严密不漏; 2)调整雾化空气、助燃风风压或燃油压力符合技术要求: 9 DL IT 852 -2016 3)检查微泊火焰电视显示正常: 4)磨煤机入口冷风加热器调试,同5.2.8.2c)条: 5)确认高能点火器进退正常,与FSSS通信、联锁保护校验正确后,在就地及集控室对高能 点火器逐支进行点火试验。 5.2.9 制粉系统 5.2.9.1 主要调试项目包括下列内容t a)确认制粉系统防爆门、充情灭火装置等防爆系统完好: b)煤疏松装置试运: c) 磨煤机油站

31、试运及其切换试验: d)配合给煤机皮带称重校验; e) 制粉系统冷态试运。 5.2.9.2 调试要点如下: a)碾磨部件相接触型式的球磨机、“E”型中速球磨、“阳S型中速磨等,带磨空负荷试转时间 应符合设备供货商的要求。 b)第一台球磨机应进行钢球装载量试验,找出电机功率与钢球装载量的对应关系,试验装球量 宜为最大装球量的70%75%,待热态运行后,视磨煤机出力和制粉经济性再调整确认。 c) 巾速磨煤机在初次试转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下列工作z 1)检查风环间隙: 2)调整弹簧加载的预紧力; 3)静态检验液压加载系统负荷与加载力的对应关系: 的检查碾磨部件之间的问隙。 d)双进双出磨煤机静态调试应

32、注意检查容量风、密封风、吹扫风等风门管道系统,检验电耳、 差压等筒内负荷信号的完好性。 e)旋转式分离器试转时应确认转向符合规定,宜进行调速测定,核对仪表指示转速与实际转速 之间的误差在5%之内,且转速调节平滑、灵敏,调速范围符合设计要求。 f) 带有折向门的分离器应检查折向门开启方向及开度均匀性,核对内部开度一致,且与外部指 示相符。 g)带有计量装置的给煤机在单机试运期间,均应进行称量装置的标定试验,核对转速调节准确 性,确认煤层厚度改变装置的位置。 h)给粉机在试转时应进行调速测定,核对仪表指示转速与实际转速之间的误差在土5%内,且转 速调节平滑、灵敏,调速范围符合设计要求。 i) 应确

33、保煤疏松装置工作正常。 5.2.10 输煤系统 5.2.10.1 主要调试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a)确认输煤系统监视、通信装置完好: b)确认堆取料机、卸船机等重型机械设备试运合格: c)带式输送机、除铁器、除尘器、除杂设备、碎煤机、滚轴筛、犁煤器、入炉煤采样装置、循 环链码校验装置等机械设备试运: d)输煤系统联调。 5.2.10.2 调试要点如下: a)输煤系统设备单机试运合格后,应进行整个系统的联动试验,并同时校验其联锁保护动作的 10 正确性: b)输煤系统在投用前应进行程控操作试验。 5.2.11 灰渣、石子煤系统 5.2.11.1 主要调试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a) 除灰系统试运: b

34、)炉外输灰系统试运: c) 除渣系统试运: d)石子煤系统试运; e) 灰、渣系统联调: f) 石子煤系统联调。 5.2.11.2 调试要点如下: DL /T 852-2016 a) 除灰、除渣系统的灰浆泵、冲灰水泵、水力喷射器、轴封水泵、输灰空压机、捞渣机、碎渣 机等设备在进行单机试运后还应进行联动试验。 b)系统投用前应进行程控操作试验。 c) 除灰、除渣系统应在输送介质情况下进行下列工作: 1)联动试验; 2)配合严密性试验: 3)正压系统仓泵、气化风机、灰库排风机、湿式搅拌机、输灰螺旋输送机、灰库袋式除尘器 及其加热装置的试投: 的渣门、隔离阀的动作试验。 d)检查中速磨石子煤排放系统

35、的严密性,进行石子煤输送系统各设备间的联动试验,检查石子 煤斗高料位信号正常。 e)风冷钢带干式排渣机及其底部副板清渣机冷态试运时,检查下列内容 1)钢带正、反传送中运走平稳、无受阻和卡涩现象:口 2)钢带或刮板各节节距均匀,无翘曲和跑偏状况; 3)带面张紧程度符合设计要求: 的变频装置调速灵敏平滑: 5)钢带速度显示值与就地实测数值相符、升降速显示值重现性符合设备供货商技术标准,变 频电机温升正常: 6)轴承振动、温度合格。 f) 风冷钢带干式排渣机在输渣过程中应测定带面温度,确认己被冷却到规定温度以下,并再次 检查钢带运走平稳,无变形、跑偏、扭曲现象,否则需进行调校处理。 g)循环流化床锅

36、炉的冷渣系统在试运前应对其冷却水系统进行水压试验,确认动静部分严密不 漏,热态投运前断水保护应校验合格。 5.2.12 蒸汽吹灰系统 5.2.12.1 主要调试项目包括下列内容z a)确认吹灰器汽源管道己吹扫合格: b)吹灰器冷态动作试验: c) 蒸汽吹灰系统试运。 5.2.12.2调试要点如下: a ) 吹灰器动作时间应符合设备供货商的规定: 11 DL I T 852 -2016 b)检查吹灰器运行平稳,限位器动作程序、进汽和疏水阀门开关时间和信号符合设计要求; c ) 墙式吹灰器喷l嘴伸入炉膛内的距离及喷l嘴启转角度应符合设备供货商的技术要求; d)蒸汽吹灰系统投用前,应完成安全阀和减压

37、阀的整定,并投入运行; e ) 空气预热器吹灰器的调试工作应在锅炉点火前结束,保证锅炉点火阶段可以正常投用; f) 在热态投用前宜组织进行冷态程控操作试验。 5.2.13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多级离心泵给水系统 5.2.13.1 主要调试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a) 确认冷却水管路冲洗合格; b)确认再循环阀动作符合要求: c) 多级离心泵给水系统试运。 5.2.13.2 调试要点如下: a)用车rt1封水密封与冷却方式的给水泵或循环泵,在首次试运前应对轴封水系统进行变流量冲 洗,达到排水目测清洁。在试运时应确认轴封水压力略高于泵出口压力,在投用密封冷却水 前应排尽系统内的空气。 b)泵试

38、运前应了解其性能曲线,使运行工作点避开极限工况线区域。系统内的首台泵启动前应 将出口阀关闭,启动后待出口压力显示后立即开启出口阀,进入正常运转工况。 c ) 启动泵前应确认泵内己注满水,空气排尽。 d)带液藕控制或变频调节转速的水泵,在电机单转结束后,宜再带变速装置试运,检验其机械 运转状况和变遮性能。 5.2.14 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料加入系统 5.2.14.1 主要调试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a ) 配合输送系统严密性试验; b)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料加入系统试运。 5.2.14.2 调试要点如下: a)正压气力输送式的床料加入系统,输送管道应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压力宜为工作压力的 1.2倍; b)

39、皮带或链条式加入系统下级输送链条速度应随上级链条速度同步增减; c)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入炉床料应取样进行筛分,确认粒径分布比例符合设计要求。 5.2.15 循环流化床锅炉石灰石制备及加入系统 5.2.15.1 主要调试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a) 配合输送系统严密性试验; b)循环流化床锅炉石灰石制备及加入系统试运。 5.2.15.2 调试要点如下: a) 正压气力输送的石灰石加入系统,输送管道应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压力宜为工作压力的1.2倍; b)石灰石制各系统在单体调试完成后,应进行整个系统的联动试验,确认联锁保护的正确性, 检查负压密封系统和干燥系统工作正常; c) 循环流化床锅炉入炉石灰石

40、应取样进行筛分,确认粒径分布比例符合设计要求。 5.3 锅炉烘炉 5.3.1 锅炉烘炉应在炉内所有耐火、耐磨材料砌筑完毕,自然养护7d以后进行。 12 、 DL IT 852一2016 5.3.2 根据耐火耐磨料的特性,配合设备供货商确定具体的烘炉参数曲线、需要搭建的临时烘炉设 施,并制定有针对性的中低温烘炉措施及高温烘炉措施。 5.3.3 烘炉临时系统应按烘炉措施安装完成,且验收合格。 5.3.4 低温烘炉阶段应特别注意控制升温速率,使其均匀平稳上升,符合设备供货商的要求,升温速 率一般以5/h10/h为宜。 5.3.5 低温烘炉阶段应控制实际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偏差符合设备供货商的要求,当出现

41、正偏差时应减 少加热量,降低升温速率;当发生负偏差时,不直提高升温速率。 5.3.6若条件允许,中温烘炉阶段可和碱盎脚咱啦?商也盹3阶段直与蒸汽吹管同步进行。 5.3.7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宜使用热烟气烘炉法。 5.3.8 烘炉后应对各部位进行检,宣符金正列要求:、 a) 表面平滑无材料脱落现象: ,r ,、 b)表面裂纹宽度不说al长度不大于500mm,且每平方烛纹数盖不多于1条: c)试块含7.K率低于J2r$, 5.4 化学清洗, ll. 5.4.1 5.4.2 5.4.3 j ) 清洗,实施前焚烧炉应完成烟温达120 150的低温烘炉。 5.4.4 除EDTA清洗外,在锅炉进清洗液后不

42、允许采用炉膛点火加热方式,应在清洗箱、临时加热器 等设备中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 5.5 冷态通风试验 5.5.1 通风试验前应对风门挡板包括调风器、烟气调温挡板进行动作检查,对其动作位置的准确性进 行确认,包括下列内容: a) 确认装置的轴端刻度与实际开度一致; b)确认轴端刻度与就地指示一致; 13 DL/ T 852-2016 c)确认就地指示与远方指令一致,同时检查反馈信号: d)轴向、切向旋流调风器气流旋转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e) 同一基准的各风门或调风器的开度,偏差应控制在5%以内。 5.5.2 风量测量装置标定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a)在通风工况下,将测速元件的输出值与标准测速管

43、或经标定后的测速装置的输出值进行对 比,求得该元件的速度修正系数: b)标定结果与设备供货商提供的设计数据偏差超过5%时,应复校核流量测量元件安装位置的 合理性和传压管的严密性,并配合热控专业换算及修正,使显示值准确: c) 因测量元件安装部位差导致速度修正系数不稳定时,应组织相关单位研讨、纠偏改善。 5丘3一次风的测量和调平试验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a)调平试验中,应注意一次风管布置设计的差别: b)在同一通风工况下,测量切向燃烧同一层、墙式或拱式燃烧对称布置的一次风管内风速,其 偏差值应在士5%的范围内: c)偏差值超过5%时,应检查一次风管内是否堵塞或隔绝门开度是否一致,在经确认无误的情

44、 况下,根据需要进行缩孔调整。 5.5.4 切向燃烧的锅炉,点火前应进行燃烧器摆动试验。同一摆角下,各喷嘴实际摆角间的偏差应控 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否则应进行调整。 5.5.5 在不同的通风量丁今况下,记录烟风系统的斥力、流量、温度等特性参数,得出制粉系统、壁气 预热器、烟风道在清洁状态下的通风阻力特性,作为热态投运后积粉、粘灰渣程度的判断参照,并对 风压表的准确性进行确认。 5.5.6 正压制粉系统,应通过迫风试验确认各点密封风畅通,且压力足够。 5.5.7 循环流化床锅炉还应进行下列试验: a)布风板阻力特性试验: b)料层阻力试验和临界流化风量的测定: c)床面布风均匀性试验,消除局部

45、风帽堵塞和床料层串风短路现象: d)外置床通风试验。 5.5.8在锅炉冷态通风试验时,相关试验单位宜同时进行烟气脱硫系统的阻力测定。 5.5.9 在锅炉冷态通风试验时,相关试验单位宜同时进行烟气脱硝装置催化剂层入口烟气导流板气流 均匀性检验,超标时应予改善。 5.6 蒸汽吹管 5.6.1 吹管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z a) 临时管道系统的设计应由有资质的单位按照DL/T5054进行设计计算,尽量减少临时管道的 长度、弯头、分叉管等; b) 临时管道的截面积应不小于其上游正式管道的通流截面积: c)采用一段吹管时,应在再热器前加装集粒器: d)二次再热机组采用一段蒸汽吹管时,一次及二次再热器进口管道

46、上均应加装集粒器: e) 吹管开始前,吹管临时系统应检杳验收合格。 5.6.2 吹管方式选择符合下列要求z a)汽包炉宜采用降压吹管的方式: b)直流炉宜采用稳压吹管的方式。 5.6.3 吹管应注意下列事项1 a) 吹管系统和汽轮机应进行有效隔离,防止蒸汽进入汽轮机,并视隔离情况,投入汽轮机盘 14 车,真空系统备用; b)吹管范围内应做好安全警戒措施,排汽口要避开设备、建筑物及人员: c)排汽口应装设消声器,同时保证厂界噪声符合GB12348的规定: DL/T 852-2016 d)正式吹管前应进行三次试吹管,压力可按正式吹管压力的30%、50%、70%选定,检查临时系 统的支撑、膨胀、泄漏

47、等情况,同时逐步掌握吹管给水流量的控制方式,为正式吹管做准 备: e) 吹管过程中,如果再热器处于干烧状态,应严格控制炉膛出口烟温,使得再热器壁温不超过 管材许用温度: f) 稳压吹管期间,应控制过热器入口段吹管系数不小于l: g)稳压吹管期间,应注意蒸汽温度保持在临时管道、阀门、集粒器、再热器、消声器等部件材 料的允许温度内,必要时投用喷水减温: h)汽包炉降压吹管时,应严格控制其对应的饱和温度下降小于42,最低水位应保持在水位计 的可见范围内,汽包的最高水位以不使蒸汽带水至过热器为原则,即过热器出口汽温不宜短 期大幅下降: i) 直流炉稳压吹管时,炉膛热负荷较高,应合理组织燃烧,严格控制水燃比,宜投用给水自控 及保护,加强壁温监视,防止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